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上一节我们学习了“农村和城市的改革”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改革与开放并举在对内改革的同时,大力推进对外开放,形成了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新授,对外开放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在推进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兴建经济特区是一个重大的突破,1980年,国家首先在广东、福建两省建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四个经济特区,1988年,建立海南省,决定将海南岛建立成经济特区特区经济发展迅速,深圳尤为典型,已崛起成为一座现代化的大都市,一)经济特区的建立,新授,什么是经济特区?经济特区是我国完全行使主权管辖的特权区域,主要特殊在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上享有较大的自主权特区在税收、出入境管理方面给予特殊优惠和方便,鼓励外商投资,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扩大对外贸易,发展外向型经济,邓小平说:“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从特区可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新授,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将实行对外开放定为我国的基本国策 1980年,国家首先在广东、福建两省建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四个经济特区,1988年,建立海南省,决定将海南岛建立成经济特区,新授,深圳原是一个面积不足3平方千米、经济基础薄弱的边陲小镇。
设立特区后,深圳建设者提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利用中央给予的优惠政策,进行城市建设,大力发展经济到1990年,深圳新城区已达到69平方千米,工业区8个,科技工业园1个,住宅区50个,一大批商业、工业和住宅楼宇与旅游设施拔地而起,18层以上的高层建筑达155座城市建设10年超常发展,创造了著名的“深圳速度”119995年,深圳市的综合经济实力已跃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五位90年代后期,深圳的发展进入全面提高城市素质的阶段,经济保持强劲的活力到1997年,深圳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30.01亿元,为1997年1/96亿元的5676.54倍,1989年93亿元的12.2倍,新授,深圳特区,邓小平为深圳特区题词,深圳建设者所提出的建设口号,新授,1. 实行对外开放是总结国内外历史经验的必然结果 2. 实行对外开放是社会化大生产和经济生活国际化的客观要求 3. 实行对外开放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4. 实行对外开放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条件 5.无论什么国家,要发展壮大,都必须把自己融入世界发展的大潮中去,闭关自守只能导致落后 6.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实行对外开放,符合当今时代特征和世界经济技术发展规律,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对外开放,一方面是指国家积极主动地扩大对外经济交往;另一方面是指放宽政策,放开或者取消各种限制,不再采取封锁国内市场和国内投资场所的保护政策,发展开放型经济,讨论以下问题,1)什么是对外开放?我国为什么要实行对外开放,新授,不能特殊: 1.经济特区姓“社”不姓“资”。
2.经济特区是体制改革的试验场 3.经济特区是对外开放的窗口和基地 4.经济特区建设不是收而是放 5.特区经济要从内向转到外向 6.经济特区有多种形式,经济特区是我国完全行使主权管辖的特权区域,主要特殊在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上享有较大的自主权特区在税收、出入境管理方面给予特殊优惠和方便,鼓励外商投资,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扩大对外贸易,发展外向型经济,2)什么是经济特区?它特殊在什么地方?它哪些方面又不能特殊,4)为什么经济特区都设在广东、福建等南方沿海地区,新授,1.可以利用外资引进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产品竞争力; 2.可以利用外商销售渠道,适应国际市场需要和惯例,从而扩大出口,增加外汇收入;3.有利于引进先进技术,了解世界经济信息; 4.有利于学习现代经营管理经验,培训管理人才; 5.可以扩大我们走向世界的通道,开辟世界了解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窗口,3)我国为什么要设立经济特区,1.深圳等地的优越地理位置,靠近港澳台,便于发挥对外窗口的功能 2.福建广东都是我国著名的侨乡,对广大华侨回乡发展经济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3.港澳台都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能加强了与它们之间的经济合作和经济关系的紧密性。
4.面向南海或台湾海峡,交通便利,尤其是水运极为通畅,5)为什么深圳特区设立后,当地的经济获得了高速发展,新授,1.深圳地理位置优势;深圳市地处广东省南部沿海地区,是珠江三角洲区域中的核心城市之一,是“珠三角”及内地进入香港的门户和桥头堡 2.深圳交通优势 深圳是全国唯一一个有陆海空口岸的城市,拥有立体化的城市交通 3.深圳产业聚集优势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深圳逐步形成了一批产业配套能力和国际竞争力较强,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 4.深圳人才优势;深圳不仅拥有200多万经过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大潮洗礼的熟练劳动工人,同时还有一支懂得与国际资本打交道的新型的年轻的经济管理人才和企业家队伍 5.深圳科技创新优势 6.深圳制度创新优势 7.深圳建设者“时间就是经前,效率就是生命”的建设口号鼓舞了深圳建设者们对深圳的崛起的美好愿望,新授,其一,这是一种珍惜时间、重视效率的观念;其二,这是对“左”的错误盛行时人们“吃大锅饭”、搞平均主义体制下消极怠工、不求效率的做法的否定;其三,这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其四,这反映了深圳人在建设特区的过程中冲天的干劲、昂扬的斗志、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也正是这样一种意识使得特区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五,我们要有时间意识和效率意识,珍惜年华,学好本领,提高我们的社会竞争力,谈谈你对深圳建设者“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一口号的看法,新授,随着对外开放的推进,1984年,国家进一步开放天津、上海、大连、秦皇岛、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州、北海14个沿海港口城市。
