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简答题(例题)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6814773 上传时间:2017-11-0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4.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思想道德修养简答题(例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思想道德修养简答题(例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思想道德修养简答题(例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思想道德修养简答题(例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思想道德修养简答题(例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思想道德修养简答题(例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想道德修养简答题(例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思想道德修养简答题 1、如何正确理解理想与现实的关系?理想和现实是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的一对范畴, 理想和现实的区别在于:理想来源于现实,是现实的升华 ,现实是向目标进取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李大钊同志说过:“无限的过去都以现在 为归宿 ,无限的未来都以现在为渊源.理想就其本质来说,是人们对客观事实发展的超前反映,是人们在认识客观规律的基础上给自己构筑的未来蓝图,是观念上存在的明天的现实.” 但理想不等于现实,又高于现实.理想总是美好的、完善的.是真、善、美的集中表现.正因为理想高于现实,比现实更美好, 所以,它才成为人们的奋斗目标, 对人们有着巨大的鼓舞作用.理想与现实的统一在于现实孕育着理想

2、,是理想的基础.在一定条件下,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过去的理想, 经过实践, 可以变成现在的事实 .将理想转化为现实的条件就是艰苦奋斗,积极实践. 理想实现的过程就是改变现实的过程.人们之所以追求理想,无非是为了用理想状态去改变现实中那些不能满足人们需要的和不合理的状态,使之更加完善.2、简述爱国主义的含义及其内涵。科学内涵: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国家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国家、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基本要求:1.爱国主义的大好河山.2.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3.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4.爱自己的国家 其中爱故土、爱人民、爱国家是爱国主义最基本的

3、内容.3、简述人生目的含义及其在人生实践中的作用。人生目的是:指人生实践活动的总目标,是对“ 人为什么活着” 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认识和回答. 地位:人生目的一经确定就居于人生观的核心,对人生道路,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等具有决定作用.人生目的决定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人生目的决定持什么样的人生态度.人生目的决定选择什么样的人生价值标准.人生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包括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三个方面的内容.人生目的回答人为什么活着,人生态度表明人应当怎样对待生活, 人生价值判断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这三个方面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其中人生目的是核心,决定着其他、

4、两个方面, 有什么样的人生月的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尺度.人生目的一经确定就居于人生观的核心,对人生道路,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等具有决定作用.4、简述法的规范作用有哪些及其具体含义。 在公共生活中,法律规范对人们的公共生活的作用主要有: (一)指引作用 法律的指引作用是指法律所具有的、能够为人们提供一种既定的行为模式,从而引导人们在法律范围内活动的作用。指引作用是法律最首要的作用。法律的首要目的并不在于制裁违法行为,而是在于引导人们正确的行为,合法地参与社会生活。 (二)预测作用 法律的预测作用是指法律通过其规定,告知人们某种行为所具有的、为法律所肯定或否定的性质以及它所导致的法律后果

5、,使人们可以预先估计到自己行为的后果,以及他人行为的趋向与后果。 (三)评价作用 法律的评价作用是指法律所具有的、能够评价人们行为的法律意义的作用。法律评价的标准是合法与不合法。行为评价标准有法律、道德、纪律等,它们是可以同时适用的。但应该注意的是,既不能用法律评价取代道德评价、纪律评价,也不能用道德评价、纪律评价代替法律评价。 (四)强制作用 法律的强制作用是指法律能运用国家强制力制裁违法和犯罪,保障自己得以实施的作用。法律的强制作用是法的其他作用的保障。没有强制作用,法律的指引作用就会降低,预测作用就会被怀疑,评价作用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失去意义,教育作用的效力也会受到严重影响。 (五)教育作

6、用 法律的教育作用是指法律所具有的、通过其规定和实施而影响人们思想,培养和提高人们法律意识,引导人们依法行为的作用。5、简述言论自由的概念及行使言论自由权应遵循的义务。6、简述当代大学生应该怎样确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一个社会不能没有理想,一个人也不能没有理想。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在当代中国的具体体现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而作为当代中国的大学生,应视祖国荣誉为己荣誉,祖国耻辱为己耻辱。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个人理想必须同社会理想相一致。当代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肩负着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一个社会不能没有理想,一个人也不能没有理想。共产主义

7、远大理想在当代中国的具体体现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而作为当代中国的大学生,应视祖国荣誉为己荣誉,祖国耻辱为己耻辱。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个人理想必须同社会理想相一致。当代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肩负着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要把追求个人理想与追求社会理想结合起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努力学习,践履笃行,奋发有为,甘于奉献,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实现自身的价值,为祖国、为人民创造更加灿烂美好的明天. 7、简述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 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人生价值的矛盾统一体。一方面,人生的自我价

8、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生自我价值的实现构成了个体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的前提另一方面,人生的社会价值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基础,没有社会价值,人生的自我价值就无法存在。8、简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的关系 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我们只有牢牢坚持党的领导地位,才能使人民民主和依法治国有条不紊地进行。第二,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要建立在人民民主基础之一。社会主义的法律通过人民民主程序来制定,通过人民民主监督来实行,民主和法治向来不可分割。第三,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根本方略。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通过制定大政方针,提

