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海安市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精品****大师 文档编号:168810769 上传时间:2021-02-21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40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海安市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江苏省海安市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江苏省海安市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江苏省海安市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江苏省海安市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海安市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海安市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海安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直接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透视历史问题的史料。据此判断,下列各项中作为研究中国古代早期农业状况的直接史料,最合适的是A. 陕西出土的牛耕画像石B. 甲骨文中写有“协田”字样的卜辞C.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D. 诗经中关于农业生产场面的描写【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直接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透视历史问题的史料”结合所学可知,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能直接反映中国古代早期

2、农业发展状况,C项正确。A项,牛耕产生春秋战国时期,而牛耕画像石为汉代文物,不符合早期农业发展特点,故排除。“协田”卜辞为商代占卜而作,未能直接体现农业的发展情况,排除B项。D项,诗经关于农业生产场面的描写并非有关农业最直接最原始的资料,不符合题意,故排除。2.春秋战国时期,有思想流派主张圣人治国应该“不仁”,因为仁义孝慈是人类的自然本能,无需汲汲倡导即已自然存在,一旦倡导,必然在利益驱动下导致大量伪道德出现,造成真德丧失。该思想流派是A. 儒家B. 道家C. 法家D. 墨家【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信息“仁义孝慈是人类的自然本能,无需汲汲倡导即已自然存在”结合所学可知,道家倡导顺应自

3、然,无为而治,故B项正确。A项,儒家主张“仁”“礼”为核心,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法家主张以法治国,题干未体现,排除。D项,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尚贤,材料未体现,排除。3.汉武帝之孙、海昏侯刘贺基出土了论语礼记等儒家简书,及绘有孔子图像、载其传记的矩形铜镜,(见下图)这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孔子像。这些出土文物能够印证的史实是A. 郡国并行制已经被废除B. 刘贺具有深厚文化素养C. 造纸术推动了文化传播D. 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海昏侯墓出土了论语礼记等儒家简书及孔子像,说明当时儒家思想受到推崇,孔子地位大大提高,反映了汉代儒学正统地位的奠定,故D项正确。A项,题

4、干未体现郡国并行制度的相关信息,故排除。B项,题干中未涉及对刘贺文化素养的信息,排除。C项,题干未体现造纸术的文化推动作用,故排除。4.宋代艺术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建筑上追求砖木本色,诗文崇尚朴质平流,绘画以水墨山水为最高意境,瓷器造型稳重大方,制作规整,无繁杂装饰。宋代艺术风格折射出A. 天人感应思想影响民众审美倾向B. 理学思想已渗透到世俗生活领域C. 商品经济发展提高大众生活水平D. 经世致用观含引导社会消费需求【答案】B【解析】【详解】据材料“建筑上追求砖木本色,诗文崇尚朴质平流,绘画以水墨山水为最高意境,瓷器造型稳重大方,制作规整,无繁杂装饰”等信息可知,材料讲究秩序、稳重、规整,反映

5、了理学的特征,B正确;天人感应思想与材料无关,A错误;材料中的“建筑上诗文绘画瓷器”等信息可以判断,这些不是大众生活层次,应该是一些文人雅士的生活,C错误;据材料可知与经世致用无关,D错误。5.黄崇德是16世纪一位典型徽商。最初他只是经营棉布、粮食等,后获得政府许可,从事利润更大的食盐贸易,积累了巨额财富,用于购田置地。上述现象反映出当时A. 商帮主要从事长途取运B. 政府放弃盐铁官营政策C. 农本思想占据主导地位D. 商人社会地位显著提高【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中徽商黄崇德将经商资本投资田地的史实说明当时抑商政策松动的状况下商人受到传统重农意识的影响,故C项符合题意。A项,材料未体

6、现商帮长途贸易的情形,排除。B项,黄崇德获政府许可经营食盐贸易,不代表政府放弃盐铁官营政策,排除。D项,材料现象反映了以农为本的传统意识,无法得出商人社会地位提高的结论,排除。6.宋代程颢认为:“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明末清初黄宗羲则指出:“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臣之与君,名异而实同”。这表明黄宗羲A. 延续了君为臣纲的传统B. 提倡君臣关系的平等性C. 否定君主制存在的价值D. 继承了传统的民本思想【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臣之与君,名异而实同耶”可知,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臣共治,故B

7、项符合题意;黄宗羲君主分权,实行君臣共治的主张打破了君为臣纲的传统,故A项排除。C项,黄宗羲并未否定君主制度,故排除。材料强调的是君臣关系,而不是君民关系,未体现民本思想,故D项排除。7.1892年申报的一则时文记述:“一衣服也,绸缎绫罗非不华美,而偏欲以重价购洋绸。一饮馔,山珍海错非不鲜肥,而必欲以番菜为适口。甚且衣袜、眼镜、毛巾、胰脂,大凡来自外洋者,无不以为珍贵。”由此可以看出当时上海A. 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B. 开始出现西化现象和崇洋心理C. 西式杜会生活得到普遍认同D. 市民生活受外来因素影响较大【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偏欲以重价购洋绸.欲以番菜为适口.大凡来自外洋

8、者,无不以为珍贵”,结合所学知识,上海作为租界林立的沿海城市,受“欧风美雨”的影响极大,题干所引材料更直接反映了在西方影响下市民生活用品选择的趋向,故D项符合题意。A项,材料反映国人对西方物品的喜好,未体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排除。B项,鸦片战争后西方文明的传入使国人生活习俗受到西方影响,故“开始”出现西化表述错误,排除。C项,材料无法体现国人对西方生活方式的普遍认同,C项表述片面,排除。8.下表反映了著名学者昊虞1918年在成都和1923年在北京时的消费情况,此表可以证明类别成都(%)北京(%)衣食住宿6823书籍教育2332娱乐享受945A. 当时成都的城市化水平比北京低B. 近代中国东西

