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_过度承诺的美好前景_

上传人:n****a 文档编号:16802112 上传时间:2017-08-29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联网_过度承诺的美好前景_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物联网_过度承诺的美好前景_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物联网_过度承诺的美好前景_》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联网_过度承诺的美好前景_(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海信息化 2010年 12月版52Estate Focus产业聚焦发条短信就能让浴缸放好洗澡水;家里如果漏气或漏水, 手机短信会及时自动报警这些都是传感技术发展之后, 物联网进入家庭而带来的生活场景。所谓物联网, 指的是物品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 如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 激光扫描器等,与互联网连接而形成的庞大网络。理论上, 物联网可以把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物品都连接起来, 对各种远程物体加以识别与管理。如今, 物联网被冠以 “第三次信息产业浪潮”的名头, 预计将成为下一个万亿级的信息产业引擎。跨国巨头早已行动起来,2008年,IBM公司提出的智慧地球概念就基于 “物联网”

2、 ; 与此同时, 我国工信部也正在紧锣密鼓地制定 “十二五”的物联网发展专项规划。中国式标准2009 年8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到无锡微纳传感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视察, 总理指出: “在传感网发展中, 要早一点谋划未来, 早一点攻破核心技术” ; “在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中, 加快推进传感网发展” ; “尽快建立中国的传感信息中心, 或者叫 感知中国 中心” 。总理的号召进一步掀起了关注和研究物联网的高潮。 但是, 地方政府往往从传感、 感应技术角度去认识物联网, 希望在硬件制造、 生产成本等方面取得竞争优势。 所谓产业联盟、产业标准、工业园区等, 都是基于这种传统思维。很多情况下, 中国式的标准之争

3、, 犹如一场以非市场化手段追求市场利益的圈地大战。很难想象, 技术标准及其市场推广能够由非官非商的某些组织来完成。 但在中国, 经常有组织一方面无私地教育市场, 另一方面联合众多厂商提供诸多解决方案。 所谓标准、 抢占制高点, 无非是早日圈地、 留待日后收取各类费用的托辞。在物联网产业, 需要对此类“标准垄断” 行为提高警惕。企业, 只有企业, 才是产业进步的主体与核心。本土标准好用不好用, 跟国际兼容不兼容, 都应该由市场说了算, 由消费者来选择。 而发生竞争的标准, 也只有通过市场来进行抉择。以家电行业为例。有的企业推出一系列物联网产品, 在包括智能家居在内的市场吸引了注意力。 物联网家电

4、正在被视作智能家电的发展方向, 这导致一众中国家电企业竞相展示基于网络信息互联互通的智能全套家电方案, 争夺物联网时代的话语权。文/熊 灿物联网是人、物无缝连接的“扩展互联网”,其核心应用是RDID和传感器。虽然RFID技术已应用多年,但物联网产业整体如今仍是一片处女地,这刺激了中外企业快马加鞭地跑马圈地。但问题也随之产生:技术标准的非市场化、绕不过去的外企核心专利、企业自律如果得不到解决,这个新兴产业很可能重蹈互联网产业“繁荣而混乱”的覆辙,损害消费者权益,加大新技术的应用成本。物联网: 过度承诺的美好前景?上海信息化 2010年 12月版 53Estate Focus产业聚焦目前家电企业的

5、发力点着重于应用层面。 把感知和传输来的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 实现智能化的管理、 应用和服务。如果市场实现了规模化, 会形成事实上的中国标准。 据海尔介绍,海尔申报的物联网家电方面的专利近千项, 目前与物联网相关的数字家庭芯片已量产超过7000万片。 但目前各个家电企业在组网时大都采用企业内部标准。 标准之战, 部分反映出对物联网概念的模糊。 有人把传感网或RFID网等同于物联网, 有人认为物联网是一个统一采集、 统一管理的大型网络。 而业内人士指出: 单纯地把传感网或RFID网等同于物联网, 就会本末倒置, 把某一种信息采集技术当作系统本身,不但忽视了GPS、 视频识别、红外、激光、扫描等各

