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167981949 上传时间:2021-02-16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9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济宁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山东省济宁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山东省济宁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山东省济宁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山东省济宁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济宁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济宁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2021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质量检测生物试题一、选择题1. 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组成成分除水分外,90%是血红蛋白,其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缺铁会影响血红蛋白的合成导致贫血B. 红细胞在分化过程中各种细胞器退化有利于氧气运输C. 血红蛋白的结构改变可能导致红细胞形态结构的异常D. 成熟红细胞通过无氧呼吸其吸收葡萄糖提供能量【答案】D【解析】【分析】红细胞是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体积比白细胞小,成熟的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盘状,没有细胞核。红细胞呈红色,因为红细胞中含有血红蛋白(这是一种含铁的蛋白质,呈红色)。血红蛋白在氧含量多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与氧

2、分离,所以,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并且能够运输部分二氧化碳。【详解】A、铁是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元素之一,缺铁会影响血红蛋白的合成导致贫血,A正确;B、红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退化更加有利于氧气的运输,B正确;C、血红蛋白结构改变可能会导致红细胞形态结构的异常,如人体的镰刀型红细胞贫血症就是血红蛋白结构改变引起的,C正确;D、成熟的红细胞吸收葡萄糖为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D错误。故选D。2. 科学家发现T细胞表面的 CTLA-4蛋白在识别肿瘤目标并接受启动信号时,使T细胞活性降低,起到免疫刹车作用,从而减弱对癌细胞的攻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同一个体中的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的

3、核基因是不同的B. 合成与运输 CTLA-4 蛋白体现细胞内结构之间的协调配合C. 可通过注射 CTLA一4 抗体的方式使癌细胞逃脱免疫系统的监控D. 癌细胞被攻击清除主要依靠细胞免疫产生的效应 T 细胞,此过程属于细胞凋亡【答案】C【解析】【分析】1、分泌蛋白经过核糖体合成、内质网加工、高尔基体分泌,体现了细胞器的协调配合。2、细胞癌变是由于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3、免疫系统的功能:防卫、监控和清除。4、细胞凋亡是细胞程序性的死亡。【详解】A、癌细胞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改变,所以同一个体中的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的核基因是不同的,A正确;B、CTLA-4蛋白位于细胞膜表面,其合成与运输需

4、要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等细胞器协作,体现了细胞内结构之间的协调配合,B正确;C、注射CTLA-4 抗体和CTLA-4蛋白结合,使免疫刹车终止,增强了对癌细胞的攻击,而不是使癌细胞逃脱免疫系统的监控,C错误;D、细胞免疫产生的效应T细胞攻击清除癌细胞,此过程属于细胞凋亡,对生物体有利,D正确。故选C3. 科研人员从肿瘤细胞中发现了蛋白S,为了研究其功能做了如下实验:将DNA模板和RNA聚合酶混合一段时间后加入原料,其中鸟嘌呤核糖核苷酸用32P标记,一起培育一段时间后,加入肝素(可以与RNA聚合酶结合),然后再加入蛋白S,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RNA聚合酶能识别DN

5、A模板上的起始密码子并与之结B. 肝素与RNA聚合酶结合后能破坏RNA聚合酶的空间结构并使之失去活性C. 对照组应加入不含蛋白S的缓冲液,实验组加入肝素后基本没有新的mRNA合成D. 曲线反映的是DNA转录的过程,蛋白S能解除肝素抑制转录的作用【答案】AB【解析】【分析】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其中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需要RNA聚合酶参与;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该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需要以氨基酸为原料,还需要酶、能量和tRNA。【详解】A、RNA聚合酶能识别DNA模板上特定的位点即启动子,并与之结合,催化RNA的合成,A错误;B、肝素与RNA

