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市龙溪中学2013届高三第四次月考试卷语文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6720119 上传时间:2017-11-0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88.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惠州市龙溪中学2013届高三第四次月考试卷语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广东省惠州市龙溪中学2013届高三第四次月考试卷语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广东省惠州市龙溪中学2013届高三第四次月考试卷语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广东省惠州市龙溪中学2013届高三第四次月考试卷语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广东省惠州市龙溪中学2013届高三第四次月考试卷语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惠州市龙溪中学2013届高三第四次月考试卷语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惠州市龙溪中学2013届高三第四次月考试卷语文(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东省惠州市龙溪中学 2013 届高三第四次月考试卷语 文2012.12.22一、本大题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1、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拜谒/枯竭 冲锋枪/冲击波 恣意妄为/千姿百态B.陨石/功勋 倒胃口/倒栽葱 崇山峻岭/怙恶不悛C.梗概/田埂 迫击炮/迫切性 瓜熟蒂落/啼笑皆非D.篆书/椽子 空白点/空城计 愚公移山/向隅而泣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A.在某些传染病暴发初期,医学专家最感到左右为难的是,如何判断和预测疫情的规模和发展趋势,以便为公共决策提体供更多的科学依据。B.广交会为企业提供了内外贸对接的契机,

2、但这种对接不可能一挥而就,绝大多数出口企业由于不熟悉国内市场,即使有意内销也无从着手。C.再完美的机制也得靠人去操作,一旦机会主义、暴利主义成为心底横行之猛兽,即便要付出天大的代价,破坏制度与规则者也会前赴后继。D.大型实景舞剧长恨歌的演员们充分利用华清池的空间,以优美的舞姿把发生在一千多年前的爱情悲剧演绎得动人心弦,幻若梦境。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大师的这段经历非常重要,但流传的说法不一,而所有的当事人、知情人都已去世,我们斟酌以后拟采用大师儿子所讲的为准。B.我们说话写文章,在把零散的词语串成一个个可以用来传递信息、完成交际任务的句子的时候,是需要遵循一定的语法规律的。

3、C.这个法律职业培训基地由省司法厅和南海大学合作建立,是全国首家有效联合政府行政职能和高效教育资源而成立的培训机构。D.近期发热患儿增多,我院已进入门诊超负荷状态,为使就诊更有序,决定采取分时段挂号,如果由此给您带来不便,敬请谅解。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在 21 世纪的今天,正确对待人与大自然的关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 , , ; , ,结果也受到了大自然的报复。有的国家希望做到“天人合一”人类衣食住行所需的一切资料都取自大自然有的国家对待大自然的基本态度是“征服自然”然而,大自然的容忍是有限度的,它是会报复的他们把大自然看做伙伴,可惜他们的行动没能跟

4、上高考资源网从表面上看,大自然真的被他们征服了A. B. C. D.二、本大题 7 小题,共 35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9 题子 贡 传端木赐,卫人,字子贡。利口巧辞。田常欲作乱于齐,惮高、国、鲍、晏 ,故移其兵欲以伐鲁。孔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夫鲁,父母之国,国危如此,二三子何为莫出?”子贡请行,孔子许之。至齐,说田常曰:“臣闻之,忧在内者攻强,忧在外者攻弱。今君忧在内。鲁弱吴强,不如伐吴。伐吴不胜,民人外死,大臣内空,是君上无强臣之敌,下无民人之过,孤主制齐者唯君也。 ”田常曰:“吾兵业已加鲁矣,奈何?”子贡曰:“臣请往使吴王,令之救鲁而伐齐,君因以兵迎之。 ”子贡南见吴王,说

5、曰:“今以万乘之齐而私千乘之鲁,与吴争强,窃为王危之。且夫救鲁,名存亡鲁,实困强齐也。 ”吴王曰:“吾尝与越战,越王苦身养士,有报我心。子待我伐越而听子。 ”子贡曰:“越之劲不过鲁,吴之强不过齐,王置齐而伐越,则齐已平鲁矣。夫伐小越而畏强齐,非勇也。夫勇者不避难,智者不失时。今存越示诸侯以仁,救鲁伐齐,威加晋国,诸侯必相率而朝吴,霸业成矣。且王必恶越,臣请东见越王,令出兵以从,此实空越,名从诸侯以伐也。 ”吴王大说,乃使子贡之越。越王除道郊迎。子贡曰:“今者吾说吴王以救鲁伐齐,其志欲之而畏越,曰待我伐越乃可 。如此,破越必矣。且有报人之志,使人知之,殆也。 ”勾践顿首再拜,遂问子贡。子贡曰:“

