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历史(人民版)一轮特训 第15讲 古代中国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b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舍子 文档编号:167646 上传时间:2016-12-0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历史(人民版)一轮特训 第15讲 古代中国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b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7历史(人民版)一轮特训 第15讲 古代中国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b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7历史(人民版)一轮特训 第15讲 古代中国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b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7历史(人民版)一轮特训 第15讲 古代中国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b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7历史(人民版)一轮特训 第15讲 古代中国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b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历史(人民版)一轮特训 第15讲 古代中国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b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历史(人民版)一轮特训 第15讲 古代中国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b Word版含解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板块四 限时规范特训时间:45 分钟 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个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固基题组12015湖北孝感模拟淮南子修务训云:“神农乃始教民播百谷,相土地,宜燥湿肥硗高下,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辟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 ”材料说明()A中国农业历史悠久B神农最早发现百谷C “播百谷,相土地”就是垄作法D中国原始农业和医药学同时产生答案农相传是远古时代农业的发明者, “乃始教民播百谷” ,故 A 项正确;神农“尝百草之滋味” ,但无法推测最早发现百谷,故 B 项错误;垄作法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

2、原始农业不可能使用垄作法,故 C 项错误;“百草”泛指农作物,故 D 项错误。22016湖南怀化模拟与下列图片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一反映的是我国古代“石器锄耕”的耕作方式B图二反映的土地所有制形式后来被土地国有制取代C图三反映了我国战国时期在耕作方式上已使用铁犁牛耕D三副图片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情况答案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解析三幅图片分别反映了我国古代不同时期(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农业生产情况。图二所反映的奴隶社会土地所有制,后来被封建土地私有制取代,故选择 B。32016沧州月考 北魏均田制规定:贵族和官僚可以通过奴婢和耕牛另外获得土地,奴婢授田额与良民同,耕牛一

3、头授田三十亩,限四头牛。其主要影响是()点击观看解答视频A从根本上解决了土地兼并的问题B使劳力与田业相结合促进了农业生产C将农民束缚于土地上以加强控制D保留了贵族官僚在土地数量上的优势答案题考查的是北魏的均田制。关键信息:贵族和官僚可以通过奴婢和耕牛另外获得土地。据此可知,题干强调贵族除自身之外,还可以通过奴婢和耕牛获得与良民相同的土地,其带来的影响则是贵族可获得更多的土地,保留了贵族官僚在土地数量上的优势,故 D 项正确,A 项“从根本上解决”的说法错误;均田制具有B、 C 两项的作用,但不是题干规定内容带来的主要影响,故 B、2015威海期中 古代中国以农立国。下列关于我国古代农业经济基本

4、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男耕女织,以一家一户个体经营为主B铁犁牛耕是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C重视灌溉,明清时出现风力水车D重农的结果促进了我国古代历朝经济的发展答案题考查的是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重农抑商”政策。A 项为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生产模式,B 项为我国精耕细作传统农业的重要表现,C 项符合明清农业发展的史实。由于重农使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牢固结合,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明清时期我国经济已经逐渐落后于世界,由此可判断 D 项观点错误,故选 D 项。52016北京月考 中国的陶瓷制作技术不断进步,品种繁多,以下我国陶瓷品种出

5、现的先后顺序应该是( )珐琅彩五彩瓷青花瓷白瓷青瓷A BC D答案汉时期出现了青瓷;南北朝时期出现了白瓷;青花瓷是彩瓷的一种,元代出现;五彩瓷成熟于明代;珐琅彩在清代出现。62016盐城模拟 北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 记载:“赡(人名)初造墨,遇异人传和胶法。赡死,婿董仲渊因其法而加胶,墨尤坚致,恨其即死,流传不多也。 ”这表明当时民间手工业()A开始超越了官营手工业B手工技术传承具有封闭性C在官府压制下艰难发展D产品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答案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解析从“赡死,婿董仲渊因其法而加胶,墨尤坚致,恨其即死,流传不多也” ,可知体现民间手工技术不外传的特点,故 B 项正确;A、C、D 三

