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2份人文地理复习提纲(附答案)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6819250 上传时间:2017-11-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5.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打2份人文地理复习提纲(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打2份人文地理复习提纲(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打2份人文地理复习提纲(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打2份人文地理复习提纲(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打2份人文地理复习提纲(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打2份人文地理复习提纲(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打2份人文地理复习提纲(附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人文地理学复习题纲 焦 刚选择填空:1、地理学三大原则、人地关系理论(环境决定论、适应论、挑战与应战学说)地理学三大原则:因果原则,综合原则,比较原则(范围原则)。环境决定论:强调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主要贡献人物:亚里士多德、孟德斯鸠、拉采尔、森普尔、亨丁顿。适应论:由英国人文地理学家 P.M.罗克斯比提出的。他认为人文地理学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群对她们的自然环境的适应;二是居住在一定区域内人群及其和地理区域之间的关系。挑战与应战学说:由英国著名的历史学家 A.J.汤因比提出的,认为环境的演变(或变迁)不断向人类提出挑战,人类文化便是在这种不断的应战中发展壮大起来的。3、人文地理

2、学方法论、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人文地理学方法论:经验主义方法论、实证主义方法论、人本主义方法论、结构主义方法论。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1)哲学方法:系统论、实证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人地观;(2)传统方法:野外考察;收集、分析和利用资料;利用和编制地图和图表;(3)新方法与新手段的应用:计量方法;GIS 系统;遥感的应用。4、文化传播和扩散形式、文化区类型划分文化扩散形式:扩展扩散:接触扩散和传染扩散、等级扩散、刺激扩散;迁移扩散(多为跳跃式扩散)。文化区类型:形式文化区(均质文化区)、功能文化区(异质文化区)、乡土文化区(感知文化区)5、人口老龄化的标志、国际人口迁移的基本流向、人口增长模式

3、、人口构成的基本特征、性别比人口老龄化的标志:美国标准: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在 10以上的人口是老年型人口;联合国标准: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在 7以上的为老年型人口;在发展中国家中,多采用 60 岁为老年人口的年龄起点,当 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在10以上为老年型人口。国际人口迁移的基本流向: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从穷国流向富国。人口增长模式: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原始型);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过渡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现代型)。人口构成的基本特征:人口构成是人口总体内部的各种属性特征的数量和比例关系,它反映国家各地区人口的质量(素质

4、)和经济发展水平。主要类型:人口自然构成、人口地域构成、人口社会构成。性别比:以女子人口为 100,计算男性人数对女性人数的百分比。即性别比=男性人数/女性人数*10026、人口迁移一般规律国际人口迁移的基本流向: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从穷国流向富国。7、农业发展的三个阶段农业发展阶段:原始农业:对土地进行轮种而不是对作物进行轮种;传统农业:生计农业(自给自足农业),农业生产水平低,剩余少,积累慢,农业劳动力占就业人口绝对优势比重。类型:旱作农业,水稻农业,地中海农业,游牧农业;现代农业:它的产品不是以供给自己消费为主要目的,而是作为商品进入市场一获得利润为目的,所以,现代农业也称为商品农

5、业。类型:种植园农业,谷物农业,园艺农业,乳品农业,大牧场放牧业。8、主要农业种植园区种植园农业主要指热带经济作物种植园分布:东南亚、美国东南部、南美东北部、中美洲、非洲等地作物:咖啡、可可、茶叶(饮料作物),香蕉、菠萝、芒果、荔枝、椰子(果品作物),橡胶、油棕、剑麻、烟草、黄麻(原料作物),胡椒、丁香、桂肉、腰果、甘蔗(香料作物)9、工业类型、工业布局特征、产业类型工业类型:按用途分:轻工业、重工业;按发展状况分:传统工业、现代工业;按布局趋向分:资源指向型、资金指向型、技术指向型、劳动指向型、市场指向型。工业布局特征:工业生产向大型化、系列化和综合化发展;工业地域不同层次的集中与相对分散;

