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604卷2

上传人:1733****785 文档编号:167235478 上传时间:2021-02-1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4.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604卷2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604卷2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604卷2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604卷2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604卷2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604卷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604卷2(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6041:受先前活动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特殊准备状态称为()。单项选择题A、原型启发B、功能固着C、负向迁移D、定势影响 2:桑代克认为学习过程是()。单项选择题A、顿悟过程B、同化和顺应过程C、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D、试误过程 3:三维迁移模式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单项选择题A、贾德B、里德C、苛勒D、奥斯古德 4:“一好百好”,“一坏百坏”,这种社会认知效应称为()。单项选择题A、刻板效应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D、首因效应 5:学生之间的合作与竞争是对立统一的,随下列哪种情况而转移()单项选择题A、能否满足各自的利益B、能否提高学习成绩C、能否得到

2、师长好评D、能否增进友谊 6: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单项选择题A、华生B、弗洛伊德C、马斯洛D、杜威 7:关于个人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即对认知的认知,在心理学上称之为()。单项选择题A、认知策略B、认知能力C、基本认知D、元认知 8:心理的发展可以因发展的速度、完成的时间和最终达到的高度而表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模式,这是指心理发展的()单项选择题A、连续性B、定向性C、不平衡性D、顺序性 9:元认知结构不包括()单项选择题A、元认知知识B、元认知体验C、元认知策略D、元认知监控 10:斯金纳倡导的教学策略是()单项选择题A、掌握学习B、暗示教学C、程序教学D

3、、微格教学 11:下列属于非正式学生群体的是()单项选择题A、团队组织B、学习小组C、学生宿舍的寝室D、班级中的“团伙” 12:观察存在着主观的成分,“纯客观”的观察是不存在的。()判断题对错 13:解决问题的最高表现形式是()。单项选择题A、获得规则B、理解概念C、创造性D、知识迁移 14:教科书上的练习题多属于()单项选择题A、有结构问题B、无结构的问题C、简单问题D、复杂问题 15:一学生的智商是115,表示其智力()。单项选择题A、优异B、中上C、中下D、较低 16:学习策略是通过学习、练习获得的,并且能通过训练获得提高。()判断题对错 17:CAI的优越性体现在()。多项选择题A、交

4、互性B、即时反馈C、所呈现信息生动形象D、机器规定速度E、自定步调 18: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单项选择题A、教学方法B、教师C、学生D、学习过程 19:这种分类方法是根据()。多项选择题A、根据信息加工所依据的信息B、根据反应的时间和精确性C、根据思维的方向D、根据创新性 20: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班杜拉。()判断题对错 21:常用的认知策略有()。多项选择题A、复述策略B、计划策略C、精细加工策略D、组织策略 22:1903年出版的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它的作者是()。单项选择题A、桑代克B、华生C、巴甫洛夫D、斯金纳 23:青少年喜欢追求时尚、赶时髦

5、,这在心理学上叫做()。单项选择题A、晕轮效应B、从众C、模仿D、服从 24:调查法是以收集被试各种材料,间接了解其心理现象的一种方法。通常分为()多项选择题A、问卷法B、访谈法C、心理调查D、直接调查E、间接调查 25:个体逐步认识事物的种种联系、关系,直到认识其本质规律的一种思维活动是()单项选择题A、理解B、识记C、技能培养D、练习 26:加涅关于学习的八种阶梯类型中,最低层次的学习是()单项选择题A、刺激反应联结B、信号C、概念学习D、问题解决 27:技能的活动方式是()单项选择题A、合乎法则的B、不随意运动的C、遗传获得的D、知识经验的 28:学习动机的强度与学习效率之间是简单的直线

6、关系。()判断题对错 29:在心理学中,最早明确强调内部心理结构并以此来解释学习过程的心理学流派是()单项选择题A、行为主义B、精神分析C、格式塔学派D、认知心理学 30:人脑对从前感知过但当时不在眼前的活动的反映是()。单项选择题A、感知B、表象C、概念D、命题 31:一个10岁的儿童能够通过9岁组的全部项目和10岁组的一半项目,按照比率智商计算,他的智商是()。单项选择题A、90B、95C、100D、105 32:下列不属于意义学习的条件的一项是()。单项选择题A、材料本身必须具有逻辑意义B、学习者认知结构必须具有能够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认知结构C、学习者必须具有积极主动地将新知识与认知结构

7、中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并使两者相互作用D、学习材料要高于学习者的能力范围 33:与心智技能相比,操作技能的特点为()。多项选择题A、对象具有客观性B、执行具有外显性C、结构具有展开性D、对象具有观念性E、执行具有内潜性 34:当事人身不由己地思考他不想考虑的事情,反复去做他不希望执行的动作,这种行为属于()。单项选择题A、人格障碍与人格缺陷B、恐怖症C、强迫症D、焦虑症 35:片面强调学生天赋潜能的作用,过分强调学生中心地位的学习理论是()单项选择题A、联结派学习理论B、格式塔学习理论C、认知派学习理论D、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36:学生道德认知的教育干预方法主要有()多项选择题A、短期训

