江苏省通州市兴仁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化学试卷 含解析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6881818 上传时间:2017-11-0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36.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通州市兴仁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化学试卷 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江苏省通州市兴仁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化学试卷 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江苏省通州市兴仁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化学试卷 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江苏省通州市兴仁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化学试卷 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江苏省通州市兴仁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化学试卷 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通州市兴仁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化学试卷 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通州市兴仁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化学试卷 含解析(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通州市兴仁中学 2016 届高三下期 4 月月考化学试卷(苏教版,解析版)1把一小块金属钠投入饱和石灰水中,不会出现的现象是( )A.溶液中出现白色浑浊 B.有金属被还原出来C.钠与石灰水接触即爆炸 D.有气体放出【答案】BC【解析】钠与水首先反应,有氢气放出;产生的热量将使溶液的温度升高,而石灰水温度升高,溶解度降低,所以溶液中会出现白色浑浊。 2下列微粒半径之比大于 1 的是A B)()(/SiPr )()(/MgerC D)()(NaK )()(clcl【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 磷和硅是同周期的元素,从左到右,半径依次减小,所以比例小于 1,错误不选 A;B、二者为同主族元素

2、,从上往下,半径依次增大,所以比值小于 1,错误,不选B;C、钾离子有 3 个电子层,钠离子有 2 个电子层,层数越多半径越大,所以比例大于 1,正确,选 C;D、元素的阴离子半径大于原子半径,所以比值小于 1,不选 D。考点:微粒半径的比较。3A、B、C 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图所示。已知 B、C 两元素所在周期表中族数之和是 A 元素族数的 2 倍,B、C 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是 A 元素原子序数的 4 倍,则A、B、C 分别为AB CABe Na Al BB Mg Si CC Al P DO P Cl【答案】D【解析】考查元素周期表的结构。设 A 的原子序数是 x,则 B、

3、C 分别为 x7 和 x9。所以有 x7x94x,解得 x8,所以答案选 D。4从日本福岛核电站泄漏的放射性物质中,大量存在一种叫做“碘一 13l”的放射性元素。下列关于 13153I 和 12753I 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13153I 和 12753I 都含有 55 个中子B 13153I 和 12753互为同位素C 13153I 和 12753I 的核外电子数不同D 13153I 和 12753I 分别含有 131 和 127 个质子【答案】B【解析】正确答案:BA、不正确, 13153I 和 12753I 都含有 53 个质子B正确, 13153I 和 12753I 互为同位素,质

4、子相同,中子不同的两种核素;C不正确, 13153I 和 12753I 的核外电子数相同,都是 53D不不正确, 13153I 和 12753I 分别含有 78 和 74 个中子5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乙烯和聚乙烯均能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B分子式为 C5H12的烃有三种可能的结构C苯乙烯在合适条件下催化加氢可生成乙基环己烷D淀粉、纤维素和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它们在一定条件下都能水解【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聚乙烯中没有双键,不能能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错误;B、分子式为 C5H12的烃有三种可能的结构,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正确;C、苯乙烯在合适条件下催化加氢可

5、生成乙基环己烷,正确;D、淀粉、纤维素和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它们在一定条件下都能水解,正确。考点:有机物的有关知识。6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X(g)3Y(g) 2Z(g)H0。该反应的速率(v)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下图所示,t 2、t 3、t 5时刻外界条件有所改变,但都没有改变各物质的初始加入量。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t 2时加入了催化剂 Bt 3时减小了体系压强Ct 5时升高了体系温度Dt 2、t 3、t 5变化后反应物转化率均比 t1时减小【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该反应的特点是放热反应,正向反应气体计量数减少。A、t 2时正逆反应速率增大,平衡不移动,是加入催化剂,正确;

6、B、t 3时减小了体系压强,平衡逆向移动,正逆反应速率减少,正确;C、t 5时升高了体系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增大,平衡逆向移动,正确;D、 t 2平衡不移动,转化率不变,t 3、t 5转化率减少,错误。考点:考查化学平衡移动有关问题。7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苯与浓硝酸、浓硫酸共热并保持 55-60反应生成硝基苯B乙苯能发生氧化反应,但不能发生还原反应C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生成 1,2-二溴乙烷D苯乙烯在合适条件下催化加氢可生成乙基环己烷【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B 选项,乙苯在一定条件下,苯环可以与氢气发生还原反应。考点:基本有机化学反应8将一小块钠投入到煤油和水的试管中(煤油和水均

7、足够多)想一想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A、钠浮在试管的液面上 B、钠沉入试管底部C、钠燃烧起来 D、钠处于煤油和水交界处【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钠的密度介于煤油和水之间,所以钠处于煤油和水交界处,选 D。考点:钠的密度的了解。9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热稳定性:HF H 2ONH 3 离子半径:Na +Mg 2+F -物质的熔点:石英食盐冰 结合质子能力:OH -C 6H5O- HCO 3-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Fe(OH) 3悬浊液Fe(OH) 3胶体FeCl 3溶液A B C D全部【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因为 F、O、N 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所以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热稳定性:H

