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苏联的经济改革 每课一练(岳麓版必修2)2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16725658 上传时间:2017-11-0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81.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8课 苏联的经济改革 每课一练(岳麓版必修2)2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第18课 苏联的经济改革 每课一练(岳麓版必修2)2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18课 苏联的经济改革 每课一练(岳麓版必修2)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8课 苏联的经济改革 每课一练(岳麓版必修2)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第 1 页 共 2 页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第 18 课苏联的经济改革基础巩固1.二战后,苏联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是()A.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日益显露B.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有增无减C.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继续遭到破坏D.农业全盘集体化的消极影响一直持续到战后,导致农业单位面积产量没有提高解析: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是造成其他社会问题的根源。答案:A2.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经济改革失败的主要原因是()A.把重点放在农业方面B.把重点放在工业方面C.没有改变原有的经济体制D.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解析:没有改变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是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的主要原因。

2、答案:C3.下列措施中,属于赫鲁晓夫改革内容的是()开垦荒地开展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尝试推行“物质利益原则”允许个体经济存在A. B.C.D.解析:本题可用排除法选择,因为“允许个体经济存在”不属于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故把含的选项排除即可。答案:A4.下列对赫鲁晓夫改革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并取得一定的成效B.大种玉米运动符合当时苏联的社会实际C.只是在维持原有经济体制基础上的局部改革D.农业是其改革的重点解析:大种玉米运动不顾苏联的实际,搞过了头,带来灾难性后果,故 B 项不正确。答案:B5.下列符合勃列日涅夫改革的有()改革的重点在工业方面改革的重点在农

3、业方面个人独断专行,瞎指挥,出尔反尔,政策不稳定是其改革失败的重要原因改革中注意运用价值规律,扩大企业的自主权A.B.C.D.解析:是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应予以排除。答案:C综合应用6.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造成农、轻、重比例失调的最主要原因是()A.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B.片面发展重工业C.国家从农民身上拿走的东西太多,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挫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第 2 页 共 2 页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D.轻工业发展品种单调和布局不合理解析:苏联国民经济比例失调与当时领导人的指导思想有关,更具体的是来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敌视的压力,因此把发展与国防工业有关的重工业放在了首位。答案:B7.阅读下

4、列材料:材料一:1953 年,斯大林逝世。不久,赫鲁晓夫(18941971)当选苏共中央第一书记,开始对苏联内外政策进行调整。材料二: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几乎每两位科学家中就有一位在研究坦克、火炮和导弹,军工生产差不多占国民生产的 40%。由于军备竞赛和改革停滞,生产效率和经营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人民的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较大的提高。20 世纪 80 年代上半期,苏联人均生活水平只相当于美国的 1/3 左右。广大人民群众的不满情绪越来越强烈,渴望改变现状的呼声日益高涨。请完成:(1)勃列日涅夫的改革和赫鲁晓夫的改革有何异同?(2)对比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的教训,你能说说我国经济改革有

5、哪些成功的经验?解析:第(1)问比较勃列日涅夫和赫鲁晓夫的改革,可从目的、内容、结果、失败原因等方面入手;第(2)问分析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失败要抓住关键:改革没有突破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然后结合我国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城市的改革情况及其成就进行对比。参考答案:(1)相同点:目的:都是为了解决斯大林体制的弊端。结果:都取得一些成果,但最终失败。失败的主要原因:都没有从根本上破除高度集中的斯大林体制。不同点:前者的重点在农业领域,后者的重点在工业领域。(2)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在原有计划经济体制的范围内进行,只是对原有体制的小修小补。我国在农村的改革,主要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

6、镇企业;在城市变单一的公有制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从根本上克服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这是苏中两国改革一败一成的根本原因。8.结合苏联和中国改革的情况,谈谈你对社会主义改革与发展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的认识。解析:社会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曲折发展是 20 世纪历史发展的最明显的特征之一。认识这种曲折应注意从社会主义刚刚起步、苏联模式的受挫、中国改革的成功、国际资本主义的敌视等多方面进行分析。参考答案: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国家如果在经济现代化建设和政治民主化方面不能赶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要真正站住脚是很困难的。社会主义需要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才能走向成熟。资本主义多方面的敌视、 “围剿”和遏制以及颠覆,这种外部条件对社会主义国家和运动的发展,无疑带来了严重影响。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表明,它需要通过改革不断完善,改革既是社会主义革命的继续问题,又事关革命的成败问题。东欧的失利和苏联的解体,说明了苏联模式的受挫,但并非整个社会主义的失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应从本国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创自己的模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