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1694卷1

上传人:1733****785 文档编号:167164774 上传时间:2021-02-1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1694卷1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1694卷1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1694卷1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1694卷1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1694卷1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1694卷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1694卷1(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师招聘中学教育心理学通关试题每日练16941:问题解决的基本特征有()。多项选择题A、结构性B、目的性C、认知性D、序列性E、创造性 2:该案例说明少年期学生心理发展具有以下哪些特点?()多项选择题A、有意注意已开始发展B、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C、情感不稳定性以及不善于控制D、独立意识增强 3:教师职业角色的形成可分为哪几个阶段?()多项选择题A、角色认知B、角色认同C、角色信念的形成D、角色模仿E、角色内化 4:认知主义者认为,世界是由客观实体、客观实体的特征及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构成的。()判断题对错 5:根据下列材料,请回答TSE题: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列举砖头的用处”时,学生小方的回答

2、是:“盖房子、造仓库、建学校、铺路”;学生小明的回答是:“盖房子、修花坛、打狗、敲钉、压纸”,学生小希的回答是:“作画写字、磨红粉当颜料、练功、垫东西、吸水”TS三名学生中小方的思维具有一定的()。多项选择题A、流畅性B、定向性C、独创性D、变通性 6: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阿特金森认为避免失败者的目的是避免失败,减少败感,当一项任务的成功率为50%时,他们会:()单项选择题A、可能选择B、犹豫不决C、回避这项任务D、坚决选择 7:有的心理学家把表现为破坏课堂秩序、不遵守纪律和不道德行为学生的行为称作()。单项选择题A、冲动型问题行为B、扰乱性的问题行为C、多动型问题行为D、自律障碍行为

3、8:陈述性记忆处理陈述性知识,如()。多项选择题A、字词B、人名C、时间D、观念E、怎样骑车 9:关于人的发展理论,以精神分析的原理为基础,强调心理社会性的发展阶段的学者是()单项选择题A、皮亚杰B、艾里克森C、柯尔柏格D、希尔加德 10: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单项选择题A、形象思维B、发散思维C、辐合思维D、直觉思维 11:依据加涅的学习分类,学习主要是为了获得()。多项选择题A、言语信息B、智慧技能C、认知策略D、态度E、运动技能 12:下列哪种成分不是品德的心理结构?()单项选择题A、道德认知B、道德观念C、道德情感D、道德行为 13:从整个中学阶段看,哪一个年级是品德发展的关键期()单

4、项选择题A、初一年级B、初二年级C、初三年级D、高一年级 14:根据记忆内容的不同,记忆可分为()多项选择题A、形象记忆B、有意记忆C、情绪记忆D、逻辑记忆E、运动记忆 15:一个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能力的主观判断叫作教师的()单项选择题A、主观能动性B、工作态度C、教学效能感D、教育有效感 16:增加学生的专注学习时间,是提高教学时间效益的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判断题对错 17:下列不属于教学环境的是()。单项选择题A、桌椅B、课堂气氛C、照明D、课本 18:教学物质环境包括()。多项选择题A、桌椅B、黑板C、课堂纪律D、座位排列E、课堂气氛 19: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遗忘

5、的规律是()单项选择题A、无明显变化B、先慢后快C、前后均衡D、先快后慢 20:动作技能的形成一般经历认知阶段、联系形成阶段和自动化阶段。()判断题对错 21:青少年期一般指()岁。单项选择题A、612B、1118C、618D、1020 22:学习一种新材料时运用联想假借意义,对记忆有帮助的这种方法称为()。单项选择题A、语义联想B、视觉想象C、关键词法D、谐音联想法 23:教师的期望或明或暗地被传送给学生,学生会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教师的预言似乎自动地应验了。这一效应称作()单项选择题A、福勒和布朗效应B、费斯廷格效应C、罗森塔尔效应D、马斯洛效应 24:课堂里主要的人际关

