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陈于鉴赏评论《口技》《老残游记》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6845631 上传时间:2017-11-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9.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9陈于鉴赏评论《口技》《老残游记》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9陈于鉴赏评论《口技》《老残游记》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9陈于鉴赏评论《口技》《老残游记》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9陈于鉴赏评论《口技》《老残游记》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9陈于鉴赏评论《口技》《老残游记》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9陈于鉴赏评论《口技》《老残游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陈于鉴赏评论《口技》《老残游记》(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年级第二单元口技 的文学技术课型:鉴赏评论上课日期:10 月 8 日至 10 日作者:陈于单位:枣庄市第十五中学九年级第二单元鉴赏评论口技 (1 课时)课前预习:1.了解作者及熟读课文。2.注意积累阅读课文时遇到的生字词并注音。相关课程标准:“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目标:1积累识记常用文言实词、虚词并背

2、诵课文。2.体会文中对口技表演者高超技艺的生动逼真的描写。3.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评价任务:1速读课文,概括课文大意。2再次阅读课文,引导学生思考、讨论问题。3揣摩语言,掌握一些表示时间的文言词汇4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了解口技和作者的相关知识。口技,属杂技的一种,是我国很早就在民间流行的一种由演员运用口腔发声来摹拟各种声响的技艺。由于表演者多隐身在布幔或屏风的后边,俗称“隔壁戏” 。这篇课文记述的就是一场在围幕中表演的绝妙口技。 2. 作者简介。林嗣环,明末清初福建晋江人,清顺治六年(公元 1649 年)中进士。著作有铁崖文集 、

3、 湖舫存稿 、 海渔篇等, 口技是他的秋声诗自序的一部分。二、诵读课文1初读,教师安排学生课外预习。(1) 查字典,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嗣(s) 顷(qng) 倾(qng) 呓(y) 絮(x)叱(ch) 鼻 句 (hu) 间(jin) 许许( h) 曳(y) 2课内朗读。(1)自读:学生放声自由朗读,读准字音,把握断句。(2)听读:教师范读。(3)选读:小组推选代表读,其他同学评议。 (通过反复的读、形式多样的读,培养朗读文言文的语感。)3. 注意下列词语的翻译。善:擅长 会: 适逢,正赶上 施:设置 安放 少顷:一会儿 但:只 闻:听见坐:通假字,同“座” ,座位 欠:打呵欠 伸:伸懒腰 既

4、而:不久 乳:喂奶毕:全 绝:极点,最 意:心情 舒:伸展,放松 中间:中间夹杂 曳:拉虽:即使 名:说出 奋:卷起股:大腿 几:几乎,差点儿 走:逃跑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全班齐读,组内讨论难以理解的字、句,教师参与指导,然后全班交流,疏通文意。(1)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客人的心情,稍微放松了,身子渐渐坐正了。 ) (2)凡所应有,无所不有。(凡是应该有的声音,没有一样没有)(3)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即使一个人有百只手,一手有百个指头,也不能明确指出哪一种声音来:即使一个人有百张嘴,嘴上有百条舌头,也不能说出其中的一个地方2思考:

5、口技艺人表演了一个怎样的故事?由哪些语言来判断了解故事情节的发展? (教师点拔,帮助学生找出标志时间推移的副词及不同阶段场景的内容,帮助学生讨论归纳。)时间副词:少顷,既而,是时,一时,未几,忽,俄而,忽然。故事情节:梦中惊醒_渐入梦乡_火起群乱。 场面 声音种类 声音特点 作者评论 听众反应梦中惊醒犬吠、欠伸、呓语、大啼、妇呜、絮絮、大叱 (一时齐发)由远及近由外到内由小到大众妙毕备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渐入梦乡齁声、妇拍儿渐止、鼠作作索索、倾盆器(声)咳嗽逐步变小意少舒,稍稍正坐火起群乱大呼、齐哭、百千大呼、齐哭、犬吠、力拉崩倒、火爆声、风声、求救声、抢夺声、泼水声(无所不有)突

6、然变大由少而多由少而杂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 ,几欲先走四、合作探究,研究欣赏学生小组合作讨论探究以下内容: 1.文章中的这位口技艺人使用了哪些道具呢?明确: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2.课文中的口技艺人模仿了哪些声音?观众反应如何?明确:犬吠 欠伸 呓语 儿啼 妇呜 夫叱 絮絮,齁声、妇拍儿渐止、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咳嗽,大呼、齐哭、百千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力拉崩倒、火爆声、风声、求救声、抢夺声、泼水声 等。观众反应:伸颈、侧目、微笑、默叹意少舒、稍稍正坐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表演精彩3.品味思考。

7、(1)文中多次描写观众的反应,这些描述有什么效果? (侧面描写,烘托技艺高妙。) (2)开头结尾都写到了表演道具,这是不是简单的重复?为什么? (不是。首尾呼应,强调道具简单,突出技艺高超。) (学生在表演互动中,激活思维的灵感,在互相帮助中,培养团结合作、主动探究的学习精神。)4总结口技表演者技艺“善” ,作者对口技表演的描摹也绘声绘色,亦善,这种描写方法,给人生动形象,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之感。拓展训练。你会模仿小动物(如鸟、猫、鸡、鸭子等)、乐器或其他事物的声音吗?作业设计:练笔: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写一篇 200 字的小文章,描写你所看过的一段精彩演出。教学反思:课文运用对

