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优化训练:现代文阅读1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16826462 上传时间:2017-11-0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05.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优化训练:现代文阅读1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优化训练:现代文阅读1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优化训练:现代文阅读1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优化训练:现代文阅读1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优化训练:现代文阅读1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优化训练:现代文阅读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优化训练:现代文阅读1(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14 页 2014 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优化训练:现代文阅读 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2014 届河南省平顶山市高三上学期期末模拟调研考试曼德拉的光辉岁月黄家驹有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叫光辉岁月 ,也许很多人不知道,这首歌正是黄家驹创作献给南非黑人人权精神领袖曼德拉的一首对自由的颂歌。歌中唱道:“风雨中抱紧自由,一生经过彷徨的挣扎,自信可改变未来,问谁又能做到。 ”这既表达了黄家驹对曼德拉的敬仰,也诠释了曼德拉的信仰。据说,有人曾经给曼德拉翻译光辉岁月的歌词,他听到最后潸然泪下。南非前总统曼德拉于 12 月 5 日在南非比勒陀利亚逝世,享年 95 岁。这位南非“斗士”几乎

2、用自己整个青春和壮年为代价,为抗争不公平的种族隔离奉献了全部力量,并最终获得国际社会的支持与敬意,成功推动南非种族隔离制度的废除。1918 年 7 月,曼德拉生于南非东开普省一个村庄里的一个显赫家庭。他先是在教会学校学习,然后进入福特哈尔大学(Fort Hare),当时这所大学是专门为南非黑人设立的为数不多的高等教育机构之一。但他因参加一场抗议活动(与一学生团体选举的争议有关)而被学校开除,后来他逃到约翰内斯堡,在那里学习法律,成为科班律师。他和他的朋友、同为斗争英雄的奥利弗坦博创办了南非第一家黑人律师事务所。在约翰内斯堡的日子里,他开始积极参与政治以及反对歧视和种族隔离的斗争。1944 年,

3、他成为解放运动组织非国大青年联盟的创始成员之一,并在 1961 年非国大的武装组织民族之矛(Umkhonto we Sizwe)成立后成为该组织的领袖。一年后,他因“非法越境”和“煽动工人罢工”的罪名被捕,被判监禁五年。1964 年,还在服刑的他与非国大其他活动分子在臭名昭著的“瑞佛尼亚审判”(Rivonia Trial)上被控阴谋颠覆,被判终身监禁,随即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铁窗生涯。在监禁期间,他曾与种族隔离政府官员秘密谈判,最终于 1990 年 2 月 11 日被释放。在此九天前,南非解除了对非国大的禁令。1991 年,南非议会投票废除了一系列作为种族隔离制度重要基础的法律;1993 年,曼

4、德拉与南非种族隔离制度时期最后一位白人总统德克勒克共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1994 年,南非首次组织不分种族的全国大选,曼德拉领导的非国大获胜,他本人也以622%的支持率当选为南非首位民选黑人总统。曼德拉宽广的心胸,推动饱经种族压迫之苦的南非超越仇恨、走向和解。和平实现了民主过渡。1995 年,他签署促进民族团结与和解法 ,宣布成立真相与和解委员会,为南非此后的稳定与和解奠定了基础。1999 年 6 月 14 日,任满一届的他履行诺言,功成身退,自此过起了漫长的退休生涯。南非官方曾用一种独特的形式,将曼德拉的政治生命“法定”为 67 年。2009 年 11 月 11 日,第 64 届联大通过决议

5、,将曼德拉生日7 月 18 日定为“曼德拉日” ,以表彰曼德拉为“和平与自由”所作的贡献,2010 年曼德拉 92 岁诞辰,成为第一个“曼德拉日” ,一个人的自然生命符号,就此和政治、历史戏剧性交织。即便反对曼德拉的人也承认,曼德拉有感染力、号召力和顽强的斗志,在漫长的 67 年政治生命中,他不畏挫折,不受威逼利诱,执着地追求和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种族隔离制度在南非已存在了漫长的 3 个世纪,且南非历史上从未有过统一的、多种族平等相待的国家,他的政治目标曾被认为迂阔而不切实际,不同色彩和谐共处的“彩虹国” ,仿佛注定只能存在于幻想中。谁又能想到,他和同时代无数黑人、白人、其它有色人种中仁人志士

