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股票摊薄成本之后如何解套的问题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6809944 上传时间:2017-11-0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42.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股票摊薄成本之后如何解套的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关于股票摊薄成本之后如何解套的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关于股票摊薄成本之后如何解套的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关于股票摊薄成本之后如何解套的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关于股票摊薄成本之后如何解套的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股票摊薄成本之后如何解套的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股票摊薄成本之后如何解套的问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股票摊薄成本之后如何解套的问题? 我的一支被套股票,通过 T+0 短线三次操作,把账户显示的成本价 13 多, 降到 7块多,而当前的市值价格是 5 块多,离 7 块多很近了,亏损额始终是 4 千多块(我短线操作没有盈利).我想提的问题是:如果这个股票价格涨过 7 块多以后,是不是就接套了?我想了很久,觉得解套不可能,我短线都没有盈利,不可能解套, 亏损额一点没变,但显示的成本的确是下来了,后面如何操作才能解套?请高手解答一下.其实你没有把补仓的原理弄懂的,补仓一方面是可以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可以增加你的资金量,下面是一个基本原理,你先看看,不清楚就发信息给我吧。补仓的原理:1、假如你买的

2、10 元一股的股票有二股,总市值是 20 元;现在跌 60%时你的总市值是 8 元,此时你卖掉其中的一股,剩下一股的市价是 4 元,每股成本是16 元,但你手上有 4 元资金,总资金(含亏损)还是 20 元没变;2、但如股价跌到 2 元时再买回来卖出的那一股,虽然股票的市值也是 4 元,每股成本是 9 元了,但你手里有 2 元的资金,总资产 还是 20 元;3、其实股价在 2 元时你可以买到 2 股的,这样 3 股的市值是 6 元,每股成本是 6.67 元,亏损是 14 元,但总资产还是 20 元;4、一旦反弹你就有 3 股在反弹,假如 股价反弹 1 元,那你的股票市值就是 9元了,亏损就是

3、11 元了, 总资产还是 20 元;你若不做这种操作你的 2 股从 2块反弹到 3 块,你的 总市值 只有 6 元,亏损是 14 元;5、假如你在 3 元时卖出 2 股,你手里的资金就有 6 元了,但股价再到 2 元时你就可以买到 3 股了,4 股的总市值是 8 元,成本就是 5 元了,亏损是 12 元;但你的 4 股再反弹到 3 元,总市值就是 12 元,亏损就成 8 元了。如此这般操作是能够快速解套的,但问题是如何把握好补仓和卖出股票的时机,这就是要有相当的判断力和经验了;低位补仓摊薄成本便于解套的原理就是这样的,你看看就会明白了,股票的成本价格、摊薄成本价、成本金额是如何计算的?我以 9

4、.468 元买入 2000 股,成本金额 18936.2 元,现以 4.6 元卖出 400 股,现交易反映:股票余额 1600 股 ,成本价格 9.468,摊薄成本价 10.521,成本金额 16834.04 元。而我个人计算的成本金额为 17104.04 元,即:18936.2- 卖出金额 1847.84(含税费) ,与交易反映的成本金额差 270 元。请问:交易中的成本价格、摊薄成本价、成本金额是如何计算出来的?谢谢!简单比方如您买入 10 元的股票 忽略手续费的情况下 您的成本就是 10 元 当然股价跌到 9 元和 8 元时 您又补仓的话 假如三次数量相等 您的成本就摊薄了 变成 9 元

5、 如果股价又升到 10 元时 您就赢利了 股票软件上每一支股票的“成本价”不是你每次操作的成本价,而是综合了你第一次开始所有操作(如果你连续操作没有空仓过)的总的盈利或亏损情况,再除你的本金得出来的。 22 元买进 400 股, 跌倒 8 元, 补仓 500 股的时候,成本价是这样算的:(22*400+500*14)/900=14.2222 元。 当你卖出 400 股的时候成本价是这样计算的:(22*400+500*14)-400*14/500=14.4 元 友情提醒,现在做股票都是等着被套的,我自己也是过来人,现在都和交流群里的朋友交流黄金现货了。希望楼主早点放手股票这个行业吧。 如果还有什

