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考试重点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6843636 上传时间:2017-11-09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60.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重点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重点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重点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重点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重点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重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基础理论考试重点(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绪论一、中医学的学科属性(一)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 (二)中医学具有社会科学特性(三)中医学受到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四)中医学是多学科交互渗透的产中医学,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它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相交融的科学知识体系。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中医学理论体系,是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整体,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科学知识体系。它是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和思维方法,以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为生理病理学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治特点的独特的医

2、学理论体系。(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战国至两汉时期。 黄帝内经 、 难经 、 伤寒杂病论 、 神农本草经等医学专著的成书,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1.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基础与方法(1)有利的社会文化背景:战国时期是我国社会大变革的时期。 “诸子蜂起,百家争鸣”(2)医药知识的积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巨著黄帝内经 。(3)对人体生命现象和自然现象的观察 两种不同的观察方法,即直接观察法和整体观察法。直接观察法,就是采用解剖方法直接观察人体。整体观察法,是把活着的人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观察,通过分析人体对不同的环境条件和外界刺激的不同反应,结合已有的解剖知识,并运用精气、

3、阴阳、五行学说进行类比推理,从而认识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一种方法。 (4)古代哲学思想对医学的渗透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确立战国至秦汉时期的黄帝内经 、 难经 、 伤寒杂病论 、 神农本草经等医学典籍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确立。(1)理论框架的建立:内经不但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确立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是中医学在理论与实践方面继续发展的基石。难经 相传系秦越人(扁鹊)所作。该书内容简要,辨析精微。全书所述以基础理论为主,涉及生理、病理、诊断、病证、治疗等各个方面,尤其对脉学有较详悉而精当的论述和创见,对经络学说以及藏象学说中命门、三焦的论述,则在内经的基础上有所阐扬和发展,与内经同为后世指

4、导临床实践的重要理论性著作。伤寒杂病论的成书,创立了辨证论治的诊治理论。该书为东汉张机(字仲景)所著,后经王叔和分为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两部分:前者以六经辨伤寒,后者以脏腑论杂病。该书提出了“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辨证论治原则,使中医学的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为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综上所述,秦汉时期这三部医学巨著的问世,标志着医学发展的飞跃,即由原先零散的医学知识和医疗经验,上升为系统理论,并建立起独特的医学理论框架。(2)治疗技术的发展: 神农本草经 ,简称本经或本草经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书中载药365 种,为临床用药提供了方便,而更重要的是提出了“四

5、气五味”的药性理论,明确了“治寒以热药,治热以寒药”的用药原则,使药理学与病理学密切结合,使中医学理论体系更加充实。同时,该书提出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恶、相反、相杀等“七情和合”的药物配伍理论,为组方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1.魏晋隋唐时期晋?王叔和编撰的脉经 ,是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提倡“寸口诊法”晋?皇甫谧编撰的针灸甲乙经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隋?巢元方编撰的诸病源候论 ,是我国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病因、病机和症状 病位唐?孙思邈编撰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 ,可称我国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2.宋金元时期南宋陈言(字无择)著成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一书,简称

6、三因方 。将病因归纳为三大类:外感六淫为外因,七情内伤为内因,而饮食所伤、叫呼伤气、虫兽所伤、跌打损伤、中毒、金疮等为不内外因。“金元四大家” 刘完素、张从正、李杲、朱震亨刘完素(字守真) ,创河间学派(后人尊称刘河间) ,倡导火热论。在治疗中力主以寒凉清热,后人称其为“寒凉派” 。 张从正(字子和,号戴人) , “邪去正自安” ,治病以汗、吐、下三法攻邪为主,后人称其为“攻邪派” 。李杲(字明之,号东垣老人,后人尊称李东垣) ,倡言“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 “补土派” 。朱震亨(字彦修,号丹溪翁,后人尊称朱丹溪) , “阳常有余,阴常不足” “滋阴派” 。 明清时期,是中医学理论的综合汇通和

7、深化发展阶段,既有许多新的发明和创见,又有对医学理论和经验的综合整理,编撰了大量的医学全书、丛书和类书。明代命门学说的产生,为中医学的藏象理论增添了新的内容。张介宾(字景岳) 、赵献可(字养葵)张介宾提出了“阳非有余” 、 “真阴不足”的见解,主张补养肾阳与肾阴。赵献可认为命门为人身之主,命门学说对中医学理论和临床各科的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尤其对养生防病以及慢性疾病和老年病的康复治疗,至今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明清时期温病学说, 明代的吴有性及清代的叶桂、薛雪、吴瑭(温病四大家)吴有性(字又可)著温疫论 ,创“戾气”说叶桂(字天士,号香岩)著温热论 ,创建了温热病的卫气营血辨证理论,起着承前启后

