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虹口高三二模语文参考答案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6740518 上传时间:2017-11-0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41.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虹口高三二模语文参考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15年虹口高三二模语文参考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5年虹口高三二模语文参考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虹口高三二模语文参考答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参考答案(一)(17 分)1、(2 分)珍贵文物大量流失海外。 2D3、(3 分)D 解析:“东方文明源自西方”的说法并不是在提出丝绸之路之后,根据原文内容,欧洲学术界之所以提出丝绸之路,就是为了指明东方文明源于西方。4、(3 分)推翻了欧洲学术界对东方文明的歪曲认识,明确了以中国为主体的东亚文明,是早已独立形成生态环境。5、(4 分)运输成本降低,铁路覆盖面积扩大;资源与市场得以串联。(答出一点给 2 分,答出两点给 4 分)6、(5 分)要点:发展旅游业,推广农特产品,资源共享。(二)(20 分)7、(2 分)黄公望用一生完成了富春山居图,富春山居图也成就了黄公望的人生;这样的画也寄寓了人

2、的成长、成熟过程,寄托着人的生存体悟和生命情怀。8、修辞(比拟,比喻),语法(整散),写法(描写,虚实)9D F (A 错在浓墨重彩处第 6 节,画作却从清淡的村庄开始;B 画卷内容是想象的,而非画家本人成长经历;C 不是宁静淡泊之感;E 元代画作部署表现这个精神,本画卷表现了这个精神)10.(2 分)承接上文,由画作写到画家,引出了下文对画道的深刻概括;黄公望的人生经历成就了富春山居图的艺术魅力;伟大的艺术作品往往沉淀着创作者深厚的生命体认。11、(3 分)运用对比手法,用秦淮八艳的“柔弱无骨”“媚眼”“依附”的“小品画”,突出黄公望的“大气”。12、富春山居图是元代画家 1 黄公望历时数年

3、创作而成的山水画。这幅近七米的长卷 1,以富春江一带的山水 1 为蓝本,描摹景色的同时,融入了画家对人生的理解 1。它是元代文人山水画的典型代表,为后人所 1 推崇。(不超过字)(三)13.(1)宛在水中坻 (2)吾尝跂而望矣 (3)香雾云鬟湿 (4)间关莺语花底滑 (5)侵晓窥檐语 (6)则孤陋而寡闻 (7)猛志固常在 (8)假作真时真亦假14(1 分)秋雨连绵不止,遍地是水,人被困室内,贬所气候环境恶劣。15(3 分)D(反衬作者重阳纵饮,忘怀得失的胸襟。 )16(4 分)比喻、夸张,用典、设问,等手法,身处险境不向命运屈服;此句巧用晋诗人谢瞻、谢灵运戏马台赋诗为乐的典故(1 分),言说自

4、己重阳节不但照例饮酒赏菊,还要骑马射箭,吟诗填词,其气概直追古时风流人物(1 分)。抒发了作者老当益壮、穷且弥坚的乐观奋发精神(1 分)。此处典故的运用收到了言简意丰、余韵盎然的效果(1 分)。【简析】上片首二句写黔中气候,以明贬谪环境之恶劣。黔中秋来阴雨连绵,遍地是水,人终日只能困居室内,不好外出活动。不说苦雨,而通过“一漏天”、“似乘船”的比喻,形象生动地表明秋霖不止叫人不堪其苦的状况。“乘船”而风雨喧江,就有覆舟之虞。所以“似乘船”的比喻是足不出户的意思,又影射着环境的险恶。联系“万里”二字,又有去国怀乡之感。 下三句是一转,写重阳放晴,登高痛饮。说重阳天霁,用“及至”、“也”二虚词呼应

5、斡旋,有不期然而然、喜出望外之意。久雨得晴,又适逢佳节,真是喜上加喜。遂逼出“催醉”二字。“鬼门关外蜀江前”回应“万里黔中”,点明欢度重阳的地点。“鬼门关”这里是用其险峻来反衬一种忘怀得失的胸襟,颇有几分傲兀之气。过片三句承上意写重阳赏菊。古人重阳节有簪菊的风俗,但老翁头上插花却不合时宜,即所谓“几人黄菊上华颠”。作者借这种不入俗眼的举止,写出一种不服老的气概。“君看”、“莫笑”云云,全是自负口吻。这比前写纵饮就更进一层,词情再扬。最后三句是高潮。此三句说自己重阳节不但照例饮酒赏菊,还要骑马射箭,吟诗填词,其气概直追古时的风流人物。此处巧用晋诗人谢瞻、谢灵运戏马台赋诗之典。末句中的“拍肩”一词