6、吴王为人猛暴,子胥以谏死,太宰嚭用事,顺君之过安其私:是残国之治也。今王诚发士卒佐之以徼其志,重宝以说其心,卑辞以尊其礼,其伐齐必也。彼战不胜,王之福矣。战胜,必以兵临晋,臣请北见晋君,令共攻之,此灭吴必矣。 ”越王大说,许诺。子贡还报吴王,吴王大说,遂发九郡兵伐齐。子贡因去之晋,说晋君修兵休卒以待吴,晋君许诺。子贡去而之鲁。吴王果与齐人战于艾陵大破齐师获七将军之兵而不归果以兵临晋与晋人相遇黄池之上吴晋争强晋人击之大败吴师越王闻之涉江袭吴杀夫差而戮其相破吴三年东向而霸。(节选自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有删改)【注释】高、国、鲍、晏:高昭子、国惠子、鲍牧、晏圉,齐国握有实权的卿大夫。对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

7、正确的一项是( ) (分) 王置齐而伐越 置:安排越王除道郊迎 除:清除今王诚发士卒佐之以徼其志诚:果真说晋君修兵休卒以待吴 兵:兵器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分) 二三子何为莫出 窃为王危之子胥以谏死 重宝以说其心夫伐小越而畏强齐 其志欲之而畏越吴王大说,乃使子贡之越 待我伐越乃可子贡在游说各国君主时,总在赤裸裸的利益之上,加上一层冠冕堂皇的道理外衣。下面都属于“道理外衣”的一组是( ) (分) 忧在内者攻强,忧在外者攻弱臣请往使吴王,令之救鲁而伐齐夫勇者不避难,智者不失时今者吾说吴王以救鲁伐齐且有报人之志,使人知之,殆也说晋君修兵休卒以待吴高考资源网下列对

8、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分) 齐国阴谋家田常想谋反,但又担心高、国、鲍、晏四大权臣反对,于是准备发动对鲁国的战争以削弱四人实力。子贡临危出使,辗转于各国,利用他们之间的矛盾,成功分化瓦解他们,保存了鲁国。子贡凭着能言善辩,纵横捭阖,奔走于众多诸侯国中,最终使这些诸侯国的形势发生了变化,其中变化最大的是吴国和越国,原先强大的吴国灭亡了,原先濒临灭国的越国则崛起。吴国以救鲁的名义入侵齐国,打败齐国后,与晋国争霸,但最终未能如愿。吴军被晋军大败的消息传出后,越国趁机突袭吴国,吴国形势急转直下,曾经不可一世的吴王夫差也最终身死。越王勾践为了让吴王夫差放心前去攻打齐国,以使自己

9、得到再次崛起的机会,除了派人给吴王送上贵重的宝物,他还在吴王面前表示,自己愿意带上越国兵马助吴王一臂之力。断句和翻译(10分)(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 (4 分)吴 王 果 与 齐 人 战 于 艾 陵 大 破 齐 师 获 七 将 军 之 兵 而 不 归 果 以兵 临 晋 与 晋 人 相 遇 黄 池 之 上 吴 晋 争 强 晋 人 击 之 大 败 吴 师 越 王 闻 之 涉 江 袭 吴 杀 夫 差 而 戮 其 相 破 吴 三 年 东 向 而 霸。(2)翻译下面的句子。 (6 分)是君上无强臣之敌,下无民人之过。 (3 分)令出兵以从,此实空越,名从诸侯以伐也。 (3分)10阅读下面的宋词