6、么问题可以找我探讨探讨。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帮助。摊薄持股成本的方式据说有 T+0、高抛低吸和定投这么几种。以前一直认为摊薄成本最佳的方式是 T+0,后来发现不是。我实践了 T+0 的方式一个多月,成功率非常高,超过 90%,但是成本不仅没有摊薄,反而增加了。我反复反思,也许是不遵守纪律?也许是没有休息好?也许是技术水平太差?也许是没有截断亏损让利润奔跑?也许是因为暴力哥干扰了对大盘的感觉?这些都是原因,但始终无法有效解决。直到我一个 T+0 的高手说到,T+0 需要极高的看盘水平时才明白,如果我一个月就能达到他的水平,那我身边应该全是百倍收益的人啦,和他一样。这是不现实的,远超过自己实力的要

7、求只会导致亏损。特别是在 MACD 论坛上见到一个坚持 4 年每天 T+0 的朋友的帖子,4 年时间虽然天天 T+0,但是依然不赚钱,成本摊薄非常有限。这更验证了自己的想法:只有挺尖高手才有可能实现这个学习目标。从这时候开始有点感觉,那就是想摊薄成本,需要看更大级别的走势,显然把握大级别的走势要比分时容易一些,失误少一些,趋势操作更容易一些,原则也容易接受。当个股基本面支撑确定性的增长,并且大级别的趋势明确向上的时候,下一级别的回调会是比较好的机会。身边恰好有只做大级别波段,并在今年上半年坚持做一只非热门股实现翻翻 100%的朋友可以验证这样的设想,当然能够翻倍他是集中 70%到一个个股上,这

8、个要小心,重仓一只股票,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远超过自己实力的事情,至少我做不到。当我想实践这种方式的时候,却发现并不如我想象的那么简单。买点能找到,卖点不好找;买点找到后用什么仓位比例来做;做错了该怎么办;为什么有时候会做对,有时候却有做错?.后来找到一种解决办法,在各种找到买点的技术方式中,我们需要先找到一种确定性最高的模式。只选一种,做透为止。举例来说,对有些人来说,长期标准横盘震荡的走势把握的很好,而有些人对于突破后回抽确认颇有心得,再或者标准上升通道、均线支撑体系等等。但是这种方式去实践,周期会很长。能够成功呢?投入的精力能不能更少一些?对水平的要求能不能再简单一些?闲着没事,我最近几天

9、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这时候,我听朋友谈到一个人,白天上班基本上没有时间看盘,每天晚上下蛋(埋单买入卖出),而且做的是银行股,一拿 5 年,但是收益不错。这听起来明显是摊薄成本的做法,至少结果是,所以我更仔细的去了解情况。上图是他的持股之一的成本,民生银行(行情 消息 资金)2008 年买入了 30000 股,现在持仓成本已经摊薄到了 0.84。其中我所知道的2012 年基本没有操作,他认为股价够低分红够高没有必要冒风险。当我深入询问的时候,才知道他对技术分析研究的并不多。当民生跌的很多的时候,越跌越买,这个比较容易理解,价值投资者心中往往都有对个股的便宜和高估的一个判断。然后涨到一定的幅度,越

10、涨越卖。他并不能买到高点,今年 1 月底开始减仓民生银行(行情 消息 资金),开始卖的时候,我看到是在上涨的半山腰,还处于标准稳定的上升趋势中,并不是理想的卖点。这个可以验证他对技术分析了解并不是特别深入。他的方式,非常像台湾的一个投资基金的老大妈,属于定投的变种。那个老大妈也是类似的,低位定投买,高位定投卖,复利超过 20%。虽然这个结果也不是特别好,但是能将成本摊薄 3 倍的,我确实见到的高手并不多。而且这是在不懂技术,不能看盘,个股横盘若干年的情况下,用看起来非常简单的方式完成的。如果他每年都做,成本也许有机会摊薄 10 倍。经过这一个半月的实践,我的感悟反而是:想摊薄成本与想赚钱,最有

11、效的办法是成为傻瓜,一个类似阿甘正传的傻瓜,用最简单但是最有把握的方式,坚持下来,成绩就会惊人。摊薄成本 股票加仓两妙招今年以来,股市跌跌不休,很多股民损失惨重。“将剩下的资金分成 10 份,每下跌 4%就动用一份抄底。”这是实行价值投资股民的建议。笔者认为,从战略角度而言,这种一路买到底的方法对于真正的好股票当然适用。不过,从战略层面分析,四等分的加仓法未必具有最好的摊薄成本效果。而采用等比加仓法和两阶段加仓法,或许能帮助投资者取得意想不到的结果。等比加仓法在股市中,越跌越买无疑是价值投资者的真实写照。但是,何种价位买多少,无疑是投资者需要细细考量的问题。比如上述提到的 10 份买入法,是价

