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三鲁教版地理复习学案-城市发展与城市化-含解析

上传人:I*** 文档编号:167655292 上传时间:2021-02-15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届高三鲁教版地理复习学案-城市发展与城市化-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21届高三鲁教版地理复习学案-城市发展与城市化-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21届高三鲁教版地理复习学案-城市发展与城市化-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21届高三鲁教版地理复习学案-城市发展与城市化-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21届高三鲁教版地理复习学案-城市发展与城市化-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届高三鲁教版地理复习学案-城市发展与城市化-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届高三鲁教版地理复习学案-城市发展与城市化-含解析(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讲城市发展与城市化课标展示核心素养1.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2.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3.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1.综合思维:通过对某城市化图文材料的分析,掌握城市化的过程、特点与差异以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人地协调观:判读城市化的过程图,探讨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采取适当措施发展生态城市,保证城市与社会协调发展。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28页基础梳理一、城市的起源与发展1城市的起源(1)基本前提:农业生产的发展,剩余农产品的出现。(2)促进因素:社会分工,特别是手工业同农业的分工以及商业的出现。(3)管理、协调:各种社会组织机构。2城市发展的三个阶段阶段划分特点18世纪工业革

2、命以前数量少,规模较小,功能较单一工业革命以后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功能扩展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城市发展迅速,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带出现,以及出现了“科学城”“大学城”和旅游城市等专业化城市二、城市化及其特点1城市化(1)概念: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区转化为城市地区,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2)表现: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城市数量增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3)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标志: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4)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2当代世界城市化的特点(1)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2)大城市数量迅速增加,大城市带出现。(3)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差异加大

3、。国家类型目前速度城市化水平后果发达国家趋缓较高出现城市郊区化和逆城市化现象发展中国家快速增长低大城市规模膨胀、城市数量剧增【特别提示】1城市是区域发展的经济中心,能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而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又促进城市的发展;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素养引领】1(综合思维)城市化水平与城市化速度有什么区别?提示:前者主要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反映,百分比越高,表明城市化水平越高。后者表示某一时间段城市化水平变化的大小,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化速度慢;而发展中国家虽然城市化速度快,但城市化水平仍然低于发达国家。2(综合思维)城市郊区化和郊区城市化是一回事吗?提

4、示:不是。城市郊区化指人口、产业向郊区或卫星城迁移,是城市化进程中人口、产业由集聚发展到扩散的一个新阶段,是逆城市化的表现。郊区城市化指城市的郊区形成城市,是人口、产业向城市集聚的过程,城市处在规模膨胀、加速城市化的进程中,是城市发展的加速阶段。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有利影响是实现合理用地、节约用地及保护耕地的基本措施和有效途径。2不利影响(1)生态环境问题:耕地面积减少,资源短缺,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地面下沉,海水入侵导致地下水水质恶化,城市环境污染。(2)社会问题:道路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社会秩序混乱等。【特别提示】2城市硬化面积增加,植被减少,会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气温,形成“

5、热岛效应”;城市凝结核增多,导致城市降水多于郊区;城市硬化面积增加,下渗能力减弱,地表径流增加,易形成城市内涝。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29页考点一城市化的进程及地区差异【核心素养下的命题分析】 多结合实例或图表资料,通过分析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比较不同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差异,考查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抓住城市化进程的时空差异是解答该类问题的关键。 典例1下图为浙江省三次产业产值比重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统计图。完成(1)(2)题。(1)表示城镇人口比重的是()ABC D(2)图中折线反映了()A城镇人口比重显著下降B第一产业产值逐年下降C第三产业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D第二产业比重变化与城市化

6、正相关规范审答从图像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第(1)题,图中四条折线分别表示三次产业产值比重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折线比重一直在60%以上,折线和比重一直在40%以上,折线比重最小,由于同一年三次产业比重之和为100%,可知折线不表示产业比重,表示城镇人口比重。第(2)题,折线表示城镇人口比重,呈上升趋势。折线比重一直较低,表示第一产业产值比重,虽然比重略有下降,但浙江省经济在该时期内一直快速增长,产值仍然上升。折线在下降,为第二产业,与城市增长趋势呈负相关。折线为第三产业,其比重和城镇人口比重同处于不断增长的趋势,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我的答案:(1)A_(2)C1城市化进程的时间差异从世界各国的城市化

7、进程来看,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可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如下图所示: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比较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直接导致城市化的地区差异。一般来说,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城市化水平越高;反之越低。城市化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表现出不同的进程。国家类型比较项目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起步时间早晚早(英国最早,从18世纪中叶开始)晚(20世纪中叶以来)原因工业化早国家独立较晚,工业化晚目前速度快慢趋缓(甚至停滞)快原因城市化已推进到相对成熟阶段民族经济发展,人口增长迅速城市人口比重大小大小原因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起步晚,城市化水平低所处阶段成熟阶段缓慢发展阶段或加速阶段城市化表现及原因

