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市实验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文试题 含答案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6719555 上传时间:2017-11-0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11.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惠州市实验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文试题 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广东省惠州市实验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文试题 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广东省惠州市实验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文试题 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广东省惠州市实验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文试题 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广东省惠州市实验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文试题 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惠州市实验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文试题 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惠州市实验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文试题 含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惠州市实验中学 2012-2013 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文试题考试时间:90 分钟 总分:100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52 分)1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于宋代。中国茶文化糅合了中国儒、道、佛诸派思想,独成一体,芬芳而甘醇。可见,中国茶文化A.是中华之特有文化 B.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C.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D.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2.“风情渐老见春羞,到处销魂感旧游。多谢长条似相识,强垂烟态拂人头”。南唐后主李煜的这首诗至今仍为很多人动容。从诗经、离骚到元代散曲,中国很多古诗词都散发着独特的韵味。这表明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具有 辉煌悠

2、久的历史 丰富绚丽的内涵 鲜明独特的风格 与时俱进的特点A. B. C. D.3同说汉语、同写汉字、都推崇儒家思想,这些相同的传统深刻影响着 13 亿大陆人民与 2300 万台湾人民的行为方式与道德取向,也成为两岸人民不可分割的精神纽带。这说明不同的文化具有不同的地域性两岸人民有着共同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的核心和根本 各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民族延续的重要标志A B C D4犹太人在欧洲生活了一千多年仍摆脱不了被驱逐的命运,但一千年以前定居于中国的犹太人早与当地的中国人融合在一起了。对材料理解错误的是:A 中 华 文 化 能 够 与 其 他 民 族 的 文 化 和 睦 相 处B

3、中 华 文 化 可 以 吸 收 其 他 民 族 的 一 切 文 化C中华文化能够吸收和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D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5追溯中国结的渊源应从远古年代的结绳记事开始。 周易注:“结绳为记,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 ”“结”与“吉”谐音, “同心结” 、 “团圆结”,一个个美丽中国结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上述文化现象的正确解读是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从绳结之中可以透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 追 求 真 善 美 是 中 华 民 族 精 神 的 核 心 结 绳 使 人 类 文 明 得 以 传 承 , 标 志 人 类 进 入 文 明 时 代A B C D6 “只要我

4、们有根纵然没有一片叶子遮身仍旧是一株顶天立地的树就让我们调整那立姿在风雨里站得更稳坚忍地度过这凛冽寒冬是的,只要我们有根明春明春来时我们又会枝繁叶茂宛如新生。 ”台湾诗人的这首只要我们有根表明: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团结统一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A B c D7在被问及去台湾的强烈愿望时,温家宝总理说,我认为中华民族 5000 年的文化具有强大的震撼力和凝聚力,不要因为 50 年的政治而丢掉 5000 年的文化。可见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有强烈的认同感 各民族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民族文化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A

5、 B C D8中秋佳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人们最主要的活动是赏月和吃月饼了。但中国各地中秋节的过法也是多种多样,如在福建浦城,女子过中秋要穿行南浦桥,以求长寿。南京人中秋爱吃月饼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鸭等。这表明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我国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文化的丰富多彩反映了经济的繁荣A B C D9维 吾 尔 族 的 第 七 木 卡 姆 朱 拉 、 蒙 古 族 长 调 成 吉 思 汗 、 纳 西 族 嫁 女 调 、 鄂西 土 家 族 神 农 溪 纤 夫 号 子 各 具 特 色 的 民 族 服 饰 、 语 言 、 曲 调 和 歌 声 ,展 现 在 CCTV 舞 台 上 。 人 们

6、为 多 姿 多 彩 的 民 族 音 乐 而 激 动 , 更 为 音 乐 盛 典 丰 厚广 博 的 文 化 内 涵 而 感 动 。 这 从 一 个 侧 面 表 明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都代表着中华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华各民族的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中华文化呈现着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各民族传统文化相互融合,形成推动当代中国发展的时代精神A. B. C. D.10.“一 个 只 能 出 口 机 器 设 备 而 不 是 思 想 观 念 的 国 家 , 成 不 了 世 界 大 国 ”。 这 一观 点 启 示 我 们 :文化生产力决定国家的发展方向 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要加强文化建设,提升中华文化国际

7、影响力积极地向他国输出自己的价值观A. B. C. D.11长期以来,台湾地区及海外的华文学校中使用的是繁体字、注音符号,而大陆使用简体字、汉语拼音。目前,台湾与大陆达成一致提倡使用简体字,但也不反对使用繁体字。台湾与大陆所达成的共识说明 两岸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中华文化是连接两岸人民的精神纽带汉字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汉字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A B C D12丁绍光是以中国现代重彩画之神韵领世界画坛之风骚的艺术家。他的画作,融敦煌壁画、汉代画像石、青铜器装饰及西方现代构图等元素为一炉,雅俗共赏。这说明 文化是民族的,不同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文化是世界的,不同文化相互融合并日益趋同尊重