12、值投资者最常用的一种加仓法,每下跌固定比例之后,就追加固定金额的资金。然而,尽管这种加仓方法简单,但是越到后面效果越差。原因很简单,伴随加仓次数增加,每一次加仓的资金相比已加仓资金的比率都在不断缩小。可以设想,每次若采用 10 万元资金加仓,那么第一次加仓时的 10 万元与已投入的 10 万元是 1:1 的关系;而第二次加仓时的 10 万元与已投入的 20 万元就是 1:2的关系,到第十次加仓时的 10 万元,相比已投入的 90 万元就是 1:9 的关系。虽然越到后面,可以买到更便宜的筹码,但是由于加仓金额有限,虽然同等加仓金额可以买到的股数较多,但相比已累计的股数仍是较小数目,所以其摊薄成本

13、的效果一般。笔者认为,如果不采用等额加仓法,而是采用等比加仓法,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所谓等比加仓法,就是使每一次加仓后的累计加仓资金成等比上升,这样就可以使每一次加仓资金相对已加仓资金的比例是恒定的,如此在低价位买到的低成本股票,就可以获得更大的优势。按照以上思路,可以将上述的 10 份加仓法略作改进。如果投资者拥有1000 万元资金,那么按照 10 份加仓法需要每次投入 100 万元。但是采用等比加仓法时,设定第一次加仓仍是 100 万元,但是之后则要确保每次加仓后的累计加仓资金成等比增长。从 100 变成 1000 期间共需要九次加仓,那么 10 开九次根号得到 1.29,即每

14、次加仓都要使累计加仓资金是之前的 129%。所以,在首次 100 万元加仓后,第二次仅加仓 29 万元,使总投入变成 129 万元;第三次则加仓 37.41 万元,使总投入变成 166.41 万元,即 1291.29=166.41,以此类推,最后一次加仓 233 万元,使总投入变成 1000 万元。那么,这两种加仓方法在降低成本上存在哪些差异呢?经过计算,若从一只股票 10 元开始加仓,在其9 次 4%下跌至 6.93 元时,用 10 份等额法最后的平均成本是 8.26 元;而采用等比加仓法,成本是 7.79 元,较前者低 5.7%。两阶段加仓法不仅价值投资者可以采用加仓技术,趋势投资者同样可

15、以参考。如果加仓对于价值投资者而言,是在当前估值偏低但无法了解还会跌多少的前提下,被迫采用分段加仓来寻求捕捉低点的概率和程度的平衡。那么,对趋势交易者而言,加仓就是一种帮助其过滤趋势的好方法。以某趋势投资者为例,计划于某只股票突破 10 元后买入 1 万股,并认为将出现一波大行情,股价有望上涨到 15 元,设定 9.5 元为止损位,即每股承受 0.5元的损失,总损失为 5000 元。现在该投资者改为两阶段加仓法,第一次 10 元买入 5000 股,在 10.5 元再买入 5000 股,与此同时将止损位也上移到 10 元。显然,在最初 5000 股时,其看错趋势的最大损失为 2500 元。在第二

16、次加仓时,由于第一次买入部分已经设定为止损和买入价持平,所以其看错趋势的最大损失依然为 2500 元。从损失方面来看,可以将每次看错趋势的损失缩小 50%。对于盈利方面而言,若采用不加仓法,成本是 10 元,到 15 元时盈利 50000 元;而采用两次加仓的方法,成本将轻微上升至 10.25 元,上涨到 15 元时的盈利为47500 元,较不加仓时减少 5%。最为关键的是,趋势交易往往要屡次试错后才会出现一次盈利机会。也许对与错交易的比例是 1:2,那就意味着采用上述的加仓方法,在有两次无趋势的行情中可以减少总计 5000 元的损失。而在一次有趋势的行情中,减少 2500元的利润,两者合计依然存在收益。显然,只要遇上低概率但是高风险回报比的行情,加仓技术都可以帮助投资者过滤假突破、减少损失。如何摊薄成本?摘要:如何摊薄成本?低位补仓,这个不推荐,这是下跌途中越补越亏的根本原因,t+0、t+1、t+2.等方法是摊薄成本的唯一方法!如何摊薄成本?1、低位补仓,这个不推荐,这是下跌途中越补越亏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