9、出立法建议,推荐干部,进行思想宣传,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坚持依法执政,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总之,党对国家的领导是依法领导,目的在于保证国家在民主法治轨道上运行,就会在民主法治轨道上发展。这就是党的领导、人民民主和依法治国三者之间的有机统一。9、简述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宪法的基本原则是指人们在制定和实施宪法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最基本的准则,是贯穿立宪和行宪的基本精神。宪法的基本原则有:人民主权原则、基本人权原则、法治原则和权力制约原则。10.简述宪法的概念和特征。 宪法是集中表现各种政治力量的对比关系,规定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的基本原则,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国家根本法.宪法是一个国家法律

10、体系的基础和核心.除了具有一般法律的特征外,它还具有自己的区别于普通法律的特征.(一)宪法内容的广泛性,(二)宪法内容的根本性.11.我国 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与基本义务有哪些? 宪法规定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力概括为:(1)政治权力和自由。包括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等自由。 (2)宗教信仰自由 。 (3 )人身自由。包括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拘捕、限制、搜查、审问和侵害,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4 )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和取得赔偿的权利。 (5)社会经济权利。 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义务有:(1)维护国家

11、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 (2 )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3 )维护祖国安全、营誉和利益。 (4 )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5)依法纳税。12、为什么说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答: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具体体现在:首先,一个人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是同时并存,不可偏废,不可能只有自我价值而没有社会价值,也不可能只有社会价值而没有自我价值。其次,人生的自我价值必须与社会价值相统一,并通过社会价值表现出来。个人只有把自己同社会和他人联系起来,积极地为社会和他人作贡献,才能实现自我价值。也就是说,当人

12、们在追求自我需要满足的时候,如果同时也满足了社会的需要,这时便将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了起13、理想是否合理、进步与科学的客观标准是什么? 理想是否合理、进步与科学的客观标准,可依据三方面标准:一是这种理想是不是正确反映了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是不是合乎历史的发展方向;二是这种理想是不是与当时的社会条件相脱离,是不是具有实现的可能性;三是这种理想是不是为社会的大多数人谋利益,是不是有益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14、什么是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基本规范主要包括职业道德规范是从业人员处理职业活动中各种关系、矛盾行为的准则,是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其主要内容有:1、爱

13、岗敬业。就是从业者要充分地认识到自己从事职业的社会价值,认识到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都是为人民服务。职业的分工本质上是人民有组织地自己做自己的事,人们热爱自己的岗位,敬重自己的职业,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2、诚实守信。这是指从业人员说实话、办实事、不说谎、不欺诈、守信用、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的优良品质。诚实守信要做到既有高质量的产品,又有高质量的服务,还要严格遵纪守法。只有这样,才能取信于民,从而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3、办事公道。是指从业人员廉洁公正,不仅自己清正廉洁,办事公正,不以权谋私,还要秉公执法,做到出于公心,主持公道,不偏不倚。既不唯上、不唯权,又不唯情、不唯利。4、服

14、务群众。是指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是职业的灵魂,在服务过程中要做到热心、耐心、虚心、真心,一切从群众的利益出发,为群众排忧解难,为群众出谋划策,提高服务质量。5、奉献社会。奉献是当一个人的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发生矛盾时,毫不犹豫地牺牲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必要时甚至献出自己的生命。15、婚姻家庭道德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婚姻家庭道德是道德规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指一定社会或阶级根据其总的道德要求,调节人们在婚姻,家庭生活方面的关系和行为的道德准则。婚姻家庭道德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婚姻应主要以爱情为基础,首先要求婚龄男女双方应主要由于恋爱而缔结婚

15、姻,即具有纯洁而真挚的爱的感情,有着共同的生活理想和志向,能于婚后共同承担相应的义务,才能自主地按照社会认可的公证方式结为夫妻。其次,还要求夫妻双方在婚后继续保持和加深爱情,做到互敬、互爱、互学、互助、互让、互谅、互慰、互勉。第二:夫妻双方应当相互忠实和恪守贞操。在婚姻关系经过公证程序成立后的整个存续期间,双方或一方以任何理由发生婚外性行为,包括与婚外人通奸、姘居、恋爱等,都是不道德的。第三:家庭中全体成员的权利和义务应是平等的,要求每个家庭成员都应当自觉尊重其他家庭成员应有的各种权利,也要求每个家庭成员自觉履行自己应尽的各种义务。实现这一道德准则就在于否定任何形式的夫权、父权、家长权及男尊女

16、卑的旧偏见。第四:尊重和保障老人、妇女和儿童的正当利益。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家庭关系中,子女对于丧失劳动能力的父母(包括生、继、养父母) ,孙子女、外孙子女对于死去子女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应当自觉地供养、体贴和尊敬。父母对于未成年的子女(包括婚生、非婚生及继养子女) ,有负担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等对失去父母的儿童,应当自觉提供必要的物质生活条件,进行各种良好的教育,使他们在德、智、体诸方面健康成长。16、竞争与合作是什么关系?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是相互依存的两个方面。没有合作的竞争,是孤单的竞争,孤单的竞争是无力的,因为没有参照系。同样,合作也离不开竞争,没有竞争的合作只是一潭死水。合作是为了更好的竞争,合作越好,力量越强,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优秀的竞争者往往是理想的合作者。竞争与合作是统一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