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市实验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含解析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6719674 上传时间:2017-11-0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88.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惠州市实验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广东省惠州市实验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广东省惠州市实验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广东省惠州市实验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广东省惠州市实验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惠州市实验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惠州市实验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含解析(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惠州市实验中学 2011 级高二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生物科2013/3/21考试时间:90 分钟总分:100 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 2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列有关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BA植物原生质体的融合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B合成固醇类激素的分泌细胞的内质网一般不发达C分泌蛋白的修饰加工由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共同完成D生物膜之间可通过具膜小泡的转移实现膜成分的更新【解析】植物原生质体的融合依赖于细胞膜的一定的流动性;分泌蛋白的修饰加工由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共同完成;内质网与蛋白质、脂质

2、、糖类的合成有关,因此合成固醇类激素的细胞内质网也发达。因此 B 错。2右图所示的细胞类型转换过程为 DA细胞融合B细胞生长C细胞分裂D细胞分化【解析】由图示可知是细胞的形态功能发生变化的过程,应为细胞分化。3下列关于癌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CA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能力 B细胞癌变可以由病毒感染引发C原癌基因只存在于癌细胞中D癌细胞的转移与细胞间黏着性下降有关4在细胞有丝分裂间期,下列哪一组细胞器与染色体复制有关 BA中心体、线粒体 B核糖体、线粒体C中心体、高尔基体 D线粒体、高尔基体【解析】选 B。中心体与染色体复制无关。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 DNA 和蛋白质,在复制过程中需要核糖体提供合成

3、有关的蛋白质和酶,如组成染色体的蛋白质和 DNA 复制所需要的解旋酶和转录所需的 RNA 聚合酶等。此外,在 DNA 复制及蛋白质合成过程中所需的能量由线粒体提供。5某二倍体动物的某细胞内含有 10 条染色体、10 个 DNA 分子,且细胞膜开始缢缩,则该细胞CA处理有丝分裂中期 B正在发生基因自由组合C将形成配子 D正在发生 DNA 复制【解析】此时细胞内 10 条染色体和 10 个 DNA 分子,没有染色单体即 DNA 未复制,且细胞开始溢缩则应处于分裂的末期。6观察到的某生物(2n6)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如图所示。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A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有一对染色体没有相互分离B减数第二

4、次分裂中有一对染色单体没有相互分离C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有一条染色体多复制一次D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有一条染色体多复制一次【解析】此图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移向每一极的染色体数目各为 4 条,而正常情况下移向每一极的染色体数目为各 3 条,说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染色体比实际多了一条,只能说明有一对同源染色体没有分开,所以 A 正确;若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有一对染色单体没有相互分离,则移向两极的染色体数目分别为 2、4 条,B 项错;若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有一条染色体多复制一次,减一时则有一条染色体含有 3 条染色单体,减二后期移向两极的染色体数目分别为 3、4 条,C 项错;减数第二次分裂前不进行染色体复

5、制,D 项错。7下列关于人类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B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B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伴随性染色体遗传C生殖细胞中只表达性染色体上的基因D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中都含 Y 染色体【解析】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并不都与性别决定有关,如色盲基因,A 错误;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伴随性染色体遗传,B 正确;不同的细胞里面的基因选择性表达,并不针对某一条染色体,C 错; X 和 Y 为同源染色体,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次级精母细胞有的含X 染色体,有的含 Y 染色体,D 错。8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都可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其中仅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的变异是

6、BA染色体不分离或不能移向两极,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B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C染色体复制时受诱变因素影响,导致基因突变D非同源染色体某片段移接,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解析】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都可以发生染色体不分离或不能移向两极,从而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只能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间期都发生染色体复制,受诱变因素影响,可导致基因突变;非同源染色体某片段移接,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可发生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因此选 B。91983 年科学家证实,引起艾滋病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是一种逆转录病毒。下列正确表示 HIV 感染人体过程的

7、“遗传信息流”示意图是 DARNA 蛋白质(性状) 翻 译BRNA DNA 蛋白质(性状) 逆 转 录 翻 译CRNA DNA RNA 蛋白质(性状) 逆 转 录 转 录 翻 译DRNA DNA RNA 蛋白质(性状) 逆 转 录 转 录 翻 译10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B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 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D细菌感染导致 B 淋巴细胞形成效应 B(浆)细胞【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的作用与具体事例的综合分析【解题思路】细胞分裂素的合成过程是受基因控制合成的相关酶作用调控;因此与基因作用有关;过量紫外线的辐射,可能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细胞

8、感染导致 B 淋巴细胞形成效应细胞,是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产生是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的结果。极端低温由于结冰导致细胞膜破裂,与基因无关,因此 B 选项正确。11基因工程技术引起的生物变异属于 B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C染色体变异D不可遗传的变异12基因工程操作的第二步是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必须有 DA目的基因、启动子 B目的基因、终止子C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D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13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之前,要用 Ca2+处理细胞,处理过的细胞叫 AA感受态细胞B敏感性细胞C吸收性细胞D接受细胞14下图为 DNA 分子在不同酶的作用下所发生的变化,图

