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肇庆市第四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理科试题 含答案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6809794 上传时间:2017-11-0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87.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肇庆市第四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理科试题 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广东省肇庆市第四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理科试题 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广东省肇庆市第四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理科试题 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广东省肇庆市第四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理科试题 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广东省肇庆市第四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理科试题 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肇庆市第四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理科试题 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肇庆市第四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理科试题 含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肇庆市第四中学 2014-2015 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理科班专用)学号 班别 姓名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4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古代中国的皇帝制度首创于A夏朝 B周朝 C秦朝 D汉朝2. 城邦民主制度的发源地是A克里特文明 B迈锡尼文明 C雅典 D罗马共和国3古希腊城邦除贵族制和民主制外,还存在的制度不包括A. 君主制 B. 寡头制 C. 僭主制 D. 立宪制4. 唐朝时中央政府具有较高的行政效率,主要原因在于A. 增设机构,独立施政 B. 分工明确,相互协调 C. 一职多官,互相牵制 D. 简

2、化机构,总揽于上5. 民主化、法律化、制度化等成为被现代社会普遍接受的政治原则,最早起步于A. 英国 B.法国 C. 美国 D. 德国6梭伦改革的核心内容是A. 打击氏族制度残余 B. 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 C设立五百人会议 D.设立了十个地域部落7美国 1787 年宪法规定参议员的任期是A3 年 B2 年 C6 年 D7 年8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进程中出现过两个政权并存的特殊局面,标志着这一局面结束的事件是A.二月革命的爆发 B. 四月提纲的提出 C. 七月事件的发生 D. 十月革命的胜利9. 标志着西方列强首先打开中国大门的条约是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北京条约 D 马关条约10

3、中国同盟会成立后创办的机关报是A 革命军 B 民报 C 申报 D 新青年11. 民国大革命时期,北伐的目标不包括A吴佩孚 B孙传芳 C段祺瑞 D张作霖12据统计,1937-1942 年国民党军队在抗日战争中阵亡人数约 1116105 人。这说明A国民党正面战场始终是抗同的主要战场 B国民党军队对抗日战争作出了重大贡献 C国共合作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障 D国民党军队勇于牺牲,百战百胜13. 国民党被彻底打垮的战役是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14.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以经济手段扶植和控制西欧的表现是A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B提出杜鲁门主义 C实施马歇尔计划 D在联邦德国

4、进行货币改革15东欧剧变开始于A1988 年 B1989 年 C1990 年 D1991 年16. 关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表述不正确的是A. 是新中国外交成熟的标志 B. 1955 年在亚非万隆会议上提出C. 是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 D. 可适用于不同制度国家间的关系17. 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是在A1949 年 B1978 年 C1997 年 D1999 年18. 1972 年中日两国实现邦交正常化,其重要背景是A. 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得到恢复 B. 中美已经建交 C. 中苏关系正在得到改善 D. “文化大革命”结束19. 东汉南阳太守杜诗曾说:“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

5、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 。文中的“水排”主要应用于A. 灌溉 B. 制瓷 C. 耕种 D. 冶铁20. 航海家哥伦布到达的地区是A.美洲 B.亚洲 C.非洲 D.欧洲21. 19 世纪 40 年代,被称为“世界工厂”的国家是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德国22.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出现于A. 19 世纪 50 年代前后 B. 19 世纪 70 年代前后C. 19 世纪 80 年代前后 D. 19 世纪 90 年代前后23. 1929 年-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发生时,最初的表现A美国发生次贷危机 B. 英国银行 宣布破产保护 C.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股市崩溃 D. 大量工人失业24. 下

6、列关于新经济政策的表述正确的是A.实行余粮收集制 B.优先发展重工业C.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D.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25.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苏联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与西欧国家相比,其工业化的基本特点是A 以轻工业为中心 B. 以采矿业为中心C 以重工业为中心 D 农、轻、重全面发展26. 戈尔巴乔夫改革使苏联改革走进了误区,主要是由于他在改革中A主张“公开性、民主化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多元化” B破除对最高领导人的个人迷信,强调集体领导 C实行“重视工业生产,忽视农业生产”的政策 D宣布放弃党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27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A. 引导农民、手工业走集体化道路 B对民族资本实行和平赎

