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阅读训练(三)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6742276 上传时间:2017-11-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8.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记叙文阅读训练(三)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记叙文阅读训练(三)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记叙文阅读训练(三)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记叙文阅读训练(三)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记叙文阅读训练(三)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记叙文阅读训练(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记叙文阅读训练(三)(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记叙文阅读训练(三)通过对记叙文阅读训练二内容中对于修辞手法,描写方法,表现手法等的熟练掌握,在这一节课中重点对句子,字词赏析类的题型进行训练。【方法归纳】1、抓关键词语赏析句子。很多重点句的含义,往往是通过一、二个动词、形容词、副词、数量词等关键词语传递出来的。抓住句中关键词语去深入理解句子,是常用的可取的一种赏析句子的方法。 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修辞手法的运用,能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形象、生动、传神。特别是比喻、拟人手法的运用,使文章更加鲜明生动,摇曳多姿。3、从结构作用的角度赏析句子。一个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有承上启下、前后呼应、总结上文或总结全文等。我们应该抓住总领句、过渡句、总结

2、句分析其在结构上的作用。 4、从艺术手法的角度赏析句子。艺术手法是作家在创作中为塑造艺术形象,表达审美情感时所运用的各种具体的表现手段,如衬托、对比、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联想、想象、象征等。 5、从句式特点入手赏析句子。常见的句式特点有:排比句、反问句、双重否定句、长短句结合、句子对仗等。解题思路:1. 品析语言技巧(方法)2. 不同方法的一般作用(规范化)3. 结合语境分析具体的作用,写出什么内容,联系上下文,抓关键词理解。 (具体化)4. 揭示表达效果 (联系中心,作者的思想感情、观点态度 ,人物情感、性格、品质)答题样式: 方法:(修辞、描写手法等)+规范化(生动、形象、细腻、强调、突出

3、等) +具体化(写出了内容、心理)+表达效果(感情、性格、主题等)小试牛刀1.请简要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着重号词语的表达效果。我很贪婪地捧着瓜果啃,母亲在一旁心满意足地看。答:“。 2.对划线句子进行赏析。老屋是父亲耗尽心血的杰作。我小时候,常听父 亲说起,他和一家人是在赤日炎炎的酷暑下挥锄破土,头顶满天繁星赶运木料、 砖块、沙石,直至北 风呼啸的严冬圆垛上梁。 【A】像春燕衔 泥般,几经周折,终于盖起了这个属于自己的窝。 【B】那时候,每当亲友上门,父亲总会喜形于色地拍拍门窗,或者指指屋上的椽皮、横梁,夸他这房子坚固耐用。一个秋日,村里来了位 摄 影师,平日不爱照相的父亲,突然换上他仅有的一件中

4、山装,拉着一家人在老屋前照了张相。还一再叮嘱我记住,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A】:【B】:(一)最美的善举从第一次踏进这间病房时起,我便有些讨厌3号床那个陪床的男人。男人姓苏,四十出头的样子,穿一件皱皱巴巴的短衫,浓眉凹目,络腮胡子,看上去挺吓人的。 “络腮胡子”大大咧咧的,说话时声带像是安了喇叭,从不掩饰自己的喜怒哀乐。他非常爱吃肉,羊排、猪 杂儿、 红烧牛肉是他食谱上的主角。尤其是到了中午,他总是喜欢买 回五六个酱紫色的猪蹄儿,啃得啧啧作响,弄得那 张原本就腻乎乎的脸像是刚从油锅里浸过一般。每天中午只要一吃完饭, “络腮胡子”便毫不客气地把挨着窗台的那个空床据为己有,人往上面一躺,两分钟

5、不到便鼾声大作, 给 人的感觉这儿不是病房倒像是他的家。同“络腮胡子 ”形成鲜明对 比的是1号床的那对母子,他们总是安安静静的。1号床的女人患乳腺癌,刚刚做了手术。她有两个孩子,女儿 读高三,儿子上小学。她的男人只靠种地养些鸡鸭挣生活。正 值夏播季 节,男人极少来探望,更多的时候只有那个十二三岁的男孩守候着母亲。男孩很懂事,主动包揽了整个病房里的热水供应,每次有人帮他扶着母亲去做检查,男孩总忘不了说声“ 谢谢”。1号床的桌上基本没什么水果,偶尔有个苹果或一两块西瓜,母子俩也是推来让去的。有时男人会从街上 买点儿卤肉来,女人就埋怨他乱花钱,然后把大部分肉夹到孩子的碗里。一天,男人来探视时竟带了一

