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事业单位报表指标解释及有关说明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6844942 上传时间:2017-11-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9.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事业单位报表指标解释及有关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5年事业单位报表指标解释及有关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5年事业单位报表指标解释及有关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5年事业单位报表指标解释及有关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5年事业单位报表指标解释及有关说明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年事业单位报表指标解释及有关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事业单位报表指标解释及有关说明(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14 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统计报表有关要求今年统计报表的基本情况及填报的有关要求一、今年统计报表与去年的不同点:今年统计报表比去年增加了 1 张表,大表一共 11 张,小表总共 24 张表,内容没有什么变化。此外,今年主要指标解释中对个别信息点的解释更加全面,大家可以详细阅读理解。二、填报统计报表方法:“先横项后纵项,先分项后总项,先小计后合计,先试填 excel 表后填数据表,先审核后上报” 。请大家,特 别注意要 “先审核后上 报” ,一是上报数据前须通过逻辑审核和合理审核,确保数据准确、真实,符合统计报表逻辑关系;二是要认真核对检查,避免出现问题,特别是表间关系和表内关系的问题。三、

2、各报表统计要点。(一)ps1 事业单位基本情况1、就填报单位的范围来说,事业单位、参公管理事业单位和配备工勤人员的机关单位都要填 ps1 表,而且参公管理事业单位和配备工勤人员的机关单位除了填写 ps1 表第四行和第五行外,还要填写涉及人员指标的 22 至 26 列。也就是说,ps1 表中,第 1 至 21 列与第 6 至 26 行相交的这些空格,只有非参公管理的事业单位才填写。参公管理事业单位也不填写甲栏分行业、系统、层次情况注意:事业单位以自治区公务员局批准参公登记的正式文件为准,凡是纳入参公管理的都作为参公单位统计。2、就填报的人员范围来说,本统计表也就是本表说的第222 列,本单位从业

3、人员总数是指在册正式人员数加临聘人员数加劳务人事派遣人数。另外,对于配备工勤人员的机关单位,本套表中的机关单位从业人员总数、编制数量、在册正式工作人员、劳务人事派遣人员、退休人员数都是与工勤人员有关的数字,并不是指单位所有人员。大家特别注意,机关工勤人员与机关服务类单位中的工勤人员是两个概念。比如人社厅的机关服务中心是事业单位,其中的工勤人员就是应该统计到事业单位(机关服务类单位)当中来,而除此之外厅机关单位还有一部分工勤人员,他们则应该统计到配备工勤人员的机关单位当中来,这俩部分在管理制度、工资制度等方面是有区别的,千万不能混淆。其他部门和单位也是同理。3、列指标当中,单位总数、单位类型、制

4、度推行情况、行业、层次等指标都是统计单位个数、人员情况才是统计人数。4、由于我区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工作还在推行当中,如已明确分类的事业单位,可以填写“单位 类型” 中的“公益一类、公益二类” 栏,未明确分 类的事业单位,都填入“ 其他”栏。5、制度推行情况栏是多选,一个单位可以根据自身实施各项制度的情况在相应的表格中进行填报,可以重复。已完成岗位设置方案备案的单位是指已经批复过岗位设置方案的单位个数,已完成岗位设置的单位是指已经完成岗位设置实施工作的单位个数,实行聘用制的单位是指单位已经与职工签订了聘用合同,实行合同管理的单位,实行公开招聘制度的单位不是指本年度是否进行了公开招聘,而是指已经按照

5、公开招聘制度进人的单位,大家可以都填上,我们要求全区各级各类事业单位都要全面推行公开招聘制度。36、有参公管理人员的单位指非参公管理事业单位中,有参公管理人员的这一部分单位。还要注意事业单位数、参公管理事业单位数、配备工勤人员的机关单位数是平行关系,不是相互包含的关系;事业单位数包括有参公管理人员单位和机关服务类单位,是大于等于的关系。7、PS1 号表中的指标解释编制数量:指编制管理部门核准的编制数,根据编制文件确定。从业人员总数:指统计数字截止日,指本单位所有工作人员,但不含退休返聘人员、借调人员。在册正式工作人员:指本单位在编人员和经上级部门批准超编配备的正式人员。劳务(人事)派遣人员:指

