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仕隐思想研究管理论文

上传人:风****你 文档编号:167734870 上传时间:2021-02-1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仕隐思想研究管理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精编]仕隐思想研究管理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精编]仕隐思想研究管理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精编]仕隐思想研究管理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精编]仕隐思想研究管理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仕隐思想研究管理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仕隐思想研究管理论文(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仕隐思想研究管理论文引言 孟浩然是盛唐山水田园诗人的代表,他“未禄于代”,终身布衣,而史载其事也较少。后世的论者,对其思想的仕隐问题争论最剧。各家之说,异彩纷呈,互有轩轾,蔚为大观。笔者查阅了相关的论文,又检核孟浩然集中的诗篇,加以排比考证,以为前人之论虽不乏真知灼见,但也存在着各种问题,例如,对一些重要材料的分析,往往忽略了时间、空间及文人之间的关系;或是泛泛而论,止步于一鳞半爪的窥探;或是曲解诗意,以徇一家之言;而对孟浩然思想形成的原因,各家更是惜墨如金,涉笔绝少。笔者有感于此,乃撰本文,但求澄清一段史实,既以弥补前辈学者之缺憾,亦欲使贤者免受曲解唐突于将来而已。请从王维四首送别诗谈起 (

2、一)由王维诗略窥浩然的思想 全唐诗卷一二五载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云:“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既至君(一作金)门远,孰云吾道非?江淮度寒食,京洛(一作兆)缝春衣。置酒临长道(一作长安道,一作长亭送),同心与我违。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远树带行客,孤村(一作城)当落晖。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按陈铁民王维年谱以为潜开元十四年登进士第,维开元十年至十三年在济州,“故此诗当作于开元九年以前,姑系于开元九年”。(1)于是知此诗应早于送孟六归襄阳诗。 又全唐诗卷一二六载王维送丘为落第归江东诗云:“怜君不得意,况复柳条春。为客黄金尽,还家白发新。五湖三亩宅(一作地),万里一归人

3、。知尔不能荐,羞称(一作为)献纳臣!”按王维年谱记天宝元年维在长安,转左补阙,即诗中所谓“献纳臣”。又查清徐松登科记考卷九载丘为天宝二年登第,故略系此诗于天宝元年。(2) 又全唐诗同卷同页载王维送严秀才还蜀诗曰:“宁亲为(一作真)令子,似舅即贤甥。别路经花县,还乡入锦城。山临青塞断,江向白云平。献赋何时至,明君忆长卿。”按,清赵殿成王右丞集笺注及陈铁民王维年谱皆未系其作成之年。因其作成之年暂不能具考,故略系之如上,所幸不伤大体。 又,全唐诗同卷一二七三页载送孟六归襄阳诗:“杜门不欲(一作复)出,久与世情疏。以此为良(一作长)策,劝君归旧庐。醉歌田舍酒,笑读古人书。好是一生事,无劳献子虚。”按徐

4、鹏孟浩然诗系年,此诗作于开元十六年,并无争议。又,孟六即孟浩然,此据岑仲勉唐人行第录。 按前二首与第四首王维作无疑,第三首全唐诗又收入张子容诗卷,误,陈铁民王维新论王维年谱有考。(3)由摩诘的两首送别诗可以得到以下的结论:王维对綦毋潜、丘为及严秀才实有黾勉策进心,对孟浩然则有规隐劝归意。即如前三首诗所言,隐于圣代,不是英才所应做的,东山采薇的隐者,也应当出为世用。綦毋潜、丘为与严秀才的京师之行,就是为了有用于圣朝,只可惜其对策暂时不合于当政者的口味,尽管如此,其谋略定有见用的时候,只是必须等待时机成熟而已。在这里,他对綦毋潜、丘为等的同情与内心的惭愧都是很浓郁的;遣词措句间,要么劝友人再举,要

5、么劝友人献赋,策励之情溢于言表。第四首诗则称浩然有杜门疏世的志行,既然如此,不如索性归里隐居,进士举固然不当再参预,即使献赋的念头,也应该断绝。规劝之心袒露无遗。 摩诘固然是綦毋潜、丘为、严秀才等人的知音,难道不也是孟浩然的知音吗?若然,则其诗中所言必有深意,因为从送綦毋潜落第还乡送丘为落第归江东等诗即可看出,摩诘若不是出于必然的考虑,是不肯劝英才归隐的。那么,孟浩然的仕隐思想从摩诘诗中是否可以窥见一些端倪呢?请先论王孟二人的关系。 关于王孟的关系,孟浩然集序诗林广记北梦琐言皮子文薮韵语阳秋等书中皆有记载,二人的赠答诗中也有反映。笔者据以推知:“王孟之交甚深,而王对孟的诗文、品行显然也是十分嘉

