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狮山镇初三第二次模拟试语文卷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6723832 上传时间:2017-11-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9.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狮山镇初三第二次模拟试语文卷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4年狮山镇初三第二次模拟试语文卷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4年狮山镇初三第二次模拟试语文卷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4年狮山镇初三第二次模拟试语文卷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4年狮山镇初三第二次模拟试语文卷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年狮山镇初三第二次模拟试语文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狮山镇初三第二次模拟试语文卷(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试卷第 1 页 共 7 页2014年狮山镇初三第二次模拟试语文卷说明:1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共五大题,8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能超过120分。3本试卷的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都在答题卡上作答,不能答在试卷上。4其余事项见答题卡。第卷(选择题共23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共10分)1请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 A、旁骛(w) 妖娆(ro) 恪尽职守 (g) B、亵渎(xi) 风骚(so) 一代天骄(jio)C、襁褓(qing) 谀辞(y) 强聒不舍(g

2、u) D、忐忑(h) 睿智(ru) 媚上欺下 (mi)2.选出下列句子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A、人们世代交替,我们每个人都不免变成一杯黄土。B、多少过分的谀词与夸奖,都没有使你丧失自知之名。C、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D、 老子里头“安其居,乐其业”那两句话,断章取意造出来的。3选出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 ( )他因为 疲劳,体力已经非常衰弱,每走一步就会不自觉地摔倒。这种科学的魅力,就是使我能够 在实验室里埋头工作的主要原因。我感到一种 的恐惧,一种同亲人隔绝、同大地分离的孤独感油然而生。A、过度 终生 不可名状 B、过渡 终生 不可

3、名状C、过渡 终身 莫名其妙 D、过度 终身 莫名其妙4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A、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任何人都难免没有缺点。B、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密切关怀着马航的最新消息。C、经过专家组的考核,我校生命教育省“十二五”立项科研课题顺利通过省评估验收。D、保护并了解我们佛山的传统文化,是每个佛山人义不容辞的责任。5、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心灵是 ,它包容着世间的一切;心灵是 ,偶尔也会泛起阵阵涟漪;心灵是 ,它辉映出一个缤纷的世界。一片宁静的湖水 一块皑皑的雪原 一方广袤的天空 A. B C D 二、文言文阅读(6-7 题各 2 分,8-10

4、 题各 3 分,共 13 分)【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 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语文试卷第 2 页 共 7 页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乙】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 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

5、或翔于云表;暮则傃东山而归,故名之曰 “放鹤亭”。郡守苏轼,时从宾客僚吏往 见山人, 饮酒于斯亭而乐之。挹山人而告之曰:“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可与易也。 南面之君, 虽清远闲 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 则亡其国;而山林遁世之士,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而况于鹤乎?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 ”山人欣然而笑曰:“有是哉!”(苏轼放鹤亭记有删节)注释放鹤亭:位于今江苏徐州市云龙山上。陂(bi):水田。傃(s):向,向着,沿着挹(y):通“揖” ,作揖。6.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A.念无与为乐者(想 ) B. 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有的)C. 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

6、 恰好 ) D.故名之曰“放鹤亭” ( 命名 )7. 下列语句中的“之”与“饮酒于斯亭而乐之”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忘路之远近 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C吾欲之南海 D余闻之也久8.选出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 A.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可与易也。(您懂得隐居的快乐吗?即使是面南称尊的国君,也不能和他交换。)B. 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 (在刮风下雨时而阴暗时而晴朗的天气变化中间,低头抬头,瞬息百变。) C. 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从这来看,虽然他们同是追求快乐,但是我们不能把他们放在同一天来告诉他们。) D. 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 (早晨,山人就望着西山的

7、缺口把它们放出去。 )9.选出对“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翻译正确的一项。( )语文试卷第 3 页 共 7 页A 只是少有像我们这样的闲人罢了。B但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C只是缺少两个像我们的耳朵的人。D 只是缺少我们两个无聊的人罢了。10.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乙文指出,好鹤与纵酒两种嗜好,君主因之败乱亡国,隐士却可以因之怡情,所以南面为君不如隐居之乐。这反映了作者在政治斗争失败后豁达向上的生活态度。B.乙文是诗人被贬徐州时所作,记述了他拜访云龙山人时的一番问答。C. 乙文主要通过活泼的对答歌咏方式与出了隐逸者信然自适的生活图景和不为时事所囿的自由心境,表现作者对

8、隐居之乐的神往。 D.乙文的着眼点不在“亭” ,也不在“鹤” ,而在赞颂它们高雅的主人。苏轼以极其欣赏的态度摹写了张山人隐居生活的无穷乐趣。第卷(非选择题共100分)三、古诗文与名著积累(共15分)11默写或按要求填空。(每小题2分,共10分)(1) ,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十八员外)(2),背灼炎天光。(白居易观刈麦)(3)造化钟神秀,。(杜甫望岳)(4) 行路难表现诗人不怕困难,充满信心,有远大抱负和坚定信念的名句是:, 。(5) ,望峰息心; , 窥谷忘反。 (吴均与朱元思书 )12. 名著积累(5分)在“全民读书 月” 中,某中学举行了“名著书评” 活动,请你从下列名著中选出一部

