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肇庆市端州二中2015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含解析wuming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6808920 上传时间:2017-11-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08.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肇庆市端州二中2015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含解析wuming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广东省肇庆市端州二中2015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含解析wuming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广东省肇庆市端州二中2015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含解析wuming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广东省肇庆市端州二中2015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含解析wuming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广东省肇庆市端州二中2015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含解析wuming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东省肇庆市端州二中2015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含解析wuming》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肇庆市端州二中2015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含解析wuming(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东省肇庆市端州二中 2015 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卷12著名历史学家周宝珠在他的一篇经济学论文中说 “(它)是宋代以前商品经济发展形势下出现的一种新事物,它扎根于农村商品经济的基础上,逐步变为沟通城乡的经济纽带,而后把与城市相连的部分变为城市的重要市区,使宋代城市达到一个新的历史水平,创出了中国古代城市的新道路。 ”材料中的“新事物”指的是 A街市 B瓦肆 C夜市 D草市【答案】D考点:宋代商品经济。根据材料时间限定“宋代以前”以及“扎根于农村商品经济” 、 “沟通城乡的经济纽带”可知,只有 D 项符合要求。ABC 项出现于宋代城市里,与农村商品经济发展无关。 13读表 1,据此不能

2、得出的认识是表 1: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简表时期 秦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 宋金 元 明 清高层政区 州 路 行省 布政使司 省统县政区 郡 郡 州 州 路、府、州 府、直隶州/州 府、直隶州县级政区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州、县A县是中国历史上最稳定的一级政区 B州的地位呈现出由高到低的演进趋势C政区层级的调整促进了地方自主性 D二级制和三级制是古代政区层级的主体【答案】C考点:古代行政体制。解题关键是准确解读分析表格信息。表格中历代王朝的地方政区都存在“县” ,而“州” “路” “省”等多有变化,A 正确。 “州”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属于“高层政区” ,到了隋唐及其以后则属于“统县政区”甚至属在清

3、朝沦为“县级政区” ,B 正确。从表中信息得不出政区层级的调整是否促进了地方自主性的结论,事实上古代中国历代最高统治者处于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的这一目的,通过调整政区层级使地方越来越服从于中央,地方越来越缺乏自主性和主动性,C 符合题意。表格中除秦汉和隋唐时期为二级制外,其余都为三级制,D 不正确。14图 8 反映了 16 世纪初到 18 世纪中期的三角贸易情况,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机器工业品大量倾销到美洲B欧洲资本原始积累进程加速C非洲为工业革命提供劳动力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图 8【答案】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图文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并进行完整、准确解读的能力。示意图所反映的三角贸易情况,

4、反映出欧洲通过奴隶贸易从美洲获得金银,通过对. .美洲和非洲输出手工业制品获得财富,都表明欧洲资本原始积累进程的加速。机器工业品倾销是受工业革命影响,故排除 A 项;非洲的劳动力主要是运往美洲,此时工业革命尚未兴起,不可能为工业革命提供劳动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是在 19 世纪中后期,C、D两项错误。15 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中指出,1721 年沃尔波尔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任内阁首相,英国的内阁制形成。环顾当时的世界,法国正处在君主专制的鼎盛时期,中国清王朝也于1732 年设立军机处,极权政治进入新阶段。从世界政治文明进程演进的角度来看,这一论述意在强调A英国政治文明的多样性 B世界政治文明

5、的渐进性C英国政治文明的开创性 D英国政治文明的复杂性【答案】C考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比较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世界政治文明进程演进的趋势是从专制到民主。根据材料的描述可知,英国的政治制度和中国、法国政治体制比较中,可以看出英国政体的开创性。所以答案选 C。16.营长姚子青率领守城勇士,抱定“固守城垣,一息尚存,奋斗到底”的决心,激战两昼夜,最后在巷战中全部牺牲。这个事件发生在( )A淞沪会战中 B太原会战中 C徐州会战中 D武汉会战中【答案】考点:依据所学可知姚子青率领守城勇士英勇抗战是在淞沪会战战役中,故本题选 A。17吉尔伯特罗兹曼在中国的现代化一文中宣称

6、:中国共产党人是在 20 世纪的民族主义和反对帝国主义的气氛中成长起来的,它强调反对强权,与弱小、不发达的“农村”国家为伍,反对“城市”国家。支撑这一观点的典型事例是( )A实行“一边倒”的方针 B出席日内瓦会议 C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参加亚非万隆会议【答案】D考点:现代中国的外交。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和理解材料的能力。从材料可以看出,中共交往对象为国家,所以应该讲新中国的外交政策, “与弱小、不发达的农村国家为伍,反对城市国家”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所以选 D。1820 世纪 50 年代,中国“红专大学招牌随处可见,有些地方提出每县出一个鲁迅,每县出一个郭沫若,有些省仅几

7、个月就宣布基本扫除文盲” 。这一现象反映了( )A “一五计划”重视工业化建设 B “双百方针”得到全面贯彻C “大跃进”运动的全面展开 D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答案】C考点:教育事业的发展。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信息的获取和解读能力。从材料“有些地方提出每县出一个鲁迅,每县出一个郭沫若”可以看出当时是教育界的大跃进运动;AB 项材料没有体现;D 项不符合“20 世纪 50 年代”的时间限制。所以答案选 C。19从“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到“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反映了新中国( )A人民代表大会制的不断完善 B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不断完善C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不断发展

8、 D基层民主制度不断发展【答案】B考点:新中国政治建设。从材料“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并根据所学知识可以看出这是讲的中国政治协商制度的方针,故选 B。ACD 项明显错误。20.1917 年 4 月 17 日列宁在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中指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结束资产阶级民主制已丧失了实行民主的一切可能性。 ”为此,他为布尔什维克党制定的任务是A暴力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B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C没收垄断资本,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选举产生苏维埃政府,行使人民民主权利【答案】B考点:俄国十月革命。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抓住题干中时间 1