8、练法B、学业课程法C、认知冲突法D、价值观辨析法E、人格发展法 37:检验教师教学技能是否达标的测评属于()单项选择题A、水平测评B、选拔测评C、诊断测评D、相对测评 38:我们背单词时,容易记住前面和后面的单词,中间的易忘记,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是()。单项选择题A、痕迹消退说B、动机说C、同化说D、前摄抑制与倒摄抑制 39:头脑风暴法是一种集中激励的策略。()判断题对错 40:短时记忆的容量有一定的限度,其平均数量为()个组块。单项选择题A、62B、61C、71D、72 41:迁移的概括化原理理论认为,实现迁移的原因是两种学习之间有共同的概括化的原理,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单项选择题A、桑

9、代克B、苛勒C、奥苏伯尔D、贾德 42:研究表明,要使记忆的效果最好,学习的熟练程度应达到()。单项选择题A、10%B、150%C、200%D、300% 43:以不同的强度、速度、持续时间和外部表现,可把情绪状态分为()多项选择题A、心境B、情操C、激情D、应激E、美感 44:认知发现说是由美国著名认知教育心理学家苛勒提出的。()判断题对错 45:随意识记使用的策略主要归属于()策略。单项选择题A、组织B、复述C、精细加工D、计划 46:教育心理学正式诞生于()。单项选择题A、二十世纪末B、二十世纪初C、十九世纪末D、十九世纪初 47:处于不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是()单项选择题A、一

10、般迁移B、正迁移C、垂直迁移D、水平迁移 48:人格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会决定一个人的命运。这里体现的是人格的()单项选择题A、独特性B、功能性C、整体性D、稳定性 49:学生利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下位概念来学习新的上位概念的学习模式是()单项选择题A、下位学习B、类属学习C、上位学习D、并列结合学习 50:()教养模式下的儿童是最成熟的,他们有能力、独立性强,善于控制自己。单项选择题A、专制型B、放纵型C、民主D、集体型 1:答案D 解析 2:答案D 解析 桑代克认为学习过程是形成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试联结误过程,而联结是通过尝试错误的过程建立的。桑代克认为学习过程是一种渐近的、盲目的、尝试

11、错误的过程。此过程中随着错误反应的逐渐减少和正确反应的逐渐增加,而最终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牢固的联系。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 3:答案D 解析 奥斯古德提出迁移的三维模式,又称“迁移和逆向曲面”,表明刺激或学习材料的相似程度和反应的相似程度与迁移的关系。(资料来源当代教育心理学)(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4:答案C 解析 5:答案A 解析 6:答案A 解析 7:答案D 解析 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具体地说,是关于个人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 8:答案C 解析 9:答案C 解析 10:答案C 解析 11:答案D 解析 非正式的学生群体即没有正式规定建立,也无需任何人批准同意,由有关

12、学生自愿组合丽成的学生群体。他们往往因为父母工作单位、性别、个性等组合而成,大多由27人组成,如班级中的“团伙”等。 12:答案正确 解析 系统暂无解析 13:答案C 解析 14:答案A 解析 目标明确,个体按一定思维方式即可获得答案的问题属于有结构的问题。 15:答案B 解析 韦克斯勒把人的智力由低到高依次分为智力缺陷(70以下)、低能边缘(7079)、中下(8089)、中等(90109)、中上(110119)、优秀(120129)和极优秀(130以上)。因此,该学生的智商处于中上位置。 16:答案正确 解析 略 17:答案A,B,C,E 解析 机器不能为学习者定速度,除此之外,其余均为CA

13、I的优越性。 18:答案D 解析 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19:答案B 解析 20:答案正确 解析 略。 21:答案A,C,D 解析 认知策略包括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组织策略。 22:答案A 解析 23:答案B 解析 系统暂无解析 24:答案A,B 解析 25:答案A 解析 略 26:答案B 解析 27:答案A 解析 28:答案错误 解析 29:答案C 解析 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在外部环境的支配下被动地形成S-R联结,而是主动地在头脑内部构造认知结构。该理论的最早提倡者为格式塔学派的代表人物苛勒。(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30:答案B 解析 31:答案B 解析 比率智商的算法是IQ(智龄/实龄)100。 32:答案D 解析 A属于意义学习的客观条件,B、C属于意义学习的主观条件。 33:答案A,B,C 解析 ABC【解析】本题考查技能的特点,具体是对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的区分。操作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DE两项是心智技能的特点。 34:答案C 解析 中学生易产生的心理问题:(1)焦虑症;(2)抑郁症;(3)强迫症:(4)恐怖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