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北海市合浦教育局教研室10-1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文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6836773 上传时间:2017-11-1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51.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北海市合浦教育局教研室10-1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文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广西北海市合浦教育局教研室10-1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文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广西北海市合浦教育局教研室10-1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文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广西北海市合浦教育局教研室10-1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文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广西北海市合浦教育局教研室10-1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文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西北海市合浦教育局教研室10-1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北海市合浦教育局教研室10-1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文(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02011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化学(文科)(考试时间:120 分钟,满分:120 分) 2010 年 11 月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e20 Na23 Mg24 Al27S 32 Cl 35.5 K 39 Ca 40 Fe 56 Cu 64 Zn 65 Ag 108 Ba 137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 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 I 卷(选择题 121 小题共 50 分)请统一在第 II 卷纸上作答。试题不用上交。第卷(选择题 共 50 分)一、选择题(本题有 17 小题,每题 2 分,共 34 分,选出各题中唯一的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

2、选、错选均不给分)1下列关于氮族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它们的单质是典型的非金属B主要化合价为-3、+5 价C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D非金属性比相应的同期氧族元素弱2下列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大的是Z&X&X&KA氮 B氧 C硫 D磷3下列物质中酸性最强的是AH 3PO4 BHNO 3 CH 2CO3 DH 3BO34下列物质中,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A 和 B白磷、红磷 C1263C H2O、H 2O2 DNO 2、N 2O45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FeCl 2 溶液中通入 Cl2 ClFele32B实验室制 NH3 OHaHa2324)(C实验室制 CO2 223OCD铁与硫酸铜

3、溶液 CuFeue26常温下,下列金属与浓 HNO3 反应最剧烈的是AFe BAl CCu DAu7决定化学反应的速率的根本因素是A温度和压强 B反应物的浓度 C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性质 D催化剂8下列物质中,既能与氨反应,又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是A水 B氯化氢 C氧气 D氢氧化钠9区分强、弱电解质的标准是A溶解度大小 B电离程度 C溶液导电能力强弱 D酸、碱性10对于可逆反应 ,如果 SO2 的起始浓度为 2mol/L,2min 后 SO232SOS的浓度为 1.8mol/L,则用 SO2 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A1mol/Lmin B0.9mol/L min C 0.2mol/Lmin D

4、0.1mol/L min11下列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A BOHNa OHNH423C D22Clul 23C12只用一种试剂,能将 NH4Cl、(NH 4)2SO4、NaCl 、Na 2SO4 四种溶液区分开,这种试剂是ANaOH 溶液 BBa(OH) 2 溶液 C BaCl2 溶液 DAgNO 3 溶液 13在 1 L 0.1 mol/L 氨水中ANH 3 为 0.1mol BNH 3H2O 为 0.1molC NH3H2O 和 NH3 共 0.1mol DNH 3H2O、 NH3、NH 4+共 0.1mol14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H +、Ca 2+、Cl -、CO 3

5、2- BNa +、NH 4+、SO 42-、OH -C K+、Na +、OH -、SO 42- DCu 2+、Ba 2+、Cl -、SO 42-15当可逆反应 达到平衡后,通入 18O2 再次达到平衡时,32SOS18O 存在于ASO 3、O 2 中 BSO 2、SO 3 中 C SO2、SO 3、O 2 中 DSO 2、O 2 中16在 CO+H2O(g) CO2+H2(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平衡体系中,为了充分利用 CO,可采用的措施有A升温 B加压 C增加过量 CO D增加过量水蒸汽17下列说法中,可以充分说明反应 P(g)+Q(g) R(g)+S(g)在恒温下已经达到平衡的是A体系中 P

6、和 S 的生成速率相等B反应容器 P、Q 、R、S 共存C反应容器内的压强不随时间变化D再加入一定物质的量的 Q,其他物质的量不发生变化二、选择题(本题包括 4 小题,共 16 分。每小题有一到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给 1 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给 2 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 0 分)18氮族元素与同周期碳族、氧族、卤族元素相比较,下列递变规律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 CNO B非金属性 SiPClC还原性 SiH4PH3HCl DH 3PO4H2SiO3H2SO419在右图的装置中,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 a,将滴管中的液体 b 挤入烧瓶内,轻轻振荡烧瓶,然后