6、项虽在不同朝代都有体现,但与题意无关。提能题组72015吉林摸底 在古代中国,人口多少往往是一个地区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该表可以说明()历代长江流域人口密度比较表(人 /平方千米)上游 中游 下游西汉 根据侯家驹中国古代经济史等改编A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B长江流域的发展是先西部后东部C明朝时期我国经济全面衰落D我国政治重心南移的过程答案材料中可以看出长江流域的发展是先西部后东部。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以知道,明朝时期,我国经济继续发展,而我国政治重心是向东移、向北移的过程,排除 C、D 。A 符合所学,但题干只涉及长江流域(南方),并不能体现南北方的比较,所以也不可选。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

7、料尽在金锄头文库82016湖北重点高中联考829 年,日本记载: “传闻唐国之风,渠堰不便之处,多构水车。无水之地以斯不失其利。此间之民,素无此备,动若焦损,宜下仰民间,作备件器,以为农业之资,其以手转、以足踏、服牛回等,备随便宜。 ”该记载()A说明日本效法唐朝改革政治制度B证实唐代水车灌溉技术传入日本C彰显中日之间经济文化水平相当D体现出唐代农业自给自足的特点答案料涉及的是农业灌溉工具水车,没有涉及政治制度,A 项错误;日本记载唐代农业灌溉工具水车的用途,证实唐代水车灌溉技术传入日本,B 项正确;唐代时期中国经济水平高于日本,C 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农业灌溉工具,没有体现自给自足的特点,D

8、 项错误。92016绍兴月考 南宋时,民间有“苏湖熟,天下足 ”的谚语,到了明清时期, “湖广熟,天下足” “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的谚语十分流行。这一变化反映的实质问题是()点击观看解答视频A江浙一带的农业开始转型B经济重心已经向中部移动C太湖流域经济开始大衰退D江浙地区不再是经济重心答案题考查的是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经济方式。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南宋时,江苏苏州、浙江湖州地区成为全国粮食主产区。到了明清时期,湖广地区取代了江浙一带成为全国粮食主产区。随着古代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松江在元朝时成为当时的棉纺织业中心,到了明代中后期,浙江嘉善魏塘的纺织业也随之发

9、展,可见当地的农业开始转型,棉纺织业迅速发展。B、C、D 三项在材料中均没有体现,故答案为 A 项。102015石家庄质检郑学檬指出,宋天圣令 与唐田令相比,没有授田的规定,更无永业、口分之别;并且要求“诸官人、百姓,并不得将田宅舍施及卖易与寺观。违者,钱物及田宅并没官” 。这一规定( )A加强了国家对土地产权的控制力度B制约了商品经济的不断提高C使私人土地所有制得到充分发展D推动了小农经济健康发展答案没有授田的规定,更无永业、口分之别”表明国家对土地产权的控制力度在削弱, “诸官人、百姓,并不得将田宅舍施及卖易与寺观。违者,钱物及田宅并没官”实际上表明政府强调私人的土地产权,故 A 项错误,

10、C 项正确;土地私有和土地买卖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但是不利于小农经济的健康发展,故 B、D 两项错误。112015宿州模拟 明朝中叶以后,民营手工业在很多行业后来居上超过了官营手工业,甚至在江南地区一些手工业部门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其主要原因是()A民营手工业与市场的联系更为密切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B民营手工业技术精良、经营灵活C民营手工业主要分布于江浙沿海地区D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腐朽答案营发展在明清超过官营,原因在于自身发展的动力,而这个动力来自于市场的需要,即面向市场生产商品,这恰是官营手工业的局限性。官营技术仍占优势,排除 B 项;分布的地点不

