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赛论文-_论“知人易_自知难”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16862749 上传时间:2017-11-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辩论赛论文-_论“知人易_自知难”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辩论赛论文-_论“知人易_自知难”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辩论赛论文-_论“知人易_自知难”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辩论赛论文-_论“知人易_自知难”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辩论赛论文-_论“知人易_自知难”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辩论赛论文-_论“知人易_自知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辩论赛论文-_论“知人易_自知难”(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论“知人易 自知难” 摘 要:在古希腊德尔斐太阳神殿前的一块石碑上铭刻着这样一句话:“人啊,认识你自己。 ”苏格拉底也说:“认识自己,方能认识人生。 ”认识自我成为古希腊人文精神的核心。然而人终究怎样才能看到自己,用双眼照见镜中的自己,还是低头凝视水中的倒影?你的眼忘不见自己的眼,越近越看不见,这是永恒的饽论。古希腊神话里,犯下弑父娶妻之罪的“俄狄浦斯自行戳瞎双眼” ,那是一只用心灵美照自我的眼。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能够知道别人的优劣长短,算是聪明人;能够认识自己的本性,是从自己的内定去寻求认识的真谛。人们所有受苦的根源就是来自于不清楚自己是谁,而盲目地攀附、追求那些不能代表我们自己

2、的东西!1关键字:非我;本我;真谛知人易 自知难立论: 首先,何为自知,自知也叫自我认知,也叫自我,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包括对物质自我、精神自我和社会自我的认识。认识自我,必须“三管齐下” 。通常有自我分析法、他人评价法和专家质询法三种方法。对自己是否满意,以及如何发现并克服自己的弱点,发掘自己的潜能,不断完善自我,实现自我的认知,所以是自知是知与行的高度统一。而知人只是居于人的交往需要所产生的,它是通过与人相处来了解他人的品行,才能之变化之大,我方是谈论的知人易是相对自知难而言的。下面我将从 3 个方面来论事我方观点。第一,自知是我们人生中最重要,最艰难的任务,它高于一切,早在古希腊一座

3、智慧神庙大门上,也写着这样一句箴言:“认识你自己” ,古希腊人还把它奉为 “神谕” ,是最高智慧的象征。许多哲人都这样告诫人们,可见,自知之明,对人生,乃至人类是何等的重要! 第二,我们的知识阅历,所受的教育和长期所处的环境,以及我们自身的情绪限制了我们对自己的观察视角,我们就像井底之蛙。对自己的生活习以为常,以为这就是全部。而站在井外的他人对你所受的局限一目了然。所以苏轼才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之叹呐。所以我们无法跳出我的身体,去我的环境去观察我自己,就像大力士永远无法举起自己第三,自知比知人需要更大的勇气,人的本能是趋利避害,这就使人们很难招架别人对自己的赞美和恭维,而面对

4、自己的缺点时只会反馈致知导致当事人不能客观的认识自己,从而进一步完善自我。就好像吃葡萄不吐葡萄皮的狐狸,打死自己也不肯承认自己吃不到葡萄酸。大家很显然知道,它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综上所述,自知难所以才说:“2人贵有自知之明”每个人对自我的认识是一个无止境的,也是不断变化的,所以我方坚决的认为,知人易,自知难。1、知人易 自知难 论据 众所周知,自知和知人并没有必然的逻辑先后顺序,它是我们人生中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从古至今,古学者都在无休止地讨论自知是人类永恒的命题。我们和圣人先者们一样,不得不反复摸索,没有终结。所以对方辩友在知人与自知之间的关系上理解错误,他们并没有先后的逻辑先后顺序。

5、找这种逻辑顺序,如果按照人们的常识,而非科学的探索,我们现在还处于天圆地方的结论之中呢。对于“看到她的外在,却看不到她的内心”这完全是外在和内心世界的完全隔离。如果你的外在行为和内心是完全毫不相干的 2 部分,那岂不是灵魂出窍吗。所以古人云:行者心之表也。为什么从父母的眼神可以看出他们对我们的鼓励呢,因为知人易。为什2么我们从观众的掌声中可以听出他们对我们的赞赏呢。从上述 2 个例子反驳“看到她的外在,确看不到她的内心”美国心理学家马斯诺认为,我们了解他们只是我们的社会需求,而非解其他。这就会让你陷入误区不自知,美国著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类需求分成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五类,

