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废钢铁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建议

上传人:庄** 文档编号:167989282 上传时间:2021-02-1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0.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废钢铁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建议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精选]废钢铁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建议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精选]废钢铁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建议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精选]废钢铁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建议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精选]废钢铁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建议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选]废钢铁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建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废钢铁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建议(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冶金报摘编废钢铁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建议中国冶金报编者按 经过近1年来对我国废钢铁行业发展现状的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中国废钢铁应用协会于2010年11月6日在其四届五次理事扩大会上正式推出了废钢铁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建议。该建议对“十一五”期间我国废钢铁产业的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尽的总结,创造性地提出了对“废钢铁产业”概念的描述,分析了“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改变发展方式、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而我国钢铁工业炼钢工艺仍以长流程为主的情况下废钢铁的利用价值,提出了我国废钢铁产业在“十二五”期间废钢供应能力的目标、具体保障和发展建议。这些内容,必将对我国钢铁工业实现结构

2、优化,减少对铁矿石原生资源的开采、减少对进口矿的依赖,从资源配置源头规避碳排放,有着较高的实用价值和战略意义。下面是对该建议的内容摘选,以飨读者。废钢铁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建议 废钢铁产业的描述废钢铁是现代钢铁工业不可缺少的重要炼钢原料。以废钢铁回收-采购-加工-贸易-应用构成产业链的主体。在钢铁生产过程中、钢铁制品生产中和城乡居民的生活中不断产生大量的废钢铁(即不能按原用途使用且必须作为熔炼回收使用的钢铁碎料及钢铁制品)。废钢铁加工供应企业从国内城乡废钢铁回收网点及产生废钢企业或从境外采购批量废钢铁原料,经过废钢加工生产线按不同物品进行分选,按不同废钢品种分类后,进行加工、净化处理,按照国

3、家废钢铁标准加工生产出各种清洁的品种废钢,销售或配送给钢铁企业回炉炼钢。以废钢加工配送为生产主体,连接上游的废钢铁回收网点、下游的废钢铁应用企业,以及冶金渣、直接还原铁、钢铁尾矿渣、废钢加工设备等衍生产业,集科、工、贸为一体的一个相对独立的企业及科研群体,构成我国废钢铁产业。原料社会化收集采购,专业化生产加工,产品社会化销售,专业物流配送,定型产品,国家标准,政策法规等构成该产业的基本要素。废钢铁回收利用有较高的经济、环保、社会效益,“逐渐减少铁矿石比例和增加废钢比重”,实现钢铁物流循环,实现废钢铁工业产品化,是该产业的终极目标。 废钢铁的利用价值“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改变发展

4、方式,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废钢铁,提高废钢供应能力,减少铁矿石的开采和应用,提高废钢消耗比,从资源配置的源头上规避碳排放,有着较高的实用价值和经济发展战略意义。(一)废钢铁是一种载能资源,应用废钢炼钢可以大幅降低钢铁生产综合能耗。炼钢从工序的角度分为“长流程”和“短流程”。长流程:铁矿石 烧结 炼铁 炼钢 轧钢 焦化短流程:废钢 炼钢 轧钢长流程一般指转炉炼钢,原料以铁矿石(生铁)为主,废钢为辅。短流程一般指电炉炼钢,原料以废钢为主,生铁为辅。在大型的钢铁联合企业,从铁矿石进厂到焦化、烧结、炼铁、炼钢,整个工艺流程中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主要集中在炼铁及

5、前工序,一般占综合能耗的60%。也就是说和铁矿石相比,用废钢直接炼钢可节约能源60%,其中每多用1吨废钢可少用1吨生铁,可节约0.4吨焦炭或1吨左右的原煤。(二)废钢铁是一种低碳资源,应用废钢炼钢可以大量减少“三废”产生,降低碳排放。短流程和长流程相比可减少炼铁、焦化、烧结等前工序的废水、废渣、废气的产生,在一般钢铁企业可减少排放CO/CO2/SO2等废气86%,废水76%,废渣72%。若加上铁矿石选矿过程所产生的尾矿渣,炼焦和烧结过程中产生的粉尘等可减少排放废渣97%。换算成实物量每用1吨废钢可减少炼铁渣0.35吨,尾矿2.6吨,加上烧结焦化产生的粉尘,约减少3吨固体废物的排放。(三)废钢铁