11、是决定其后来居上的主要原因,地区的选择还是源于市场因素,排除C 项;明清制度的腐朽是其阻碍因素,排除 D 项。122016南昌模拟 明朝时有人说:“山泽之利,官取之则不足,民取之则有余。 ”宣德十年(1435 年),命全面停罢金、银、铜、铁官矿,令民自采炼。这表明()A民营手工业技术水平高B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出现C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D官营手工业管理方式落后答案山泽之利,官取之则不足,民取之则有余” ,同一个矿,官办总是失败,民营却可获利,原因在于官营手工业管理方式落后,因此明朝政府通过招商引入民间资本,D 正确。二、非选择题(共 52 分,其中 13 题 32 分,14 题 20 分)1320

12、15无锡期末 研究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中的农贷问题,是理解中国农村经济生活中“国家农民”关系的一把钥匙。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西汉时期部分国家赈贷及其用途类别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时间 史料 出处 类别文帝三年贷种食未入,入未备者,皆赦之汉书文帝纪 生产和消费并贷元狩三年徙贫民,衣食皆仰给县官,假予产业史记平准书 生产和消费并贷本始四年 遣使者振贷困乏汉书宣帝纪 生产性借贷清康熙年间部分国家赈贷年份 地区 事由 贷放措施 赈贷物康熙三年 浙江海宁 刮飓风、修 海塘 动款 货币康熙五年 广东 旱灾 动支通省积谷散 赈 谷物康熙十年 淮扬 民饥截留漕粮 6 万担,开仓米 4 万担粮米据

13、中国历代自然灾害与历代盛世农业政策资料有关内容整理材料二对于小农而言,过贫则造反,过富则独立,只有不贫不富的状态最有利于国家对小农的控制。中国长期以来国家政权与农村社会都依赖于增长缓慢的农业剩余,农民依赖于这种剩余而生存,国家依赖于这种剩余而运作,因此两者之间的紧张关系长久存在。正因如此,在中国历史上,各个朝代大都有赈贷之举,其主要原因是维持小农的不贫不富的生存状态,以防崩断国家与小农间的微弱均衡关系。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张杰农户、国家与中国农贷制度:一个长期视角材料三夫发仓廪,本以利民,而其弊反甚:仓舍一启,豪强骈集;里胥乡老,匿贫佑富。公家之积,祗以饱市井游食之徒;而野

14、处之民,曾不得见糠秕。富者连车方舆,而贫者曾不获斗升。徐光启 农政全书 荒政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国家农贷的主要特征。(9 分)(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国家实施农贷的目的。国家农贷能保持小农“不贫不富”的状态不被打破吗?为什么?(13 分)(3)材料三反映出国家农贷在推行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境”?(4 分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完善国家农贷制度的理解。(6 分)答案(1) 特征:生产性农贷和消费性农贷并重;实物农贷为主要形式( 农贷形式包括实物与资金,但以实物为主) ;农贷带有赈灾救济性质。(2)目的:维护小农经济的延续;调节贫富差距;扩大国家经济来源;赈

15、灾救济,缓和社会矛盾,以稳定和巩固统治。判断:不能。理由:封建国家政权的维持必须依赖于对农民的盘剥和掠夺;土地私有制(土地兼并)必将导致贫富分化。(3)困境:地方势力巧取豪夺,国家农贷对象发生严重偏离;农民未得实利,贫富差距反而加大。(4)理解:国家要科学指导农民对农贷的利用,切实提高农民的生产和还贷能力;国家农贷要建立规范化的管理体制,对农贷的推行要有效监管;农贷实施要关注民生,不与民夺利。解析第(1)问,从“西汉时期部分国家赈贷及其用途类别”的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头文库表格“类别”中,可以归结出贷款的共同特点是生产和消费并贷;从“清康熙年间部分国家赈贷”表格的“赈贷物”一栏可以概括出“实物农贷为主”的特点;从“事由”一栏信息可以归纳出有“赈灾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