6、许和崇仰的。”顷见陈铁民先生关于此节之论述甚详,故略之,读者可参。又按韵语阳秋卷第十四襄阳孟公马上吟诗图记留别王维曰:“孟君当开元天宝之际,诗名籍甚,一游长安,右丞倾盖延誉。或云右丞见其胜己,不能荐于天子,因坎轲而终,故襄阳别右丞诗云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乃其事也。”果如其言,那么王维的气量也未免太狭小了些罢,这岂不是要见笑于当时的士林吗? 王孟既然不是泛泛之交,则当如前文所言,摩诘对浩然的规劝必有所指。 按孟浩然集中有留别王维诗:“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以文意的连属揣度也当作于送孟六归襄阳之先,实临别赠答之作。据

7、徐鹏孟浩然诗系年,时间应在开元十六年(七二八),当时孟浩然考场失意正拟还乡。考察摩诘诗的立意,应该是针对着不无牢骚意味的“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一联而发的。然而摩诘谓浩然“杜门不欲出,久与世情疏”,其中的缘由,又断不止于针对这一联。无奈其中情由又不可凭借确实的史料一一考知,暂举孟浩然京还留别张维诗(卷三)作一粗证。 京还留别张维诗曰:“拂衣去何处?高枕南山南。欲寻五斗禄,其如七不堪?早朝非宴起,束带异抽簪。因向智者说,游鱼思故潭。”据徐鹏孟浩然诗系年,此诗当作于开元十六年。“五斗禄”,当是用陶潜事。“七不堪”,语出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约言康自表不宜为官的原因,“有必不堪者七,甚不可者二”,如

8、“卧喜晚起”,行为放浪形骸,不喜揖拜上官,羞与俗人共事等。(4)浩然用这些典故,事实上已经隐隐道出自己的品性与行为是与世情不合的。因此,莫说不能中举,无人推荐,即使这等事情如愿以偿,浩然是否肯混迹于俗不可耐的宦海,受拘束于名缰利锁,甘为卑贱的州县府尉,也还是一个不容妄下断语的问题! 根据以上的分析,在这儿不妨姑且设下一个假说:王孟素日交游晏谈,必然涉及平生的抱负以及为人处世之道,其间,浩然或许不时流露出倾慕庞德公(5)鹿门归隐的心迹,而其言其行也必然多有不合于世情的地方,因而于腹心推置之处,晏谈举止之间,摩诘已经知道浩然空有鸿鹄之志,终非宜乎世用之人,又恰当其失意于场屋,本就脆薄的功名心更趋瓦

9、解,摩诘因而有“以此为良策,劝君归旧庐”之语,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上设假说,固然不可考证,然而揆诸情理,并参以浩然落第后的诗篇,料无大谬,姑且置此,以待商榷。 由前证王孟的关系及王对孟的态度观之,在落第还乡前后孟浩然归隐的心思已然凌驾于功名仕进心之上,只是二者仍处于苦苦的纠缠之中。在此,笔者以为,孟浩然的隐逸思想当是自来有之,只是陷于种种羁縻,尚不能决然归隐;而受挫于科场适足以激发和强化这种思想,从而绝意于仕途。兹将所见到的材料罗列于后,并试加浅析琐论,请读者明鉴。 (二)由“王序”及李白赠诗略考孟浩然思想 唐宜城王士源孟浩然集序云:“(浩然)救患释纷以立义表,灌蔬艺竹以全高尚。交游之中,

10、通脱倾盖,机警无匿。学不为儒,务掇菁藻;文不按古,匠心独妙。” 又云:“山南采访使本郡守昌黎韩朝宗,谓浩然间代清律,寘诸周行,必咏穆如之颂。因入秦,与偕行,先扬于朝。与期,约日引谒。及期,浩然会寮友文酒讲好甚适。或曰:子与韩公预约而怠之,无乃不可乎?浩然叱曰:仆已饮矣,身行乐耳,遑恤其他!遂毕席不赴,由是间罢。既而浩然亦不之悔也。其好乐忘名如此。”此事也见于新唐书文艺传。 又云:“浩然文不为仕,伫兴而作,故或迟;行不为师,动以求真,故似诞;游不为利,期以放性,故常贫。名不系于选部,聚不盈于担石,虽屡空不给而自若也。” 考王士源的生平,新旧唐书及唐才子传皆无传。他在孟浩然集序中自述道:“士源幼好