6、统计数字截止日,本单位通过劳务(人事)派遣方式使用的所有人员。退休人员:指截止本年 12 月 31 日,实有退休人员的总人数。系统:事业单位隶属的部门所在的系统。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指事业单位中,经公务员管理部门批准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单位。(二)ps2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情况1、其他等级人员指本类型在册正式人员中尚未评定岗位等级或岗位等级不明确的人员。2、其他从业人员指除在册正式人员外的其他从业人员(包括临聘人员和劳务派遣人员)。3、专业技术人员中管理岗位工作的指我们通常所说的“双肩挑” ( ps2、ps3、ps4、5、6、7、10 等表), “双肩挑人员”既4统计为管理人员、也统计为

7、专业技术人员,除此以外的栏目、表格(如参加培训情况 ps9 表)仅统计为管理人员。 “专业技术人员”统计时 要考虑 “在管理岗位工作的 ”,首先必须搞清概念“ 在管理岗位工作的 ”,这里是指首先必 须是管理岗位,其次是具有专业技术职称并被单位聘用的人员,为了不出现统计偏差,建议在统计时,先统计纯专业技术人员,然后再把“在管理岗 位工作的 ”人员分类数字用不同 标示加总到相应的纯专业技术人员数据上,以便在最后调表时方便检查,在录入时,必须直接录入纯专业技术人员和“在管理岗位工作的”人员数加总数据。4、对配备工勤人员的机关单位来说,本表只填写工勤技能人员部分的表格。而且,总数和“其中 ”数中两栏都

8、要填写。比如某单位有机关工勤中级工 10 人,那么中级工一栏和其他机关工勤人员一栏都要统计这 10 人的相关情况。5、年龄:指统计截止日期时的实足年龄(周岁)。如 1955年 12 月出生的人员,在 2005 年 12 月 31 日统计时计算为 50周岁;而 1956 年 1 月出生的人员,则计算为 49 周岁。6、博士:取得研究生学历并获得博士学位的人员。7、硕士:取得研究生学历并获得硕士学位的人员。8、研究生、大学本科指的是学历,博士的学历放在研究生里统计,学历人数加总及年龄人数加总均应等于本单位年末实际人数,本表中的合计数应当与第一张表中的从业人员总数一样。9、女、少数民族:既是女性又是

9、少数民族的,在女性和少数民族一栏中重复统计。 “在管理岗位工作的” 和“具有职业资格的”等同理。注意:1、此表最好先横项后纵项,先小计后合计,才能形5成“合计”,这个合计是指从业人员总数情况,应当与表一的从业人员总数相等。 (事业单位)在册正式工作人员=二表合计减去二点一表 45行其他从业人员(减去一表中配备工勤人员机关在册正式人员)2、“女”与“55 岁以上”这两栏的平正关系,应该都在 55 岁以下,55 岁以上就退休了。3、“60 岁及以上”栏目,因为按照国家现行离退休政策,年龄达到 60 岁的人员,属于退休年龄,如果在这一栏有人员数量,需要进行文字说明,是延聘还是什么情况?因为年龄数据相

10、加和表一中的从业人员总数不应包括退休返聘人员,但是可以包括延聘人员。(三)ps3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增加、减少情况1、上年末总数是指上年度单位统计报表中的“本年末实有数” ,应 当是从业 人员总数。各单位此列数据应当与上年报表中 17 列的数据一致,但是原来数据可能统计口径可能有问题,今年可以重新开始。2、招聘方式中的考试、考察、考核:采取笔试、面试方式招聘的,计入考试;考核是指仅使用考核未经过考试方式招聘的人员。这里考察和考核是同等概念,统一填考核。3、本年度增加中的:任命指未经公开招聘,直接由上级组织人事部门任命到本单位任领导职务的。交流指从机关、国有企业或其他国有事业单位,办理了调入手续,

11、到本单位工作的人员,以及任职性的挂职工作人员。其他指通过除上述途径外,进入本单位的人员。按照目前推行公开招聘制度的情况来看,本年度增加人员中,通过考试、考察等方式公开招聘的人员比例应该比较高,请大家统计的时候一定注意分清楚,哪些是公开招聘,哪些是交流的。64、本年度减少中的:退休指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条件,正式办理了退休手续并享受退休待遇的人员。解除合同指依法与事业单位解除聘用(劳动)合同的人员。开除指由于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犯有其他严重错误,受到开除公职的行政处分,并由单位办理开除手续的人员。终止合同指依法终止聘用(劳动)合同的人员。辞退、辞职指根据人事部关于印发 的通知(人调发 199019

