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职业教育发展情况调研汇报

上传人:20****03 文档编号:168291139 上传时间:2021-02-1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泰安市职业教育发展情况调研汇报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泰安市职业教育发展情况调研汇报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泰安市职业教育发展情况调研汇报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泰安市职业教育发展情况调研汇报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泰安市职业教育发展情况调研汇报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泰安市职业教育发展情况调研汇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泰安市职业教育发展情况调研汇报(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泰安市职业教育发展情况调研工作汇报新泰市职业中专一、学校发展状况:近年来,学校坚持以建设全国中职改革发展示范校为总抓手,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就业创业为导向、以科研创新为助力、以市场需求为依托、以内涵建设为重心,多元化办学,学历教育、技能培训并举,创新教学内容、教育模式和质量评价模式,推动学校各项工作跨越提升,走出了一条以质量立校、人才兴校、创新强校的成功办学之路。学校现为全国中职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项目学校、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山东省中等职业教育先进集体、山东省创业明星学校、山东省首批“双证互通”试点学校、山东省中小学素质教育先进单位、山东省中职和中小学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先进单位、泰

2、安市首批骨干示范学校。 学校占地242亩,总建筑面积70163.46平方米;教职工423人,专任教师209人,双师型教师132人,在校生4947人;开设数控应用技术、机电应用技术、计算机、学前教育等专业,其中计算机、机电、数控专业现为泰安市精品专业,三专业均被列为全国中职示范校重点建设项目专业;建有工业自动化、制冷、电工电子、网络搭建、平面设计、网络综合布线、钳工、焊接、车工、数车、加工中心等48个实训室(车间),仪器设备价值达2000余万元;现有图书19余万册,报刊19种,杂志82种。(一)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增强办学实力学校自2008年1月整合成立后,市委、市政府政策上倾斜、投入上加大,先后

3、投入9000余万元,新建教学楼、综合实训楼、学生公寓、实训车间50000余平方米,对原多功能教室、餐厅、教学楼、办公楼、体育馆进行全面的整修改造,拆除、改建危旧校舍10000余平方米;对校园进行大规模的硬化、绿化和美化,“绿树成荫、花草满园”的和谐校园初步形成。学校先后购置数控机床、普通车床、数控加工中心以及单片机、光机电一体化、电子装配与调试、制冷设备、电气安装等大宗电子电工类设备,充实了实训车间和实训室,建起企业网络搭建、电子阅览、教学做一体化机房、网络综合布线室等实训室;为素质教育基地新建起室内高尔夫、射击射箭模拟训练室和各类科技小制作、声(光、电、水、力、磁能)演示、无线电测向、定向越

4、野等六个综合科技馆;为专任教师配备了笔记本电脑;投资380余万元建设数字化校园网,建起60个班班通教室、校园监控、监测中心、录播教室。 (二)注重内涵建设,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学校坚持以“强化内涵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办学实力,创建全国一流职教名校”为发展目标,坚持德育为首,技能为重,打造具有鲜明职教特色的校园文化,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一是构筑文化育人的思想高地。以“团结、协作、奋进”为校训,融合优秀的传统文化、特色鲜明的专业文化、先进的企业文化和鲜活的创业文化,形成了“尚德尚才、务实求真、高效严谨、协作创新”的校风,“有教无类、一视同仁、为人师表、以诚待人、言传身教、以理服人”的教风和

5、“立大志、学有专长;成大才,一专多能;成大事,谦以创新”的学风。 二是营造文化育人的校园环境。充分利用宣传橱窗、校广播站等、黑板报,宣传企业先进文化和优秀企业家、毕业生事迹,激发学生的成才积极性。结合传统节日等,通过征文、演讲、歌咏比赛、诗歌朗诵、手抄报、志愿者活动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励志教育。利用校园绿树成荫、花草满园、整洁、优美的环境和各类标语等熏陶学生,力求“一墙一壁能说话,一角一落能育人”。 三是提升文化育人的层次水平。在校内开办各类专业讲座、学术报告会,营造学术氛围;举办校内技能大赛,把理论考试变为技能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打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利用课外活动,组织彩旗队、礼仪队、声乐队开展系列活动,利用早读和自习课,让学生朗诵古诗文、练习普通话、钢笔字,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人文精神。 四是完善德育教育体系。建立完善的德育课程体系,把德育内容划分为入学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宿舍文化建设、身心健康教育、人生观爱国主义教育等五模块,使教育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教学中注重落实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德育目标,以德育课程教学为基点,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全方位构筑科学合理的德育环境,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 (三)注重专业建设,推动课程和教学改革一是注重专业建设。主动适应当地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

