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四年级语文复习教案设计

上传人:亦明 文档编号:168801279 上传时间:2021-02-2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0.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四年级语文复习教案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21年四年级语文复习教案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21年四年级语文复习教案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21年四年级语文复习教案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21年四年级语文复习教案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年四年级语文复习教案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四年级语文复习教案设计(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年级语文复习教案设计 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下面职场为大家了关于四年级语文复习教案设计,供大家参考。 一、指导思想: 以教材和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充分利用现有的教材,根据学生目前存在的问题,作个系统性的复习,同时要面向全体学生,切实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复习,使好、中、差不同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二、复习目标: 1、认字200个,会写200个,会使用字典、词典,有一定 _识字的能力。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并能抓住文章段落的大意。 3、能够 _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理解词语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2、 4、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体会 _的思想感情。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5、能写简单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三、复习重点: 1、落实单元知识点,精读课文重点句、文学常识。 2、掌握本册书积累的内容,并能运用到实际表达中。 3、能够 _上下文和实际生活,理解词语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4、能够理清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 _的思想感情。 5、概括文章的段落主要内容。 6、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体会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及说明文语言的科学严谨的特点。 四、复习难点: 基础知识: 字意的理解 阅读理解: 1. _上下文解词 2. 说明性文章的要

3、点及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 3. 概括段落大意 归纳主要内容、分段、 _上下文理解词语。 五、复习内容: 1、 积累: 正确认读、听写本册生字。 语文园地中的读读写写、读读记记、日积月累。 课文中的四字词语。 各单元需要默写、背诵内容。 2、 阅读: 了解课内文章主题、重点段落的主要内容。 对课文中重点段落的理解(表达方法效果、说明方法效果等)。 _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意思、句子的意思(参见 _中根据意思写词语的题型)。 3、习作 能根据习作要求,完成作文。 能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能用课文中出现的结构进行写作。(如:总分段式。) 复习教材中的作文。 第一单元 主题:“自然奇观” 展现大

4、自然的神奇,边读边想象, _大自然的魅力,体会 _生动的描写。 第一课 观潮 1、读课文,记生字。注意“蒙、雾、昂、贯”的写法,注意多音字的读音:薄,号,度、称 了解课文大意:课文写的是 _耳闻目睹钱塘江大潮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景象,描写了大潮由远到近、奔腾而去的全过程,写出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讲透教材P2 “奇观”指的是什么?你从课文哪些词句 _到了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 2、第3.4自然段重点朗读,要求背诵的。是从远到近的顺序写的,先闻其声,再观其形,思其序。 大潮来之前,钱塘江将面很平静,观潮的人们急切地昂首东望。大潮终于来了,开始只是一条白线;近些,只见白浪翻滚;浪潮越来越

5、近,气势磅礴,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两丈有多高,从中你 _到什么?潮头很高,范围很宽, _到潮水来势汹涌澎湃。 3、找出课文中写得具体形象的句子。 教参P3.4 4、复习课堂第7题 5、造句:依旧、犹如、好象 第3课鸟的天堂 1、读课文,记生字。注意“茫,规律”的写法。多音字:乐、干、数、泊、应、盛。区分“陆续、继续” 感知全文大意:课文记叙了他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具体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第二天早晨群鸟活动的景象。第一次经过时,只看到生长茂盛的大榕树,却不见一只鸟的影儿,产生了“鸟的天堂”没有一只鸟儿的想法。第二次再去时,见到了鸟飞鸟鸣的热闹景象。见教参P14 课文第7.

6、8.12自然段要求背诵 2、鸟的天堂, _有的加了引号,有的没有加呢? “鸟的天堂”指的是天马河上的一株榕树。 鸟的天堂指的是鸟儿生活在那株榕树上十分自由幸福,真像在天堂中一样。 3、“枝干的树木不可计数”的原因是什么?(枝上又生根) 4、课后第3题,见教参P15 5、课堂第5题照样子写句子,意思不变。 课堂第7题读一读写一写。 6、每P6精彩回放 语文园地一 1、听写:词语盘点中“读读写写”的词语 2、口语交际与写作中,要写出哪些景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突出哪一点奇特之处。 我的发现:读书,就要进入文字所描绘的意境,边读边想象,在头脑中形成画面。 日积月累:有关自然景观的对联,要求背诵的