8、文化多样,才能促进本民族文化不断发展尊重文化差异,才能使不同文化实现共同进步A B C D13在我国的古代经典著作论语 孟子 韩非子以及四大名著中,在鲁迅的狂人日记 、矛盾的白杨礼赞 、冰心的致小读者中都凝聚着民族精神,只要认真读它们,都能受到它们的熏陶。这说明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之中只有大力创造优秀的文化作品,才能弘扬民族精神我国的优秀文化作品中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A BC D14 “瞒人之事弗为,害人之心弗存,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 ”下列观点与之不一致的有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C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D人生自

9、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5. 2011 年接抱坠楼女童的“最美妈妈”吴菊萍引发了海内外的集体感动。因吴菊萍义举而激发的爱心接力,折射着人性的光辉,引导着社会向善,更多的人把感动变为行动。如请你以此材料为背景,为班级宣传橱窗中写一篇宣传稿,最合适的题目是:A.道德在传承 文明在传递 B.用巨大的爱 做细小的事C.建设精神文明 加强道德建设 D.弘扬爱国主义 培育时代精神16.“亲,你还在犹豫什么,赶紧下手吧!”这是京东等网上商城用当下流行的网络语言打出的广告语。不仅如此,更多的网络语言在我们生活中正被广泛使用。这说明网络语言正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生活网络语言对人们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人们接受文化的

10、影响往往是被动的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ABCD17.图书漂流起源于上世纪 60 年代的欧洲,读书人将自己读完的书,随意放在公共场所,捡拾这本书的人可取走阅读,读完后再将其放回公共场所,让下一位读者阅读,继续进行图书漂流。图书漂流活动A.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B.超越时空对文化传播的局限C.有利于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D.促进了文化传播与交流18.文化交流与融合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源泉。下列选项能体现文化交流与融合的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孤芳独美,不如集众芳以为美己所欲,尽施于人ABCD19.黄梅戏源于民间歌舞。山野村夫的劳动之歌,妇孺皆知的里巷歌谣,灯会社火之

11、中的欢歌劲舞,是黄梅戏活泼的源头。它吸收了汉剧、楚剧、高腔、采茶戏、京剧等众多姐妹艺术的精华,使自己逐渐完善起来而成为一个名剧。这说明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A B C D20富贵山居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该画在清代同治年间遭火焚,断为两截,现分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和台北故宫博物院。2011 年 6 月 1 日,该画首次在台北合璧展出。此次历史性的“山水合璧”,深深激荡起两岸同胞的共同民族情怀。这表明两岸同胞对同根文明和文化的认同民族精神体现了一个民族特有的精神品质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优秀的文化典

12、籍可以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A B C D21大学中说:“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欲平天下者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必先齐其家,欲先齐家者必先修己身,欲先修身者必先正其心。”这表明A. 加强知识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B. 思想道德的差异反映了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差异C. 只有在不断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才会有所成就D. 只要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就能治理国家、平定天下22.严复指出:中国最重三纲,而西人首明平等;中国亲亲,而西人尚贤;中国以孝治天下,而西人以公治天下;中国重节流,而西人重开源;中国委天数,而西人恃人力。这说明A文化是人类实

13、践的产物 B文化在传承中发展C文化是种社会精神力量 D不同民族文化各具特色D. 只要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就能治理国家、平定天下23.南京!南京!这部电影不是简单重现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而是力图通过这段历史让人思考不同人对待战争、对待生命的不同态度,这样的场景让人震撼!起到了唤醒国人,激发民族责任感的作用。这说明A.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B.优秀文化作品是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C.文化对人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强制的、有形的24“中国是一个书法大国,拿起鼠标以后,也不能忘了笔杆。”对这句话不正确理解是A.对传统文化我们应该批判继承,古

14、为今用B.优秀的传统文化是财富应该继承和发展C.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D.传统文化都是精华,我们都应该继承发展25中央电视台的“ 百家讲坛 ”栏目制造了一批大众学术明星,也制造了新媒体时代的出版神话。易中天的品三国 、于丹的论语心得走红图书市场,也诱发了出版人对普及中国传统文化典籍的热情和想象空间。有人总结, “百家讲坛”的成功在于在市场运作中实现文化向大众的普及。这体现了( )文化产品借助大众传媒和市场运作广泛传播先进文化就是面向大众、反映大众的利益与呼声的文化规模化、产业化地生产文化产品有利于文化传播大众文化的盛行导致了文化品位的低下A B C D26在“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研讨会中,某同学认为依托微博、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