7、升级的需要,依托优势行业和企业,拓宽专业服务领域、提升专业服务功能。制定了专业建设发展规划,建立了科学的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做强品牌专业,巩固示范专业,发展紧缺专业,促进专业发展。目前,数控技术应用、机电技术应用、计算机技术应用专业为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二是注重课程体系建设和课程内容改革。建设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基于岗位、工作过程进行课程内容整合。以制定、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突破口,成立了由职教专家、行业(企业)专家和技术骨干参与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通过深入调研,分析基于工作过程的岗位能力,梳理出教学指导价值的典型工作任务,结合实训条件,组织精干教师开发专业核心课程。根据岗位

8、人才标准要求,开发旨在提高学生职业素质的通用教材;科学设置课程,认真制定课程标准,合理安排教学实习和顶岗锻炼,由此制定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请专家审核后实施教学。 三是加强教学改革。推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推行任务驱动、项目教学及仿真模拟教学,改革教学手段,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技术。改革评价制度,推行多元化评价,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四是重视技能大赛。学校坚持全员参与,重点培养,建立了层层选拔、优中选优的技能大赛机制,营造“人人学技能,个个重技能,”的专业技能学习氛围。2011年,学校成功承办了泰安市职业技术学校技能大赛,师生参加17个项目的比赛,38人获奖,获得一等奖

9、9人,二等奖14人,三等奖15人。其中,五个项目荣获状元称号。在2012年省技能大赛中,13学生参加的8个项目2项获二等奖,5项获三等奖,1名教师获三等奖,创造了参加省赛历史最好成绩,并有1名学生获得参加国赛资格。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进强师兴校战略一是坚持培养名师。学校以“学历提升、业务进修、双师锻造、名师培养”四大工程为载体,充分利用校内培训资源,积极拓展校外培训基地,建立了面向全体教师,突出骨干和专业教师的国家、省、市、学校四级培训网络。通过外出培训、校本培训、外聘能工巧匠、到企业顶岗锻炼等方式,打造一流“双师型”教师队伍,着力培养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2012年,在骨干教师培训中

10、,2人被安排到国外进修,15人参加国家级培训,28人参加省级培训,46人参加泰安市级培训,66人参加新泰市级培训。优质课评选中,6人获泰安市一等奖,3人山东省二等奖;2人被评为泰山教坛英才,4人被评为泰山教学新星,目前,专任教师全部为本科以上学历,16人报考研究生。目前,现有省优秀教师3人,泰安市优秀教师6人,泰山名师3人,泰安市骨干教师11人,新泰名师8人,新泰市首席技师3人,双师型教师132人。二是成立名师工作室发挥名师作用。以近几年学校涌现的优秀教师命名,成立工作室,配备3名以上青年教师。明确名师及工作室的职责,承担教师专业发展、技能大赛指导训练、专业核心课程开发等工作。三是外聘能工巧匠

11、。完善了外聘教师队伍建设机制,建立外聘教师管理、考核办法,聘请行业、企业高技能人才和社会能工巧匠来校任教,弥补了专业实习指导教师数量及经验的不足;同时兼职教师为专任教师和学生带来了优秀的企业文化,为专业技能教学提供了许多好的方法,使学校的技能教学水平有了质的飞跃。五、加强校企合作,积极开展社会服务 一是加强职教集团建设。由我校牵头,联合泰山恒信开关集团、泰丰宝源集团、良达机械等企业,成立了以政府为主导的新泰市机械加工职教集团,制定了集团章程,成立了相应的工作协调机构,以订单培养、顶岗实习。就业创业为内容的工学结合运行机制,通过校企共建实现集团成员之间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二

