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道山亭记 练习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舍子 文档编号:168725 上传时间:2016-12-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语文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道山亭记 练习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二语文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道山亭记 练习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二语文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道山亭记 练习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二语文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道山亭记 练习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二语文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道山亭记 练习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二语文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道山亭记 练习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语文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道山亭记 练习 Word版含解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一、)A粤之太末()阸于两山(i)衡缩蟉糅(逆坂如缘 ( 沟通潮汐( 舟溯沿者(其激若矢( 麓多桀木( 巨丽相矜(瑰诡殊绝( 鼎趾立( 辄破溺(析:选 C。A 项, “粤”应读“;B 项, “ ”应读“;D 项, “诡”应读“ 。)A其城之内外皆涂B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C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D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解析:选 C。A 项, “涂”通“途” ,路途;B 项, “颁”通“斑” ,须发半白;D 项, “知”通“智” ,智慧。)A闽,故隶周者也 隶:奴隶B其途或逆坂如缘 坂:山坡,斜坡C非其土人,罕不踬也 踬:跌倒D又将抗其思于埃壒之外 埃壒:尘埃,

2、尘世解析:选 A。隶:隶属。)A故名之曰“道山之亭”B三山者鼎趾立C草木行列,烟消日出D其瑰诡殊绝之状,盖已尽人力解析:选 D。A 项, “名” ,名词作动词,命名;B 项, “鼎趾” ,名词作状语,像宝鼎的足一样;C 项, “行” ,名词作动词,排列。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8 题。福州治侯官,于闽为土中,所谓闽中也。其地于闽为最平以广,四出之山皆远,而长江在其南,大海在其东,其城之内外皆涂,旁有沟,沟通潮汐,舟载者昼夜属于门庭。麓多桀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木,而匠多良能,人以屋室巨丽相矜,虽下贫必丰其居,而佛、老子之徒,其宫又特盛。城之中三山,西曰闽山

3、,东曰九仙山,北曰粤王山,三山者鼎趾立。其附山,盖佛、老子之宫以数十百,其瑰诡殊绝之状,盖已尽人力。光禄卿、直昭文馆程公为是州,得闽山嵚崟之际,为亭于其处,其山川之胜,城邑之大,宫室之荣,不下簟席而尽于四瞩。程公以谓在江海之上,为登览之观,可比于道家所谓蓬莱、方丈、瀛州之山,故名之曰“道山之亭” 。闽以险且远,故仕者常惮往,程公能因其地之善,以寓其耳目之乐,非独忘其远且险,又将抗其思于埃壒之外,其志壮哉!程公于是州以治行闻,既新其城,又新其学,而其余功又及于此。盖其岁满就更广州,拜谏议大夫,又拜给事中、集贤殿修撰,今为越州,字公辟,名师孟云。)A福州治侯官治:以 为官署所在地B舟载者昼夜属于门

4、庭 属:集中C其城之内外皆涂 涂:道路D而佛、老子之徒 徒: 的人解析:选 D。徒:徒弟。)例:汉尝处其众江淮之间而虚其地A麓多桀木,而匠多良能B人以屋室巨丽相矜,虽下贫必丰其居C不下簟席而尽于四瞩D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解析:选 B。B 项与例句相同, “虚”和“丰”都是形容词使动用法。 A 项,多:形容词用作动词,有很多。C 项,尽:形容词用作动词,全部看到。D 项,穷:形容词用作动词,尽情享受。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段写福州的民居、庙观等反映了居民安乐,间接地表现出程师孟的治郡政绩。B第一段所介绍的福州地理环境和民俗风气,为下文程师孟“余功又及于此”建“道山之亭”的介绍做了铺垫,思路缜密。

5、C第二段描写程师孟建在城中道山之上的“道山之亭”的胜景,以表现“其志壮哉!”D文章末段先称赞程师孟的政绩,后介绍其辗转任职的情况,看似闲笔,实则用意深远,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含蓄蕴藉。解析:选 C。 “在城中道山之上 ”误,据原文“可比于道家所谓蓬莱、方丈、瀛州之山”可知“道山”是道家之山。1)人以屋室巨丽相矜,虽下贫必丰其居。译文:_(2)既新其城,又新其学,而其余功又及于此。译文:_答案:(1)人们竞相夸耀自己房屋的大并且华丽,即使是下等贫苦的人也一定要使自己的住宅宽敞。(2)既改造了城墙,又革新了学府,并且利用公事之余的时间又办到了建亭这件事。(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6、完成 912 题。喜雨亭记苏轼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狄,以名其子。其喜大小不齐,示其不忘,一也。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树,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 ”“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 ”“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

