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新高考地理人教版复习创新课下即时训练-第1讲-第1课时大气的组成与受热过程-含解析

上传人:I*** 文档编号:167655835 上传时间:2021-02-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届新高考地理人教版复习创新课下即时训练-第1讲-第1课时大气的组成与受热过程-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1届新高考地理人教版复习创新课下即时训练-第1讲-第1课时大气的组成与受热过程-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1届新高考地理人教版复习创新课下即时训练-第1讲-第1课时大气的组成与受热过程-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1届新高考地理人教版复习创新课下即时训练-第1讲-第1课时大气的组成与受热过程-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1届新高考地理人教版复习创新课下即时训练-第1讲-第1课时大气的组成与受热过程-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届新高考地理人教版复习创新课下即时训练-第1讲-第1课时大气的组成与受热过程-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届新高考地理人教版复习创新课下即时训练-第1讲-第1课时大气的组成与受热过程-含解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对流层是地球大气圈的最底层,该层大气上部冷、下部热,有利于大气的对流运动。下图示意1907年南极布伦特冰架上的哈雷站位置(图)和19571993年哈雷站1月和7月低层大气平均气温随高度变化(图)。据此完成12题。11月份,哈雷站对流层上界高度约为()A1.5 kmB8.5 kmC12.5 km D22.5 km2a月,高度1.5 km以下气温垂直变化的原因是哈雷站所在地()A大气削弱太阳辐射B冰面强烈辐射冷却C冰架融化消耗热量D冰面反射太阳辐射解析:第1题,南极地区近地面1月气温高于7月,则图中b月为1月、a月为7月。由对流层大气“上部冷、下部热”,结合图中曲

2、线特征,可判断1月该站对流层上界高度在510千米之间,即B正确。第2题,图示a月1.5 km以下气温垂直方向上下冷上热,与对流层规律相反,即出现了逆温现象。结合上题分析,a月为冬季极夜期,无太阳辐射,冰面辐射使近地面降温快,导致下部气温低于上部。易错警示注意图中哈雷站位于75S,冬半年处于极夜期,无太阳照射。此时冰面无太阳辐射带来热量,且冰面通过向大气辐射释放热量,导致冰面不断降温。答案:1.B2.B浙江卫视超人气综艺节目奔跑吧,兄弟12月5日来到甘肃月牙泉(周围为沙丘)上演大漠公主争夺战。读“大气热力作用示意图”和“月牙泉地区景观图”,完成34题。3节目拍摄过程中,队员感觉当地昼夜温差明显较

3、大,其合理的解释是()A弱、强 B强、弱C强、强 D强、弱4剧组人员还了解到这里深秋容易出现霜冻,主要是因为()A的减弱 B的增强C的减弱 D的增强解析:第3题,甘肃月牙泉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燥,空气能见度高,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强,即强,气温高;晚间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大气逆辐射弱,即弱,气温低,昼夜温差大,D对。第4题,该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深秋冷高压势力越来越强大,天气晴朗,白天气温高,夜晚气温低,大气逆辐射越来越弱,即不断减弱,容易发生霜冻,C对。答案:3.D4.C在水汽充足、微风及大气稳定的情况下,相对湿度达到100%时,空气中的水汽便会凝结成细微的水滴悬

4、浮于空中,使地面水平的能见度下降,这种天气现象称为雾。下图示意我国某风景区山腰与山麓各月平均雾日情况。据此完成57题。5该风景区山麓地带冬半年月平均雾日多于夏半年的影响因素主要是()A空气中水汽含量 B植被状况C大气的稳定性 D空气中的颗粒物6该风景区山腰各月平均雾日多于山麓的原因是()A风力微弱 B相对湿度更大C大气更稳定 D植被茂盛7该风景区最可能位于()A甘肃省 B贵州省C浙江省 D辽宁省解析:第5题,山麓地带水汽含量,夏季大于冬季;植被状况和空气中的颗粒物冬夏没有太大区别;而冬季晴天多,易形成逆温现象,大气更稳定,雾日较多。故选C。第6题,一般情况下,在山区,受地形抬升易形成地形雨,山

5、腰地带降水比山麓地区多,故山腰地带空气中水汽较多,相对湿度更大,易形成雾。故选B。第7题,读图可知,7月山腰和山麓雾日都很少,说明7月份水汽少,此季节该地较为干旱,浙江省7月份可能出现伏旱天气。故选C。答案:5.C 6.B 7.C2018年1月中下旬,一场暴雪席卷我国江淮部分地区,积雪厚度达到35 cm,雪后持续低温晴朗天气。如图为江淮地区雪后第五天拍摄的一多层楼房房顶照片,照片显示该屋顶西面积雪面积较小,东面积雪面积较西面大,正南面仍被积雪完全覆盖,北面积雪面积最小,而当时地面积雪几乎没有融化。据此完成89题。8屋顶正南面积雪保存较完整的原因最可能是()A正前方有建筑遮挡阳光B积雪厚反射太阳

