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新高考历史人民版总复习课时作业-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上传人:I*** 文档编号:167647456 上传时间:2021-02-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届新高考历史人民版总复习课时作业-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人民版总复习课时作业-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人民版总复习课时作业-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人民版总复习课时作业-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人民版总复习课时作业-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届新高考历史人民版总复习课时作业-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届新高考历史人民版总复习课时作业-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作业学以致用 实战演练夯实基础一、选择题120世纪20年代后期,毛泽东写下了清平乐蒋桂战争:“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粱再现。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下列评论最能反映其主题的是()A反映了革命根据地土地革命的情形B中共正领导红军在南方广泛建立革命根据地C体现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深刻内涵D痛斥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的严重灾难解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包括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以及武装斗争等内涵;A、B两项从属于C项,故C项正确;D项与材料主旨信息不符,故排除。答案:C2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主张“组

2、织有计划、有秩序的战略退却,把从城市的退却和向农村的进攻巧妙地结合起来,使革命在更为广泛而深刻的阶级基础上向敌人展开新的进攻”。毛泽东这一主张反映了()A民族矛盾的冲突加剧B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C掌握革命武装的重要D红军长征战略的正确解析:以城市为中心进行武装斗争是苏俄的模式,毛泽东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之路,正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表现,故B项正确。答案:B320世纪40年代后期,解放区报纸上多次出现农民在集市争相购买毛泽东像的报道。与此同时,无论民间集市还是社会机构,都开始大量印制毛泽东像。毛泽东像在此时的畅销()A强化了农民阶级的道路认同B促进了土地改革的全面推广C实现

3、了理论宣传的形式创新D导致了“左”倾路线的全面实施解析:根据材料“20世纪40年代后期,解放区报纸上多次出现农民在集市争相购买毛泽东像的报道。与此同时,无论民间集市还是社会机构,都开始大量印制毛泽东像”可知,农民积极大量购买毛泽东像恰恰说明广大农民阶级对我党革命道路的认可与支持,故选A项。答案:A4毛泽东说:“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革命,在一定历史时期中所采取的国家形式,只能是第三种形式这是一定历史时期的形式,因而是过渡的形式,但是不可移易的必要的形式。”材料出自()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B论持久战C新民主主义论D论联合政府解析:1949年建立的新中国是新民主主义国家,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在革

4、命胜利后的一种过渡形式的国家制度,符合新民主主义论中国革命两步走的设想,故选C项;A项强调无产阶级的革命领导权,与民主革命两步走无关,排除A项;B项指出抗战胜利的道路,与民主革命两步走无关,排除B项;D项指明抗战胜利后中国的前途和命运,与民主革命两步走无关,排除D项。答案:C5在论联合政府一文中,毛泽东强调“没有一个由共产党领导的新式的资产阶级性质的彻底的民主革命,要想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废墟上建立起社会主义社会来,那只是完全的空想”。毛泽东旨在()A重申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B批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不彻底C阐明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迫切性D强调应首先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解析:通过题干论述可知

5、,毛泽东认为要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必须经过“一个由共产党领导的新式的资产阶级性质的彻底的民主革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新式的资产阶级性质的彻底的民主革命”胜利之后,应该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故选D项。答案:D6毛泽东在某篇文章中说到:请读者们看一看孙先生的遗嘱吧,他在那里谆谆嘱咐人们的,不是叫人们把眼光向着帝国主义国家的援助,而是叫人们“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苏联)”。孙先生有了经验了,他吃过亏,上过当。我们要记得他的话,不要再上当。毛泽东此论()A影响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政策的制定B旨在宣传苏联在社会主义阵营中的威望C反映出中国抗战主要获取的是苏联支援D指出了20世纪60年代外

6、交形势的特点解析:“叫人们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苏联)。孙先生有了经验了,他吃过亏,上过当。我们要记得他的话,不要再上当”体现了向苏联学习的思想,故选A项;“请读者们看一看孙先生的遗嘱”没有体现“社会主义阵营”的思想,排除B项;“孙先生的遗嘱”不涉及抗战内容,排除C项;“20世纪60年代外交形势”中苏关系恶化,不符合孙先生的遗嘱,排除D项。答案:A7邓小平的重要讲话意在()1977年7月,邓小平在党的十届三中全会上重申要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1978年6月,邓小平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讲话,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主张 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7、,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 A.抵制错误,解放思想B整顿党风,统一思想C经济改革,市场主导 D力挽狂澜,创造历史解析:材料提供的时间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邓小平的讲话主要是针对当时“两个凡是”的错误,以及如何正确理解毛泽东思想,确立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故A项正确;“经济改革,市场主导”是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故C项错误;B、D两项不合题意,排除。答案:A8有人说“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党的历史上自延安整风以来的又一次马克思主义的解放运动。他得出这一结论的最主要依据是“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A系统纠正党内的主观主义B冲破了“两个凡是”的束缚C全面纠正