8、F H2ONH 3,正确;钠离子、镁离子、氟离子的核外电子层结构完全相同,则核电荷数越少离子半径越大,所以氟离子的半径最大,镁离子的半径最小,错误;石英是原子晶体,食盐是离子晶体,冰是分子晶体,所以物质的熔点:石英食盐冰,正确;离子结合质子后的物质越稳定,则结合质子的能力越强。水是中性液体,碳酸的酸性比苯酚强,所以结合质子能力:OH -C 6H5O- HCO3-,正确;根据分散系的分类标准,浊液中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 100nm,胶体中粒子直径在 1-100nm 之间,溶液中溶质的粒子直径小于 1nm,所以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Fe(OH) 3悬浊液Fe(OH) 3胶体FeCl 3溶液,正确

9、,答案选 B。考点:考查气态氢化物稳定性、离子直径大小、物质熔点、结合质子能力、分散系中粒子直径大小的判断10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铁跟盐酸反应:2Fe+6H +=2Fe3+3H2B向氯化铝溶液中通入氨气至过量:4NH 3+Al3+2H2O=AlO2-+4NH4+C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过量的 CO2:ClO -+H2O+CO2=HCO3-+HClOD碳酸钙与盐酸反应 CO32-+2H+=CO2+H 2O【答案】C【解析】A 错,正确为 Fe+2H+=Fe2+H2;B 错,3NH 3+Al3+3H2O=AL(OH)3+3NH4+;C 正确;D 错,碳酸钙为难溶于水的固体不能拆成离子的

10、形式;11设 NA为阿伏加德罗常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0.05 mol 熔融的 NaHSO4中含有的阳离子数为 0.10 NAB25 ,pH12 的 1 L 氨水中含有的 OH 数为 0.01 NAC11.2 L 乙烯、乙炔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 NAD5.6 g Fe 与足量盐酸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0.3 NA【答案】B【解析】熔融状态下,NaHSO 4=Na HSO 4 ,A 项错;C 项未指明气体的状态无法判断微粒个数;D 项 0.1 mol 铁与足量盐酸反应失去 0.2 mol e ,错误。12依据如图所示的乙醇分子结构分析,下列关于乙醇在各种反应中化学键断裂情况的

11、说法正确的是 A与金属钠反应时,键断裂 B与醋酸、浓硫酸共热时,键断裂 C与溴化氢反应时,键断裂 D在 Ag 存在并加热与氧气反应时,、键断裂【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羟基氢与钠反应生成氢气,断开,错误;B、与醋酸、浓硫酸共热时发生酯化反应,醇失去羟基氢,断开,错误;C、与溴化氢反应时,生成卤代烃,键断裂,错误;D、醇的催化氧化生成乙醛,断开、键,正确。考点:考查有机结构与性质有关问题。13在恒温下的密闭容器中,有可逆反应 2NO(g)+O2(g) 2NO2(g),不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变化 B反应器中的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C混合气体中 NO2的

12、体积分数保持不变 D生成 NO2的速率与生成 O2的速率相等【答案】D【解析】颜色不再变化,即说明浓度不再变化,A 可以。反应前后体积是变化的,即压强是变化的,当压强不再变化时,可以说明。物质当体积分数不再变化,即说明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选项 D 中当反应速率方向相反,但不满足速率之比是相应但化学计量数之比,即正逆反应速率不相等,所以不能说明。答案选 D。【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假设物质均是 2mol,则 A、2mol 氢氧化钠与铝反应生成 3mol 氢气;B、2mol 稀硫酸与铝反应生成 2mol 氢气;C、2mol 盐酸与铝反应生成 1mol 氢气;D、硝酸是氧化性酸,与铝反应得不到

13、氢气,答案选 A。考点:考查铝与酸碱反应的计算15分子式为 C5H8O2 的有机物,能使溴的 CCl4 溶液褪色,也能与 NaHCO3 溶液反应生成气体,则符合上述条件的同分异构体(不考虑立体异构)最多有A8 种 B7 种 C6 种 D5 种【答案】A【解析】由该有机物的化学性质、组成知其含有碳碳双键、羧基当没有支链时,其碳骨架有 3 种:有一个甲基做支链的结构有四种:,有一个乙基做支链的结构为 ,故共有 8 种结构,故选 A【点评】本题考查同分异构体的书写,通过性质判定含有的官能团,通过碳链异构和位置异构确定有机物种数16 (9 分)某温度下,在 2L 容器中 3 种物质间进行反应, X、Y

14、、Z 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反应在 t1min 时到达平衡,依图所示: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在 t1min 时,该反应达到了_状态,下列可作为判断反应已达到该状态的是_ _(填序号) 。AX、Y、Z 的反应速率相等 BX、Y 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改变C生成 3molY 的同时生成 1molZ D生成 1molZ 的同时生成 2molX 若上述反应中 X、Y、Z 分别为 NH3、H 2、N 2,且已知 1mol 氨气分解成氮气和氢气要吸收46kJ 的热量,则由 H2、N 2合成 NH3反应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 _。甲、乙两位同学讨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甲说加热后才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是吸热反应;乙说反应中要持续加热才能进行的反应是吸热反应。你认为他们说法正确的是_ _同学。【答案】 (9 分) 2X 3Y+Z (2 分) 平衡(1 分) BD(2 分)A N 2(g)+3H2(g) 2NH3(g) H= -92kJ / mol(3 分) 乙(1 分)A【解析】17甲苯是对煤的综合利用得到的产物之一,其结构简式为 。试回答下列问题:(1)苯与甲苯的相互关系为_。A.同分异构体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