7、买 C生产资料所有关系未改变 D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28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广东、福建被确定设置经济特区的有利条件是A靠近港澳、华侨众多 B经济发展较快,经济总量大 C历史上是最早开放的地区 D资料丰富,劳动力素质高29我国能够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的条件中,最为重要的是A新中国已经成为独立自主的主权国家 B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 C “一国两制”的构想为有关各方面接受 D改革开放使综合国力大大增强30. 辛亥革命时期,中国不可能存在的现象是A发送电报 B观看有声电影 C拨打电话 D乘坐火车旅游31. 1872 年成立的近代第一家轮船航运公司是A轮船招商局 B福州船政局 C福州马尾

8、造船厂 D江南制造总局32. 孔子作为伟大的教育家,对推动我国古代文化教育事业贡献最大的是A. “有教无类”的办学思想 B.“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C. “知之为知之”的学习态度 D. “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33. 在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过程中,下列人物中宣扬“心外无物”的思想家是A荀子 B. 董仲舒 C.朱熹 D. 王阳明34. 据目前所知,商朝出现的成熟文字是A.甲骨文 B.小篆 C.隶书 D.原始刻画符号35. 电影的发明者是A 格里菲斯 B. 卢米埃尔兄弟 C 爱迪生 D 卓别林36. 要从源头上了解“天赋人权” 、 “人民主权”思想,应该看A 哲学通信 B 论法的精神 C 社会契

9、约论 D 纯粹理性批判37 “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是A. 20 世纪 50-70 年代初 B21 世纪初期 C20 世纪 70-80 年代初 D20 世纪 60-70 年代初38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的思想家是A普罗泰格拉 B苏格拉底 C康德 D卢梭39新文化运动兴起的直接原因是A列强支持袁世凯复辟帝制 B西方启蒙思想家的影响 C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D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要求民主政治40. 1905 年 8 月,孙中山创建的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是A兴中会 B同盟会 C中国国民党 D中国共产党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1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41. 唐朝士子通过科举考试后只是取得了做官的资格,要想正式步入仕途,尚需经哪个部门铨试A礼部 B吏部 C刑部 D户部42. 20 世纪 30 年代,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的最大成就是A. 基本上实现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家工业化 B. 轻工业发展迅速,消费品供应充足C. 建立起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D. 颁布苏联新宪法,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43. 胡适评价 19 世纪末的梁启超为“革命第一大功臣,其功臣在革新开国指思想界” ,这主要是因为梁启超宣传了A民主科学,自由平等 B. 民主共和,主权在民 C.托古改制,变革维新 D. 开设议院,

11、变法图存44.“代议制政体就是,全体人民通过由他们定期选出的代表行使最后的控制权。 ”可见,代议制是在直接民主难以实现的情形下一种最好的选择,而它得以实现的根本途径是A.议会主权 B.人民主权 C.法律至上 D.普选制度45. 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开幕词中毛泽东说:“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 1949 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材料中的“里程碑”表现在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B. 新的国家领导人的选举C共产党核心地位的确定 D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制定46.马克思说,要使各民族真正团结起来,他们应必须有共同的利益。从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和平之旅访

12、问团,访问祖国大陆等两岸关系交流史实来看,当前,国共两党发展关系的最有利因素是A两岸经济文化交流不断加强 B一国两制方针 C和平统一方针 D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4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以下史实中能体现的是 为谋求重大国际问题和地区热点问题公正、合理的解决,作出了积极的努力积极参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活动积极参与联合国有关的多边国际机构关于裁军问题的审议和谈判工作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A. B C D48 在楚汉之争中,有这样一个故事:韩信投靠刘邦后,被派去管理杂乱无章的粮仓。但韩信很快就把新谷、陈粮分开,而且新谷、陈粮的多少统计得非常清楚。他的这些智慧最可能记载于A 石氏星表 B 九章算术 C 齐民要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