12、是开展短训,积极服务社会。打开校门办学,充分发挥学校资源优势,开展短期培训,与组织部、经济技术开发区、劳动局、电力局、各乡镇办事处等各部委办局合作,联合举办了岗前、技能、幼教各类培训班,培养各类专业技能人才6万余人。同时,积极组织专业骨干教师到相关企业参与职工理论培训和技术指导,参与科技下乡、文化下乡、技能下乡,为社会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学校被泰安市总工会评为“全市工友创业行动培训基地”。六、扎实推进,加快示范校建设进程学校把示范校建设贯彻学校各项工作中,成立了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统筹规划,精心组织实施学校项目建设。召开了示范校建设工作动员会、推进会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专题研讨会,以专业建设为

13、重点,以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改革、课程建设为主线,进一步把握了示范校建设的内涵,明确了示范校建设的思路。通过细化工作目标,将示范校建设内容进行分解,责任到人,完成了子项目立项申报评审工作。项目建设顺利开展,有些项目已经初见成果。数字化校园特色项目建设已基本到位,学校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提高了一个台阶。二、影响职业学校发展的困难和问题:(一)社会上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偏颇。社会上仍存在着重高教普教、轻职教的意识,在用人上重学历、轻能力的倾向,一线技术工人的收入和社会地位不高,学生普遍不愿意将技术工人作为自己的职业定位,读职高只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在社会力量办学方面,举办者也多愿意举办普通教育

14、,不愿意举办职业教育。(二)学校办学经费依然紧张。与普通中学相比,推行理实一体化专业教学,学校需要更多的设备设施投入,在教学实习、技能培养过程中必须消耗掉一些原材料,办学成本远高于普通高中。学校生均教育经费和公用经费占教育经费总量的比重不高,两项教育附加用于学校的规定需进一步落实,学校设备设施需要继续更新,跟不上企业技术发展的步伐。在投入结构上,主要以政府财政性投入为主,社会力量举办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不高,由行业协会或大企业投资创办职业教育的情况还很少,不利于中职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三)校企合作困难的问题比较突出。职业教育呈现出“一头热、一头冷”的状况,学校热,企业冷,校企合作比较困难。企业一般

15、不愿意接受学生的实习实训,不太愿意将先进的设施设备供学校培训之用。由于企业缺乏积极性,学校的设备又不能适应企业技术发展的要求,出现了学生“学的用不上,用的没学过”的情况。许多企业感到中职毕业生很难在企业的先进设备上直接上岗,对招收中职毕业生的积极性不高。(四)师资队伍建设相对滞后的状况尚未根本扭转。一是“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水平也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现行的教师人事管理体制不能适应中职教育的发展,事业编制身份的限制和教师必须持教师资格证书的要求,使得一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师、技工较难由企业向学校流动。三是以兼职教师为主的专业教师队伍加重了中职学校的经济负担。中职学校为满足教学和专业建设的需要

16、,多采取聘请兼职专业教师的方式,兼职教师既无专门的编制,又无财政性拨款,工资、福利、补贴完全依赖于学校的创收,给中职学校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甚至出现越是专业齐全、办学规模大的中职学校,经济负担越重的情况。四是专业教师培训存在一定难度。有些专业开设的学校不多,专业教师数量少,依靠一县一校之力很难开展培训。有些技术发展速度快,本市缺乏培训能力,专业教师不足,一旦离岗培训就会影响学校的教学计划,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的培训。三、关于对职业教育发展的意见和建议:(一)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与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近年来,各级财政职业教育经费虽有较大幅度增长,但职教投入仍存在不足,学校基础能力建设仍需进一步加强,基础工程、实训设施装备仍需不断完善,学生在日常实习实训中,需要大量耗材,仍需要加大投入,确保正常运转。建议:一是强化措施,确保两项教育附加足额到位;二是拓宽职业教育投资渠道,动员社会各界、企事业单位对职业教育进行扶持。(二)如何提高职业学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