6、种能够自动识别与物物通信的技术, 而且会犯“买椟还珠” 的毛病, 一叶障目, 不见森林。最终的统一标准制定者并非无权收费。 类似的收益前景是,超市购买的每一件东西, 有一部分成本是分给条形码的标准制定者。 但过早确定标准赢家, 过早开展收费活动, 显然不利于产业发展。如果标准研发环境得不到健康的支持力量, 中国物联网的未来或者缺乏活力和创新, 也可能是一个 “不联网” : 各类企业标准的设备相距咫尺却视同陌路, 管理、 智慧俱无从谈起。核心专利物联网产业链主要包括: 芯片制造传感器制造设备制造网络服务软件开发集成商服务商等若干环节。与前端信息采集技术相比, 物联网的后端数据传输、 信息处理与业

7、务系统管理同样是产业链的关键。物联网在智慧物流、 智能交通、 智能电网等专网, 及智能小区等局域网等领域, 都有着极大的应用空间。对持续研发能力的要求更高、 与专利技术结合更为紧密的地方, 需要加大力度去突破。 而这些应用内容正是技术的试金石。譬如,就无线接入技术而言 中国本土企业与国外公司最核心的专利技术相比还有差距, 外企核心专利很难被屏蔽掉, 已经形成了专利壁垒。 而本土企业则从应用领域奋起直追, 以中兴通讯为例, 2003年至今, 该公司在射频识别领域申请专利177件, 包括射频识别标签、射频识别阅读器等各个方面。 其中发明专利申请占80%, 获权专利为20余件, 其中颇具竞争力的是无

8、线接入技术的专利。无线接入技术专利申请在1995年前后呈现增长趋势,2003年以后快速增长, 目前全球的年申请量已经在1万件以上。其中美国的申请比例占到了32左右, 其次是日本和欧洲, 分别占15和13。 高通公司在该领域拥有较多的基础性专利;三星公司、 诺基亚、 飞利浦公司、 韩国电信等都是全球范围内主要的专利申请人。国内的研究团队以大学, 以及华为、 中兴等企业为主, 但比较多的是外围技术。 类似的还有传感器领域, 目前, 传感器技术的原创技术主要来源于日本和美国, 分别占了总量的41%和20。企业自律当前的产业界发展现状是: 很多项目都被包装成物联网项目, 也有很多企业自称物联网企业。

9、那么究竟如何甄别? 这也是物联网产业范围界定的问题。 比如: 当前流行的电子商务网站, 其实大都并不能算是物联网; 而某些“防伪” 应用如果没有联网实现跟踪, 也只算 “半个物联网系统” 。又譬如, 某款物联网冰箱只有孤立的提示功能, 没有联网营运, 也不能算是一个物联网系统。 人工操作的手机拍照、传送照片到冰箱上显示, 不要说功能华而不实, 技术上也没有什么新意。就此过度宣传, 只是给用户带来审美疲劳, 产生负面作用。家电行业这方面的经验教训已经不少了。几年前, 几大彩电巨头投入巨资推“互联网电视” , 结果正是由于产品没有令人信服的核心功能, 而最终惨败给液晶电视阵营。除了对相关产业的界定, 竞争行为的规范、企业的自律也至关重要。以云计算为例。这既是独立的软件信息服务产业, 也是未来物联网的重要环节。 如果在云计算领域缺乏专利成果,中国物联网的前景仍然难以乐观。 可是现在, 人们的耳边回响的, 却是让人哭笑不得的“云暗杀” 、 “云封锁” 总而言之, 如果中国企业在相关专利市场没有打开局面,即便潜在市场庞大, 中国物联网仍然只能拥有一个被过度承诺的美好前景; 再往远处看, 即使技术上了台阶, 可如果企业的道德水准没有大幅提高, 也许有一天, 忙着跟热水器打架的冰箱会流着眼泪对主人说: “我刚刚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