7、趣味语文:认识对联用字的精妙与回文。了解“好”在对联中的读音和意思。 3、课堂第3题照样子,把加点词的意思写具体。 4、每P10交流展示 _第2课 1、浏览课文,记生字。咫尺是什么意思,说明什么。堪称是什么意思。多音字:藏、长 2、了解它的两大最,最长,504千米,最深,最深大6009米, 峡谷里的水是千姿百态,山如神来之笔,自然景观犹如神奇美丽的画卷,享有“植物类型植物馆”和“动物王国”的美称,他的发现是上个世纪人类最重要的地理 _之一。 _4、火烧云 1、浏览课文,记生字。 课文写了什么?写晚饭过后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中那绚丽的色彩和多变的形态。 找出文中写颜色的词语。 第二单元 主题“观察

8、和发现方面的趣事” 在了解内容的基础上,认真体会 _是怎样观察的,并学习他们的观察方法,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进行连续观察,把观察中的发现记下来。 第5课古诗两首 1、读古诗,说意思。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告诉我们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样一个道理。“缘”是什么意思。句意 也可以说诗人的观察地点和角度在变化,所看到的景色也各不相同。如画杨桃从不同角度观察结果也不同。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陷入困境的情况下,使用这两句。“疑”是什么意思,这两句的意思。 “题、识、莫”的意思是什么? 2、多音字:重 第6课爬山虎的脚 1、读课文,要求背诵全文,记生字。注意“虎、叠”。多音字

9、:铺、角、空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描写了爬山虎生长的地方,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脚的形状和特点,以及它是如何一步一步往上爬的,激发我们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强烈的兴趣。教参P34.35 课文中把爬山虎茎上长叶柄的地方的反面伸出枝状的细丝比作是“脚”。见每P22交流展示 把细丝比做“蜗牛的触角” _到爬山虎的脚很细,不容易被发现, _观察得很仔细。 2、爬山虎叶子的叶尖 _一顺儿朝下? _“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 因为爬山虎是一脚一脚往上爬,长出一只脚巴住墙,随着长出嫩叶,再又长出一只脚巴住墙,又长出嫩叶,所以,叶子的叶尖一顺儿朝下。 脚长在叶柄的反面,必须触着墙生长,否则会枯萎,不留痕

10、迹,所以 3、触着墙的爬山虎的脚和没有触着墙的爬山虎的脚有什么不同 4、课堂4、正确填写“的、地、得” 第6题读一读,写一写 第7课蟋蟀的 _ 1、读课文,记生字。注意“蔽、搜、抛”。多音字“差、曲、弹、扒”。 课文大意:课文开门见山地引出说明对象,从蟋蟀对 _的选择写起,由外到内写出了 _的特点,接着写蟋蟀修建 _的经过。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介绍 _的外部:蟋蟀的 _在一条倾斜的 _,出口的地方有一丛草,门口收拾得很平坦,那是蟋蟀的平台。 _内部的特点是简洁、清洁、干燥、卫生。 2、“随遇而安”什么意思,遇是什么意思。从哪里可以知道蟋蟀不肯随遇而安?教参P43 3、 _说

11、它的 _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因为蟋蟀靠着简单、柔弱的“工具”自己的前足和后腿,一点一点挖掘出这样整洁、卫生、干燥的巢穴。教参P43 盖房子经过:蟋蟀盖房子时,用前足扒土,用钳子搬掉较大的土块,用后足踏地,用后腿上的两排锯推土扑开。 4、文中采用大量的拟人写法,如“专家、主人、大厅、卧室、弹琴、唱歌、修理、休息” 从中体会到 _对蟋蟀的喜爱和赞赏。 语文园地二 1、词语盘点 2、口语交际与作文:观察要仔细,要反复地看,多个角度看。 3、我的发现:因为观察得认真、细致,经历了 _的观察,所以 _才能把句子写得这么具体、准确。 4、日积月累:以儿歌的形式告诉我们每月里的典型花卉。 5、成语故事:“胸有成竹”比喻做事之前,已经有通盘的考虑和充分的把握。 文与可笔下 _能出现一竿竿生动传神的竹子?课文中哪句可以解释文章的题目? 从哪些地方能看出他画的竹子“生动传神”? _第8课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 1、浏览课文,了解大意,记生字。 课文讲的是年轻的魏格纳在住院期间,用食指在地图上画着各个大陆的海岸线(起因),通过将地图上的陆地进行比较,发现所有的大陆都能吻合在一起,经过不断考察,提出大陆漂移学说。 2、他的重大发现靠的是什么?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反复论证 3、“静谧”(宁静)“ _”(不可想象,不能理解)“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非常丰富,说明他经历的艰辛和挫折)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