8、表现逆城市化现象城市发展不合理原因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郊区基础设施逐渐完善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长快,农村劳动力过剩3.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根据发达国家一些城市人口增长的周期变动,一些学者提出了城市化进程的空间周期理论,即由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四个连续的阶段构成大都市区的生命周期。(以英国的城市化进程为例)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时间20世纪5070年代20世纪7080年代20世纪80年代以后表现人口由市区迁往郊区人口由郊区迁往农村和小城镇人口迁回市区成因市区人口激增、地价上涨、交通拥挤为追求更好的生存环境中心区开发,高科技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图解 命题角

9、度一城市化进程的判断(高考经典题)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制造业企业数量及其空间分布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1该城市06 km的中心城区企业数量(双选)()A19852004年增多 B.19852004年减少C20042013年增多 D.20042013年减少22004年之后,该城市已进入(双选)()A工业化初期阶段 B工业化中期阶段C郊区化阶段 D逆城市化阶段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该城市06 km的中心城区,累计百分比下降,与企业数量和企业总数有关,该年企业数量等于企业总数乘以累计百分比,通过简单计算不难得出企业数量,19852004年增多,20042013年减少,故选AD。第2题,2004

10、年之后,中心城区企业数量减少,郊区数量增多,大量工业企业向郊区迁移,说明该城市处于郊区化阶段;2004年之后,企业数量增加迅速,说明该城市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故选BC。答案:1.AD2.BC下图中的曲线示意中国、日本、意大利和法国四个国家的城镇化率变化情况,曲线上的圆点表示各国不同高铁线路开始运营的年份。读下图,回答34题。3图中第一条高铁开始运营时,四个国家中乡村人口比重最小的为()A20%30% B30%40%C40%50% D.60%70%4图中20002010年高铁新运营线路最多的国家在此期间()A工业化程度提高 B人口增长率增大C逆城市化现象明显 D经济发展水平最高解析:第3题,衡

11、量城市化水平高低的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即图中城镇化率。 图中第一条高铁开始运营时四个国家中城镇化率最高为66%左右,对应的乡村人口比重最小,大约为34%,B项符合题意。第4题,结合不同国家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可知,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低、起步晚、速度快,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起步早、速度慢。20002010年高铁新运营线路最多的国家城市化率最低,城市化发展速度最快,说明该国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中期阶段,可判断为中国。在此期间,我国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是城市化率提高的主要动力;A项符合题意。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增长已步入现代型模式,人口增长率降低;逆城市化主要出现在城市化发展的后

12、期阶段,此期间我国尚未出现明显的逆城市化现象;与其他三国相比,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低,但发展速度最快。答案:3.B4.A 命题角度二城市化的表现与发展条件5(高考经典题)下图为江苏省和贵州省三个年份城市化水平统计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自1990年至2010年,两省城市化发展的特点有何不同?(2)指出与贵州省相比,江苏省城市化发展的优势条件。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江苏省与贵州省城市化水平的高低以及发展速度的快慢,所以两省城市化的特点也主要是这两方面。第(2)题,城市化发展的优势条件,要从城市化的形成因素上分析,即从地理位置、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经济发展等方面。答案:(1)江苏省城

13、市化速度比贵州省快;江苏省城市化水平比贵州省高。(2)与贵州省相比,江苏省地处东部沿海,地理位置优越;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受上海市的辐射带动;工农业和第三产业发展迅速,水平高。考点二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核心素养下的命题分析】 多以示意图、景观图和文字材料为载体,通过分析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并针对城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提出有效的治理措施,考查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结合具体材料和生活实际进行具体分析是解答该类问题的关键。 典例2(2019高考江苏卷)城市不透水面是指阻止水分下渗到土壤的城市人工地面。下图为“某城市不同年份不透水面比例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1)1989年到20

14、15年间,该城市不透水面比例变化最大的区域距市中心()A1015千米B1520千米C2025千米 D2530千米(2)不透水面的增加可能导致该城市()地下水位上升地表气温升高生物多样性增加地表径流增多A BC D规范审答从图像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第(1)题,图中三条折线分别代表1989年、2002年、2015年距市中心不同距离的不透水面比例,分别比较1015千米、1520千米、2025千米、2530千米的区域,可以很直观地看出_千米区域不透水面比例变化最大。第(2)题,不透水面的增加最直接的影响就是阻止了雨水的_,地下水位会_,地表径流会_f;由于地下水位_,生物多样性会_;地面的硬化使得城市整体空气湿度_;硬化的地面与绿地相比,增温速度更_,地表气温会_。我的答案:1520_下渗_下降_增多_下降_减少_降低_快_升高_(1)B_(2)C1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自然环境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