次年,又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区(厦门、漳州、泉州三角地区)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发展中的上海浦东新区一角,二)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开放14个沿海城市的报道,新授,1)建立经济特区后,我国在对外开放上又采取了哪几大步骤,1984年,国家进一步开放天津、上海、打脸、秦皇岛、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州、北海14个沿海港口城市,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2)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是在哪一年?开放了哪14个城市?国家给予这些开放城市怎样的经济政策?开放沿海城市有什么作用,1984年,中央做出了开放14个沿海城市的决定,对这些城市在对外经贸活动中的自主权、外商投资企业的优惠待遇、老企业技术改造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特别是为了尽快创造吸引外商投资的“小气候”,不失时机的引进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推动科技进步的外资项目,批准科技进步的外资项目,批准除温州和北海以外的其他有条件的沿海开放城市,参照经济特区的某些做法,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14个沿海经济城市的开放使我国的对外开放在沿海形成了从南到北的主干线,新授,3)我国哪一年建立了哪三个沿海经济开放区?国家给予沿海经济区什么样的经济政策?建立沿海经济区有什么作用,1988年3月4日,国务院在北京召开沿海地区对外开放工作会议。
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区;中央将这三个地区的51个市(县)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规定这些市(县)的城区和直辖市批准的工业卫星镇基本上实行沿海开放区,发展外向型经济这标志着我国的对外开放由线向面上推进,我国沿海经济开放带逐渐形成,并向内地发挥良好的辐射作用,新授,4)党中央、国务院哪一年决定实行浦东开发开放?给予浦东怎样的开发开放政策?浦东开发开放有什么作用,政策:在国内划出一定地区,一般选择在港口附近、交通方便的地方,以有利于货物流转,节省费用,降低成本; 在对外经济活动中推行开放政策,并采用减免关税办法,吸引外资; 为外商创造方便安全的投资环境(见国际投资法),订立优惠条例和保障制度; 产品以外销为主; 集中管理,特区行政管理机构有权制定因地因时制宜的特区管理条例; 区内企业享有相当的自主权,作用:以上海浦东为开发开放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开放逐渐向内地推进浦东的开发开放使上海的城市影响力、城市辐射力、城市带动力为之一振,1990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开发和开放上海浦东新区,新授,5)我国哪一年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和内陆省会(首府)城市?开放这些城市有什么作用,1992年,国务院决定进一步开放重庆、岳阳、武汉、九江、芜湖等5个长江沿岸城市,韩尔滨、长春、呼和浩特、石家庄、太原、兰州、银川、西安、西宁、成都、贵阳、贵州、长沙等省会(首府)城市,从而使对外开放由南向北、由东向西推进,由此,我国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线面结合的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6)通过逐步开放,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开放格局,新授,7)我国对外开放取得了怎样的成就,1.对外开放从局部地区向全国推进。
2.对外开放从商品贸易向投资和服务贸易领域推进 3.对外贸易连上新台阶 4.货物贸易结构不断优化服务贸易取得长足发展 5.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外商直接投资渐成主流 6.利用外资方式不断拓展,新授,特别是2001年12月正式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抓住国际产业加快转移的历史性机遇,对外贸易发展焕发出勃勃生机,赢得了历史上最快最好的发展时期2002-2007年,我国进出口贸易以年均28.5%的速度增长,其中出口年均增长28.9%,进口年均增长27.3%2001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为5097亿美元,2004年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2007年又一举突破2万亿美元大关,新授,1)我国对外开放新格局是怎样形成的?有什么特点?你怎样理解这些特点,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特点是由沿海向内地逐渐渗透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线面结合的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从历史上看,沿海地区在中国近代史上最早被迫对外开放,在新时期最早开放也是可以理解的,这些地方成功了,再延伸向内地就比较稳妥从地理上看,经济特区处于沿海,他们和外界联系更为方便,从方便的地方开始尝试符合当时的情况,成功和可以进一步向地理上不太方便的地方拓展。
从政治来看,沿海地区先开放部分地区甚至几个点,如果失败了,影响不到全局,如果成功了,则可以产生辐射作用所以,从三方面看,都是由浅入深,由少到多,由沿海到内地,非常符合实际情况,新授,前期的对外开放试点性工作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 1.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2.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了我国生产力水平 3.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提高了我国人均收入水平 4.有利于我国的稳定发展 5.大量外资、合资企业建立,为我国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减轻了人们的就业压力,缓解了由于劳动力过剩带来的就业问题,有利于社会稳定 6.改革开放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进出口贸易既丰富了人民生活,又提高了我国的财政收入,有利于国家更好地发挥财政的作用,2)我国为什么会形成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新授,在20世纪第三次工业革命兴起后,特别是在20世纪晚期的信息社会到来后,人类已经迈进了经济全球化时代在全球一体化的世界经济中,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已密不可分,开放成为各国立足于世界的时代要求中国历史表明,汉唐时代实行开放,加强与世界各国的联系,活力旺盛,生机勃勃,出现了汉唐盛世景象而进入明清时代,闭关自守,几乎断绝与世界各国的联系,社会日益僵化与落后,结果导致金百年遭受外国侵略的屈辱。
由此可见,开放是中国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时代的要求,3)邓小平说:“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以展离不开世界”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论断的理解,4)我国现代的开放与近代的开放有什么区别,新授,1、近代的开放是西方国家通过武力强行迫使中国政府实行对外开放,现代的开放则是中国政府主动打开国门,是国内经济体制改革形成的开放,所谓改革开放 2、近代开放时,清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