6、辐射多C背阳面吸收太阳辐射多D向阳面吸收太阳辐射多9屋顶西面积雪融化较东面快的原因是一天中()A太阳照射西面时气温高B太阳照射东面的时间短C太阳照射西面的时间长D太阳照射东面时高度角小解析:第8题,屋顶正南方向位于西北季风的背风地带,积雪较厚,厚厚的积雪反射太阳辐射能力强,使得屋顶吸收太阳辐射少,屋顶温度低,不利于积雪融化,南面为向阳面,如果吸收太阳辐射多则应当融化快。选B。第9题,屋顶西侧积雪融化快,说明太阳照射西侧时气温较高,并且随着地面辐射的增强,在下午2点左右气温达到最高,A对。太阳照射时长没有什么差异,B、C错。太阳照射东面和西面时的太阳高度角没有什么差别,D错。选A。答案:8.B9

7、.A下图示意华北某区域裸地和秸秆覆盖情况下土壤的冻结过程状况。据此完成1011题。10与裸地相比,该地秸秆覆盖地土壤冻结厚度较薄的原因主要是秸秆()A增强了大气逆辐射B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增加C使地面反射率变小D使土壤与大气的热交换减弱11与裸地相比,该地秸秆覆盖地土壤融化时间较迟的原因主要是土壤()A冻结时间较迟 B获得光照较少C水分蒸发较弱 D上空气温较低解析:第10题,与裸地相比,该地秸秆覆盖地土壤冻结厚度较薄的原因主要是秸秆使土壤与大气的热交换减弱,地面辐射散失热量少,D对。秸秆不能改变大气逆辐射,A错。秸秆遮挡阳光,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B错。使地面反射率变小,但不是土壤温度较高

8、的原因,C错。第11题,与裸地相比,该地秸秆覆盖地土壤融化时间较迟的原因主要是土壤因秸秆遮挡阳光,获得光照较少,B对。与冻结时间较迟无关,A错。水分蒸发较弱是土壤温度低的结果,C错。空气流通,同一地区上空气温差异不明显,不是主要原因,D错。答案:10.D 11.B二、非选择题(共56分)12南京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针对晴天和阴天的气温日变化情况进行了观测,并绘制了气温日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6分)(1)A、B两条曲线中,表示阴天气温曲线的是哪一条,说明判断的理由。(9分)(2)下图表示的情景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是哪一幅图,说明判断的理由。(9分)(3)利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新疆的瓜

9、果为什么特别甜?(8分)答案:(1)B阴天时,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减少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气温比晴天时较低;夜晚大气逆辐射强,补偿了地面损失的热量,气温比晴天时较高。(2)C晴朗的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吸收作用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气温高;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弱,气温低,再加上陆地的比热容小,升温、降温快,故昼夜温差大。(3)新疆多晴朗天气,昼夜温差大,白天太阳辐射强,光合作用强;夜晚大气逆辐射弱,气温低,植物呼吸作用弱,利于糖分积累。1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30分)冰雾是由悬浮在空气中大量微小冰晶组成的雾,冰晶由空气中水汽凝华而成。冰雾是辐射冷却雾,气温日变

10、化直接影响冰雾的日变化,日落后降温,低于40 的温度出现越早,冰雾出现也越早,当相对湿度在55%65%时,就会出现冰雾。但不是每次气温低于40 都会出现冰雾,如有降雪,风速较大时也不能形成。冰雾出现后一般不会间断,出现越早,持续时间越长,日出后浅薄的冰雾容易消散,但在45 以下出现强浓雾时,冰晶长得很大,即使太阳升起,也不会立即消散,直到冰晶体自然降落才趋于消散。(注:空气中含水量一定时,气温越高,相对湿度越低)(1)根据材料说出冰雾的形成条件。(10分)(2)分析冰雾在一天中1420时占比较少的原因。(10分)(3)分析冰雾发生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危害。(10分)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冰

11、雾是辐射冷却雾与逆温有关,在极低温和相对湿度55%65%之间易形成,与风力有关,静风、大气稳定的条件才可以形成。第(2)题,根据冰雾形成条件,午后气温升高,(逆温结束)上升气流增强,风速增大,利于冰雾蒸发和消散;温度升高相对湿度减小,不利于冰雾的维持;以及午后冰晶体自然落下消散。午后不利于冰雾的存在,故冰雾在一天中1420时占比较少。第(3)题,冰雾会影响交通通信、农业生产、空气质量、人体健康等。答案:(1)近地面降温快,出现逆温;气温极低,在40 以下;相对湿度在55%65%之间;静风、大气稳定。(2)午后气温升高,(逆温结束)上升气流增强,风速增大,利于冰雾蒸发和消散;温度升高相对湿度减小,不利于冰雾的维持;午后冰晶体自然落下消散。(3)能见度极低,对交通出行不利,易发生交通事故;对水电设备有损害;家禽家畜易被冻伤冻死;冰雾发生时逆温现象严重,阻碍污染物扩散,空气污染加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