11、名山,践止恒岳天宝四载徂夏始知浩然物故。”又云:“士源他时尝笔赞之曰:导漾挺灵,是生楚英。浩然清发,亦其自名。”又韦绦孟浩然集重序记:“宜城王士源者,藻思清远,深鉴文理,常游山水,不在人间。”又新唐书艺文志载:“孟浩然集三卷,弟洗然、宜城王士源所次。士源别为七卷。”由此略知士源与浩然同时而稍晚于浩然,也是隐逸的英俊之士,因而可以说是对浩然知之甚深的人。 士源的序文,对于浩然的评论固然难脱过誉之虞,然细思其言大致并非所谓的虚美之辞。如所云浩然“学不为儒”、“文不为仕”,以浩然刹羽于科场就可以得到一个旁证。而且,宋陈师道后村诗话也载有苏轼的评价:“浩然之诗,韵高而才短,如造内法酒手,而无材料耳。”

12、又宋严羽沧浪诗话亦载:“孟襄阳学力下韩退之远甚,至其诗独出退之之上者,一味妙悟而已。”(6)由是可见,士源的说法是不无根据的。 至于韩朝宗引谒一事,更有史可考,考见唐才子传校笺卷二孟浩然条;浩然诗中也曾谈及,后文将论,此不赘述。如此仕进良机,浩然竟率尔以宴酣为由弃如敝屣,在别人看来尚且觉得可惜,在浩然自己却以为不值得后悔,那么学者关于孟浩然对功名仕进素怀殷殷热望的论述,难道不是恰好得到一个有力的驳证吗?由此就能够看出,孟浩然的隐逸思想是十分浓重的。 孟浩然的隐逸思想,从其诗友酬赠的诗文中更可考见。前举王摩诘诗自是一端。而李太白赠孟浩然诗尤不可不举。 赠孟浩然诗云:“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

13、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李太白全集卷之九古近体诗共四十三首载此诗。按,据詹锳李白诗文系年列此诗于开元二十七年己卯(七三九)条下曰:“赠孟浩然诗云: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是时当在浩然自京放还之后。”詹锳先生的系年虽未能确证此诗的作成年份,但大致不差。又按徐鹏孟浩然诗系年,开元二十七年浩然正卧疾在襄阳的家中,故李白此诗可谓盖棺之论 太白赠浩然诗今天所能见到的凡六首,列酬赠浩然之冠,而此诗最负盛名。诗中的孟浩然,已然完全超脱于物外。太白的行文固然有夸饰之风,然其对“高山安可仰”的忠厚长者怎敢敷衍虚美?又以其傲岸磊落的性格,又岂肯为此虚美之词?太白之所以

14、愿意并且敢于如此盛赞浩然隐逸的高节,或许正是由于凭着自己的所闻、所见、所感而觉得浩然确实如此的缘故,因而其诗中言论的可信性远胜于时贤以个别诗句为依据的议论,这一点应是无疑的。况摩诘、士源等人均有相类似的议论,难道与浩然同时代的贤者所见、所闻、所感反而不如后世学者基于推理的见解更显得深鉴明察吗? 上文剖析孟浩然的诗歌并参证了有关其行藏事迹的旧考及其诗友的往来酬赠之作,意在论证孟浩然的隐逸思想事实上已经根深蒂固、牢不可破,并非所谓的“身在江湖,心怀魏阙”。下文即通过对浩然的诗篇的诠解及与这些诗篇有关的生平事迹的考订来更细致入微的分析孟浩然的仕隐思想。 (三)由孟诗及有关事迹的考订分析其仕隐思想 当

15、今学者探讨孟浩然的急切于功名,因为他的文赋没有流传下来,他行藏的事迹史载也较为简略,故而多转取其诗为证。常见的,不外以下数首,如洗然弟竹亭(卷一)田园作(同上)岁暮归南山(卷三)宿建得江(卷四)陪卢明府泛舟回岘山作(卷二)临洞庭(卷三)久滞越中赠谢南池会稽贺少府(卷二)泛舟经湖海(卷一)荆门上张丞相(卷二)从张丞相游纪南城猎戏赠裴迪张参军(卷一)陪张丞相登当阳楼(卷三)等等。 上列诸诗,诗意不难索解。从中固然可以寻绎到孟浩然不遇的忧愤,既遇的欣喜,羁旅的郁闷,乡关不见的愁绪,然而似乎未宜以此遽言浩然急切于功名。如临洞庭中的“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陪卢明府泛舟回岘山作中的“犹怜未调者,白首未登科”,岁暮归南山中的“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都是如有怀才不遇的怨悱,却也不妨视为“为赋新词强说愁”的闲言。这几句诗或者另有难言的苦衷在里面,后文将有关涉,暂置不论。 考其系年,知临洞庭陪卢明府泛舟回岘山作二诗约作于开元二十四年(七三六),浩然时年四十八岁,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