8、“文化大革命”的错误D实现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析:根据材料“党的历史上自延安整风以来的又一次马克思主义的解放运动”可知主要强调的是其思想解放作用,而未涉及党内主观主义,故A项错误;依据所学及“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得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非“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故B项正确;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从根本上否定了“文化大革命”,故C项错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故D项错误。答案:B91978年9月,邓小平在东北、天津等地发表一系列谈话,史称“北方谈话”,强调“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使人民不断增

9、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这一论述表明邓小平()A对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理性反思B主张政治上实行系统的拨乱反正C明确了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D对社会主义本质形成成熟的认知解析:由材料中“北方谈话”的内容可知邓小平意在说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于推动生产力发展,说明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理性反思,故选A项;材料中“北方谈话”仅说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在于推动生产力发展,无关政治上实行拨乱反正,排除B项;1992年中共十四大时确立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排除C项;邓小平在1992年“南方谈话”时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10、这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排除D项。答案:A10时评作家梁立俊发表文章说:“我们纪念小平南巡讲话20年,也深深期待中国能够如小平同志的20年前一样,再来一次启动中国今后20年大发展的破和立。”对邓小平南巡讲话的“破”和“立”的理解正确的是()A破除苏联模式束缚,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B破除公有制束缚,建立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新体制C破除计划经济体制束缚,建立中国的市场经济体系D破除个人崇拜思想束缚,建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解析:南方讲话主要是强调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充分发挥计划和市场调节经济的作用,排除A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当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排除B项;南方讲话,提出了要搞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破除

11、计划经济的束缚,C项正确;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破除了思想的束缚,排除D项。答案:C11中共十八大文件:“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材料反映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的共同点是()A解决民主主义革命道路B中国向何处发展C解决建设什么样的党D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解析:毛泽东思想解决民主主义革命道路,不是共同点,故A项错误;邓小平理论解决中国向何处发展,不是共同点,故B项错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解决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不是共同点,故C项错误;这些理论成果都体现出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12、,故D项正确。答案:D12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系统回答了“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是我们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根本制度保证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思想的总和是中国共产党人新时代推进理论创新的集中体现和重大成果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A BC D解析:说法错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国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根本制度保证;说法错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3、是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不是思想的总和;符合题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以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新时代推进理论创新的集中体现和重大成果,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答案:D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我们改革中国的主义,是三民主义。三民主义的精神就是要建设一个极和平、极自由、极平等的国家,不但在政治上要谋民权的平等,而且在社会上要谋经济的平等。这样做法,方才可以免除种种阶级冲突、阶级竞争的苦恼。 摘编自1919年孙中山和戴季陶的一次谈话 材料二我们主张的新民主主义的经济,也是符合孙先生

14、的原则的。在土地问题上,孙先生主张“耕者有其田”按照孙先生的原则和中国革命的经验,在现阶段上,中国的经济,必须是由国家经营、私人经营和合作社经营三者组成的。而这个国家经营的所谓国家,一定要不是“少数人所得而私”的国家,一定要是无产阶级领导下而“为一般平民所共有”的新民主主义的国家。 摘编自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材料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 摘编自邓小平“南方谈话”

15、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的主要观点。指出他对中国革命的设想有何特点。(2)概括材料二提出的经济主张。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明论联合政府与新三民主义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3)与材料一、二相比,材料三在发展经济的思路上有了新的变化,但始终不变的是发展经济的宗旨。指出其变化之处,分析其不变的宗旨。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中“改革中国的主义”“谋民权的平等”“谋经济的平等”等关键信息概括归纳。 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中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内容概括其“经济主张”;第二小问,根据“符合孙中山先生的原则”分析其关系。第(3)问,结合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相关信息分析。答案:(1)观点:以三民主义改造中国社会,力图建立一个和平、自由、平等的社会。特点:政治革命与社会革命同时进行。 (2)主张:多种性质的经济形式并存;实现社会的平等发展。关系:论联合政府充分汲取了孙中山新三民主义的思想精华。(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