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新高考历史人民版总复习课时作业-专题十五-第46讲课型-Ⅱ高考命题与方法探究-含解析

上传人:I*** 文档编号:167654958 上传时间:2021-02-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届新高考历史人民版总复习课时作业-专题十五-第46讲课型-Ⅱ高考命题与方法探究-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人民版总复习课时作业-专题十五-第46讲课型-Ⅱ高考命题与方法探究-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人民版总复习课时作业-专题十五-第46讲课型-Ⅱ高考命题与方法探究-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人民版总复习课时作业-专题十五-第46讲课型-Ⅱ高考命题与方法探究-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届新高考历史人民版总复习课时作业-专题十五-第46讲课型-Ⅱ高考命题与方法探究-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届新高考历史人民版总复习课时作业-专题十五-第46讲课型-Ⅱ高考命题与方法探究-含解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作业学以致用 实战演练夯实基础1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一战爆发,中国“希望”成为参战国,以期收回某些列强在中国的利益,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并且德国宣布实施无限制潜艇战时悍然声言,无论是中立国与协约国间、还是中立国间通商的船只,只要经过其封锁区域,一概击沉。但是,对中国这个“弱国”和“半殖民地”,列强是不放在眼里的,他们对中国“要求参战”和成为“参战国”,是从维护列强自身利益出发,而非顾及中国的利益。后来,巴黎和会中国外交一败涂地,但以战胜国姿态出席巴黎和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使中国走上了国际舞台,揭开了中国追讨合法权益,废除不平等条约的第一步,并进而促使中国人

2、民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救国思想。 摘编自袁继成、王海林中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巴黎和会问题 (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答案:(1)原因:收回某些列强在中国的利益,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德国的政策行动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利益;列强从维护自身利益出发要求中国参加。(2)影响:一战暴露了西方文明的弊端,促使中国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推动了新文化运动进一步开展;促进了五四运动的开展;揭开了中国追讨合法权益,废除不平等条约的第一步;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使中国走上了国际舞台。2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美国

3、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发了横财,战后它有了一个谋取世界霸权的计划,夺取远东和太平洋地区霸权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这一地区争夺霸权的主要对手是日本。日本在大战期间乘西方列强忙于欧战,大肆在远东扩张。战争结束时,它几乎操纵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半数而居第一位,英国被排挤到第二位,美国仅居第三位。在巴黎和会上,日本又攫取了原来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和德属赤道以北的太平洋岛屿,加强了它在这一地区的地位。同时,英日同盟的存在对美国也是一个严重威胁,因为一旦美日发生冲突,英日海军舰队的联合,将会在太平洋上置美军于不利地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战后,俄、德、法三国退出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争夺的原因。(2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在华盛顿会议上的目标并简析其在会上是如何实现的。答案:(1)原因:德国战败;俄国发生十月革命;法国忙于医治战争创伤,巩固通过凡尔赛和约获得的欧洲优势地位。(2)目标:打击日本独霸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计划;拆散英日同盟;削弱英国海上霸权。通过四国条约拆散了英日同盟;通过五国条约使美英海军力量处于同等地位;同时限制了日本海军的扩张。3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法西斯势力、西方民主力量与社会主义进步力量构成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国际政治的三角结构,其变动对于二战的爆发与结果有深远影响。西方民主力量与社会主义进步力量之间的矛盾虽然根深蒂固,但其程度却在三角结构中

5、有日益缓和的趋向。这种缓和趋向延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最终促成1941年9月29日至10月1日苏、美、英三国莫斯科会议上所签订的英美以武器和军用物资供应苏联的第一个议定书,以及11月美国正式决定把租借法案扩大应用于苏联的行动。两极之间的局部合作,实际上在战前亦已出现。不过两极矛盾的程度毕竟不同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联合起来武装干涉苏维埃俄国的时期了。以往直接的武装对抗,这时已被意识形态上的攻击和外交较量所替代,并逐步走向缓和与合作,这无疑是当时西方民主力量与社会主义进步力量矛盾演化的主流,当然,这也与法西斯力量与西方民主力量和社会主义进步力量的矛盾日趋尖锐有直接关系。 摘编自王旭东

