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手法测试题

上传人:世*** 文档编号:168040580 上传时间:2021-02-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QC手法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QC手法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QC手法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QC手法测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QC手法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QC手法测试题(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QC七大手法测试题(答案)一、 填空题(每空1.5分,共9分)1. 完成以下填空:工具/手法第一次提出年份第一次提出人国籍别名有(至少列出1个)1因果图1953年石川馨日本鱼骨图/鱼刺图/石川图/特性要因图2头脑风暴法1941年奥斯本美国畅谈法/集思法2. 在排列图中矩形的高度表示(频数或频率)。3. 根据需要查核的项目不同,查检表分为记录用查检表和(点检)用查检表。4. 相关系数r=0,意味着两个变量X和Y的关系可能是(不相关,或可能有某种曲线相关)。5. 做事要分轻重缓急,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在现场有各种各样需要解决改进的问题,应该从哪里入手呢?在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条件下,自然要选择

2、那些造成不良多、损失金额大的问题来解决。(排列图)就是能帮助我们客观、正确发现最重要问题,确定管理、改进重点目标的有效工具。二、 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 工序分布调查表相当于简化了的直方图。 ( )2. 分层的原则是使同一层次内的数据波动幅度尽可能小,而让层与层之间的波动(差异)尽可能大,否则就起不到归纳汇总的作用。 ( )3. 在所发生的质量问题中,追究其原因,只有20%来自基层操作人员,而恰恰有80%的质量问题是管理层(管理制度)的问题。 ( )4. 排列图分为分析现象用排列图和分析结果用排列图。 ( )排列图的种类:1分析现象用排列图,2分析原因用排列图5. 企业内95%的质

3、量管理问题,可通过企业上上下下全体人员活用QC七大工具而得到解决。 ( ) 相关关系是普通存在的,而函数关系仅是相关关系的特例。 ( )6. 极差是一组统计数据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反映样本数据分布的范围或幅度。 ( )7. 为了抓关键的少数,在排列图上通常把累计比率分为三类,其中A类因素为085%。 ( )8. 在质量管理中,散布图常用来分析和判断质量问题中质量特性与某一变化因素之间或两个因素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进而确定影响产品质量因素的有效手段。 ( )9. 在质量管理领域,戴明运用洛伦兹的图表法将质量问题分为关键的少数和次要的多数,并将这种方法命名为“帕累托分析法”。 ( )三、 单项

4、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6分)1. 质量问题是以质量损失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大多数损失往往是由( B )不合格引起的,这些不合格往往又是少数原因引起的。A. 一部分 B. 几种 C. 大多数 D. 所有2. 贯彻( A )是现代质量管理的核心与精髓。A. 预防原则 B. 产品质量监督检查C.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D. 严格质量检验3. 第一个将“关键的少数和次要的多数”这一原理应用于质量管理的人( C )。A戴明 B. 帕累托 C. 朱兰(JMJuran) D. MOLorenz4. “质量,始于教育,终于教育”这一观点是( A )提出的。A. 石川馨(Kaoru Ishikawa) B. 奥斯本

5、(AFOsborn) C. 费根堡姆(A.V Feigenbaum) D. 朱兰(JMJuran)5. 关于因果图的绘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 通常先画出主骨,再逐层展开 B. 应在图中对可能的重要因素进行标识C. 一张因果图可以同时解决几个具体问题 D. 绘制因果图可以与头脑风暴法结合使用6. 作为常用的解决问题的技巧,排列图最好的利用是( D )。A. 决定何时对过程做调整 B. 估计过程的分布范围C. 评估其他解决问题技巧的结果 D. 区分主要与非主要问题7. 公司对2011年客户投诉数据进行分析整理,找出产品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最适宜的分析工具是( B )。A. 直方图

6、B. 排列图 C. 因果图 D. 控制图8. 在观察直方图的形状时,当收集的数据是由几种平均值不同的分布混在一起,或过程中某种要素缓慢劣化时所形成的直方图图形,我们称之为( B )。A. 陡壁型 B. 平顶型 C. 标准性 D. 双峰型9. 为了抓“关键的少数”,排列图把累计比率分为以下三类:( C )。A. 关键因素 主要因素 次要因素 B. 关键因素 重要因素 一般因素C. 主要因素 次数因素 一般因素 D. 关键因素 重要因素 一般因素10. 把握问题现状的最有效工具是( D )。A. 因果图 B. 排列图 C. 直方图 D. 调查表11. 因果图是一种用于分析质量特性(结果)与影响质量

