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湛江一模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16807781 上传时间:2017-11-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05.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湛江一模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2湛江一模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2湛江一模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2湛江一模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2湛江一模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湛江一模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湛江一模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2012.1.13一、单项选择题7 设 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11.2 L 氧气所含的 O 原子数为 NAB1mol/L 的 CaCl2 溶液中含有的 Cl为 2NAC 2.4g 镁变成 Mg2+时失去的电子数目为 0.2NA来源:状元源D标准状况下,2g 氢气所含原子数目为 NA 8 实验室欲配制一种仅含四种离子(不考虑来源于水电离的离子)的溶液,且溶液中四种离子的浓度均为 1mol/L,能达到此目的的是AMg 2 、K 、SO 42 、NO 3 BBa 2 、Mg 2 、SO 42 、Cl C ClO 、I 、K 、Na DH 、K

2、、Cl 、CO 32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石油的分馏、煤的干馏都是物理变化B乙烯和聚乙烯中均含有不饱和碳碳双键C馒头、米饭在口腔内越嚼越甜,是因为它们含有的淀粉发生了酯化反应D乙醇、乙酸、乙酸乙酯都能发生取代反应10下表为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的一部分,下列有关 R、W、X 、Y、Z 五种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常压下五种元素的单质中 W 单质的沸点最高BZ 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最强CX 的氢化物比同族元素的氢化物沸点低 DY、Z 和 W 的阴离子半径依次增大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硅元素在自然界中以 游离态存在B氨气是工业制取硝酸的重要原料C铝是金属,与强碱不能发生反应D陶瓷、玻璃、水

3、泥都属于碳酸盐产品 来源:12常温下,取 0.3 mol/LHY 溶液与 0.3 mol/L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忽略混合后 溶液体积的变化) ,测得混合溶液的 pH = 9,则下列说法(或关系式)正确的是A混合溶液中由水 电离出的 c(OH )10 9 mol/L B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c(Y ) c(Na+) c(OH )c(H+)C c(OH )c(HY)c(H +)110 9 mol/L Dc(Na +)c(Y )c(HY) 0.3 mol/L 二、双项选择题22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实验室用装置制取氨气B装置可用于制备氢氧化亚铁并观察其颜色C装置中 X

4、 若为四氯化碳,可用于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D装置是原电池,锌电极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23 下列实验操 作与预期实验目的或所得实验结论一致的是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目的或结论A 向 AlCl3 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过滤,洗涤,干燥,加热灼烧 制取 Al2O3B 将浓硫酸与碳混合加热,生成的气体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 检验气体产物中的 CO2C 向某溶液中加入 NaOH 溶液后再加热,若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验证该溶液中肯定有NH4+D 将 SO2 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加热褪色后的品红溶液,溶液恢复红色 验证亚硫酸的不稳定性三、非选择题30 ( 16分)A、B、C、D 四

5、种芳香族化合物都是某些植物挥发油中的主要成分,有的是药物,有的是香料。它们的结构简式如下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 写出 B 中官能团的名称 、 。1molB 能与含_molBr 2的溴水反应。(2) 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 _(用 A、B、C 、D 填空) 。(3) D 的一种同分异构体 G 的结构简式如下:写出 G 与足量 NaOH 溶液共热反应的化学方程:。D 的另一种同分异构体 H,其苯环上有两个相邻的取代基,它既能使 FeCl3溶液变紫色,又能与 NaHCO3溶液反应放出 CO2气体,H 的结构简式是_。GOHOOCCH3(4) 按下图,C 经一步反应可生成 E,E 是 B 的同分异构

6、体,则反应属于_反应(填反应类型名称) ,写出 F 的结构简式_。31 ( 16 分)碳和碳的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在提倡健康生活已成潮流的今天,“低碳生活” 不再只是一种理想,更是一种值得期待的新的生活方式。(1) 甲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可作为能源用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已知:2CH 4(g)+3O 2(g)=2CO (g)+4H 2O(l) H 1= 1214 kJ/mol2CO(g)+O 2(g)=2CO2(g) H 2= 566 kJ/mol则表示甲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2) 将两个石墨电极插入 KOH 溶液中,向两极分别通入 CH4 和 O2,构成甲烷燃料电池。其负

7、极电极反应式是: 。某同学利用甲烷燃料电池设计了一种电解法制取 Fe(OH)2 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通电后,溶液中产生大量的白色沉淀,且较长时间不变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序号)A电源中的a一定为正极, b一 定为负极B可以用NaCl溶液作为电解液C A、B两端都必须用铁作电极D阴极发生的反应是:2H + + 2e = H2(3) 将不同量的 CO(g)和 H2O(g)分别通入体积为 2L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CO( g)+H 2O(g) CO2(g)+H 2(g),得到如下三组数据:起始量/mol来源:Zxxk.Com 平衡量/mol实验组 来源:Z温度/ H2O CO