6、的不懈努力,顽强奋斗,竟真的能让“彩虹国”从天上降临人间?正如 BEYOND 乐队的致敬之曲光辉岁月中所唱的那样,这位传奇政治家“是一生奉献,第 2 页 共 14 页 肤色斗争中” ,历尽艰难,为废除种族隔离制度做出了杰出贡献, “问谁又能做到?”(摘编自网易新闻 )16下列各项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 ) (5 分)A作为南非黑人人权精神领袖,曼德拉的一生为黑人权利奔走呼号,历尽艰辛,他或许有过彷徨,但他从不退缩,终于赢得世人敬仰。B在曼德拉年轻的时候,他就开始积极参与政治以及反对歧视和种族隔离的斗争,成为解放运动组织非国大青年联盟的创始人。C曼德拉与南非种族隔离制度时期最后一

7、位白人总统德克勒克共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他本人也当选为南非首位黑人总统。D鉴于曼德拉为“和平与自由”所作的贡献,7 月 18 日,从此和政治、历史产生了联系,不再只作为他个人的自然生命符号而存在。E曼德拉是新南非的缔造者、非洲人民的骄傲,文章运用插叙的手法回顾了曼德拉的传奇一生,表达了对曼德拉一生丰功伟业的赞美。17请简要概括曼德拉为追求“光明和自由”所作的努力。 (6 分)18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引用了黄家驹的光辉岁月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6 分)19曼德拉的逝世是巨星的陨落,他的“光辉岁月”给了我们哪些人生启示?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8 分)【答案】16A D17

8、 (6 分)在约翰内斯堡,他开始积极参与政治以及反对歧视和种族隔离的斗争,是“非国大青年联盟”的创始成员,后又成为“民族之矛”的领袖。他因“非法越境”和“煽动工人罢工”的罪名被捕,被判监禁五年;后又被控阴谋颠覆,被判终身监禁,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铁窗生涯,在此期间,曾与种族隔离政府官员进行秘密谈判。他当选为南非首位民选黑人总统后,签署促进民族团结与和解法 ,宣布成立真相与和解委员会,为南非此后的稳定与和解奠定了基础。 (每点 2 分) (若答其他,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18 (6 分)文章开头用光辉岁月作为引子,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为下文叙述曼德拉自由而抗争的光辉一生做铺垫。 (2 分)文章结

9、尾用光辉岁月作结,在内容上表达对曼德拉的敬仰和赞美之情,在结构上照应开头,首尾圆合。 (2 分)两次引用黄家驹的光辉岁月 ,概括曼德拉的传奇一生和他的丰功伟业,凸显他为非洲民族解放、团结合作、发展进步贡献毕生精力的伟大。 (2 分)19 (8 分)人生要有一个伟大的目标并为之执着追求。曼德拉的一生都是为了黑人的自由和人权而战。为实现人生目标要不怕挫折和失败。在漫长的 67 年政治生命中,他不畏挫折,不受威逼利诱,直到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心怀天下时,要有担当,不慕名利。虽然曾度过长达数十年的铁窗生活,虽然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但 1999 年 6 月 14 日,任满一届的曼德拉认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已经

10、实现,遂履行诺言,功成身退。建立良好的社会制度与规则是保证公平的前提。曼德拉这位南非“斗士”几乎用自己整个青春和壮年为代价,为抗争不公平的种族隔离而奋斗,直至签署促进民族团结与和解法 ,宣布成立真相与和解委员会,为南非此后的稳定与和解奠定了基础。 (每点 2 分,若答其他,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解析】16第 3 页 共 14 页 试题分析:这类题一般是对文章内容、手法、风格的综合考核的题目,文章内容有文章细节和人物性格概括,细节可参考论述类问题阅读进行答题,人物性格、相应手法分析要注意准确性,B “创始人”表述错误,应是“创始人之一”或“创始成员” 。C “首位黑人总统”表述错误,应为“首

11、位民选黑人总统” 。E “插叙的手法”错误,应该用“倒叙”手法。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17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文意综合概括的题目,答题时要注意文章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对文章的结构进行简要的划分,尽量运用文中的观念词语分条作答,此题注意题干的要求“为追求光明和自由所作的努力” ,主要的句子:“在约翰内斯堡的日子里,他开始积极参与政治以及反对歧视和种族隔离的斗争” , “成为解放运动组织非国大青年联盟的创始成员之一” “非国大的武装组织民族之矛(Umkhonto we Sizwe)成立后成为该组织的领袖” “他签署促进民族团结与和解法 ,宣布成立真相与和解委员会,为南非