7、特性的( C )的图。A相关关系 B. 质量问题 C. 因素 D. 因果关系12. QC小组认为加温时间是影响合金纯度的一个主要影响因素,收集了n组数据,为了了解加温时间与合金纯度之间的关系,最适宜绘制( A )加以考虑。A. 散布图 B. 直方图 C. 排列图 D. 运行图13. 数据的基本信息,例如分布的形状、中心位置、散布大小等,可以使用( C )来显示。A. 散布图 B. 排列图 C. 直方图 D. 运行图四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1 以下对排列图论述正确的是( A C D )。A. 排列图是用来抓关键的少数 B. 排列图由朱兰发明(帕

8、累托发明的)C. 排列图有分析现象用排列图与分析原因用排列图 D. 排列图是按频次从最大到最小顺序排列的2 下列关于调查表说法中正确的是( B D )。A. 调查表的目的就是记录数据 B. 工序分布调查表可以起到替代直方图的作用C. 调查表只能收集数据,并不能提供数据分布、分层信息D. 设计良好的调查表不仅用于采集数据,还可以对数据进行简单处理E. 调查表可以用于工序分布调查、不合格项调查、不合格位置调查,但不能用于不合格原因调查3 产品质量的统计过程控制理论的主要依据包括( A C )。A. 产品质量特性具有变异性 B. 产品质量水平经长期观测是不变的C. 产品质量的变异具有统计规律性 D.

9、 因果图可以分析数据的分布形状4 下列关于直方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B C D )。A. 矩形的宽度表示数据出现的频率 B. 矩形的高度表示给定间隔内数据的频数C. 变化的高度表示数据分布中心的波动情况 D. 利用直方图可以考察数据的分布E. 根据直方图显示的数据分布形态可以估计过程能力5 绘制直方图时,对数据的数量有一定的要求,具体包括( B C )。A. 最多不能多于200个数据 B. 通常不能少于50个数据C. 最少不能小于30个数据 D. 通常不能少于80个数据E. 数据量的多少视实际情况而定6 制造部黑坯全检组把分层法用在以下方面,哪些是正确的( A C D E )。A. 将检验结果

10、按操作者分层,以找出不合格或缺陷的主要责任人B. 进一步分层来发现不合格或缺陷产生的多种原因C. 按机器设备进行分层,发现不合格与机器设备的关系D. 按加工班次分层,确定不同时差对质量的影响E按原材分层,弄清楚哪些产品与原材有关7 因果图可用来( A B D )。A. 分析因果关系 B. 表达因果关系 C. 解决产品质量问题方面 D. 通过识别症状、分析原因、寻找措施、促进问题解决 E辨别影响结果的主要因素8 使用直方图主要为了了解产品质量特性的( B E )。A. 主要影响因素 B. 分布范围C. 异常的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D. 分布的离散情况E. 分布形状9 直方图常见的类型有( A B C

11、 D )。A. 标准型 B. 锯齿型 C. 偏峰型 D. 陡壁型 E. 渐增型10 对控制图原理叙述正确的有( A B C D )。A. 控制图原理的第一种解释,可用数学语言来描述,即小概率原理:小概率事件在一次试验中几乎不可能发生,若发生即判异常 B. 控制图是假设检验的一种图上作业,在控制图上每描一个点就是一次假设检验 C. 控制图上的控制界限就是区分偶然波动与异常波动的科学界限D. 将质量波动区分为偶然波动与异常波动并分别采取不同的对待策略,这是休哈特的贡献11 选用控制图时,应考虑( A B C D )。A. 控制图的检出力大小 B. 取样难易程度C. 取样的经济性 D. 检验数据的类

12、型 E. 公差范围12 关于质量改进的几种工具或手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B C E F G )。A. 因果图能用于分析、表达因果关系 B. 调查表能在收集数据的同时简易处理数据C. 排列图能用于发现“关键的少数”,即问题的主要原因。 D. 控制图用来发现产品质量波动过程中由偶然因素引起的偶然波动。E散布图主要通过点阵的排布来分析研究两个相应变量是否存在相关关系。F分层法可以减少甚至消除不同总体在一起的情况,从而清楚地看出各组之间的差异。G直方图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样本,将从样本中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后,用一系列等宽的矩形来表示数据。它可以有效地反映产品质量的分布范围和分布形状是否有异常。13 排列图作图步骤中要画二根纵轴,一根横轴,还有一条巴雷特折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