7、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则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以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耶?”既以名亭,又从而歌之,曰:“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一雨三日,伊谁之力?民曰太守。太守不有归之天子天子曰不然归之造物造物不自以为功归之太空。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吾以名吾亭。 ”最新海量高中、确的一项是()A始治官舍治:安定B农夫相与忭于野 忭:喜乐、喜庆C以属客而告之 属:同“ 嘱”D今天不遗斯民 遗:赠送解析:选 B。A 项,治:修筑。C 项,属:劝人饮酒。D 项,遗:遗弃。确的一项是()A太守不有归之天子/天子曰

8、/不然归之造物/ 造物不自以为功 /归之太空B太守不有归/之天子/天子曰不然/ 归之造物/造物不自以为功 /归之太空C太守不有/归之天子/天子曰不然归之造物/ 造物不自以为/功归之太空D太守不有/归之天子/天子曰不然 /归之造物/造物不自以为功/归之太空解析:选 D。这几句用了顶针的手法 (天子、造物等),注意到这一点就很容易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古代逢到喜庆,便以之题名于事物,表示不忘。作者以“雨”来题名亭子,也有这个意思。B没有雨,庄稼就没有好收成。因此,在久旱的情况下,老百姓在野外举行仪式来祈求上天的降雨。C作者作为地方官,能够以民之乐为乐,体现了他的爱民情怀和“民以食为天”的民本思想

9、。D最后一段的“歌” ,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既补充说明把“喜雨”题于亭子的缘故,又是作者情感的升华。解析:选 B。从文中没有看出 “老百姓在野外举行仪式来祈求上天的降雨”的事,与文章内容不相符。1)其喜大小不齐,示其不忘,一也。译文:_(2)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译文:_答案:(1)他们的喜事大小不一样,但表示不忘的意思却是一样的。(2)假如上天下白玉,挨饿的人不能把它当作粮食。参考译文:这座亭子用雨来命名,是为了纪念喜庆的事情。古时候有了喜事,就用它来命名事物,表示不忘的意思。周公得到天子赏赐的稻禾,便用“嘉禾”作为他文章的篇名;汉武帝得了宝鼎,便用“元鼎”称其年号;叔孙得臣打败敌

10、人侨如,便用侨如作为儿子的名字。他们的喜事大小不一样,但表示不忘的意思却是一样的。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我到扶风的第二年,才开始造官邸。在堂屋的北面修建了一座亭子,在南面开凿了一口池塘,引来流水,种上树木,把它当作休息的场所。这年春天,在岐山的南面下了麦雨,占卜此事,认为今年是个好年成。然而此后整整一个月没有下雨,百姓才因此忧虑起来。过了三月,乙卯日,天才下雨,甲子日又下雨,百姓们认为下得还不够。丁卯日又下了大雨,一连三天才停止。官吏们在院子里一起庆贺,商人们在集市上一起唱歌,农夫们在野地里一起欢笑,忧愁的人因而高兴,生病的人因而痊愈,而我的亭子也恰好造成了。于是在亭里开酒宴

11、,向客人劝酒而告之,问他们道:“五天不下雨可以吗?”你们会回答说:“五天不下雨,就长不成麦子了。 ”又问:“十天不下雨可以吗?”你们会回答说:“十天不下雨就养不活稻子了。 ”“没有麦没有稻,年成自然荒歉了,诉讼案件多了,而盗贼也猖獗起来。那么我与你们,即使想在这亭里游玩享乐,难道能做得到吗?现在上天不遗弃这里的百姓,刚有旱象便降下雨来。使我与你们能够一起在这亭子里游玩赏乐的,都靠这雨的恩赐啊。这难道又能忘记吗?”既用它来命名亭子以后,又接着来歌唱此事,歌词道:“假使上天下珍珠,受寒的人不能把它当作短袄;假如上天下白玉,挨饿的人不能把它当作粮食。一场雨下了三天,这是谁的力量?百姓说是太守。太守说

12、没有这力量,归功于天子。天子也否认,归之于造物主。造物主也不把它当作自己的功劳,归之于太空。而太空冥然飘渺,不能够命名它。所以我用它来为我的亭子命名。 ”三、 个词语中选取最恰当的 4 个,分别填入短文中的画线处。选词不得重复。13承受格局协调凝结备受局势协同凝聚阿富汗在历史上外族的侵略,又处于十分复杂的政治之中。塔利班政权倒台之后,阿富汗国内各派政治力量为了国家的未来必须进行必要的妥协与和解,从而找到使他们相互乃至在一起的政治解决方法。否则,阿富汗势必重新陷入水深火热之中,成为亚欧大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陆最具威胁的“火药桶” 。_答案:备受格局协调选两种自然景物,另写两句话。要求:运用拟人手法,句式与例句相同。例句:身后的那片鲜花,可能是听了小草讲的笑话,乐得咧开了嘴,嬉闹在明媚的阳光里。答:_解析:本题考查仿用句式。解答仿写类题目,要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入手,既要考虑写作内容,又要考虑句式和修辞手法。本题例句以“鲜花”为话题,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另选话题时,也要照此手法,用此句式。答案:(示例) 天边的那朵白云,可能是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