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科技学院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 工程项目申报书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16816340 上传时间:2017-11-09 格式:DOC 页数:66 大小:5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科技学院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 工程项目申报书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安徽科技学院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 工程项目申报书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安徽科技学院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 工程项目申报书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安徽科技学院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 工程项目申报书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安徽科技学院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 工程项目申报书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科技学院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 工程项目申报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科技学院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 工程项目申报书(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安徽科技学院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申报书根据国家发改委、教育部关于印发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发改社会2012 1132 号)要求,从学校实际和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在调研与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编制安徽科技学院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申报书。一、建设基础安徽科技学院始建于 1950 年,1965 年开始举办本科教育,现已发展成为以农科、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地方性本科院校。现有本科专业 54 个、在校生 15430 余名,专任教师 700余人(其中正教授 68 人、副教授 180 人,博士 83 人、硕士 395人),国家级、省级优秀教师和省级学科拔

2、尖人才、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等 68 人。建有玉米育种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和家禽疫病防控监测安徽省重点实验室、玉米育种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 8 个省级科技创新平台,拥有机电工程实训中心、食品工程实训中心等 4 个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方面居于全省同类院校领先水平。2008 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优秀”等次;2009 年,获批为省级示范应用型本科院校,并获“安徽省产学研合作优秀奖” ;2010 年,被安徽省委、省政府授予“ 全省人才工作先进单位” 称号,被评为“ 安徽省普通高校 毕业生就业工2作标兵单位”、 “安徽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创新

3、创业教育示范校”;2011 年,我校先后被教育部批准为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和国家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项目学校。今年我校又先后获批玉米试验站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和“全国毕业生就业 50 所典型经验高校”称号,并成为安徽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有利于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 2012 年中央 1号文件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将农业科技摆上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安徽作为中部农业大省,农业在安徽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目前安徽农业科技含量不高、农业经营效益较差、农业科技贡献率较低,其主要原因

4、是高层次农业人才的严重匮乏。我校作为以培养高层次农科类人才为优势,办学历史较长的地方性本科院校,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方面具有显著区域特色优势。尤其是学 校 坐 落 在 江 淮 之 间 ,位 于 皖 江 城 市 带承 接 产 业 转 移 示 范 区 、合 芜 蚌 自 主 创 新 综 合 试 验 区 等 重 点 战 略工 程 区 域 ,通 过 中 西 部 高 校 基 础 能 力 建 设 工 程 项 目 的 实 施 ,可 以充 分 发 挥 学 校 的 人 才 优 势 和 科 研 优 势 ,更 好 地 为 区 域 经 济 建 设和 社 会 发 展 服 务 ,并 可以改善以我校为 代表的一批地

5、方高校办学条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办学水平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2、有利于发挥我校在全省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中的引领示3范作用。安 徽 省 委 、省 政 府 关 于 建 设 高 等 教 育 强 省 的 若 干 意 见 明 确 提 出 ,要 重 点 建 设 5 所 示 范 应 用 型 本 科 高 校 ,使 其 达 到 国 内同 类 院 校 先 进 水 平 。我 校 作 为 本 科 办 学 历 史 较 为 悠 久 的 省 级 示范 本 科 高 校 ,担 负 着 引 领 和 示 范 的 重 要 使 命 。目 前 学 校 正 在 认 真总 结 应 用 型 人 才 培 养 的 办 学 实 践 ,制

6、定 并 实 施 应 用 型 人 才 培 养模 式 改 革 方 案 ,积 极 加 强 师 资 队 伍 、实 验 实 习 条 件 、创 新 创 业 基地 建 设 ,提 升 应 用 型 人 才 培 养 支 撑 体 系 的 保 障 能 力 。因 此 ,通 过中 西 部 高 校 基 础 能 力 建 设 工 程 项 目 的 实 施 ,必 将 进 一 步 推 进 我校 示 范 校 建 设 进 度 和 建 设 质 量 ,更 好 地 发 挥 引 领 作 用 。 3、有利于进一步彰显办学特色和优势。我校长期立足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不断探索,大胆创新,形成了坚持“三个面向”(面向“三农”、面向中等职教、面向基层),

7、培养“四能”人才(能下去、能留住、能用上、能干好)的鲜明办学特色,胡锦涛、曾庆红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我校立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办学定位和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的显著成绩,给予充分肯定。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关于支持皖北和沿淮部分市县教育发展的实施意见也明确提出:支持安徽科技学院特色学科和专业建设。因此,通过中 西 部 高 校 基 础 能 力 建 设 工 程 项 目 的实施,加大投入、加强管理、深化改革,使我校的学科专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水平进一步提升,有利于我校科学定位,突出重点,强化优势和特色。 4、有利于进一步改善基本办学条件。近年来我校办学成绩显著,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诸多因素,学

8、校在发展中也面临着4很多的困难和问题,经费不足是制约内涵提升的巨大压力。基础教学实验室、专业教学实验室、综合实验训练中心,图书馆等基础办学条件和信息化建设、建设教学实验用房和配置等资源条件,满足不了学校改革和发展需要。因此,通过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的实施,可以解决我校在改善办学条件方面的资金压力,加强薄弱环节建设,固本强基,全面提升办学质量和水平,为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促进学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新的动力。(二)项目建设的可行性1、学科优势特色突出,在应用型人才培养领域影响较大。在学科专业建设上,围绕安徽作为农业大省的社会发展需求,紧密对接地方产业结构特点,不断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和科