8、的作用。薛雪(字生白)著湿热条辨 , 湿热病。吴瑭(字鞠通)著温病条辨 ,创立了温热病的三焦辨证理论4.近代与现代新旧并存的趋势:一是继续走收集和整理前人的学术成果之路;二是出现了中西汇通和中医学理论科学化的思潮。 张锡纯所著的医学衷中参西录 ,即是中西汇通的代表作。(三)中医学理论的继承与创新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与现代化,必须走继承与创新并行的发展之路。1.继承是一切研究的基础和前提2.中医学理论的创新思路 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辨证论治。(一)整体观念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功能上相互协调、相

9、互为用,病理上相互影响。人类在适应和改造自然与社会环境的斗争中维持着机体的生命活动。中医学的整体观念,主要体现于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和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两个方面。1.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体是一个内外联系、自我调节和自我适应的有机整体。(1)生理上的整体性:人体自身在生理上的整体性,主要体现于两个方面:一是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在结构与功能上是完整统一的,即五脏一体观;二是人的形体与精神是相互依附、不可分割的,即形神一体观。五脏一体观:人体由五脏(心、肝、脾、肺、肾) 、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 、形体(筋、脉、肉、皮、骨) 、官窍(目、舌、口、鼻、耳、前阴、后阴)等构成。各个

10、脏腑组织器官在结构上彼此衔接、沟通。它们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的联络作用,构成了心、肝、脾、肺、肾五个生理系统(表 0-1) 。表 0-1 人体生理系统简表系 统 五脏 六腑 五体 官窍 经 脉心系统 心 小肠 脉 舌 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肝系统 肝 胆 筋 目 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脾系统 脾 胃 肉 口 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肺系统 肺 大肠 皮 鼻 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肾系统 肾 膀胱 骨 耳及二阴 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结构的完整为机能的统一奠定了基础。精、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维持人体各种生理机能的精微物质。以五脏为中心的结

11、构与机能相统一的观点,称为“五脏一体观” 。形神一体观:形体与精神是生命的两大要素,二者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神,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神,是指人体生命活动的总体现或主宰者;狭义的神,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包括情绪、思想、性格等一系列心理活动。形神一体观,即是形体与精神的结合与统一。在活的机体上,形与神是相互依附,不可分离的。形是神的藏舍之处,神是形的生命体现。形神统一是生命存在的保证。精、气、神为人身“三宝”:精为基础,气为动力,神为主宰,构成“形与神俱”的有机整体。(2)病理上的整体性(3)诊治上的整体性 灵枢?本藏说:“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 ”(司

12、外揣内)2.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天人一体”的整体观。(1)自然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春温、夏热、秋凉、冬寒。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地域环境是人类生存环境的要素之一3.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1)社会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2)社会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3)社会环境与疾病防治的关系(二)辨证论治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处理疾病的基本原则。中医学在认识和处理疾病的过程中,既强调辨证论治,又讲究辨证与辨病相结合。1.病、证、症的基本概念病,即疾病,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障碍的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证,即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

13、的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 症,即症状和体征的总称,是疾病过程中表现出的个别、孤立的现象,可以是病人异常的主观感觉或行为表现,也可以是医生检查病人时发现的异常征象。2.辨证论治的基本概念辨证论治,是运用中医学理论辨析有关疾病的资料以确立证候,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辨病因 辨病位 辨病性 辨病势 论治,是在通过辨证思维得出证候诊断的基础上,确立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选择适当的治疗手段和措施来处理疾病的思维和实践过程。论治过程一般分以下几个步骤:因证立法 随法选方 据方施治3.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同病

14、异治,指同一种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域不同,或所处的疾病的阶段或类型不同,或病人的体质有异,故反映出的证候不同,因而治疗也就有异。 异病同治,指几种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出现了大致相同的病机,大致相同的证,故可用大致相同的治法和方药来治疗。 中医学诊治疾病的着眼点是对证候的辨析和因证候而治。证同则治同,证异则治异,是辨证论治的精神实质。第一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一)精的基本概念精,又称精气,在中国古代哲学中,一般泛指气,是一种充塞宇宙之中的无形(指肉眼看不见形质)而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在某些情况下专指气中的精粹部分,是构成人类的本原。(二)气的基本概念气,在古代

15、哲学中,指存在于宇宙之中的不断运动且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是宇宙万物的共同构成本原。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一)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源(二)精气的运动与变化第二节 阴阳学说一、阴阳的概念(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所谓“阴阳者,一分为二也” (类经?阴阳类 ) 。阴阳最初的涵义是非常朴素的,是指日光的向背而言,朝向日光则为阳,背向日光则为阴。后变为一个概括自然界具有对立属性的事物和现象双方的抽象概念。 阴阳的概念大约形成于西周。 (二)事物的阴阳属性。一般地说,凡是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无形的、明亮的、兴奋的都属于阳;相对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有形的、晦暗的、抑制的都属于阴。事物的阴阳属性,既有绝对性的一面,又有相对性的一面。事物阴阳属性的绝对性,主要表现在其属阴或属阳的不可变性,即不可反称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