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坊溪的冬天》2014

上传人:世*** 文档编号:168041565 上传时间:2021-02-1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松坊溪的冬天》2014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松坊溪的冬天》2014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松坊溪的冬天》2014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松坊溪的冬天》2014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松坊溪的冬天》2014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松坊溪的冬天》201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松坊溪的冬天》201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松坊溪的冬天 (一)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本课生字“垄”,会写田字格里的十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部分精彩段落。3通过研读松坊溪的冬天的雪景,抓住景物特点的描写方法,感受松坊溪冬天的景色之美,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4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二)教学重难点:通过语言文字的品味,感受松坊溪冬天的美,对排比句比喻句的赏析。(三)课时安排:2课时(四)课前准备:课件(五)教学过程:设计内容6松坊溪的冬天教学流程设计意图第一课时一、从古诗以及图片入手,导入文本。1学生背诵课前搜集的冬天的诗句。2冬天图片欣赏,感受冬天的神秘与纯洁。3导入课题:今天我们一起走近松坊溪的冬天,板

2、书课题。二、从整体入手,初读感知文本1初读课文感悟美。读通顺流利,有感情。读完文章说说松坊溪的冬天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1)学生自由读课文,并做批注。(2)指名配乐读课文。(3)学生说松坊溪给自己留下的初步印象。2初读课文寻找美。(1)说说课文在各个时节具体描写了哪些景物?”平时:大溪石、鹅卵石、溪水深秋(初冬):蒲公英、雏菊、枫树、野柿树寒冬:飘雪、雪中溪石、雪中石桥、“白雪世界”、溪鱼(2)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描写了松坊溪的雪景。请你用不同的句式赞美一下。先写了(雪中的景色),再写了(雪后)的景色。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再次品味读课文。2配乐想像。四、作业:背诵优美的段落。第二课时一、

3、谈话引入:上节课,我们一起初步领略了松坊溪的美景,这节课让我们伴随着飘落的雪花继续走进松坊溪的冬天。二、从品析入手,研读文本内容。(一)平时的松坊溪。教师:作者从哪些方面写了平时的松坊溪?1溪上 溪中 2溪石(有的 有的 有的)排比句的应用。3溪底(有 有 有 还有 )排比句的应用。4溪水(拟人句式的体会)(二)“下雪了” 1自由地有感情地朗读9-18自然段,请你选择你认为写得最美的一个句子,读一读,想一想,美在哪里呢?把你读懂的,体会到的告诉大家。2、朗读、交流。预设一:1、像棉絮一般的雪,像芦花一般的雪,像蒲公英的带绒毛的种子一般的雪,在风中飞舞。(1)学生品读(抓住它的写作方法“比喻、排

4、比”;特点:“轻、柔、洁白特点”;雪大。) (2)带着你的感受读一下 (3)指生配乐读。2溪中的大溪石上和小溪石上都覆盖着白雪了。好像有一群白色的小牛,在溪中饮水;好像有两只白色的狮睡在雪地里;好像有几只白色的熊,正准备从溪中冒雪走上溪岸。(1)学生品读、交流(比喻、拟人把溪石增添了动感,如饮、睡、冒、走;白色,体会这种写作方法。) (2)喜欢读这句话的一起来美美地读一读。(3)你会把松坊溪雪后的溪石想像成什么呢?3好像松坊村有一座白玉雕出来的桥,搭在松坊溪上了。(1)学生品读,想像一下白玉雕出来的桥是怎样的?(2)是啊,多美的雪中石桥呀,为松坊溪增添了一道迷人的风景,我想和你们一起去感受它的

5、美。(3)学生品味读。4、配乐齐读9-13节。(三)、“雪止了”1、师:雪中的松坊溪多美啊,那么雪后的松坊溪又美在哪里呢?我们分小组研读。预设一:出示15、16段。1教师读15段,生听并找出描写冬天的词。(都披着白雪)重复但不觉拖沓。感受重复的韵律美。2你们有没有发现作者是由到的安排写作的, 学生说由近到远。3我们来读这三句话,“远山披着白雪,石桥披着白雪,溪石披着白雪。”是由到的安排写作的。(由远到近) 4用你们的声音去感受这雪后清晨的美。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预设二:1美丽的景色似乎缺少一点灵性。而作者却给这幅画纯白的雪景图添上了亮丽的一笔!默读17、18小节,说说从中你感觉到什么?2学生

6、交流(数量:一群又一群表示多;颜色:彩色表示美;动作:游来游去、忽地、一下子、散)3学生体会读。4体会作者静中有动、寒中有暖的写作功力。二、从整体入手,小结回归整体1学生齐读课文。2学了这一课你有什么收获?三、从能力入手,学会迁移运用1选择喜欢的段落或句子有感情地读给在座的老师或同学听。2选择其中一句或几句有感情地背一背。3选择其中一两句特别喜欢的句子抄在日记本上。4欣赏描写冬天的段落。5郭风的诗拓展。四、作业布置1办一期有关描写冬天的文章或句子的手抄报。2模仿课文的写法,选一处景物介绍家乡冬天的景色。从平时的积累入手,由他们熟悉的知识引入。图片的出示给学生视觉上的刺激,使得学习的积极性提高。

7、对课文的初步阅读,让学生自己通过朗读来感悟体会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并用朗读表现出来这是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好办法,这一环节理清文章的大致脉络,使得学生为第二课时的学习打下基础。不同的句式赞美,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感受语言文字带给我们的美感。配乐朗读旨在营造一种美的氛围。教师用优美的语言自然过渡营造美的氛围。让学生学会品读字词,体会文章语言和意境的美和作者用词的准确性,特别是排比句的应用。从扶到放,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感悟。排比与比喻的应用,让学生在朗读和音乐中感受,激发学生的想像,使他们的头脑中形成一幅幅真实生动的画面。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将课堂真正给了孩子。小组合作是高年级应具备和巩固的一种能力。抓住要点,有机点拨让学生明白作者选取景物的独具匠心。感受作者动中有静的写作特点。总结环节,让学生学会梳理学过的知识,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外延续拓展美,增加学生的积累,语文不仅仅局限与课堂,还应该以课堂为圆心,将课外知识引入到课堂。 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