9、917 年 4 月,以及关键信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结束资产阶级民主制已丧失了实行民主的一切可能性” ,结合所学可知,这属于四月提纲的内容,提出了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故 B 项正确;是共产党宣言的内容,排除;CD项与四月提纲无关,排除。21.布热津斯基在大棋局中写道:“在 20 世纪的最后 10 年中,世界事务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 ”这里的“结构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A多极化的世界格局已经形成 B第三世界开始崛起C当前世界局势总体趋于紧张 D两极格局结束,多极化趋势加强【答案】D考点: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20 世纪的最后 10

10、年”指的是 20 世纪 90 年代,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时期两极格局解体,多极化趋势加强,世界事务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故 D 项正确;多极化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故 A 项错误;20 世纪 60 年代,第三世界开始崛起,故 B 项错误;两级格局解体后,世界局势走向缓和,故 D 项错误。2218 至 19 世纪,欧洲、美国的浪漫主义作家写下了大批反映和描写“自然”的诗歌和其他文艺作品。他们擅长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宣传其主张,如“地球(或自然)是人类的母亲” , “动物都是人类的朋友” , “自然发怒”等。当时这些作品主要是基于人们 A.对科学发展的期盼 B. 对自然风光的向往C.对社会的理性认识

11、 D. 对工业文明的担忧【答案】D考点:18 至 19 世纪,工业革命在欧洲已经开始。题干材料表明作家关注的是自然界, 揭示了工业发展对自然界的破坏, 并非单纯地描绘自然,因此 B 不正确。作家的认识也是感性的,并没有对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因此不是理性认识,更不会涉及发展问题, 排除 A、C。23学者们在评论某一时期的欧洲时,使用“欧洲的政治崩溃” 、 “欧洲时代的消失” 、 “别了,欧洲历史”等标题。据此判断,欧洲的这一时期开始于 20 世纪的 A. 30 年代初 B. 40 年代中期 C. 70 年代初 D. 80 年代末【答案】B考点:二战后的世界政治格局。从题干中的标题

12、反映了欧洲在世界的政治地位与影响力,依据所学知识,这应是二战后,欧洲因战争的破坏,经济凋弊,政治地位受影响,故 B 项正确。38 (26 分)城市是社会发展的一个窗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西方学者比较中世纪的中国和西方的城市后认为:中国城市处于朝廷行政官僚的控制之下,城市在司法审判上表现出随意性。相比之下,欧洲的城市则更为自治和独立。大多数城市都有宪章和民法法典保护公民的法律权利。欧洲城市中的商业影响也要强大得多。而中国城市工商业中,国家起了主导作用,诸如国家制铁厂和皇家陶瓷厂(官窑) ,食盐贸易的许可证制度等等。A.麦迪森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 材料二:近代中国出现的新兴城市主要集中在东

13、部地区。其中,香港、青岛等长期为列强占据:上海、天津、汉口筹被辟为通商口岸,出现了畸形繁荣的商业区:近代工矿企业、商业的发展,推动了唐山、无锡等城市的兴起:郑州、石家庄等因地处铁路枢纽得到很大的发展。一一摘编自周谷城现代中国社会变迁概论(1)依据材料一,分别概括中世纪中国和西方城市的特点。 (12 分)(2)依据材料二:分析中国近代城市兴起的原因。 (6 分)并简要分析其影响。 (8 分)【答案】考点:城市化。 (1)本题主要考查获取材料信息、概括材料的能力,中国城市的特点从材料一中“中国城市处于朝廷行政官僚的控制之下,城市在司法审判上表现出随意性”的信息可得出官僚控制;司法审判随意;从“而中

14、国城市工商业中,国家起了主导作用”可得出工商业由国家主导;经济功能较弱;西方城市的特点从“相比之下,欧洲的城市则更为自治和独立。大多数城市都有宪章和民法法典保护公民的法律权利。欧洲城市中的商业影响也要强大得多”可概括出具有较强的自治性和独立性;注重运用法律保护公民权利;城市经济功能强大。 (2)本题主要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原因依据材料二中“香港、青岛等长期为列强占据:上海、天津、汉口筹被辟为通商口岸”的信息可得出列强侵略,通商口岸的开辟;从“近代工矿企业、商业的发展,推动了唐山、无锡等城市的兴起:郑州、石家庄等因地处铁路枢纽得到很大的发展”的信息可得出近代

15、工商业的推动;铁路等新式交通的影响。第二小问影响注意辩证分析,积极方面可从推动城市化进程、近代工商业的发展、近代化、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转变来归纳,消极方面可从便利列强的经济侵略来分析。39 (26 分)在现代经济中,货币起着根本性的作用。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获得了世界白银供给的一个相当巨大的份额。彼埃尔肖努曾估计,美洲白银的13 以上最终流人中国;魏斐德估计,约有一半的美洲白银落户中国;梁方仲认为,约占世界银产量 15%的日本白银,也几乎全部进入中国。如果我们接受巴雷特提供的数据,即从1493 年到 1800 年,全世界约 85%的白银都产自美洲,那么世界白银产量的 43%至 57%可能都留在了中国。相比而言,弗兰克关于中国获得世界银产量的一半的估计或许更接近真实情况。据高程 海外白银的输入与晚明中国商人阶层的兴起材料二 中国近代史上,作为主要货币的白银发生了两次持续时间长、流动数量大的外流现象。第一次发生在 19 世纪末第二次发生在罗斯福新政时期,来自西部产银州的议员集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