9、中依次表示限制酶、DNA 聚合酶、DNA 连接酶、解旋酶作用的正确顺序是 CABCD15下列关于染色体和质粒的叙述,正确的是 DA染色体和质粒的化学本质都是 DNAB染色体和质粒都可作为基因工程的常用载体C染色体和质粒都只存在于原核细胞中D染色体和质粒都与生物的遗传有关16植物体细胞杂交获得叶肉细胞原生质体后,需要对其活力进行检查,下列哪个实验方案最合适 CA用显微镜观察原生质体的结构是否完整B用显微镜观察原生质体的细胞质流动情况C在培养基上培养足够时间后,利用 03g/L 蔗糖溶液及其他用具,通过实验来鉴别细胞壁是否已经再生D将原生质体放在低浓度的溶液中,观察其是否容易涨破17下列选项中没有

10、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一项是 AA利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得到多倍体植株B利用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C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抗棉铃虫的棉花植株D利用细胞工程培育“番茄 马铃薯”杂种植株18关于细胞全能性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DA大量的科学事实证明,高度分化的植物体细胞仍具有全能性B细胞内含有个体发育所需全部基因是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内在条件C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得到的试管苗,是植物细胞在一定条件下表现全能性的结果D通过核移植技术培育得到多莉羊,表明了已分化的动物体细胞也具有全能性19下列叙述符合基因工程概念的是 BA植物 A 体细胞与植物 B 体细胞融合,杂种细胞中含有植物 B 细胞中的抗锈病基因

11、B将人的干扰素基因重组到质粒后导入大肠杆菌,获得能产生人干扰素的菌株C用紫外线照射青霉菌,使其 DNA 发生改变,通过筛选获得青霉素高产菌株D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噬菌体自行感染细菌后其 DNA 整合到细菌 DNA 上【解析】基因工程是人为转基因的过程。A 为细胞工程 C 为人工诱变 D 为自然基因重组。20下列哪项不是制人工种子的优点 BA防止性状分离 B得到纯合子C克服季节、气候、地域的限制D节约时间、土地二、双项选择题(本题包括 8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6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两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漏选得 1 分,多选、错选均不得分)21右图是某二倍体植物一个正在进行分

12、裂的根尖细胞示意图,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CA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 B图中细胞含有两个染色体组C该细胞的突变一般不能传递给后代D该细胞已发生基因突变,即 A 突变为 a【解析】植物根尖细胞是以有丝分裂方式进行增殖,故图示为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由于其中的姐妹染色单体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上的基因是 A 和 a,说明该细胞已发生基因突变,其突变的方向可能是 Aa 或 aA 。体细胞的突变性状一般不能传递给后代。图中细胞有四个染色体组。22关于转录和翻译的叙述,错误的是 ACA转录时以脱氧核糖核苷酸为原料B转录时 RNA 聚合酶能识别 DNA 中特定碱基序列CmRNA 在核糖体上移动翻译出蛋白质D不同

13、密码子编码同种氨基酸可增强密码的容错性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A嗜热细菌的遗传物质一定是 DNAB基因在细胞中总是成对存在的C若一双链DNA中的AT40%,则AG 60%D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运用了假说演绎法24将一个在光下保持稳定的小生态瓶,移入黑暗中保持较长时间。该生态瓶的变化是 BDA瓶中的生物总量增加 B系统的总能量在开始时最大C演替将发生,最后达到稳态,保持能量流动D演替将发生,但最后所有生物将死亡25细胞通过 DNA 损伤修复可使 DNA 在复制过程中受到损伤的结构大部分得以恢复。下图为其中的一种方式切除修复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CA图示过程的完成需要限制酶、解旋酶、

14、 DNA 聚合酶、DNA 连接酶等的共同作用B图中二聚体的形成可能受物理、化学等因素的作用所致C图示过程不涉及到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DNA 损伤修复降低了突变率,保持了 DNA 分子的相对稳定性26育种专家在稻田中发现一株十分罕见的“一秆双穗”植株,经鉴定该变异性状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BA这种现象是由隐性基因突变成显性基因引起的B该变异株自交可产生这种变异性状的纯合个体C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可判断基因突变发生的位置D将该株水稻的花粉离体培养后即可获得稳定遗传的高产品系【解析】本题以突变实例为载体考查基因突变的特点、鉴别应用等。因不知该突变体的基因型,故不能判断其变异

15、为隐性还是显性突变引起,A 项错误。若一杆双穗为隐性突变,则该植株为隐性纯合体,则自交后权威一杆双穗;若为显性突变,则该个体为杂合体,其自交后代一杆双穗纯合体比例为 1/4,B 项正确。基因突变为分子水平变异,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到, C 项错误,花药离体培养后形成的植株中无同源染色体,不可育,D 项错误。27芥酸会降低菜籽油的品质。油菜有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H 和 h,G 和 g)控制菜籽的芥酸含量。下图是获得低芥酸油菜新品种(HHGG)的技术路线,已知油菜单个花药由花药壁(2n)及大量花粉(n)等组分组成,这些组分的细胞都具有全能性。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DA过程、中只有 、两过程需要植物激素来诱导B与过程相比,过程可能会产生二倍体再生植株C上图中三种途径中,利用花粉培养筛选低芥酸油菜新品种(HHGG )的效率最高DF 1 减数分裂时, H 基因所在染色体会与 G 基因所在染色体发生联会【解析】减数分裂时,发生联会的染色体是同源染色体,即 H 基因所在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