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泰国学生汉语词汇教学研究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6719635 上传时间:2017-11-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8.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针对泰国学生汉语词汇教学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针对泰国学生汉语词汇教学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针对泰国学生汉语词汇教学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针对泰国学生汉语词汇教学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针对泰国学生汉语词汇教学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针对泰国学生汉语词汇教学研究(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针对泰国学生汉语词汇教学研究赵晓明(西安外国语大学 研究生部 陕西 西安 710128)摘 要:词汇是语言的组成要素之一,及时而准确地为语言提供造句的材料,这是词汇的主要功能。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词汇教学应属重点教学内容。词汇不仅是语义的载体,也是文化的载体,不同的语言在语用上都有相同也有不同之处。本文就从汉泰两种语言词汇语用特点的异同,对泰国学生的汉语词汇教学进行一些探讨。关键词:对外汉语;词汇;语用在对泰国学生的教学中,泰国学生觉得汉语难学、难记很大程度上是汉语词汇的问题。词汇教学在语言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各项技能的基础。陆俭明(2000)一针见血地指出:对外汉语教

2、学,从教学内容上说,词汇教学,应属于重点教学内容,特别是初级阶段;一个外国学生要学好汉语,重要的是掌握大量词汇,还要有足够的词汇量。 因此词汇教学应该是个重点。下面就从汉泰两种语言词汇语用特点的异同,对泰国学生的汉语教学进行一些探讨。不同的社会,不同文化以独特的方式使用语言描述客观世界。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一个民族语言的词汇系统能够最直接最敏感地反映该民族的文化价值取向。在语言领域,传统文化是构筑词语内涵意义及语用特点的重要来源。在言语交际过程中,汉泰两种语言形成各具特色的语用特点。然而中国的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发达的文化之一,经过几千年的积淀,中国文化不仅对中国各个方面影响根深蒂固,也极

3、大地影响着周边国家文化。从这一角度讲,汉泰两种语言在语用特点又存在着很多相似之处。1、层级序列在语言词汇中,能够充分表示层级关系的是称谓语。称谓语存在于各个民族的语言中,蕴含了各个民族的特定文化内容。汉泰两种语言的称谓语都比较复杂,反映了鲜明的层级序列。汉语的称谓语反映了中国文化深受儒教的影响,反映了封建社会家庭中上下分明,等级森严的关系。汉语的称谓语划分极为细致,经纬分明,不仅要区分长幼尊卑,直系血亲和旁系血亲,还要仔细区分丈夫方面,妻子方面的亲缘来历。透过汉语的称谓语,可以看出家族、亲戚间关系的亲疏,还可以看出自己与家族、亲戚是否有血缘关系。例如 :伯父、叔父、姑父、舅父、姨夫大伯子、小叔

4、子、内兄、妹夫、姐夫伯母、婶母、姨母、舅母、嫂子大姑子、小姑子、小姨子、嫂子泰语的称谓语的划分也是极为复杂的。在长幼、辈分、地位等的区别上细致讲究。和汉语一样,在称谓语上既区分长幼尊卑,直系血亲和旁系血亲,也要仔细区分丈夫方面,妻子方面的亲缘来历,甚至在某些方面更为细致。比如:汉语中的姑姑、舅舅、姨在泰语中依据与父母年纪的大小对应着不同的称谓。如:Long(本文泰语一律用英文拼写形式) (比母亲大的)舅舅Na(比母亲小的)舅舅、姨Paa (比父亲大的)姑姑、(比母亲大的)姨Ah(比父亲小的)姑姑汉语称谓语具有泛化的特点。它可以扩展到与说话人毫无血缘关系的人群中,在汉语的交际场合中,对不熟悉的人

5、或受尊敬的人也可以使用“叔叔”、“伯伯”、“大哥”、“大姐”等。在泰语中,也是如此,跟陌生人打招呼用称谓“Phee”(兄、姐)。运用于社交场合中的称谓语在两种语言中同样层级分明,小孩称呼比自己小的小朋友为弟弟/妹妹“Nang”,比自己大的为哥哥/姐姐“Phee”。通过称谓,非血缘关系的晚辈、同辈、长辈之间的关系一目了然。儒家学说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注重的是“上下有序”,重视长幼的宗法观念移用到社会的人际关系上,演变为等级观念 。长幼有序,尊卑有序一直被认为是天经地义 ,君臣父子、三纲五常被认为是不可改变。“上下有序、尊卑有序”反映到词汇上,便是合成词的先后次序不能任意更换,合成词的

6、次序体现出权势关系或等级差异,例如“大小、年月、父子、母子、母女、师生”等等。然而中泰两国的层级文化也有很大不同。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的“长幼有序,尊卑有序”更多体现为“尊敬”。 泰国的文化中还广泛存在着高-低之分,即通常所说的等级关系。高低之分的范围涵盖极广,包括贵族之间,平民之间的所有层次的职务、年龄、资历等都有高低之分。凡处低位者,应当对处高位者表示应有的尊敬和恭顺。一般表现在三个方面:尊敬;服从;谦恭。尊敬,即在举止中遵循应有的礼节,言谈中表现出应有礼貌;服从,即听从“大人”的意见,按照他们的意愿从事;谦恭,则不但要服从还要表现出应有的谦卑。如违反这些礼俗,会受到社会强烈的谴责。我们仍