12、号)和人事部关于印 发的通知(人调发199218 号)文件规定已办理相关手续的人员。交流指从本单位办理了调出手续,到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的人员,或者到其他单位任职性挂职工作的人员。其他指通过除上述途径外,离开本单位的人员。包括:死亡、单位整建制划出等。5、本年末实有数:指统计截止时间的实有人数。 “上年末总数” 加“ 本年度增加” 减“本年度减少”必须等于“本年末实有数” ,本年末实有数中管理、 专业技术、工勤岗位和表二中的管理、专业技术、工勤小计数是一样的,本年末实有数的总数应当等于表二的总计数,也就是从业人员总数。6、本年末实有退休人数: 历年累计,本年末实有的退休工作人员总数。注意:1、

13、此表最好先横项后纵项,先小计后合计,才能形成“合计”。2、此表中本年度增加“其他”栏和本年度减少“其他”栏都要附加文字说明。请大家注意,前三张表中,表一中的从业人员总数、在册正式工作人员数、劳务(人事)派遣人员数,配备工7勤人员的单位中工勤人员这几项数据,表二中的合计人员数、其他从业人员数,表三本年末实有数的总数应当等于表二的总计数,也就是从业人员总数。(四)ps4 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实施情况1、本表仅完成了岗位设置的事业单位填写,且只统计在册正式人员;2、数量:指经政府人社部门备案核准的岗位数量;3、六级以上工勤技能岗位数量、工勤技能岗位在岗人数均填写普通工数据;4、特岗:指经政府人社部门备案

14、核准的特设岗位,一般不需填写。5、专业技术岗位数量和在岗人数的关系,晋级的人员数量应当少于或等于晋级岗位数量,最低等级的在岗人数由于平稳过渡的政策可以高于核定的岗位数量,数量以政府人社部门批复的文件上设定的数量为准,在岗人数根据政府人社部门认定的岗位等级填写。(五)ps5 聘用合同签订情况1、本表统计所有从业人员。其中,临聘人员和劳务人事派遣人员填入其他从业人员栏。2、签订聘用合同人数=上年末已签订聘用合同人数+ 新签订短期、中期、长期及项目合同人数,即 2=3+。+10。也就是说,签订聘用合同的人数指单位现有实际人数,所以不用减去解除和终止聘用合同人。(六)ps6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情况这

15、是今年新加的表,用于统计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情况,1、其中实际招聘数,以及招聘来源、招聘方式、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以及层次应当与表格三8中的相应栏目数据相同。2、女、少数民族重复计算。3、其他岗位是指尚未纳入岗位设置管理的其他用人岗位。(七)ps7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分行业情况本表中有角注统计所有从业人员的续表(如续表 2),就需要统计在册正式人员、临聘人员、劳务人事派遣人员中专业技术人员情况,实际上就是将其他从业人员划分到管理、专业技术、工勤人员中,就算是所有从业人员中的管理人员小计,专业技术和工勤人员以此类推;有角注统计正式在册人员(如续表 3),仅需要统计单位在册正式工作人员

16、中的专业技术人员情况。所以请大家一定要看清,每张表格脚注说明。“专业技术 人员” 统计时 要注意加上“在管理岗位工作的”人员数。(八)ps8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分系统情况1、本表统计所有从业人员。2、两块牌子一套人马,有行政系统机构设置的,填入行政系统。比如:纪委(监察厅)填入监察系统。3、ps7(1)表中,分行业统计的情况以具体填报单位的工作职能进行区分,而 ps8 表则是完全根据 单位所属主管部门隶属的系统进行填报。比如同一个区级部门所属的信息中心和机关服务中心,在 ps7(1)表中填报的行 业可能不相同,但在 ps8 表中填 报的系 统则应该相同,都 为主管部门所属系统内部单位。(九)ps9 事业单位特殊人员情况和 ps10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参加培训情况91、两张表仅统计在册正式人员,其中 ps9 中“ 双肩挑”人员只统计管理人员。2、个别信息点,详见主要指标解释,主要指标解释在我们网络版的系统里面有。3、10 表“总计 ”处,不能自 动汇总,应该 属于程序设计漏洞,统计时注意手工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