6、出于郭璞游仙诗“右拍洪崖肩”,即追踪的意思。下片从“莫笑老翁犹气岸”到“风流犹拍古人肩”彼此呼应,一气呵成,将豪迈气概表现得淋漓尽致。此词为作者贬谪黔州期间的作品。写出他穷困险恶的处境中,不向命运屈服的博大胸怀;主要通过重阳即事,抒发了一种老当益壮、穷且益坚的乐观奋发精神。铸词造句新警生动,用典自然贴切,其豪迈之气动人心魄。(五)17.(1)赴任 (2)最终 (3)焚烧 (4)感激 18.B 19.C20.(1)你本来没有杀人之心,何必向我请罪呢!(相、谢)(2)正遇上年成不好谷物歉收,借债人没办法偿还,都来向李士谦道歉。(值、登、谢)21.乐善好施、宽厚仁慈22.李士谦急人所急,乐于助人,不

7、居己功,于今有积极意义;但过分宽恕盗粟者,私纵过失杀人者,于理不合。23.A 24.选拔人才应以是否能胜任其职为标准,而不应以门第为要,主要应看其才德。25.D 26. 论证方法 1 分(三选一:类比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举例 1 分;分析 1分27.以执政者的“许”和“忤”作鲜明对照,引人深思,揭示社会上庸才存在的原因。【参考译文 1】李士谦字子约,是赵郡平棘人。幼年丧父,因侍奉母亲孝顺而闻名。十二岁时,北魏广平王元赞征召为开府参军事。博览群书,同时擅长天文术数,齐吏部尚书辛术召他做员外郎,赵郡王睿推举他为品行高尚的人,他都称病不去。后来朝廷把他提拔为国子祭酒,士谦知道后,竭力推辞,得

8、以作罢。隋朝建立后,终生不做官。(李士谦)家里富裕,但自己处处都很节俭,每每以帮助别人为责任。州里有死了人而家里又无法安葬的,士谦总是赶快奔赴那儿,按照丧事的需要供给钱财。有兄弟间财产分配不均,以至互相争吵告状的,士谦听说之后拿出自己的钱财给了那个少的,使他的财产和分得多的相等。兄弟两人很惭愧,互相推让,最终都成为善人。有个人的牛毁坏了他的田地,他牵到凉快的地方喂着,比牛的主人照顾得还好。看见有人偷割他的禾黍,却默默地避开。他的家童曾抓住一个偷粟的,士谦安慰这人说:“这是贫穷所致,不应该责备。”就让放了他。他的仆人曾和同乡人董震因喝醉酒比力气,董震掐住仆人的咽喉掐死了。董震很害怕,向士谦请罪,

9、士谦安慰他说:“你本来没有杀人之心,何必向我请罪呢!但是可以远远地离开,不要被官吏捉住。”士谦性情宽厚,类似的情况很多。这以后他拿出自家的数千石粮食,借给同乡人。正遇上年成不好谷物歉收,借债人没办法偿还,都来向李士谦道歉。李士谦说:“我家多余的粮食,本来就是想用来救济别人的,难道是为了图利吗?”于是把向他借债的人全部召集在一起,为他们摆下丰盛的酒席,当着他们的面烧毁了所有契约,说“你们的债全勾销了,希望不要再为此挂念了。”让借债的人各自回去。第二年,大丰收,欠债的人都争相来向他还债,李士谦拒绝了,一点都没有接受。有一年又遇上饥荒、很多人都死了,李士谦又拿出他家所有的钱,买来米做成粥供给那些受饥

10、饿的人,依靠他而生存下来的人数以万计。到了春天,他又拿出粮食种子,分给那些贫困的人家。赵郡的农民非常感激他。开皇八年,士谦死在家中,当时六十六岁。赵郡的男男女女听说了,无不流着泪说:“我们这些人不死,反而让李参军死了!”参加葬礼的有一万多人。【参考译文 2】郁离子对执政者说:“如今录用人才,是只凭凑数呢,还是认为贤良而依靠他图谋治国呢?”执政者说:“也就是选取那些贤良者而录用的!”郁离子说: “倘若如此,那么相国的做法和说的话就大不一样了。 ”执政者说:“为什么这样说呢?”郁离子说:“我听说,农民耕田,不用羊负轭;做买卖的商人赶车,不用猪担任骖服。因为知道它们不可能成事,恐怕被它们坏了事啊。所以夏、商、周三代取士的办法,首先必须学习,而后才可做官;必须用处理政务考核他,若有才能,就录用他。不管他的世系家族如何,只看他是否贤良,不轻视那些有才德而地位卑微的人。如今担任法度纲纪职务的人,寄托着一个国家如同耳朵、眼睛那样重要的使命,要严格选拔。只看仪表服饰行吗?只看言谈举止行吗?你却不能公平对待天下的贤士,而录用的全是那些世家贵族的后代及与自己关系亲近的纨绔子弟为官。你如此爱国家的做法,还不如农民爱耕田、商人爱车马的做法呢。 ”执政者虽然口头上同意郁离子的话,但内心却不服从他的主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