8、比和烘托写法写出了口技表演者技艺的高超,但本文文字的表现技巧更胜一筹,作者使我们读者如临其境,用细致的描写摹写出多种声音,因此引导学生细细体会。同时要进一步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和关键点,深刻理解文字的表演技巧,学习用比较思维发现文章的独到之处。当然,作为一篇文言文,在教学时,对于学生的基础知识还应该抓实,尤其是字、词、句的翻译跟应做扎实,使学生打好基础。九年级第二单元鉴赏评论的文学技术(1 课时)课前预习:1.了解作者及熟读课文。2.注意积累阅读课文时遇到的生字词并注音。相关课程标准:“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

9、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目标:1理解老残游记的文学技巧的观点,提高文学鉴赏水平。2分析老残游记的文学技巧的论证结构,提高议论能力。评价任务:1熟读课文,理解本文的中心论点2赏析口技的对比和侧面烘托手法及其表现效果。3运用老残游记的文学技巧的观点,尝试评析其他文学作品。教学过程:一预习展示1 老残游记老残游记是刘鹗的代表作,流传甚广。小说以一位走方郎中老残的游历为主线,对社会矛盾开掘很深,尤其是他在书中敢于直斥清官误国,清官害民,指出有时清官的昏庸并不比贪官好多少。这一点对清廷官场的批判是切中时弊、独具只眼的。2作者简介胡适(18911962) ,原名胡洪(马辛) 、嗣糜、字希疆,后

10、改名适,字适之,安徽绩溪人。现代学者,历史学、文学家,哲学家。以倡导“五四”文学革命著闻于世。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校长、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等。3给画线的字注音:讽(fng)嘲 虐(n)政 陵(lng)嵯峨(cu ) 价(jie) 嗤嗤(ch ch)溜(li) 澎湃(pngpa) 孑(ji)熨(yn)斗 千仞(rn) 周匝(z)二合作探究1.本文开头,写了妓女的“造谣言”来形容某些不好的诗歌,引用这个观点是为什么呢?答:是为了把理论文章写得有趣味,引出作者所强调的文学要“写实”,作“实地的考察”,不能“用套语滥调”的观念。2.下面引了第十二回里老残的一首诗,仍然不是作者所肯定的。为什么要这

11、样做呢?答:这叫做从反面着笔,先说什么是不好的。把不好的原因说清楚:“古体诗拘束太严了,用来写这样不常见的景物是不会满人意的。”什么叫做不常见的景物呢?作者没有明说,这一点,要到后面才能说清楚。3.接着作者引用了一段老残游记中的景物描写作为例证。这一段文章好在哪里?答:从中得出结论:“不但人有个性的差别,景物也有个性的差别。我们若不能实地观察这种个性的差别,只能有笼统浮泛的描写,决不能有深刻的描写。”这里的目的是从正面把自己的主张加以阐明了。(提示:有了例子,再进行阐释,从对于例子的具体分析中把论点阐释清楚,也是一般的评论文章常用的手法。)4.为什么说实地考察很重要呢?答:因为要抓住特点。这是

12、从正面说明其重要性。接着又从反面说明,如果不实地考察,就抓不住特点,也就只能用一些套语了。而“因袭的词章套语决不够用来描写景物,因为套语总是浮泛的,笼统的,不能表现某地某景的个别性质。”为了把这一点说得真切,胡适还特别指出就是老残也难免有偶然的错误,其原因就是“作者误记”,当然是实地考察不严所致。5. “王小玉唱书”一段历来为人称道,你能说说这段文字好在哪里吗?答:音乐本来是不能用文字写出的,只能听的,可是老残却用了“七八种不同的比喻”把它写得具体了。这七八个比喻,妙在把不可见的声音用躯体可感的心理效果和可见的形状来表现。6.请你说说作者在文中的中心观点是什么?答:无论写人写景,作者都不肯用套

13、语滥调,总想熔铸新词,作实地的描画。三交流释疑1、结合分析课文的过程,请同学们来谈谈这篇议论文的写作方法。明确:先是用例证法把作者的观点所强调的文学要“写实” ,作“实地的考察” ,不能“用套语滥调”引了出来。接着,用刘鹗的一首诗和一个散文片段做比较,通过对比论证引出课文的中心论点:要写出个性来,写出特点来,不能泛泛之谈。最后作者结合老残游记里的精彩片段,再次强调了“精细观察”的重要性。2、本课的一个重要的观点是要写出“个性的差别” 。请以此观点,评析明湖居听书与琵琶行运用“比喻” 的不同特点。明确:琵琶行重在贴切表现乐声的质地,喻体多显人们熟悉的听觉、视觉形象。 明湖居听书重在表现对唱调的美妙感受,喻体有视觉形象,更有内部感官反应,夸张也恰切。四小结胡适的这篇文章,是一种比较随意的、漫谈性质的文章,并不是严格的学术论文,因而行文比较自由。但自由和随意不等于说可以不严密。即使在这样的文章中,也可以看出胡适是力求严密的。我们要学习这种精神。作业设计:(1)课外阅读老残游记,比较自己的感想与胡适观点的异同。(2)做同步训练。教学反思:本文最大的亮点是让学生在朗读中完成感知文章内容、主题,在读中品味形象而富含哲理的语言。同时深刻理解文字的表现技巧,学习用比较思维发现文章的独到之处是全文的难点和重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