12、此后的稳定与和解奠定了基础” “因非法越境和煽动工人罢工的罪名被捕,被判监禁五年” “在监禁期间,他曾与种族隔离政府官员秘密谈判”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18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文章结构的题目,注意开头和结尾的作用,可参见前面小说中的解析。考点: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19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探究的题目,探究题目有两个答题方向,分别为向内挖掘和向外延伸,向内挖掘答题时一定要结合传主的经历,不能抛开原文随意拓展,答题时可以是两个方向,第一,就某一点作深入的探究,这种方式要求文中关于这方面列举的事例比较充分;另一种方式多个角

13、度列举,适用于文中叙述的较宽泛,但每点都不深入。本题适用第一种方式,答题时就某问题作深入探究,一定要结合原文事例。向外延伸主要是就传主的某种精神结合实际作答,一般题干要求较为明确。此题用第一种方法中的第二个方向,找到几个角度,举文中的事例解析即可,答案不一定唯一,能自圆其说即可。考点: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力层级为探究 F。文学类文本阅读 (2014 届河南省平顶山市高三上学期期末模拟调研考试)品尝家(美) 莫里斯在某一家出售葡萄干布丁的商店里,一到圣诞节期间,就会陈列出许多这类美味的食品,琳琅满目,摆成一排供顾客选购。你可以挑选最合你口味的品种;甚至还允许顾

14、客把各色布丁都尝完以后,才决定买什么或是否购买。 我常常纳闷,这种对顾客的优待会不会被一些根本无意购买的人所利用。有一天,我出于好奇,就去问店里的那位女售货员,从她那儿我得知,事情正是如此。 “举个例吧,有这么一位老绅士, ”她告诉我, “几乎每个星期他都要来光顾一回,各色各样的布丁他都要尝一点,尽管他从来什么也不买,而且我怀疑他永远也不会买。我记得他从去年、甚至前年就开始是这样啦。噢,他要真的那么想尝,让他来好啦,欢迎品尝。我还希望有更多这样的商店,都可以让他分享一份。看来他确实需要,我想这些商店也不会在乎这点东西。 ” 她还没说完,这时就有一位上了年纪的绅士缓步走近柜台,开始兴味浓厚地仔细

15、察看眼前的这一排布丁。 第 4 页 共 14 页 “你瞧,正说到他,那位老先生就到了。 ”女售货员轻声对我讲, “现在你只需在一旁观看就行啦。 ”她转身对那人说道, “先生,您尝尝这些布丁吗?您可以用这个匙子。 ” 这位老先生真如小说家笔下的人物,衣冠虽然破旧,却十分整洁,他接过匙子,便开始急切地一个接一个地品尝起各色各样的布丁来,偶尔也会停下来,从他那件破旧外套的前胸口袋里,掏出一条破烂的大手巾,擦擦他红红的双眼。 “这一种味道很好, ”他宣称,当他尝另一种时又说, “这种也不错,只是稍欠松软。 ”自始至终都很明显,他真心诚意地相信自己最终会从中挑选一种的。我确信,他一点也不觉得自己在欺骗商

16、店。可怜的老头儿!大概他已经家道破落。从前他也能够来选购他最喜爱的布丁,然后夹在腋下拿回家去。打他家境衰败以来,他就只能到商店里来品尝品尝味道了。圣诞节的各类商店里,生意兴隆,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这个老头儿矮小黑色的身影,在这种热闹的气氛中,显得非常不相称,甚是悲哀可怜。我突然动了恻隐之心,大发慈悲这种情形很多时候带来的不是欢乐,而是痛苦。我走上前去,对他说道:“请原谅,先生,我愿意为您买一个品种的布丁。如蒙赏脸笑纳,我深感欣慰。 ” 他蓦地往后一退,仿佛被什么东西刺痛了似的,他那满是皱纹的脸孔一下涨得通红。 “对不起, ”他说,其神态之高傲,远非我根据其外表所能想像得出, “我想我与你并不相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