6、小袋炸蝉蛹来,黄灿灿、香脆脆的。男人 给我和“络腮胡子 ”各抓了一把,一屋子人都嚼出了满嘴的香。尤其是“络腮胡子” ,像发现了新大陆似的,一再恳求1号床的男人帮自己弄点儿来。说在饭店里吃过这东西,25块钱一盘,却没这个新鲜。只要能帮着弄些来,愿意按一元一个买他的。1号床的男人笑了笑,没说什么。几天后,1号床的男人果然又弄了些来。 “络腮胡子” 如获至宝,点过数,非要 给对方27块钱不可。1号床的男人不肯收, “络腮胡子” 便硬是把钱塞给了男孩,并且说就喜欢吃这口儿,只要是活的,有多少要多少。1号床的男人并没在意,男孩却把这话放在了心上。一到傍晚便跑到医院后面的树林里去找,最多时一晚上竟能找到二

7、三十个, “络腮胡子”总是照数全收。有了这项收入,1号床的餐桌上渐渐丰盛起来。中午时,男孩会 为母亲买上一个肉菜;晚上,再加一袋鲜 奶。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半个月。一天,男孩悄悄地告诉我, “络腮胡子”吃蝉蛹上了瘾,现在有两个小朋友在帮着找,他按 2毛钱一个从小朋友手里收来再卖给“ 络腮胡子”。我惊讶于男孩的精明,也为他能找到这样一个赚钱的途径而高兴。婆婆出院时,我把亲友送的水果、奶粉和罐头之类的东西都留给了1号床。起初1号床的女人不肯收,我 谎称车小,再跑一趟 还不 够油钱,那女人才 讪讪地接受了。后来的一天,我去医院办理医保退款手续,从停 车场出来, 刚走了几步,远远看到“络腮胡子 ”手里拎着

8、一个塑料袋儿,径直走进路旁的灌木丛中。等到走近,我才发现,他从塑料袋里倒出的,竟是一堆儿蝉蛹!“苏大哥,这”他抬头,见是我,尴尬地笑了笑:“买得太多了”“那你还买它干嘛? ”我疑惑地 瞅着他。“嘿嘿, ”他挠了挠头,露出一脸和他的性格极不相称的腼腆, “看那一家怪不容易的,大忙咱也帮不上,添个菜钱还是有的。 ”我恍然大悟,原来苏大哥一直在用这样的方式帮助1号床的病友。那一刻,我的心头忽然涌起一股别样的温暖(选文有改动)1选文题目中的“善举”指什么事情?为什么说它是“最美” 的?(4分)答: 2对下面句子中画线部分进行简要赏析。 (3分)尤其是到了中午,他总是喜欢买回五六个酱紫色的猪蹄儿,啃得啧

9、啧作响,弄得那张原本就腻乎乎的 脸像是刚从油锅里浸过一般。答: 21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 词语的含义。 (4分)起初 1号 床 的 女 人 不 肯 收 ,我 谎 称 车 小 ,再 跑 一 趟 还 不 够 油 钱 ,那 女 人 才 讪 讪 地接 受 了 。答:他抬头,见是我,尴尬地笑了笑:“买得太多了”答:22选文用第一人称来写有什么好处?(2分)答:23选文 主 要 运 用 了 欲 扬 先 抑 和 对 比 的 写 法 ,请 就 其 中 的 一 种 写 法 结 合 选 文 作 简 要分 析 。(3分 )答: (二)蔷薇几度花丁立梅 喜欢那 丛蔷薇。与我的住 处隔了三四十米 远,在

10、人家的院 墙上,趴着。我把它当作大自然赠予我们的花,每每在阳台上站定,目光稍一落下,便可以饱览它了。这个时节,花开了。起先只是不起眼的一两朵, 躲在绿叶间,素素妆,淡淡笑。眼尖的我 发现了,欢喜地叫起来,呀, 蔷薇开花了。我欣赏着它的点点滴滴,日子便成了蔷薇的日子,很有希望很有盼头地朝前过着。也顺带 着打量从蔷 薇花旁走过的人。有些人走得匆忙,有些人走得从容;有些人只是路过,有些人却是天天来去。看久了,有一些人,便成了老相 识。譬如那个挑糖担的老人。老人着靛蓝的衣,瘦小,皮肤黑,像从旧画里走出来的人。他的糖担子,也绝对像幅旧画:担子两头各置一匾子,担头上挂副旧铜锣。老人手持一棒槌, 边走边敲,