6、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其中知人是属于社会需要这一层,而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是自知的范畴,可见人妖实现自我认知是最高层次的,也是最难的。在我们一般的社会交流中,我们知人没有必要把人看的如此通透,举个通俗的例子就是,当我们在面试的时候,我们只要知道对方辩友是会问出什么问题,或者是想怎么赢我们,而我们只需了解这些,而不是其他。否则,我们将使对对方辨认进行人肉搜索,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所以说我想每个人都不希望自己像玻璃一样,毫无隐私,毫无空间可言。而我们此时的目的只是为了此次辩论赛中对方辩友赢得比赛的想法罢了。而非把人看的如此通透。从古希腊到先秦珠子,东西方都相呼应不约而同。西方哲学:尼采告诉我们每

7、个人离他最远的就是他自己。东方上关于自知难的例子也是不胜枚举。陶渊明,在充分认知了自我后,发现“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于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留下了一段“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佳话。李白,一代诗仙,这位当年名誉京城的御用文人,在充分认知了自我后,发出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感慨,做出了“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的豪放行为,书写了一段“四海皆我家”的美谈。古代文人骚客懂得认知自我,值得我们称颂;在这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懂得认知自我的人,更令我们钦佩。照亮苗乡的月亮 李春燕,充分认知自我,知 道自己能够让苗乡人民更健康地生活,于是在田垄里提着竹篮,用双手捧回了“生命的意义” ,因

8、此她感动了全中国。颜渊:知人易自知难3、归纳论点:人要了解自己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就像释迦牟尼是世界上唯一了解自己的人。像释迦牟尼这样的人也是少之又少的,更何况我们凡人,自知难是理所当然的。3弗洛伊德有一句名言:“本我过去在哪里,自我即应在哪里。 ”自我又像一个受气包,处在“三个暴君”的夹缝里:外部世界、超我和本我,努力调节三者之间相互冲突的要求,所以说自我是永远的矛盾产物。孔子曾说:“4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这样不是说明了像孔老夫子这样的人到 70 才认知自己,由此可知自知是多么难而漫长的过程。由以上观点得出自知易,知人难。谢主席,各位老师,对方辩友:大

9、家好! 自知与知人的命题出自吴越春秋勾践外传。知指的是比较深入、全面地了解,易指的是相对容易,但不代表唾手可得;难指的是相对困难,但并不代表无法认知。自知易指人能比较容易深入、全面地认识自己的内在心理和外在表现;知人难指人不太容易深入、全面地认识他人的内在心理和外在表现。4、自知的途径有自我反省、自我观察、从实践中获得,还能通过他人评价、集体评价,正确的认识自我。如果一个人无 法 正 确 认 识 自 己 , 就 注 定 他 更 加 难 以 正 确 认 识 世 界 。而知人受认知方法、认知能力、人生阅历等条件的限制,既有客观的障碍、也有主观的3失误。因此我方坚定地认为,相比知人而言,自知相对容易

10、,知人难度更大。理由有四:5、第一、从认知的深刻性角度看,自知是一个深入内心的分析过程,往往能对自己的内心作出更深入的剖析,而且对自己的思想有明确的感知。“知人”只能通过倾听和观察,具有间接性。由于受交往深度和广度的影响,容易出现只知其表、不知其里,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现象。6、第二、从认知的真实性角度看,人的心理活动具有内隐性、人的行为具有多样性、易变性、表演性等。人类时时刻刻处于内与外、自我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冲突之中。人们会为了达到自己的某种目的,像变色龙一样掩饰自己,“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导致“知人知面不知心”。7、第三、从认知的发展性角度看,人在成长过程中思想行为具有阶段性,而人本

11、身可以较为容易地随着内心的变化而改变对自己的认知,但知人却要等到他人行为外露,才能为人所知,因此,知人存在滞后性。古有陈世美,抛妻弃子附东床;今有刘志军,贪赃枉法陷囹圄。而他们曾经都是妻子心中的好丈夫,人民眼中的好公仆啊。8、第四、从认知的艰巨性角度看,知人是一项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的工程。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即知人要先看人以往的言行、过去和历史,还要观其经历的途径。最后在全面观察的基础上分析,才能得出比较客观的结论。“路遥方可知马力,日久才能见人心。”9、人之难知,江海不足以喻其深,山谷不足以配其险,浮云不足以比其变。“世上万般皆可恕,唯有错知难回头。”综上所述,我方坚定的