7、打开弹簧夹 f,烧杯中的液体 b 呈喷泉状喷出,最终几乎充满烧瓶.则 a 和 b 分别是 a(干燥气体 ) b(液体)A NO2 水B CO2 4molL-1NaOH 溶液 20下列溶液均为 50mL,若分别向其加入等体积的 0.5mol/L 盐酸,则溶液的导电性明显增强的是A0.5mol/L H2SO4 B0.5mol/L 的 NaOHC 0.5mol/L NH3H2O D0.5mol/L 的 AgNO321在四个不同的容器中,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合成氨反应 N2+3H2 2NH3,判断生成氨的速率最大的是A =0.3mol/Lmin B =0.1mol/Lmin)(2HV)(2NVC =0.2

8、mol/Lmin D =0.6mol/Lmin2N )(3H高二化学(文科)(第 II 卷 )三、填 空 题 ( 除 22、 23 小 题 每 空 1 分 外 , 其 余 每 空 2 分 , 共 30 分 )22 ( 1)纯净的氮气是 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 。氮气在通常状况下性质稳定的原因是 。实验室制 NO 用 法收集,原因是 。(2 )纯净的硝酸是无色液体,但放置日久的浓 HNO3 往往呈黄色,原因是_,所以硝酸应贮存在棕色试剂瓶内,冷的浓硝酸可以用 运输,原因是 。C Cl2 NaCl 水溶液D NH3 1molL-1HCl 溶液23工业制 HNO3 时,从吸收塔出来的尾气含有少量的 N

9、O2、NO 会污染大气,故常用碱液吸收,方程式为:NO 2+NO+2NaOH=2NaNO2+H2O,则此反应中的氧化剂_, 还原剂_, 氧化产物_, 还原产物_。24某温度时可逆反应 A(g)+B (g) 2C(g)达到化学平衡,试求:(1 )如果降温,C 的平衡浓度减小,说明正反应是 _热反应。(2 )如果增压,A 的平衡浓度将_(填“增大” 、 “减小”或“不变” ,下同) 。(3 )如果达到平衡后又再加入少量的 C,A 的转化率将_ 。25书写离子方程式。(1 )醋酸(HCOOH)电离: ;(2 ) (NH4)2SO4 的水解 。26写出下列反应方程式(注意反应发生的条件) 氮气与氢气:

10、 ; 氮气与氧气: ; NO 和 O2: ; NO 2 和水: ;四、实验题(每空 2 分,共 12 分)27右图为“喷泉”实验装置图,请回答: 如烧瓶内溶液颜色为红色。烧瓶内装的气体可能是。 产生此种现象的原因是。 假定实验是在标况下进行的,喷泉停止后,烧瓶内充满了水。则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应为。 如烧瓶内溶液颜色为无色透明。烧瓶内装的气体可能是,胶头滴管内盛的溶液可能是。 实际情况是,即使每一步都无错误,喷泉停止后,烧瓶也不能被水充满,试分析原因。五、推断题(每空2分,共18分)28 A、B、C、D 分别代表 NH4Cl、(NH 4)2SO4、Ba(OH) 2、Na 2SO4 等 4 种溶

11、液中的某一种,将它们两两混合产生下列现象:(1 ) A 与 B 混合,产生白色沉淀,加热时无刺激性气体生成。(2 ) B 与 C 混合也产生白色沉淀,但加热时有刺激性气体生成,且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3 ) B 与 D 混 合 , 无 明 显 现 象 , 但 加 热 后 产 生 能 使 湿 润 的 红 色 石 蕊 试 纸 变 蓝 的 气 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1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 B_ C_ D_(2 )写出下列有关反应化学方程式:A+B 。B+C 。B+D 。(3 )以上化学反应可归结为两条离子方程式,试写出: 。 。六、计算题:(共 10 分)29在 (NH4)2SO4 中加入足量的 NaOH 溶液,加热,充分反应后产生 4.48L 气体(标准状况) ,求(NH 4)2SO4 的质量。如将所得氨气完全溶解在 1L 水中(溶解前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求所得氨水溶液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20102011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化学(文)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 9答案 D C B B D C C A B题号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答案 D A B D C C D A二、选择题三、填空题(除 22、23 小题每空 1 分外,其余每空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