6、是一种无限循环使用的再生资源,发展废钢铁、增加废钢铁供应能力是缓解对铁矿石依赖的重要途径。钢材 设备制造 使用 报废,每8年30年一个轮回,可无限循环反复使用,且自然损坏很低。大量应用废钢有利于减少原生资源的开采,有利于生态平衡,有利于人和自然的和谐。每多用1吨废钢,可减少1.7吨精矿粉的消耗,可以减少4.3吨原矿的开采,减少2.6吨钢铁尾矿渣的排出。2001年我国进口铁矿石9230万吨,到岸价27.12美元/吨;2009年进口6.3亿吨,增长6.8倍;2008年到岸价达136.21美元/吨,增长5倍。其间,海运费也同步上涨。这导致钢铁成本大幅增加,利润空间越来越小,铁矿石进口长年处于被动的局

7、面。表1 2001年2009年我国进口铁矿石统计表 年 份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数 量(万吨)9230.81115014812208082752332632283094436662778均 价(美元/吨)27.1224.8432.7961.0966.7664.1288.22136.2179.87(四)废钢铁是一种主要的不可缺少的优质炼钢原料,也是唯一可以逐步替代铁矿石的原料。2009年我国废钢铁消耗总量为8300万吨,占粗钢产量的14.6%,价值约2500亿元人民币。2009年全球废钢比平均水平为37.6%,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废钢铁和其他再生

8、资源不同,不会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而降低理化性能指标,降低产品质量。炼钢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钢水净化过程,可以“百炼成钢”,其相对原生资源是一种优质的炼钢原料。“逐渐减少铁矿石比例和增加废钢比重”应是我国钢铁产业发展政策的既定方针。我国虽然是世界钢铁大国,但废钢资源不足,钢铁结构不合理,对矿石的依赖尤其是对进口矿石的过度依存,使得我国钢铁生产原料85%以上靠矿石,其中进口矿在铁矿石原料中的比重超过60%。世界一些国家如美国的废钢比超过60%,欧洲、印度等国家均超过40%。随着全球钢铁积蓄量的不断增加,以及地球原生资源量的急剧减少,实现钢铁物流循环是全钢铁行业的终极目标。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废钢铁将

9、日益彰显出其资源优势和主导趋向。总之,废钢铁是钢铁工业不可缺少的主要炼钢原料,是节能减排的“绿色资源”,是可以无限循环使用的再生物资,在节能、环保、减少原生资源的开采、维护生态平衡方面有着极高的开发利用价值,将在发展“绿色钢铁”,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两型”社会中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废钢铁产业发展状况 “十一五”期间我国废钢铁产业供需体制改革初见成效,但和我国钢铁工业相配套的现代化、规模化、规范化的废钢加工配送体系目标还相差甚远;国家政策支撑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还比较薄弱;废钢消耗总量逐年大幅增加,但废钢供应量的增长率远低于粗钢产量的增长率,使废钢比一直处于低水平状态;国内废钢资源产生量每年均有

10、所增长,但还不能自给自足,资源缺口依然很大,市场总体格局为供不应求;行业技术、装备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废钢质量有待提高,还不能满足“精料入炉”的需要。 (一)废钢供需体制的改革取得长足进步 从2004年开始正式建立专业化、规模化、机械化、现代化废钢加工配送中心,短短几年配送能力达20万100万吨的大型专业化废钢加工配送公司约20家左右。协会计划用5年10年的时间使其形成我国现代化、科学化、规范化的产业体系。 (二)废钢加工处理技术和装备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1. 行业装备水平迅速提升。在大型废钢加工配送中心普遍安装有国内或世界最先进的剪切机、打包机、破碎机、抓钢机等废钢加工、装卸、防辐射、环