10、,然后回答问题。 (7 分)眼儿媚元夕(南宋)朱淑真迟迟春日弄轻柔,花径暗香流。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午窗睡起到声巧,何处唉春愁?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1)这首词描写了一个怎样的女主人公形象?(3 分)(2)这首词结尾三句的描写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请简要分析。(4 分)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 3 题,多选则按前 3 题计分) (6 分)(1)颜渊问仁。子曰:“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而由人乎哉?” (论语颜渊 )(2)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映带左右, ,列坐其次。 (王羲之兰亭集序 )(3)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 。 (张

11、若虚春江花月夜 )(4)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 ,难赋深情。 (姜夔扬州慢 )三、本大题 4 小题,共 16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5 题。一种文学史论点认为:宋明“理学”主张以“理”灭“情” ,走到极端,等于灭绝了人性感情,于是引起文学的反抗声音,致力于宣扬“情”的美好及其所受的压抑遏制,如汤显祖临川四梦中的牡丹亭 ,演杜丽娘与柳梦梅的故事,是其“冲破封建礼教”的典型代表作。由此,遂又进而引起评论,说红楼梦是继承发展了牡丹亭 ,是更强烈彻底的以“情”反“理” ,云云。是这样的吗?说是说非,不由个人爱憎,应从曹雪芹书中的客观内涵来审断,即红楼梦一书虽曰“大旨谈情” ,究其本意

12、,是否即可从此一句话引申出一个“唯情主义”的认识结论来?事实并不十分难晓,稍加梳理,便可分明。先说“理”到底是什么。汉字的“理” ,本是从“玉”而作,本义即玉石的纹理之美。由此而生的引申义,即层次、条理、秩序以至规矩、规律,皆属于“理” 。那么,人类社会一旦形成而且发展,其为“众人的关系”的组织法则、管理规定、道德观念,自然要随时代条件而产生变动。这种“理”是可以沿、可以革、可以制、可以废的,但作为一种人类社会基本关系的必要性,却是不能一概消除的否则结果是混乱、争夺、欺凌、吞噬。儒者多讲“理” ,少讲“情” ,用意是顾虑“情”会泛滥, “情”需要“社会、伦理、道德化” 。其实,仁、义、礼、信,

13、哪个又不是“情”在内主呢?比如, “无情的仁爱之心” ,实际上会有这么一种“纯理性”的“仁德” (观念行为)吗?红楼梦作者曹雪芹,深究此义。他重情,但不废理。他的小说内证分明,不难列举。书到第 58 回杏子阴假凤泣虚凰,茜纱窗真情揆痴理 ,是全书的一大关目,作者在回目中第一次把“情”和“理”摆在了平列的地位而大书特表,非同等闲字样。这回书说的是,宝玉病起,园中散步见藕官因悼念死去的同伴菂官在清明节这日为之烧纸受到不睦婆子的挟制。宝玉设词救之,但又嘱他不可在园中烧纸(“以后断不可烧纸钱,这纸钱原是后人异端,不是孔子的遗训” )这是非理的做法。事后,宝玉从芳官探知:藕、菂小旦小生因做戏而相爱恋,菂

14、官一死,藕官痛不欲生,故旧情不绝,为之焚祭。然他又与现在的蕊官相爱,一如昔时之于菂官此又何解?盖藕官自有一番“痴理” ,以为夫妻死别,不应从此独身自守,而应续娶,方合理,只要不忘了亡者的旧好就是真情了。宝玉听了这一席话,合了己意,大为赞叹欣喜。雪芹原文的这段文字无论从故事情节还是从作者思想上讲,都是异常重要的关节所在。一面是“情真意重”一句要言,同时一面则是不可妨“大节”与不能“不是理” 。其次,再说与“理”密不可分的那个“礼” 。礼,居孔门“六艺”之首,与“乐”同为华夏古文化的冠冕。礼是“仪式”“理”的体现或形式化。礼者何?各就其位,各司其职,层次秩序交互关系是也。所以宝玉明确指定:礼须合乎孔子之训,而祭亡者烧纸钱是“异端” 。孔子一句概括“礼”的话:“祭如在” 。宝玉则以“诚” “信” “敬”三字为之疏解阐发。诚、信,是什么?就是一个“真” ,虚伪的对立面。所以,宝玉憎厌世俗的“峨冠礼服”的祭吊之假礼,只求一炉一水,一茶一果,便召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