11、当当,当当当。 惹得不少路人循了声音去寻, 寻见了,脸上立即浮上笑容来。呀!一声惊呼,原来是卖灶糖的啊。可不是么 ! 匾子里躺着的,正是灶糖。奶黄的,像一个大大的月亮。久远了啊,它是贫穷年代的甜。那时候,挑糖担的 货郎,走村串户,诱惑着孩子们,给他们带来幸福和快乐。只要一听到铜锣响,孩子 们立即飞奔进家门,拿了早早 备下的破烂儿出来,是些破铜烂铁、 废纸旧鞋的, 换得掌心一小 块的灶糖。伸出舌头,小心舔,那掌上的甜,是一丝一缕把心填满的。现在,每日午后,老人的糖担儿,都会准 时从那丛蔷薇花旁经过。不少人围过去买,男的女的,老的少的,有人买的是记忆,有人买的是稀奇这正宗的手工灶糖,少见了。便养成

12、了 习惯,午饭后,我必跑到阳台上去站着,一半为的是看蔷薇,一半为的是等老人的铜锣敲响。当当,当当当好,来了!等待终于落了地。有时,我也会飞奔下楼,循着他的铜锣声追去, 买上五块钱的灶糖,回来慢慢吃。跟他聊天。 “老头!” 我这样叫他,他不生气,呵呵笑。 “你不要跑那么快,我追都追不上了。 ”我跑过那丛蔷薇花,立定在他的糖担前,有些气喘吁吁地说。老人不紧不慢地回我:“ 别处,也有人在等着买呢。 ”祖上就是做灶糖的。这样的营生,他从十四岁做起,一做就做了五十多年。天生的残疾,断指,两只手加起来,只有四根半指头。却因灶糖成了亲,他的女人,就是因喜吃他做的灶糖嫁给他的。他们有个女儿,女儿不做灶糖,女儿

13、做裁 缝,女儿出嫁了。“这灶糖啊,就快没了。 ”老人说,语气里倒不 见得有多愁苦。“以前怎么没 见过你呢 ?”“以前我在 别处卖的。 ”“哦,那是甜了别处的人了。 ”我这样一说,老人呵呵笑起来,他敲下两块灶糖给我。奶黄的月亮,缺了口。他又敲着铜锣往前去,当当,当当当。敲得人的心,蔷薇花朵般地,开了。一日,我带了相机去拍蔷薇花。老人的糖担儿, 刚好晃晃悠悠地过来了,我要求道:“和这 些花儿合个影吧。 ”老人一愣,笑看我,说:“ 长这么大,除了拍身份照,还真没拍过照片呢。 ”他就那么挑着糖担子,站着,他的身后,满墙的花骨朵儿在欢笑。我拍好照,给他看相机屏幕上的他和蔷薇花。他看一眼,笑。复举起手上的

14、棒槌,当当,当当当,这样敲着,慢慢走远了。我和一墙头的蔷薇花,目送着他。我想起南朝柳恽的咏蔷薇来:“不摇香已乱,无 风花自 飞。 ”诗里的蔷薇花,我自轻盈我自香,随性自然,不奢望,不强求。人生最好的状态,也当如此罢。1.挑糖担的老人具有怎样 的品性?(3 分)2.第段中的 “记忆”和“稀奇”分别指什么?(2 分)记忆: 稀奇: 3.品味文中两处画线句,按要求答题。(5 分)(1)赏析句子。(3 分)起先只是不起眼的一两朵,躲在绿叶间,素紊 妆,淡淡笑。(2)句中加点的 “甜”字好在哪里?(2 分)哦,那是甜了别处的人了。4.简析“ 蔷薇”在文中的作用。(3 分) 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 段中写到“有些人走得匆忙,有些人走得从容;有些人只是路过,有些人却是天天来去” ,结合下文看,挑糖担老人属于走得从容、天天来去的人。B第段中描写老人的糖担子,突出了一个 “旧” 字,暗示了老人做灶糖时间之久,也唤起 了“我”对逝去生活的回忆。C第段中的插叙交代老人的女儿不做灶糖了,表明老人做手工灶糖的技艺将后继无人,老人对此感到悲哀。D文中多 处 通过老人的 “笑”来表现老人的心情,比如第 13 段中“老人呵呵笑起来”,第 14 段中“他看眼,笑”都写出了老人的开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