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化学2.溶解性表 酸碱盐基础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16740565 上传时间:2017-11-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课:化学2.溶解性表 酸碱盐基础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2课:化学2.溶解性表 酸碱盐基础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第2课:化学2.溶解性表 酸碱盐基础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第2课:化学2.溶解性表 酸碱盐基础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第2课:化学2.溶解性表 酸碱盐基础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2课:化学2.溶解性表 酸碱盐基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课:化学2.溶解性表 酸碱盐基础(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选择题:1.草木灰是农家肥,其主要成分是 K2CO3,它属于( ) 。A.磷肥 B.氮肥 C.钾肥 D.复合肥2.下列物质属于可溶性盐的是( ) 。A.纯碱 B.碳酸钡 C.消石灰 D.硫酸3.在 pH 为 4 的酸性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能使 pH 减小的是( ) 。A.水 B.氢氧化钠 C.硫酸 D.氢氧化钙4.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在常温下两两混合都会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 。A. NaCl、CuSO 4、KNO 3 B. BaCl2、NaNO 3、K 2CO3C. HCl、Ca(OH) 2、Na 2CO3 D. HCl、MgSO 4、Na 2SO45.某盐和某些碱、盐、金属反应后都有

2、不溶于水的物质析出,此盐是下列的( ) 。A. KNO3 B. Na2SO4 C. BaCl2 D. CuSO46.下列各组溶液混合后,加入过量的盐酸,最终仍有沉淀的是( ) 。A. FeCl3 和 KOH B.MgCl2 和 AgNO3C. Na2CO3 和 CaCl2 D.Ba(NO3)2 和 K2CO37.从下列实验现象中,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 。A.往溶液中加 BaCl2 溶液生成不溶 .于硝酸的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一定含 SO42-B.浓硫酸能使纸张碳化变黑,说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C.氯化钠晶体不导电,说明氯化钠晶体中不存在离子D.溶液中加稀盐酸,有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放出,

3、说明溶液中有 CO32-8.鉴别 HCl 和 H2SO4,最好使用以下哪种试剂(或物质) ( ):A.紫色石蕊试液 B.酚酞试液 C.铁屑 D.硝酸银溶液 E.氯化钡溶液 F.氢氧化钾溶液9.工厂中含有少量氧化铜和锌粉的废渣与废盐酸混合形成污水,若向污水中加入足量的铁粉,则处理后的水中一定含有的金属离子是( ) 。A. Zn2+、Cu 2+ B. Zn2+、 Fe2+ C. Cu2+、Fe 2+ D.只有 Fe2+10.将 14 克某金属 M 放入足量的盐酸中,完全反应后生成 MCl2 型化合物,并放出 0.5 克氢气,则 M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 14 B.28 C.42 D.56

4、11.含有一种杂质的铁 2.8 克,与过量的稀硫酸反应后,放出的氢气多于 0.1 克,则铁中含有的杂质可能是( ) 。A.镁 B.银 C.锌 D.铜12.由 Na、C、O、H 中的 2 种或 3 种元素组成的甲、乙、丙、丁四种化合物。甲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碱和盐;乙能与 NaOH 反应生成盐和水;丙与盐酸反应的生成物中有盐和水;丁呈中性,与 CO2 或 CaO 反应生成酸或碱。下列关于四种化合物的推断错误的是( ) 。A.甲一定是 Na2CO3 B.乙一定是 CO2(或 H2CO3) C.丙一定是 NaOH D.丁一定是 H2O13.司机驾车前饮用的饮料中不能含有的物质是( ) 。A.乙醇

5、B.食盐 C.二氧化碳 C.蔗糖14.在空气中加热 4.8 克铜粉,使其全部变成氧化铜,然后将它放入足量的稀硫酸中,反应完全后,蒸发溶剂,则可得到硫酸铜晶体的质量是( ) 。A.9.38 克 B.18.75 克 C.12 克 D.24 克15.下列关于盐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能与硝酸银生成白色沉淀的溶液一定是盐酸B.酚酞试液遇酸变成红色C.盐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D.用加热蒸发溶剂的方法就可以使稀盐酸变成浓盐酸16下列各组离子中,由酸电离出来的是 A K+、OH 、 B Na+、K +、OH C H+、 、 D Na+、K +、SO42- NO3-S42- SO42-17pH 等于零