7、能强烈地感受到这种高低之分的意识。在日常生活中,这种“长幼有序、等级分明”的传统文化仍然时时处处都在规范着泰国人的言行举止,还在支配着泰国人的行为。泰国人见面时行双手合十礼,小辈、地位低者一定要先向长者或地位高者行礼,且双手应至鼻或更高,而还礼者则只需在下颌处或更低合十即可。有学者研究了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村的情况,指出:在农村,年青人仍然是要无条件地服从长者,不许有任何的争论。而绝大多数人认为,这样并没有什么不合适,服从长者是对的。城市中也同样,这种“等级”、“服从”的情形随处可见。2、色彩联想一些表示颜色的词虽为不同语言和文化所共有,但它们蕴含的联想意义却不尽相同。色彩词使客观世界的绚丽色彩

8、通过语言的形式得以表现,各种语言的颜色词的不同意义取决于不同民族的生活方式、审美爱好和文化背景。汉语的色彩词受汉族的生活习俗、传统观念等社会因素的制约,呈现出特有的联想意义。如红色象征着吉祥、热情及革命;黄色则长期作为帝王之色,高不可攀;绿色本为生命之色,可在汉语里也有戴“绿帽子”这样侮辱性的含义,而泰语中的绿色却没有这种意义。色彩的联想因民族文化的不同而异。汉族人自古喜欢红色,“红色”在汉语中具有“热烈、喜庆、欢乐、革命、高雅、兴奋”的联想意义,以“红”为语素构成的词语有:“红运”、“红利”、“走红”、“开门红”等。泰国国旗由红、白、蓝三色的五个横长方形平行排列构成。下方为红色,蓝色居中,蓝

9、色上方为白色。蓝色宽度相等于两个红色或两个白色长方形的宽度。红色代表民族和象征各族人民的力量与献身精神。泰国以佛教为国教,白色代表宗教,象征宗教的纯洁。泰国是君主立宪政体国家,国王是至高无上的,蓝色代表王室。蓝色居中象征王室在各族人民和纯洁的宗教之中。泰语的颜色词也体现出丰富的联想意义:UenDan(粗体表示颜色词“红” )红钱指假钱;LangKhaDan(粗体表示颜色词“红” )红屋顶指精神病院;DanDam(粗体表示颜色词“红” ,下标横线为颜色词“黑” ) 真相,是非;KhiaKhau (粗体表示颜色词“绿” ,下标横线为颜色词 “白” )急事,急讯;Luemkhauungklankod

10、anleu(粗体表示颜色词“红” )开门红。这个词汇宋代就有了,那是在中原的房屋一进门都有一块门墙,逢年过节的时候大家都爱往门墙上贴点红色福字啊、红纸门神啊等,以期开门见红,来年风调雨顺,日子兴旺发达。 到了晚清和民国时期,又赋予了开门红“祝福别人”的含义,比如考试的孩子可以祝他开门红;做生意的商人也可以祝他开门红。 3、褒贬义之分感情色彩分为褒义和贬义两类,反映了人们对事物的不同态度。褒义表示人们对人或事物的肯定、赞扬、喜爱等感情,贬义表示人们对人或事的否定、贬斥、憎恶等感情,它们之间互相对立。感情色彩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念,在运用感情色彩时,采用的方式会有所不同。

11、汉语词语的感情色彩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心理的影响,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感情色彩的掌握需要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以及较为熟练的运用语言的技巧。“狗”在中国人眼中不是好东西,对“狗”厌恶的文化心理自古有之,反映在语言上,就是在现代汉语词汇中带有“狗”的语素组成的词语常常含有贬义。例如:“走狗”、“狗腿子”、“落水狗”等等。在泰国,从古代泰国人就依水而居,因此,在泰语中有许多跟水生动物有关的词汇,“像螃蟹一样”摆蟹螯(摆架子的人) ”,“桂花蝉”(靠妓女生活的男人),“像虾一样后退(胆小的人) ”。以上分析表明,汉泰两种语言词汇的语用特点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在汉语词汇教学中,可以加强汉泰词汇语用的对比教

12、学,既可以增加学生在心理上对汉语词汇的认同感,也可以增强学生学习汉语词汇的兴趣,提高汉语词汇学习的效率!注释:陆俭明.“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法教学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0(3).参考文献:1杨惠元.强化词语教学,淡化句法教学也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法教学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3(1).2葛本仪.现代汉语词汇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3廖宇夫.基础泰语M.广州:广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4 傅增有.泰语 300 句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The approach of teaching Chinese Vocabulary to Thai students

13、Abstract:Vocabulary, one of the basic elements that consist of language , provides material for sentence-making, which is the primary function of Vocabulary.In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Vocabulary teaching is supposed to be the focal point of teaching content. Vocabulary is the carrier

14、 of both semanteme and culture. There ar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 in Pragmatic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Vocabulary to Thai students in terms of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Chinese-Thai Vocabulary in both languages Pragmatic Features.Key words: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Vocabulary; semanteme作者简介:赵晓明(1985),女,西安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部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对外汉语方向硕士研究生。联系电话:15291912238 E-mai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