12、认为:自知易,知人难!10、正方一辩立论陈词11、谢谢主席!“知人易,知己难”一句出自春秋,意思是自知相对于知人更加困难。自知和知人指的是同一客体对自己和他人进行深刻的洞察和辨别,知人和自知都不容易却也不是完全不可知。我方比较知人和自知哪个更难的标准是,哪个更容易尝试?哪个更容易得到正确的判断?我方通过全面细致的比较,坚定的认为,自知难,知人易,理由有三:12、第一,从受认知规律影响的程度看,自知难于知人。个人的认知能力,受个人学识、阅历、智力等的影响和制约,自知只能通过的自我反省与思考,再进行理性的分析与升华才能得出,自知来源于自我修养和自我慎独,受自我认知能力的制约。而在知人方面,我们社会

13、上有良好的道德评价体系和相对完善的评价标准,对他人的认知可以通过现有4的评价体系间接得到科学的判断,可见知人的途径比自知要多,同时受自身认知能力的影响较小。13、第二,从受人性特征影响的程度看,自知难于知人。泰戈尔曾说:“你看不见你自己,你看到的只是你的影子。”自知往往受到主观意识的制约,人性本身的自卑、自大等心理因素,往往成为制约自我认知的阻力,难以客观公正的评价自己。就算通过外力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也往往由于自身的惰性、虚荣以及思维惯性等,放弃了对自我的理性认知。而知人受认知客体自身人性弱点的影响较小,更容易得出客观公正的价值判断。14、第三,从受外在因素影响的程度看,自知难于知人。人是社

14、会的人,每个人都拥有一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地位,这种社会关系和地位往往让人无法客观、全面地认识自己,造成“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认识误区。而“旁观者清”的良好观察角度,让观察者能够跳出“当局者”的环境,冷眼旁观,客观知人。15、白云千载空悠悠,在灿如星辰的历史长河中,我们在史书与传记中与古人神交如斯,却又在辗转反侧中思索“我是谁”的命题,我们在英雄和榜样的指引下壮志前行,却也在荆棘满地的路上不断反思自己的长短优劣,我们总有对他人一探究竟的欲望,却很难有曝光自身弱点的决心和勇气。常言道:人贵有自知之明,把人的自知称之为“贵”,可见人是多么不容易自知,把自知称之为“明”,可见自知是需要怎

15、样的智慧和勇气。综上所述,我方坚定的认为,知人易,自知难!自古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说的是“知人”的艰难。应该说,认识一个人的确不容易,人心隔肚皮,鬼知道他安的是狼心,抑或是狗肺?再说,在人心不古、世风日下的今天,带着面具“游戏”于社会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因此,虚假泛滥,言行脱节,又给知人增大了难度。 从古至今,由于对别人的认识不深不透,以致犯了用人错误的俯拾皆是。比如说诸葛亮吧,就是因为被马谡“饱读兵书” 的夸夸其谈所迷惑,错用了主将,痛失街亭,致使蜀军陷入战略的被动地位,最终铸成大错,成了他用兵如神的一个讽刺。尽管刘备在临终前仍千叮万嘱说,马谡其人“言过其实不可重用”,但也未能使诸葛亮

16、的认识得到深化。 至于,如今犯“知人” 错误的就更多了。法盲兼文盲的当上了法院副院长;斗大的字也识不到一箩的农民,当起了小学校长;发廊女荣升宣传部副部长。年年递增的众多贪官有许多甚至是高官,不都是因为“上级领导” 认识水平有限,将“ 癞蛤蟆”认作“千里马”的结果么。你总不能说这些人的官帽是用多少钱买来的吧。顶多是说,“考察”不够深入或者其他什么的。可见“推荐”、“ 考察”之类也未能解决“知人”的问题。 然而,我却坚信一句名言:认识自己比认识别人更困难。自卑的人低看了自己,不知道自己有多大的能耐,遇事常常是信心不足,这是不认识自己的表现;自负的人目中无人,老子天下第一,独来独往,舍我其谁?时常慨叹怀才不遇,整天怨天尤人,也是因为连自己也不“认识”所致。说真的,天5下之大有几人能像曾子一般“吾日三省吾身”,不断检点自己,修正言行,完善人生?是呵,能客观地评价自己的人的确不多。凡人如此,名人亦然。 明朝的那个叫解缙的人,才华绝世,官至翰林学士,兼右春坊大学士,深得朱元璋的器重。朱元璋曾对他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