11、保设备等,装备先进。 2. 废钢加工处理技术不断提升,废钢质量有所提高。废钢净化处理程度和优质废钢比例逐步增加,促进了“精料入炉”。 3. 废钢加工处理过程中的二次污染的防治,在大型废钢加工中心逐步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废钢中的废有色、橡胶、塑料、纤维、渣土等夹杂物得到有效的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 (三)废钢铁交易市场逐渐规范成熟 在进一步规范完善传统的现货交易,转为定向配送的同时,正在加快废钢电子商务市场的开发。加快市场的现代化、科学化、电子化、规范化建设,以适应国内外快速发展的废钢贸易市场的需要。 (四)废钢铁供需量逐年大幅增长 1. 2009年及“十一五”期间我国废钢铁消耗总量大幅增加。 2

12、009年我国粗钢产量为5.68亿吨,同比增长13.5%,占世界钢产量12.2亿吨的46.6%。消耗废钢铁总量8310万吨,同比增长15.4%。2005年2009年我国粗钢产量由3.56亿吨增长到5.68亿吨,增长60%,平均每年以5300万吨的幅度递增。2005年2009年我国废钢铁年应用量从6330万吨增长到8310万吨,增长31%,平均每年以495万吨的幅度递增。 2. 2009年及“十一五”期间,废钢资源缺口很大,供应不足,废钢单耗水平较低。 由于废钢资源供应不足,2009年我国废钢综合平均单耗为146千克/吨钢,同比增长1.4%,其中电炉钢废钢单耗从2005年至今基本维持在656千克/

13、吨钢水平。“十一五”期间我国废钢铁单耗沿袭了“十五”期间的下滑趋势,从2005年的178千克/吨钢下降到2009年的146千克/吨钢,下降18%。全球近几年平均废钢单耗一直持续在400千克450千克/吨钢左右,转炉钢废钢单耗可达300千克/吨钢,相比差距很大。 (五)国内废钢铁资源产生量逐年大幅增长,但不能自给自足 我国废钢铁来源有三个部分,钢铁企业自产废钢约占资源总量的35%,社会采购废钢约占50%左右,进口废钢约占15%左右。“十一五”期间都有较大增长,但低于粗钢增产的速度和世界发达国家废钢的产出率。 1. 自产废钢:2009年钢企自产废钢3040万吨,同比增长6.3%。2005年2009

14、年,随着粗钢产量的增加,自产废钢总量也有所增加,2005年自产废钢2220万吨,2009年为3040万吨,增长37%。废钢的产生率随着连铸比的增加和综合成材率的提高逐年下降,2005年废钢产生率为6.56%,2009年降到5.35%,减少1.2个百分点,但下降幅度减缓,基本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 2. 社会废钢:2009年钢企社会采购废钢为4580万吨,同比增长9%。2005年2009年,社会废钢采购量由2005年的3675万吨增长到2009年的4580万吨,增长25%,平均每年以226万吨的幅度递增。 (六)进口废钢随国际废钢市场价格的升降波动较大 2009年全国共进口废钢1370万吨,同

15、比增长280%,占世界废钢贸易量的25%左右;进口海绵铁177万吨,同比增长195%。“十一五”期间年进口量随着国际废钢价格的变化起伏较大。我国年废钢进口量应不低于1000万吨,废钢进口量的增加反映了对废钢资源的需求强劲。 “十二五”规划目标提高废钢加工供应能力:2015年我国粗钢产量若按7亿吨左右测算(留有余地),年废钢需求量按2009年14.6%的废钢比测算应为1亿吨;按我国2000年废钢比水平22.7%测算,应为1.6亿吨,按2009年世界平均水平37.6%测算,应为2.6亿吨。“十二五”期间对我国钢铁产业的年废钢供应量应达到1亿1.6亿吨。废钢综合平均单耗应超过200千克/吨钢,即废钢比超过20%。力争恢复到227千克/吨钢的历史最好水平。加快废钢加工配送体系建设:年废钢加工配送能力10万100万吨的专业废钢加工配送公司应达到100家,年加工供应量应达到4000万吨,达到全国废钢供应量的50%。并按照协会制定的废钢加工配送中心、示范基地准入标准及管理办法实施规范管理。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加快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推广和应用,淘汰落后产能。逐步减少人工拆解和氧气切割,普及剪切机、打包机、破碎机、抓钢机、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