8、CO2达到平衡所需时间/min1 650 2 4 1.6 52 900 1 2 0.4 33 900 1 2 0.4 1该反应的正反应为 (填“吸”或“ 放”)热反应。实验 1 中,以 v(H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实验 CO 的转化率为 。实验 3 跟实验 2 相比,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答一种情况即可)。(4) 将 2.4g 碳在足量氧气中燃烧,所得气体通入 100mL 3.0mol/L 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完全吸收后,溶液中所含溶质为: 。32 ( 16 分)锂电池消耗量巨大,这对不可再生的金属资源的消耗是相当大的。因此锂离子电池回收具有重要意义,其中需要重点回收的是正极材料,其主要成分

9、为钴酸锂(LiCoO 2) 、导电乙炔黑(一种炭黑) 、铝箔以及有机粘接剂。某回收工艺流程如下: (1)上述工艺回收到的产物有 Al(OH)3、 (填化学式) ;其中生成 Al(OH)3 的离子方程式为 。(2)废旧电池可能由于放电不完全而残留有原子态的锂,为了安全,对拆解环境的要求是 。(3)酸浸时如果用盐酸代替 H 2SO4 和 H2O2 的混合液也能达到溶解的目的,但不利之处是 。(4)生成 Li2CO3 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已知Li2CO3 在水中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在浓缩结晶后的操作是 。33 (16 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实验研究(图中 a、

10、b、c 表示止水夹),请对其方案进行完善或评价。(1) 实验室将 B、C、E 相连后,以浓盐酸和 (填写名称)为原料可制取Cl2,为接下来研究氯气的化学性质做准备。(2) 利用实验室常用方法制取氯气,将 A、C、E 相连,在丙中加入适量水,即可制得氯水将所得氯水分为两份,进行、两个实验,实验操作、现象、结论如下:实验序号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将氯水滴入品红溶液 品红溶液褪色 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有漂白性 氯水中加入碳酸氢钠粉末有无色气泡产生 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具有酸性请你评价:实验推出相应结论是否合理? _。若不合理,请说明理由(若合理,则无需填写下行):_ _。.实验推出相应的结论是否合理?

11、 _若不合理,请说明理由(若合理,无需填写下行):_。(3) A、C、E 相连,可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以验证 Cl 和 Br 的还原性强弱。A 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C 中应放入的试剂是 。(4) B、D、E 装置相连后,在 B 中盛装浓硝酸和铜片(放在有孔塑料板上) ,可制得NO2欲用 D 装置验证 NO2 与水的反应,其操作步骤为:先关闭止水夹 _,再打开止水夹 c,使烧杯中的水进入试管丁的操作是 。湛江市 2012 年普通高考测试(一)理科综合化学参考答案题号 7 8 9 10 11 1 2 22 23答案 C A D B B C CD AC30 (共16 分)(1) 碳碳双键、 (

12、酚)羟基(各2分共4 分)4(2分)(2) A、C(2分)(4) 氧化(2分)31 ( 16 分)(1 ) CH4(g )+2O 2(g) CO2(g )+2H 2O(l) H 1=890KJ.mol-1 (2 分)(2 ) CH 4- 8e-+ 10 OH- CO32-+ 7H2O;(2 分) B、D ; (2分)(3 ) 放(2 分) 0.16mol/(Lmin) (2 分) 20%( 2 分) 使用了催化剂;加大了压强(任答一种,2 分)(4) NaHCO3、Na 2CO3(2 分,全对才给分)32 ( 16 分) (1 ) CoSO4、Li 2CO3 (各 2 分,共 4 分) ;Al

13、O2 + H+ + H2O = Al(OH)3 或 Al(OH)4 + H+ = Al(OH)3 + H2O (3 分)(2 ) 隔绝空气和水分 (2 分)(3 )有氯气生成,污染较大( 2 分)(4 ) Li2SO4Na 2CO3 = Na2SO4Li 2CO3 (3 分) ;趁热过滤(2 分,答“过滤”得 1 分) 33 (16 分)(1) 次氯酸钙(或其 它合理的答案) (2 分)(2) 不合理(1 分) ;没有事先证明干燥的氯气无漂白性( 2 分) 。不合理(1 分) ;制取的氯气中含有 HCl 气体,HCl 溶于水后能与碳酸氢钠反应产生气泡(2 分) 。(3) MnO2 + 4H+ + 2Cl- Mn2+ + 2H2O +Cl2(2 分), KBr 溶液(合理即给分,2 分)(4) a、b;(全对 2 分);双手紧握(或微热)试管丁,使试管中气体逸出,NO 2与水接触后即可引发烧杯中的水倒流入试管丁中(2 分) (或其它合理的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