6、的溶液为 A 酸性溶液 B 碱性溶液 C 中性溶液 D 无此溶液18等质量的 Na、Mg 、Al、 Fe 四种金属,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 A Al、Na 、Mg 、Fe B Al、Mg 、Na 、FeC Na、Mg、Al、Fe D Fe、Al、Mg 、Na19在稀硫酸中加入下列哪种物质,溶液的导电性会出现如图所示的变化 A 锌粒 B Ba(NO3)2 C BaCl2 D Ba(OH)2*20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ZnH 2SO4浓ZnSO 4H 2 B. 2Fe6HCl2FeCl 33H 2C. CuO2HNO 3Cu(NO 3)2H 2

7、O D. Fe(OH)32HCl FeCl 22H 2O21下列变化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 )A. CaO Ca(NO 3)2 B. Al(OH)3 Al 2(SO4)3C. FeO FeCl 3 D. Na2CO3 NaCl22将质量相同的 M、N 两种金属分别放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盐酸中,待反应完毕后,发现 M 比 N 剩余的质量多,则二者产生氢气的质量 ( )A. MN B. MN C. MN D. 无法比较23下列物质中能与镁、氧化铜、氢氧化钠、硝酸银都发生反应的是 A 氯化钡 B 生石灰 C 硝酸 D 盐酸24在不允许用酸碱指示剂的条件下,欲将含盐酸的氯化钙溶液由酸性变为中性

8、,可选用的试剂是 A 石灰水 B AgNO3 C CaCO3 D CaO25用 20%的稀硫酸恰好中和 20%的氢氧化钠溶液 20 g,加入稀硫酸的质量是 A 20 g B 大于 20 g C 小于 20 g D 不确定26下列因果关系成立的是 A 因为酸溶液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都是酸溶液B 因为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所以常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C 因为盐酸、稀硫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所以它们可以用来除铁锈D 因为稀硫酸中含有氢气,所以锌和稀硫酸反应时,置换出酸中的氢气27下列各组物质能共存于水溶液中的是 A AgNO3 和 NaCl B CaCl2 和 ZnNO32C C

9、uSO4 和 NaOH D NaHCO3 和 HCl28下列各组物质,需借助酸碱指示剂,才能判断反应能否发生的是 A 石灰石和盐酸 B BaOH2 和 H2SO4C Fe2O3 和盐酸 D NaOH 和 HCl29某无色溶液具有如下性质: 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与 CuSO4 溶液反应可产生蓝色沉淀, 与碳酸钾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此溶液是 A 氢氧化钠溶液 B 澄清石灰水 C 氯化钙溶液 D 盐酸30下列各组混合液中,pH 小于 7 的是 A 20 g 10%的 NaOH 溶液和 20 g 10%的 HNO3 溶液B 20 g 10%的 NaOH 溶液和 20 g 10%的盐酸C 20 g

10、10%的 NaOH 溶液和 20 g 10%的 H2SO4 溶液D 20 g 10%的 NaOH 溶液和 20 g 10%的磷酸溶液二、填空题:31我国西汉时期就开始冶炼铜,方法是先用硫酸与氧化铜反应,再用铁置换出铜,成为“湿法炼铜” 。写出上述两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 _ ;(2) _32写出符合下列事实的化学方程式。(1)向露置在空气里已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产生气泡:_(2)工业生产上用烧碱溶液来吸收产生的二氧化硫气体:_33盐酸中混有少量的硫酸,为了除去硫酸,可以加入适量的_溶液。34完成并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1 CuO CuCl2 ;2 H2SO4 FeSO4 ;

11、3 CuOH2 CuSO4 ;4 H2SO4 2HCl35除去铜粉中混有的少量 CuO,可加入 ,化学方程式是 。除去 KCl 中混有的少量 K2SO4,可加入 ,化学方程式是 。36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物 质 所加试剂的化学式和采用的方法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NO3HClHClH2SO4NaClNa2CO3CaOCaCO3NaNO3Na2SO4CuCuO37在反应 AH 2SO4B 2HCl 及 A2AgNO 32C Ba(NO 3)2 中,A 、B 、C 各表示一种物质,这三种物质的化学式为:A ,B ,C 。38某溶液中含有 Na+、H +、Cl 、 四种离子,若滴紫色石蕊试液,则显 色。欲证SO42-明两种阴离子确实存在,应先加适量的 溶液,使 完全沉淀过滤除去;再加入 溶液,以确定 离子的存在。原溶液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