6、聚合酶结合后能改变RNA聚合酶的空间结构,但不会使之失去活性,B错误;C、由于肝素能与RNA聚合酶结合,使RNA聚合酶不能与启动子结合,所以加入肝素后mRNA的合成受到抑制,因而没有新的mRNA合成,C正确;D、根据两曲线的比较可知,加入蛋白S的实验组产物中放射性明显增多,说明蛋白S能解除肝素对转录的抑制作用,D正确。故选AB。4. 李斯特氏菌是一种致死食源性细菌,当它侵入人体后,该菌的一种名为InIC的蛋白可通过阻碍人类细胞中的Tuba蛋白的活性,使细胞膜更易变形而有利于细菌在人类细胞之间快速转移,使人患脑膜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李斯特氏菌含核酸的细胞器有线粒体、核糖体等B. T

7、uba蛋白和InIC蛋白的合成场所均是核糖体C. Tuba蛋白不需要内质网的加工,而InIC蛋白需要内质网的加工D. 该菌能在人类细胞之间快速转移依赖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答案】B【解析】【分析】细菌无内质网,InIC蛋白为细胞膜上的蛋白,不是分泌蛋白,无需内质网的加工,细菌属于原核细胞,遗传物质是DNA。该菌的一种InIc蛋白可通过抑制人类细胞中Tuba蛋白的活性,使细胞膜更易变形而有利于细菌的转移,说明该菌在人体细胞间快速传递与细胞膜的特性发生改变有关。【详解】A、李斯特氏菌属于原核生物,只含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无线粒体,A错误;B、无论原核生物还是真核生物,合成蛋白质的场所都是核糖体,B

8、正确;C、Tuba蛋白是人体细胞中的胞内蛋白,不需要内质网的加工,而InIC蛋白是细菌的蛋白质,细菌没有内质网,C错误;D、该菌能在人类细胞之间快速转移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D错误。故选B。5. 人体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受多种因素影响。现有甲、乙、丙三人,甲是健康的正常人,乙的胰岛B细胞被自身免疫反应所破坏,丙的胰岛 B细胞功能正常但体内含有抗胰岛素受体的抗体。甲在某次运动前后血糖浓度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给丙个体注射胰岛素能够有效调节其血糖水平B. 乙个体胰岛 B 细胞的葡萄糖受体可能被抗体破坏C. bc 段血糖浓度下降的直接原因是运动初期血糖的消耗量大于产生量D. c

9、d段血糖浓度升高主要是由于血液中胰高血糖素的增加引起的【答案】A【解析】【分析】甲的胰岛功能正常,所以其尿液中不含葡萄糖,乙由于胰岛B细胞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丙体内含有抗胰岛素的受体,从而导致胰岛素不能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因而尽管注射胰岛素也不能发挥作用。在运动的初期,由于机体需能激增而导致血糖消耗速率迅速增加,由于机体血糖调节需要一定的时间而导致血糖消耗速率大于产生速率,从而导致机体血糖浓度降低。在机体负反馈调节的作用下,机体分泌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的量会增加,其作用使血糖产生速率加快,最终达到血糖的动态平衡。【详解】A、丙患者胰岛B细胞功能正常,表明能分泌出正常的胰岛素出来,但含有

10、抗胰岛素受体的抗体,则胰岛素不能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因而尽管注射胰岛素不能有效调节其血糖水平,A错误;B、乙的胰岛B细胞被自身免疫反应所破坏,其细胞膜表面的葡萄糖受体可能被抗体破坏,B正确;C、人体血糖浓度一般维持相对稳定,当人运动时运动初期血糖消耗量多于产生量,从而bc段血糖浓度下降,C正确;D、cd段血糖浓度升高主要是由于机体内存在反馈调节机制,通过激素调节和神经体液调节,使肾上腺和胰岛B细胞分泌的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明显增加,从而维持血糖浓度的稳定,D正确。故选A。6. 硝酸甘油是缓解心绞痛的常用药,该物质在人体内转化成NO,NO进入心血管平滑肌细胞后与鸟苷酸环化酶的Fe2+结合,导致

11、该酶活性增强、催化产物 cGMP增多,最终引起心血管平滑肌细胞舒张,从而达到快速缓解病症的目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NO 进入心血管平滑肌细胞不消耗 ATPB. 人体长期缺铁会降低硝酸甘油的药效C. cGMP 生成量随 NO 浓度升高而持续升高D. NO 与鸟苷酸环化酶的 Fe2+结合可能使该酶的结构发生改变【答案】C【解析】【分析】酶是生物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使反应更容易发生。反应速率与酶量、底物的量、温度、pH等都有关。【详解】A、一氧化氮是气体小分子,进入心血管平滑肌细胞是自由扩散,不消耗ATP,A正确;B、硝酸甘油在人体内转化成一氧化氮,与鸟苷酸环化酶的Fe2+结合,