6、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工业布局在原有的煤铁复合体型和战后发展起来的临海型的基础上,又出现了临空型、临路型的新布局类型;世界各国各地区工业发展不平衡状态依然存在;近年亚洲太平洋地区工业发展迅猛,已经成为世界新的工业基地。产业类型:第一产业:伐木业、捕捞业、采矿业;第二产业:大型化、系列化和综合化工业;第三产业:服务业;第四产业:信息产业;第五产业:文化产业。10、城市地域结构的形成原因城市地域结构是指城市地域内部功能区的地理位置及其分布特征和组合关系,它是城市功能组织在地域空间系列上的投影,是由凝聚力,离散力,摩擦力三种力量相互作用形成的。模型:同心圆模型、扇形模型、多核模型。形成地域结构的动力动

7、力分为两方面,即集聚力和离散力。集聚力:主要由两方面原因引起。第一,它提供了多而方便的服务和设施;第二,它具有社会条件方面的优势。离散力:由两方面原因引起。首先是经济条件方面,其次是社会条件方面。11、民族的特性、人种标志、民俗特征、客家方言、语言分类民族的特性:共同语言、共同的地域、共同的经济生活、共同文化、共同心理素质人种标志:头发、肤色、身高、头颅形状、鼻型、血型、指纹民俗特征:民俗作为民族社会心理的表现形式,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直接反映并影响着一个时代的民族精神和社会生活面貌,是民俗文化的组成部分,具有内涵和外延两3个方面的一些特征。内涵的特征包括民族性、地方性、集团性和约束性;外延

8、的特征包括承传性和变异性。客家方言:分布在广东、福建、台湾、江西、广西、湖南、四川、浙江等省,其中以广东东部和北部、福建西部、江西南部和广西东南部为主。语言分类:印欧语系;汉藏语系;闪含语系;乌拉尔阿尔泰语系;非洲语言;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其他语言12、佛教传播途径(一)移民当某种宗教信仰者从一地迁向另一地,必然将他们的信仰带到新的地方。(二)传播分为交流和转教、有组织的传教两种形式。(三)领土竞争当宗教势力与政治势力合为一体时,往往会以领土扩张的形式,将宗教信仰带到新的领地。(四)宗教在空间的相互影响1. 和平共处 2. 竞争 3. 排斥13、城市景观的表现形式、地名景观城市景观的表现形式:

9、最明显的是城市建筑的高度;与著名的建筑物相联系,该建筑也就成为城市的标志特征;城市格局;城市与环境像协调所形成的风格。地名景观:地名主要反映地点的相对位置“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反映经济活动方面,马市,牛市,金沙江,铁岭;反映历史方面,霍州营,屯留营;反映少数民族,拉萨圣地;反映祥瑞和祈福,长安,宝鸡,凤翔。14、旅游与环境关系、旅游资源类型旅游与环境关系:独立关系、冲突关系和共生关系。旅游资源类型: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15、政治地理结构、国家类型(大国、中国、小国等等)政治地理结构:政治空间结构:是由政治地理单元中包括领土范围、边界、位置、形状和具有支配地位的中心性区域等空间要

10、素组成的。政治势力结构:是由诸如领土、自然条件、人口、军事、经济、科学技术、国民士气及政府能力等实力要素组成的。16、国家类型:面积超过 2.5*106KM2 的为特大国;1.5*10 53.5*105KM2 的为大国;2.5*10 41.5*105KM2 为小国;小于 2.5*104KM2 为特小国。17、关于地缘政治的相关理论(海权和陆权论) “海权”概念:上海学者倪乐雄的定义是:一国以军事手段控制海洋的能力。 “海权论”的创立者和代表人物为美国人 A.T.马汉( 1840 年-1914 年),被称为“海权之父”. “海权论”的中心思想:谁控制海洋,谁就能控制世界。因此,要拥有优势的海军和