9、技、人才服务面向,积淀了较为突出的农科优势,主干学科直接服务农业行业领域。在现有 54 个本科专业中,农科和涉农专业超过 20 个,其中包括国家级特色专业 2 个、省级重点学科 3 个、省级特色专业和教改示范专业 6 个。有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 1个,省级科技创新平台 7 个。农科专业领域实力较强,尤其玉米育种、饲草、有机肥研究以及家禽疫病防控监测等领域优势突出,在省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同时学校长期坚持应用型人才培养办学定位,在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面坚持不懈地进行探索和实践,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作为全省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工程的领头雁,在全省应用型人才培养领域具有广泛的影响。52、办学质量

10、和效益突出,社会广泛认可。近年来,我校在学科专业建设、教学建设与改革、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与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获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2002 年、2008 年两次均以优异成绩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09 年,以优异成绩获批为省级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特色鲜明,各类人才尤其是农科类人才培养质量受到社会的充分肯定。据统计,全省基层农业管理部门和农业推广部门科技工作人员约 40%来自我校,全省职业高中的专业课教师约 20%来自我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和广泛关注,其中苗娟等一批创业大学生受到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

11、高度关注和赞许,并高度赞许“安徽科技学院出人才 ”。与此同时,我校紧密围绕学科专业优势,积极融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改革试验区等重大战略,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广泛开展校企、校地、校所合作,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据安徽省创新办统计,我校近三年自主创新成果呈快速增长势头,总数已达 238 个(件),综合排名位居全省高校第 10 位。3、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和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近年来,学校紧紧抓住育人这个根本,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努力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实施了“2+2”、“3+1”、“订单 式”“ 多证书”等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了“加强

12、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创业能力、推动创新创业实践”三位一6体的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先后获批国家级“质 量工程” 项目 2 项 、省级“质量工程”项目 70 项,其中“ 应用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与实践”等 2 项教学成果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作物遗传育种等 3 个教学团队获省级教学团队称号;“面向基层农科创业型人才培养创新试验区”、 “农学类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获批为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动物医学 专业应 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与实践”等 8 项教研课题获省级重点课题立项。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 94%以上,2010 年、2011 年连续两年被

13、评为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并获批“全国毕业生就业工作 50所典型经验重点宣传高校”。在师 资 队 伍 建 设 方 面 ,学 校 大 力 推 进 人 才 强 校 战 略 ,通 过 一系 列 超 常 规 举 措 ,营 造 了 栓 心 留 人 的 良 好 环 境 ,吸 引 和 稳 定 了 一大 批 优 秀 人 才 。2007 年 以 来 ,引 进 硕 士 学 位 以 上 教 师 287 人 ,其中 博 士 46 人 。培 养 硕 士 、博 士 157 人 。引 进 和 培 养 高 级 职 称 人员 126 人 ,入 选 省 级 拔 尖 人 才 、学 科 带 头 人 培 养 对 象 和 优

14、秀 中 青年 骨 干 教 师 16 人 、省 级 115 创 新 团 队 1 个 ,教 学 团 队 3 个 、教 学名 师 2 人 ,全 省 优 秀 教 师 3 人 。学 校 人 才 引 进 、稳 定 、培 养 和 使用 工 作 成 绩 突 出 ,特 别 是 在 艰 苦 的 条 件 下 ,能 够 打 造 出 一 支 素 养过 硬 、业 务 突 出 、作 风 扎 实 、团 结 稳 定 的 教 师 和 管 理 队 伍 ,其 做法 和 经 验 得 到 了 省 委 、省 政 府 的 充 分 肯 定 ,2010 年 荣 获 “全 省 人才 工 作 先 进 单 位 ”称 号 。4、办学规模和校园面积相对稳

15、定,债务负担基本消除。目7前在校生规模为 15400 人,校区面积为 1160 亩。十二五期间,我校在校生规模维持在 1600018000 人,校区面积基本维持在现有水平,学校将把主要精力放在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内涵,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上来。在债务负担方面,我校在高校扩招过程中形成的债务负担相对较轻,特别是在 2011 年和2012 年省提标化债资金的大力支持下,到 2012 年 6 月底,我校债务为 1831.9 万元。预计到 2012 年年底,我校将消除全部债务。5、遴选急需建设项目,确保建设实效。按 照 国 家 发 改 委 、教育 部 关 于 “强 基 础 、重 能 力 、提 质

16、量 ”的 总 体 要 求 和 “填 平 补 齐 ”的基 本 原 则 ,坚 持 科 学 论 证 ,把 我 校 本 科 教 学 实 践 中 发 展 最 急 需 、条件 最 薄 弱 等 方 面 的 项 目 纳 入 建 设 范 围 ,并 将 项 目 建 设 与 学 校 基 本条 件 改 善 、优 势 特 色 发 挥 、服 务 地 方 经 济 建 设 有 机 地 结 合 起 来 。通过 项 目 建 设 ,实 现 强 化 基 础 办 学 能 力 ,提 升 办 学 质 量 ,提 高 应 用 型人 才 培 养 水 平 的 核 心 目 的 。二、总体建设方案(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以实施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为重大机遇,以加强本科教学基本办学条件建设,提高师资队伍水平,强化实践性教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为重点,统筹力量,改革创新,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和质量,彰显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和优势,进一步提高为我省特别是皖北地区经济和社会发8展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