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中班个别化活动感想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16813334 上传时间:2017-11-09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幼儿园中班个别化活动感想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幼儿园中班个别化活动感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幼儿园中班个别化活动感想(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幼儿园中班个别化活动感想浅谈中班个别化活动的感想从开学到现在将近一个月了,在个别化游戏活动中,由于中班幼儿初步接触个别化学习活动,在活动的坚持性上会比较差,但由于“我爱我家”这个主题比较贴近孩子的生活,我们结合站点创设个别化活动的内容也很贴近主题,且部分材料的游戏性较强,所以幼儿与材料互动的愿望较强,孩子们有较大的兴趣动一动、做一做。首先,在幼儿了解了材料的玩法后,活动中老师有针对性地指导,带领幼儿“玩”起来,几次活动后,大多数孩子能自主地在活动前用小照片预约了,可见孩子们对个别化活动的兴趣还是很浓厚。他们在活动中逐步能做到坚持完成一项学习内容。如:“打开冰箱看一看”、“装饰美丽的相框”“

2、小手棋” 等随着孩子们对经验的积累,他们的兴趣高了坚持性也增强了,可见兴趣和经验是孩子渴望获得成功的原动力。特别是在探索区域的活动中,由于给幼儿创设了符合幼儿当前经验和年龄特点的探索游戏如:“垒高乐”“ 放大镜找秘密”“球儿滚滚”等动手操作多、游戏性强的探索内容,尤其是垒高区,提供了大量统一式的薯片桶、酸奶瓶、和背景图的摩天大楼及相对大楼高度的刻度表,孩子们垒高到一定高度会主动去看看测量表,为自己的高速进度而骄傲!所以探索区域发现孩子们更加喜欢能与同伴一起探索、比较、兴趣很高。薄弱环节是孩子对记录的意识不强,不是很自主,需要老师的提示和引导,在这个方面,可能是相对孩子的兴趣不是很高,也是我们“

3、做中学”课题研究中需要对孩子进行培养的,在探索中培养孩子的责任、质疑、解决问题的能力品质等,是我们发展孩子探索能力的主要目的,所以培养孩子良好的记录习惯和能力是我们中班孩子现在起要开始加强的。孩子们最喜欢的是、能让他们感到高兴的是:老师为他们提供了作品展示台,因此,在讲评中、幼儿在活动结束后,也十分乐意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介绍后将作品放置在“展示台” 上,体验着成功的愉快心情。这也是激发孩子增进对个别化学习活动兴趣的很好的方法。观察孩子将近一个月的活动情况,也存在较多不足,如:材料的层次性问题,一:在提供材料时较多的考虑到了材料的可玩性,忽视了不同幼儿的能力水平,尤其是益智区的材料,玩法较单

4、一,对于能力较强的幼儿,玩过几次后会失去兴趣,对能力弱的幼儿来说始终不会玩,当然这也和他们的学习兴趣习惯有关。二:美工区中,幼儿大多按照老师提供的范例来画,排序活动中,幼儿也只是一味的照着老师的范例来做,创新意识薄弱。三:交流作品时,幼儿表述自己的成果还不能够十分清晰具体,仍需要老师引导表述清楚,把话讲完整。根据以上情况,我们的调整是:一、对同一份材料来说,如数方面的材料,可投放难易不同的任务卡;美工方面的材料,可投放半成品等,并且对幼儿感兴趣的材料要及时跟进,注意提升,创造一定的挑战性。二、在提供范例时,可以让范例变得有灵活性,如:将范例制成一份“参考书”,订起来放在一旁,幼儿不会时可以翻看。同时,老师在指导过程中也要鼓励幼儿大胆思考,想想其他的可能性。三、中班幼儿对于交流作品的表述还是比较薄弱,因此,在幼儿展示自己的成果时,首先让幼儿有成功的满足感,以幼儿原来的表达为主,加以鼓励幼儿勇敢地表述如老师提示:声音可以响一些哦、说话完整等,老师在一旁帮助提升梳理,以此增进孩子的表达能力和共同分享(编辑:琛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