12、达到快速缓解病症的目的,人体长期缺铁会降低硝酸甘油的药效,B正确;C、细胞内的鸟苷酸环化酶的Fe2+有限,cGMP生成量不会随一氧化氮浓度升高而持续升高,C错误;D、一氧化氮与鸟苷酸环化酶的Fe2+结合可能使该酶的结构发生改变,导致该酶活性增强,D正确。故选C。7. 生物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下列有关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 采集土壤小动物的诱虫器设计很好地利用了土壤小动物的趋光性B. 若尿液中加入斐林试剂不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尿液中不含葡萄糖C. 利用淀粉酶、淀粉、蔗糖探究酶的专一性时,可用碘液检测反应结果D. 低温诱导染色体变异的实验观察时,大多数细胞观察不到染色体数目改变【答案】D

13、【解析】【分析】1、斐林试剂是用于鉴定还原糖的。2、研究土壤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时,小动物具有避光、避高温、趋湿的习性。【详解】A、采集土壤小动物的诱虫器设计很好地利用了土壤小动物的避光性,A错误;B、若尿液中加入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后不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尿液中不含还原糖,B错误;C、利用淀粉酶、淀粉、蔗糖探究酶的专一性时,蔗糖无论分不分解都和碘液没有反应,故不可用碘液检测反应结果,C错误;D、由于细胞大多数处于间期,低温抑制纺锤体形成,作用于有丝分裂前期,且细胞已经被杀死,故低温诱导染色体变异的实验观察时,大多数细胞观察不到染色体数目改变的结果及过程,D正确。故选D。8. 植物叶片脱落过程中,叶

14、片中低浓度生长素提高了叶柄中脱落区细胞对乙烯的敏感性。取诱导期的脱落区细胞观察,发现细胞壁松弛或脱落。下图示植物叶片脱落过程中物质和部分结构的变化,相关推测不合理的是( )A. 乙烯诱导纤维素分解酶合成B. 乙烯具有促进叶片脱落作用C. 保持期的细胞对乙烯更敏感D. 乙烯和脱落酸具有协同作用【答案】C【解析】【分析】1、脱落酸是植物生长抑制剂,它能够抑制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还有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促进休眠和提高抗逆能力等作用。2、乙烯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此外,还有促进老叶等器官脱落的作用,植物体各部位都能合成乙烯。3、根据题意可知,植物叶片脱落过程中,叶片中低浓度生长素提高了叶柄

15、中脱落区细胞对乙烯的敏感性。识图分析可知,在保持期脱落区的细胞排列较为紧密,而在诱导期的脱落区细胞,观察发现细胞壁松弛或脱落,因此导致叶片的脱落。【详解】A、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诱导期的脱落区细胞,观察发现细胞壁松弛或脱落,而细胞壁的成分为纤维素和果胶,因此推导乙烯诱导纤维素分解酶合成,导致细胞壁松弛或脱落,A不符合题意;B、根据以上乙烯的作用可知,乙烯具有促进叶片脱落作用,B不符合题意;C、根据题意和图示可知,诱导期的细胞对乙烯更敏感,C符合题意;D、乙烯和脱落酸在导致叶片脱落方面具有协同作用,D不符合题意。故选C。9. 某DNA分子双链均为14N,含有3000个碱基,腺嘌呤占35%。若该 DNA分子以15N标记的四种游离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复制3次,将全部复制产物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得到如图甲所示结果;若将全部复制产物加入解旋酶处理后再离心,则得到如图乙所示结果。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X层全部是仅含14N 的 DNA 分子B. Y 层中含有的氢键数是X层的 3 倍C. W层中含15N标记的胞嘧啶有6300个D. Z层与W层的核苷酸数之比是1:4【答案】B【解析】【分析】DNA为半保留复制,14N的DN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