6、三十年代国际政治三角结构与二战爆发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30年代国际政治三角结构与二战爆发的关系。(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三四十年代国际政治三角结构变动对二战结果的影响。答案:(1)法西斯势力迅速崛起,战争策源地逐渐形成,局部战争激化了各种矛盾;西方民主力量、社会主义力量之间的矛盾使法西斯势力有机可乘,趁机扩张势力;苏联的中立政策与西方国家的绥靖政策客观上加速了大战的爆发。(2)西方民主力量和社会主义进步力量矛盾缓和,逐渐走向合作,有利于遏制法西斯势力的扩张;法西斯力量逐渐走向孤立,为其最终失败埋下了伏笔;以西方民主力量和社会主义进步力量为核心的世界反法

7、西斯同盟逐渐形成,最终赢得了战争的胜利。4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戴高乐不仅坚决反对超国家的一体化,而且明确提出要建设一个“欧洲人的欧洲”。所谓“欧洲人的欧洲”,其寓意异常清晰,就是要在欧洲建设中摆脱美国的控制和影响,使欧洲成为真正独立自主的欧洲。严格地说,美国并不反对欧洲建设,因为一个强大统一的欧洲毕竟是美国可依托的力量。当然,前提是欧洲建设的任何一个步骤和目标都应该纳入以美国为领导的“大西洋体系”中。但这却是与戴高乐主义不相容的。在戴高乐主义关于“欧洲人的欧洲”的主张里,不仅排斥美国,而且也排斥本该属于欧洲地理范畴、但却与美国有特殊关系的英国。在戴高乐眼里,英国是美国在欧洲的代

8、言人,是想安插在欧洲共同体内的一个“钉子”,一匹“特洛伊木马”,他不能允许美国利用英国乘机插足欧洲。 摘编自周荣耀戴高乐主义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阻碍战后初期英法友好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戴高乐的“欧洲人的欧洲”政策。答案:(1)美英特殊的外交关系;两极格局的影响;英法传统矛盾;法国立足大国发展的战略目标;英国传统孤立政策的影响。(2)有利于提高法国的政治地位,扩大其在欧洲的影响力;推动欧洲走向联合,利于欧洲稳定发展;冲击了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出现; 反对纳入英国,欧洲联合代表性不足;反对超国家一体化,对欧洲长远发展存在不利因素。5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

9、与和平材料二战期间,英国人坚持认为伊朗官员应向同级别的英国官员敬礼,这加深了伊朗人的敌意。伊朗和其他地方脱离国外统治和影响力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因此,英国不得不后撤。与此同时,美国人和苏联人一直密切关注着伊朗的局势。1949年,美国之音开始向伊朗广播。随着一年后朝鲜战争的爆发,美国开始向伊朗提供更多的直接援助。很快,美国开始与中东国家重新商议石油特许开采权的授权条件。然而,英国人却没有认清形势,缴纳给英国财政部的税金和支付给伊朗的授权费之间仍然有着巨大的差距。当摩萨台在1951年被选举为首相后,伊朗立即通过了一项将英伊石油公司国有化的法律。1952年年底,美英主导了一项“联合政治行动”,摩萨台被逮捕并遭到审判。美国正式介入这一地区。 据彼得弗兰科潘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英国在伊朗“后撤”的原因。(2)根据材料,概述美国向伊朗地区进行渗透所采取的措施。答案:(1)原因:英国的恶劣态度激化了英伊民族矛盾;伊朗争取独立的斗争日趋激烈;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争取民族独立浪潮的推动;美国、苏联等大国对伊朗的干预;英国实力的衰减;英国在处理石油利益争端中因循守旧。(2)措施:舆论宣传;给予援助;推进石油利益分配改革;进行政治干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