9、部商业发展不平衡C. 吴虞在两地的消费结构差异较大D. 当时北京享受型消费场所较多【答案】A【解析】【详解】据材料中北京在“书籍教育”和“娱乐享受”方面高于成都,这是城市化水平高的表现,A正确;通过材料不能看出近代中国东西部商业发展不平衡,B错误;吴虞在两地的消费结构差异较大这是现象,无需证明,因此C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北京的享受型消费场所较多,D错误。9.近代中国社会出现了两个新年,一是“民国新年”,在公历元旦;一是“国民新年”,在农历春节。大公报称该现象为“以各人心理中观之,民国一新年,国民一新年,彼此各一心理,彼此各一新年,则固未尝有两也”。由此可见近代中国A. 传统与现代的折中调和B.

10、官民之间矛盾渐趋激化C. 革除传统陋习进程艰难D. 民主共和观念名存实亡【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官方与民间存在两个“新年”,两个“心理”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民国建立之后采用公元纪年,而民间仍旧使用原本的农历纪年,体现了辛亥革命后传统纪年与国际通行的纪年体系的并存共融,故A项符合题意。B项,官民矛盾在题干中无法体现,排除。C项,材料未提及革除传统陋习的内容,排除。D项,材料信息显示了民间对新年的不同看法,也与民主共和无关,故排除。10.下图反映了英、法、德、日四国中的某一国在中国出口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的变化。该国最有可能是A. 英国B. 德国C. 日本D. 法国【答案】C【解析】

11、【详解】根据图表可知,该国在中国出口贸易的总额比重在1871-1881年这一阶段发展较慢,在1881-1911年这一段时期所占比重增长速度较快,在1911-1921年这一时期该国在中国出口贸易的总额比重增速非常快。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无暇东顾,欧洲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日本乘机在加紧对中国实行经济侵略,促使日本在中国的出口总额的比重迅速增长,故C项符合题意。受第一次世界大战影响,英法德三国减少了对华商品输出,与图表信息不符合,故ABD三项均排除。11.1952和1953年我国高校进行了两次院系调整,加强了工程、师范和农林等方面的专业人才的培养,使工科类专门学院有了相当可观

12、的发展。这种调整A. 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B. 合理配置了高校的教学资源C. 提升了国民的科学素养D. 适应了经济建设的人才需求【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时间信息结合所学可知1952和1953年我国即将开始一五计划,我国高校两次院系调整使工科类专门学院得到发展旨在满足国内工业建设的人才需要,故D项符合题意。A项,国民经济的恢复在1952年已完成,故排除。B项,调整有利于工科类专门学院的发展,故合理配置了高校的教学资源表述错误,排除。C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12.15世纪末,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围绕该事件有不同历史叙述。(见下表)观点出处世界历史上仅次于基督诞生和逝世的最伟大的事件。

13、戈马拉(西班牙历史传记作家),1552年开了欧洲海盗行径、残暴、奴隶买卖、屠杀、疾病、征服和种族文化灭绝的先河。美国图书馆联合会,1990年下列说法最合理的是A. 时代愈近历史评价愈接近真实B. 历史事件的价值判断具有主观性C. 历史评价因时间推移愈加客观D. 历史评价因人而异因此难有定论【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支持下航行到达美洲,为西班牙封建王室对外殖民掠夺发现新的据点,奴隶买卖、屠杀、疾病、征服和种族文化灭绝冲击了美洲原有社会秩序,戈马拉为西班牙殖民扩张作辩护,而美国的表述体现了对殖民掠夺的强烈谴责,故不同历史时期基于不同立场,出现了表格中对于哥伦布发

14、现新大陆的评价,B项符合题意。时代远近与推移与后世历史评价的真实客观性无关,故排除AC两项。D项,历史评价的客观性标准不因个人主观立场的差异而改变,故排除。13.“美洲和东欧生产原料品,非洲提供劳动力,亚洲提供奢侈品,而西欧则在指挥着这些全球性的贸易,并且越来越集中力量于工业生产。”这里描述的是A. 16世纪西班牙殖民帝国B. 18世纪的大规模国际分工C. 19世纪英国成为世界工厂D. 20世纪初的世界贸易体系【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可知美洲和东欧、非洲、亚洲分别以西欧为中心形成原料产地、劳动力市场、商品市场的国际分工格局,反映了18世纪工业革命后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故B

15、项正确。A项,16世纪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尚未形成,排除。C项,题干未体现英国世界工厂地位,故排除。D项,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欧洲贸易地位日益下降,与题干欧洲为中心的贸易地位不符合,故排除。14.下表罗列了18701900年间美、欧、亚、非四大洲的铁路长度(单位:千公里)。结合数据分析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年份欧洲美洲亚洲非洲187010593821880169175165189022433134919002844026020A. 美国开始主导世界市场B. 非洲尚未接触工业文明C. 工业化成果在世界扩散D. 铁路发展呈现均衡态势【答案】C【解析】【详解】据表格信息可知“18701900年间美、欧、亚、非四大洲的铁路”各有发展,是工业化成果在世界扩散,C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美国开始主导世界市场,A错误;据材料可以看到非洲的铁路有发展,B错误;据表格信息可知“187019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