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一节学业水平达标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6720016 上传时间:2017-11-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42.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章第一节学业水平达标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第四章第一节学业水平达标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第四章第一节学业水平达标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第四章第一节学业水平达标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第四章第一节学业水平达标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章第一节学业水平达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第一节学业水平达标(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地球上森林面积最大的国家是()A俄罗斯 B巴西C加拿大 D印度尼西亚解析:选 A。俄罗斯的森林面积约占全球森林面积的 22%,是世界上森林面积最大的国家。2不属于森林在保护环境方面所起的作用的是()A提供大量木材 B净化空气、吸烟滞尘C美化环境、调节气候 D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解析:选 A。森林能为人类提供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正确区分两者的不同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提供大量木材属于森林的 经济效益。森林不仅是一种自然资源,而且具有 强大的生态功能,能为人类提供各种环境服务。据此回答 34 题。3森林是一种重要的环境资源,下列属于森林环境作用的是()A为畜牧业提供了大量的饲料B为人类提供充足的木材C

2、保持水土,涵养水源D林区为化学工业提供松脂答案:C4华北平原上的防护林带的主要功能是()A防治水土流失 B防治土地荒漠化C防治旱涝 D防治风沙和土壤盐碱化答案:D5读我国生态工程与森林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填出我国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区:A 是_;B 是_;C 是_等省的山区。(2)图中字母所表示的林业生态工程:D 是_,其作用是_。E 是_,其作用是_,同时_,达到改善生态环境,全面治理长江流域的目标。(3)A 地区的森林覆盖率急剧下降,针对此状况你认为应该采取何种措施?(4)在长江中下游低山丘陵区植树造林,将对长江径流量和长江水质起何作用?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林业资源的主要分布区、

3、生 态林建 设状况及森林的生态作用。我国主要有三大林区: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西南的横断山区,东南部的台湾、福建、江西等省的山区。我国的生态 林工程主要有:“三北”防护 林工程、 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沿海防护林工程、平原农田防 护林工程,其所在的地区不同,其主要生 态功能也不相同。 “三北”防护林主要是防风固沙, 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主要是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平原 农田防护林主要是防风和营造农田小气候,沿海防 护林主要是防风 防浪。答案:(1)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横断山区台湾、福建、江西(2)“三北”防护林防风固沙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减少水库、河道泥沙淤积(3)加大监管力

4、度,禁止乱砍滥伐;采育结合,积极营造人工林; 进行林业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 (4)对径流量的作用:使径流量的变化趋缓;对水质的影响;由于森林具有保持水土的作用,使入河泥沙减少,使长江中、下游河流河水含沙量减少。一、选择题(2011 年吉林摸底测试 )北京绿化委员会办公室确定 100 多种树木作为京城绿化的“主力军” 。经过几年努力,兑现了举办“绿色奥运”的承 诺。据此回答 12 题。1下列不属于这些城市植被主要生态功能的是()A净化大气 B防风固沙C保持水土 D减弱噪声2这些树木中,不可能有( )A落叶阔叶树 B针叶树C常绿阔叶树 D灌木解析:城市绿化主要是针对城市中容易出现的大气污染、噪声污

5、染等环境质量问题。保持水土主要是山区植被具有的功能。北京属于温带季风区,常绿阔叶林多在亚热带季风气候条件下发育。答案:1.C2.C(2011 年赤峰调研)读我国 36N 附近某地在 1955 年和 2008 年土地利用状况图,回答 35 题。3图中的森林类型和耕地类型分别是 ()A温带落叶阔叶林、旱地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旱地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水田D亚寒带针叶林、水田4由于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该地可能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及现象有()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含沙量大酸雨海平面上升沿海地区滩涂扩大A BC D5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下列行为中合理并可行的是()A停止基础设施建设和兴建住宅B将林地开垦为耕地,以

6、弥补道路占地C尽量少占耕地,并在道路两旁和住宅周围植树造林D将住宅用地移至滩涂地带解析:该地位于我国 36N 附近,属于北方地区,以旱地为主, 发育温带落叶阔叶林。该地砍伐森林、扩大耕地面积,会导致水土流失加剧,河流中泥沙增多,入海口处滩涂扩大。 应退耕还林、营造防护林,保持水土。答案:3.A4.B5.C噪声污染是城市环境污染之一,当白天噪声 值大于 60 分贝时,就构成噪声 污染。下图为某城市局部地区上午 10 时噪声等值线(单位:分贝)示意图, 读图回答 67 题。6图中噪声污染主要来自( )A学校和锯木场 B森林公园和娱乐场所C网吧和体育场 D交通工具和工业生产7M、N 两处噪声值向外迅

