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 答题风暴

上传人:世*** 文档编号:168493064 上传时间:2021-02-1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 答题风暴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考地理 答题风暴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考地理 答题风暴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考地理 答题风暴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考地理 答题风暴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 答题风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 答题风暴(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备战2014高考之地理“答题风暴”6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下图是某地区的地形图,回答12题。1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图示平原地区成为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条件是 ( )A交通发达B单位面积产量高C水热条件好D人均耕地面积广2以下不属于该商品粮基地特点的是( ) A以国营农场的经营方式为主B粮食商品率处于较低水平C已经形成粮食作物的地区专业化生产 D是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梁”。一曲松花江上,唱出了东北资源的丰富。根据材料和图2,联系所学知识,完成3-6题:图2P3东北是我国重要的:林业基地 能源基

2、地 商品粮基地 重工业基地 A B C D4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的主要制约因素是:A水源不足 B地表崎岖 C热量不足 D土壤贫瘠5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原因是:A耕地集中适宜机械化耕作 B宜农荒地多C土壤肥沃 D人少地多,人均耕地全国最多6从2000年开始国务院下令停止开垦图2中的P平原,主要是因为:A保护湿地生态环境B将剩下的荒地作为今后发展用地C粮食生产过剩D该区自然条件恶劣,开垦困难7、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下图是我国四个地区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图中代表的地区依次是( )A苏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东北地区B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东北地

3、区、珠江三角洲地区C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东北地区D东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8、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中前后两个发展阶段的主导产业分别是( )A原料导向型产业、动力导向型产业 B劳动力导向型产业、市场导向型产业 C高新技术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 D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中国最大的东莞市合俊玩具厂于2008年10月突然倒闭, 6000多名员工面临失业。而之前该工厂产品曾一度热销欧美地区。据此完成910题。9、影响该厂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科学技术 B航空港 C劳动力 D自然资源10、珠角三角洲地区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A城市

4、化速度太快 B重工业比重太高C能源、水源严重缺乏 D产业升级困难江苏省经济发展水平南北差异较大,目前相对发达的苏南将部分产业向苏中、苏北转移。这既为接收地增加了发展动力,也为转出地产业升级腾出了空间,从而实现苏南与苏北的双赢共振。结合苏南某市与苏北某市投资要素对比表,完成11-12题投资地区招商门槛土地价格平均工资环保门槛苏南某市5000万元100万元左右3000元左右要求高苏北某市1000万元20万元左右1000元左右要求较低11、苏南地区开始“腾笼换鸟”,被“逼走”的产业所具有的特点是( )A劳动力需求量大 B生产规模大 C技术含量高D环境污染较轻12、江苏省内部出现的这种产业转移,对苏北

5、地区产生的有利影响是( )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市场繁荣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带动环境质量提高促进产业升级,加快工业化进程 土地利用多样化,耕地面积扩大ABCD2009上海国际车展上,展出的新能源车型和清洁能源车型比以往任何一届都多。据此回答13-14题。13、若新能源车被广泛使用,将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A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B减轻大气污染 C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D提高能源利用率14、若现阶段大量使用清洁能源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将会产生的影响是( )A缓解土地荒漠化 B加剧粮食供应紧张局面 C减轻耕地压力 D增加二氧化碳排放量读图“珠江三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和外贸额所占全国比重的变化图”,

6、回答1517题。 1520世纪80年代以后,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较快的关键因素是( )A国际经济背景 B对外开放政策C良好的区位条件 D侨乡优势16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2001年,长三角地区国际直接投资额占全国的比重首次超过珠三角地区B长江三角洲地区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不断上升,并超过珠江三角洲地区C珠江三角洲地区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从1993年起一直呈下降趋势D图中所示的变化与外商投资区位选择的变化有关17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是( )A外来投资 B个体私营企业发展 C乡镇企业发展 D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建立东北是我国重要的水稻产区。据此回答1819题。18东北大米因质量优而广

7、受欢迎,与其有关的因素有()东北水稻的生长期长东北地区气候寒冷,病虫害少东北地区土壤肥沃,化肥使用量相对少东北地区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高A B C D19有关东北水稻种植的说法,正确的是()水稻是东北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水稻种植比例由南向北逐渐增加水稻种植已扩展到北纬50以北的黑龙江沿岸东北水稻种植业的发展方向是规模化、专业化、生态化A B C D “振兴东北要从发展现代农业开始”。据新华网哈尔滨2008年10月6日电: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黑龙江省近期提出,要在2012年使全省粮食总产登上1 000亿斤新台阶,粮食商品量达到800亿斤。今后黑龙江垦区将围绕“粮、牧、企”的结构模式对产业结构进行战略

8、性调整,尽早实现从“北大荒”走向“北大仓”之后再走向“北大商”的合理构想。据此回答2022题。20下列粮食作物属于黑龙江垦区的有()A冬小麦和高粱 B春小麦和玉米C油菜籽和甜菜 D水稻和花生21.目前,东北地区土地利用中的主要问题有()A红壤土层浅薄,肥力低下B水土流失严重,石漠化面积急剧扩大C沼泽地开发,湿地破坏D人口增长迅速,人均耕地面积少22对黑龙江垦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粮、牧、企”结构模式中的“企”是指新建立一批国有大中型企业B从“北大荒”走向“北大仓”的过程主要依靠加大科技投入C“北大仓”要走向“北大商”必须依靠扩大耕地面积D产业结构调整必须面向国际和国内市场

9、,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东北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业基地,是我国玉米、大豆等作物的主要产区和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读下图,完成23-24题。23、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判断,比重逐年增加,增长幅度最大,潜力巨大的是( ) A玉米 B大豆 C水稻 D粮食24、上题正确答案的农产品在纬度较高的东北地区也能种植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土地广阔平坦,黑土肥沃 B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C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D. 地广人稀,人均土地面积多读下图,回答2526题。粮食输入(万吨) 粮食输出(万吨)25、粮食输出前两位的省份发展商品农业的有利条件是( ) 地形平坦,光热充足 水源充足,土壤肥沃 地广人稀 交通便利,机械化

10、水平高A. B. C. D. 26、江浙地区曾经号称“鱼米之乡”,如今浙江省却成为第二粮食调入大省,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 ) A.山区较多,土地贫瘠,单产低 B.自然灾害频发,影响粮食生产C.经济发展迅速,粮食播种面积下降 D.制造乙醇汽油,消耗大量粮食下图为“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形结构和农业用地结构的饼状图”。对比分析回答27-28题。27、造成该地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 )A过度开垦 B过度放牧 C过度围垦 D过度养殖28、该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 ) A缓坡退耕,发展大牧场放牧业B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C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D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读“我国

11、乡镇企业三种发展模式的源地图”,回答2930题。29近年来B、C两地企业发展暴露出来的问题分别是A“民工荒”现象严重水污染严重B企业间过度竞争经济腹地较小C投资过多,产品积压缺乏政策支持D改革开放迟缓资金严重短缺30A地城市采用“内含式”城市化扩展模式,既保持城区较高的建筑密度,又充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其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A城市化水平 B经济发展水平C用地紧张 D人口数量二、综合题(共40分)31、下图分别是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示意,读后回答问题。(10分)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来解决两地区能源紧张的状况?(3分) 。(2) 读下图,近二十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2分) 。(3)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经济成为全国经济增长最快、人民生活最富裕、外商投资的热点地区,试分析其区位优势。(3分) 。(4)两个经济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哪些主要问题?(2分)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下图为珠江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