9、名著写出其主人公的名字,并仿照下面书评模式为其写上精彩的点评。例如:伊索寓言:简洁的故事蕴含着深刻的道理,给人以思想的启迪。 水浒传:一部反抗封建暴政的英雄传奇,塑造了一群行侠仗义的英雄形象。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骆驼祥子(1)主人公: (2 分),(2)书评: 。(3 分)四、现代文阅读(共32分)语文试卷第 4 页 共 7 页阅读下面文段,回答第13至23题(一)命运之上(节选) (15 分)刘大铭过去的十天中,我蜷缩在这张异国的病床上,等待时间的救赎,母亲则坐在我的床边,我们的手紧紧握在一起。她 轻抚着我的头发, 亲吻我消瘦的脸颊。 这样简单的动作,会持续无数个小时。一天之内,除了吃饭与置

10、换液体,几乎没有人走进我们的小屋。百叶窗向我昭示着昼夜的交替,大片的绿色是我眼中唯一的胜景。我的心沉醉于这安逸的氛围中,一 时之间,竟想将时间定格。 手术已有一段日子了,但我只能微微地向左侧身,我感到右侧肋骨阵阵刺痛,但当我问医生时,他严肃地告诉我,一切都很好,右 侧没有任何 问题。我渴望能够克制住疼的感觉,转身朝右侧躺着,哪怕一分 钟,我也感到心 满意足。我想起去年的仲夏,我躺在卧室的床上,因燥热的天气与扰人的蚊虫而大肆地在床上翻滚时的情景,一年过去了,我却失去了转身的能力。倏然间,我发觉自己未能好好体味、珍惜那些自由的 时日。我终于明白,越是简单的东西,在失去后就越发显得珍 贵。我 庆幸着

11、,此刻自己还可以自省。 当下的情况是,我迫切地想翻身,朝右 侧翻身。我发誓,无论多么疼,也一定要在今天翻向右侧。 这是我在心底对 自己要求的底线,一种 发 自灵魂的尊严,与潜意 识中对自由的渴求。趁着母亲为 我分拣饭菜的 间隙,我用左手支起身体。我清晰地感到,身上每一根汗毛都战栗起来,它们仿佛预感到了将要到来的危险,个个惊慌地摇摆着。 我开始向右侧用力,一点点将力量集中至腰椎,1 度, 10 度,40 度,我用胳膊的弯曲程度丈量着翻身的成果,90 度就能成功了!我未感到疼痛,哪怕一丝一毫的疼痛也没有,当我翻转至 70 度时,我甚至以 为自己已经康复了!我怀疑自己,疼痛只是长久以来的幻觉,真正阻

12、碍我的,是内心的恐惧与虚妄的假想。医生是对的,或许我真的蒙蔽了自己。 五分钟后,我已经完全向右侧躺着了,无与 伦比的喜悦让我一时失去了语言能力。映入我眼帘的是截然不同的风景:蓝色的门框,淡黄的墙面,白色的地板,以及我那 诚恳的老友那辆深红色的轮椅。我感到脖子传来无与伦比的舒爽,几天来,右 侧的肌肉以惊人的速度衰退着,直到现在,它才重新派上了用场。 “妈,我翻身了!” 母亲转过身来,略微愣了几秒后,快速地向我走来。我张开双臂,我们紧紧地抱在一起。“妈盼这一刻好久了,好样的,儿子,你是最勇敢、最坚强的战士!” 我又想流泪了,尽管这是一个极为平常的动作,但于我而言,却是最真实、最重大的胜利。当下,我

13、只想保持这个动作,尽情享受 这独一无二的 视角,感受肌肉的舒畅与坚持带来的收获,我又一次燃起了对明天的渴望,我预感到,它一定会十分生动。 这是我真切的梦想,我愿为它付出一切!我成功地向右侧翻身,不仅仅翻过了残破的躯干,更重要的是,灵魂也翻天覆地。(选自读者2014.8)13、第自然段写母亲坐在“我”的床边的一系列举动有什么作用?(3 分)14、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自然段画线的句子。 (4 分)15、请就第自然段“五分钟后,我已经完全向右侧躺着了,无与伦比的喜悦让我一时失去了语言能力。 ”谈谈你的阅读感受。 (2 分)语文试卷第 5 页 共 7 页16、第自然段母亲为什么“略微愣了几秒”?(3

14、分)17、结合全文,你怎样理解句子“我成功地向右侧翻身,不仅仅翻过了残破的躯干,更重要的是,灵魂也翻天覆地”的“灵魂也翻天覆地”?(3 分)(二) (8 分)我们对才艺 的崇拜,已然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毕姥爷”被叫红,即是全国人民痴迷才艺的一个最佳明证。多么复 杂的问题,我 们都试图通 过一场晚会解决;多么可怜的白痴,在 电视上秀一回才艺即可一夜爆红。有一个真 实的故事,一直刺痛着我的心房。美国 12 名获得“总统奖”的高中生与中国 12名被顶尖大学“ 预录取” 的高中生 “对话”,他们同时被摆在这样一个问题面前制定一项对非洲贫困儿童的援助计划。中国学生一亮相就开始大展才艺演讲、弹古筝、 弹钢琴、吹箫、小合唱、背诵、大合唱,整个 过程,学生们十分倾情,甚至眼含泪花,到最后,他们好像忽然想起了什么,轻描淡写地提了一句到非洲去旅游募捐;美国学生则从分析非洲教育、食物、 饮用水、艾滋病、避孕等一系列实际问题入手,详细阐明自己可做什么、怎么做,每一项预算都精确到美分,并且,大家既有严细分工,又有整体合作,整个计划拿来即可进入实施阶段你看,我们的学生个个都像是“优人”,擅长在问题的外围轻歌曼舞;美国的学生个个都像是“剑客”,擅长直击问题的内核。奥巴马在 2010 年美国学生开学典礼上 说过这样 的一段话:“ 我知道有些时候,电视上播放的节目会让你产生这样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