7、速减小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盛行风的影响B绿化带的作用C河流的影响D声波传播过程中的自然减弱解析:第 6 题,通过噪声等值线 分析噪声污染的主要来源。从图中可以看出 M、N 两处噪声污染严重,N 呈条带状,与交通有关。M 呈同心圆状应为工业区,故选项 D 正确。第 7题,通过噪声等值线分析噪声迅速减小的原因。城市 绿化带 具有减弱噪声作用,故选项 B 正确。答案:6.D7.B(2011 年通化联考)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森林覆盖率从初期的 8.6%提高到目前的 18.21%,人工林的保存率超过了 0.53 亿公顷。根据规划,到 2020 年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将达到 23%以上,但人均木材占有量和

8、消费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据此回答 89 题。8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森林资源的现状是()A总量不足 B品种质量较差C分布不均 D人均占有量偏低9下列措施中,能快速有效提高我国森林覆盖率的是()继续营造防护林体系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A BC D解析:第 8 题,材料中反映出我国森林覆盖率不断提高,人均占有量偏少,不能说明森林品种质量较差。第 9 题,题目中给出的四个措施都是可行的,但题干中的关键词为“快速有效” 。营造防护林体系及实施退耕 还林工程能快速有效地提高森林覆盖率,而自然保护区建设及天然林保护工程都是对森林的保护措施,可以减少 对 森林的破坏、砍伐。答案:

9、8.D9.A二、综合题10读甲、乙两图,并回答下列问题。甲世界森林消失状况分布图(1)目前全世界消失森林比重最小的是_,该洲现存天然林主要属于 ()A亚洲温带落叶阔叶林B北美洲 亚寒带针叶林C非洲 热带雨林D欧洲 温带落叶阔叶林(2)我国森林主要分布在_、_、_地区。(3)森林是一种重要的环境资源,有人说它是大自然的“总调度室 ”。下面一些形象比喻,各蕴涵了森林的一种生态功能,请思考搭配:A天然“氧吧”_;B天然“吸尘器”_;C天然“蓄水池”_;D天然“消声器”_;E天然“美容师”_。(4)乙图中 A 处森林资源遭到破坏,给长江中下游地区地理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有_。(5)我国现有天然林正逐步减

10、少。请你谈一谈保护森林的主要措施。解析:本题以图示材料考查世界及我国森林的分布、 变化以及 滥伐森林带来的生态危害。解答时应特别关注三点:(1)北美洲开发历史较晚,其北部的加拿大纬度较高,大部分天然林属于亚寒带针叶林。(2)我国三大林区:东北林区、西南林区、东南林区。(3)长江上游森林遭到破坏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含沙量增加中下游洪涝灾害频度、强度增大。关于保 护森林的主要措施可以从立法保护,采伐与养育相 结合等方面入手分析。答案:(1)B(2)东北西南东南(3)净化空气吸烟除尘涵蓄水源减弱噪声美化环境(4)含沙量增大;长江中下游地区湖、河、水库泥沙淤积加剧;洪涝灾害频度、强度增大(5)加强执法管理

11、;建立自然保护区;采伐与更新相结合;防治森林火灾和虫灾;加强森林保护宣传教育。11读“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分布图” ,完成下列问题。(1)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带的主要作用是_、_ 。(2)长江中上游的森林遭受破坏后所带来的影响有_。(3)为保护我国水源地,在 A 地建立的自然保护区是_,其目的是保护_、_、_的水源。(4)我国发展林业的优势在于_;我国森林资源破坏严重,其原因有_。解析:第(1)题, 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带主要是为防治该区域的水土流失而修建的,同 时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第(2)题,森林破坏首先造成水土流失,造成长江泥沙量增加,同时使得三峡水库淤积严重。第(3)题, A 地位于长江、黄河和澜

12、沧江的源头,为我国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第(4)题,我国林 业的优势 可从我国的地形和气候条件方面着手分析。我国森林资源破坏严重的原因主要是毁林开荒、森林火灾和病虫害。答案:(1)涵养水源保持水土(2)水土流失,长江泥沙含沙量增加,洪涝灾害频发;三峡水库受泥沙淤积影响(3)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黄河长江澜沧江(4)山区面积大,宜林地区广;纬度跨度大,森林树种丰富重砍伐,轻抚育更新,毁林开荒严重;森林火灾,病虫害严重12(2011 年哈尔滨会考)阅读“玛雅社会的农业生产模式图 ”,完成下列问题。(1)把序号填入下图中:建筑材料燃料农田 水土流失文明衰落(2)从图中能看出,玛雅文明的农业用地是采用砍伐和焚烧森林植被而形成的,而这种方式在土地生产力下降后最少需_年地力才能恢复重新使用。(3)从图中还得到另一信息,在热带雨林地区一旦森林被砍伐,_就不可避免产生,这说明在热带雨林地区_( 外力作用) 非常严重。(4)从中看出玛雅文明在 15、16 世纪消失的重要原因之一是_。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各项内容的逻辑关系即可作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