11、其它海上力量(商船队等 )去控制海洋和海上通道,以实现己方的战略目的。4 马汉提出“海权论”的背景和意图为美国争霸世界出谋划策。 “陆权论” 的创立者和代表人物为英国人 H. J. 麦金德(1861-1947 年)。 “陆权论”主要观点最著名的是麦金德的三段论: 1)谁控制东欧(包括现今俄罗斯的欧洲部分),谁就能主宰欧亚心脏地带(包括东欧平原、部分西伯利亚、中亚和中国西北等); 2)谁控制欧亚心脏地带,谁就能主宰“世界岛”(即欧亚非三大洲,其中最重要的麦金德认为是居于世界岛顶端的欧亚大陆。现在一般认为,“世界岛”仅包括欧亚大陆) 3)谁控制世界岛,谁就能主宰全世界。 麦金德提出“陆权论”的背景

12、和意图为英国巩固、扩大霸权出谋划策。 18、地理距离衰减规律19、行为矩阵理论名词解释:1、人口密度人口密度一般被看作是衡量人口分布的主要指标,它反映一定地区的人口密集程度,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居住的人口数(人/km 2) 。2、工业化、工业地区工业化:工业化一般是指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工业地区:是由两个以上的工业枢纽,聚集在几千到几万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城市群。3、逆城市化、城市化逆城市化:是指人口和工商业从中心城市向中小城镇转移,城市化地域不断扩大,城市化向农村地域推进,并以中小城镇的分散发展为主,形成城乡一体化。城市化是以农村人口比重下降和城市人口比重上升为表征,以产业结构

13、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社会结构从农村社会构成向城市社会构成、人类聚居场所从农村空间形态向城市空间形态的转型为本质的多元演进过程。4、客源地、旅游目的地普雷德详细研究了行为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发展了美国史密斯(D. M. Smith)的空间成本曲线和获利边际理论,认为许多工厂并非建立在最佳区位上,这与企业家个人行为因素、掌握信息的数量和质量以及运用信息的能力有关。5客源地:是产生旅游者的地域,即游客的来源地。旅游目的地:是旅游吸引物比较集中,有旅游接待服务设施,具备旅游功能的区域,它是旅游流指向的目的区域。简答、论述:1、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现代农业是商品型农业;由于广泛使用机械和现代科技成果,

14、农业劳动力在就业人口中的比重很低;现代农业农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现代农业为高产、高效农业;现代农业实行产供销一条龙(或农工商联合体),社会化程度高。2、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含义可持续发展含义:指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核心思想:可持续发展突出强调的发展(前提条件);可持续发展认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联系、互为结果;在环境保护方面每个人都享有正当保护环境的权利;要求人们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加快环境保护新技术的研制和普及并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3、现代城市化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世界城市化的基本特征:城市化进

15、程加快;大城市发展迅速,出现规模巨大的城市群;城市化发展的区域差异明显;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倾向。发展趋势: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加速;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形成全球城市多极结构;大都市连绵区是全球最具发展潜力与活力的地区;首位城市将主宰世界经济;国际性城市内部社会极端化现象突出;全球开始掀起建设生态城市浪潮;世界城市网络体系逐步完成。(1)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两者之间是相互促进和互为因果的。(2)城市化进程呈现出 S 形增长曲线,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特征。初期阶段:工农业生产水平较低,工业提供的就业机会和农业释放的剩余劳动力都很有限,城市化发展缓慢。中期阶段:工业基础已经比较

16、难厚,农业劳动力生产力大幅度提高,农业快速发展能够为大批农业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后期阶段:农业人口比重已经不大,农业生产必须维持社会所需规模,城市化进程又趋于平缓;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是从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的转变,城市化进程的主要特征是 hi 提高品质而不是追求速度。)6图2 城镇化过程的S 形曲线10080604020城镇化水平()后期阶段中期阶段初期阶段时间0(3)城市化进程还显示出后发加速特征(4)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日益突出(5)大城市的作用日益显著7、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1)旅游对区域的经济影响旅游业的经济特征:a.旅游业是一种无形的出口商品;b.旅游业是一种零散的综合产品;c.旅游业是一向极不稳定的出口产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