6、系有()多项选择题A、对立与统一B、吸引与排斥C、积极与消极D、合作与竞争E、主体与客体 25:心理测验的技术指标包括量表的()。多项选择题A、难度B、效度C、信度D、标准化E、知名度 26:恐怖症可分为()。多项选择题A、强迫恐怖症B、单纯恐怖症C、广场恐怖症D、社交恐怖症E、焦虑恐怖症 27:元认知调节策略与监控策略无关。()判断题对错 28:青年初期是个体在心理、生理和社会性上相成年人接近的时期。()判断题对错 29:标准化成就测验是指由专家或学者们所编制的适用于大规模范围内评定个体()。单项选择题A、成就水平的测验B、能力形成的测验C、结构的测验D、智力发展的测验 30:抑郁症的主要特

7、征是持久的()单项选择题A、焦虑B、紧张C、情绪低落D、注意障碍 31:布鲁纳认为,学习包括三个过程,其中包括()。多项选择题A、知识的获得B、知识的再认C、知识的转化D、知识的评价 32:在态度和品德的形成过程中,对榜样的模仿属于哪个阶段?()单项选择题A、依从B、认同C、同化D、内化 33:组织策略属于学习策略中的()单项选择题A、认知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元认知策略D、资源管理策略 34:某教师十分重视基本概念、原理及学习方法的教学。这位教师所遵循的学习理论是()。单项选择题A、行为主义学习理论B、认知结构学习论C、认知同化学习论D、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35:测量的正确性,即一个测验

8、能够测量出其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叫()。单项选择题A、信度B、效度C、区分度D、难度 36:加涅认为,心智技能与学习策略都属于()的范畴单项选择题A、感性知识B、理性知识C、陈述性知识D、程序性知识 37:常常不自觉地静默端坐,因而对外界刺激缺乏适当反应的儿童属于()单项选择题A、禀赋优异儿童B、智能不足儿童C、学习困难儿童D、情绪困扰儿童 38:按照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观点,以言语陈述的形式存储的知识称之为()单项选择题A、智力技能B、认知策略C、言语信息D、动作技能 39:构成道德心理成分包括: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多项选择题A、道德观念B、道德标准C、道德情感D、道德意志 40:下列说

9、法正确的是()。多项选择题A、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实践中各种心理与行为规律的科学B、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C、教育心理学的核心研究内容是教师D、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教以及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用 4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多项选择题A、教的心理活动B、学的心理活动C、教与学的互动机制D、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E、教师的心理发展特点 42:三维迁移模式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单项选择题A、贾德B、里德C、苛勒D、奥斯古德 43:在学完一篇逻辑结构严密的课文以后,勾画出课文的论点论据的逻辑关系图以帮助理解和记忆。这种学习方法属于()。单项选择题A、精细加工策略B

10、、组织策略C、复述策略D、做笔记策略 44:1914年桑代克教育心理学大纲的出版被认为是教育心理学体系的确定,标志着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桑代克也被誉为教育心理学之父。()判断题对错 45:以持久性的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称为()。单项选择题A、抑郁症B、恐怖症C、焦虑症D、强迫症 46:个人逐渐接受一定社会或群体所要求的知汉经验、行为规范、价值观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的过程称为个体()单项选择题A、价值化B、人格化C、社会化D、个性化 47:根据适当过度学习原则,如果一个学生学10次刚好记住一个英语单词,那么他的实际学习次数应该是()。多项选择题A、10次B、11次C、15次D、8次E

11、、20次 48: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是由陶行知于1924年编写的。()判断题对错 49: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或其他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相同的行为反应,巴甫洛夫称之为()。单项选择题A、刺激分化B、刺激比较C、刺激泛化D、行为强化 50:问题行为会发生在哪些学生身上()单项选择题A、优秀学生B、中等生C、后进生D、中等生、后进生、优秀学生 1:答案B,C,D 解析 问题解决的基本特征是:目的性、认知性、序列性。 2:答案A,B,C 解析 3:答案A,B,C 解析 4:答案正确 解析 略。 5:答案B 解析 6:答案C 解析 7:答案B 解析 8:答案A,B,C,D 解析 陈述性记忆处

12、理陈述性知识,即事实类信息,包括字词、定义、人名、时间、事件、概念和观念。怎样骑车属于程序性知识。 9:答案B 解析 10:答案B 解析 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发散思维是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形式。对同一个问题只有从多个角度、不同方向去探索,才可能发现新奇独特的内容,因此,发散思维是创造性的核心。 11:答案A,B,C,D,E 解析 ABCDE【解析】本题考查学习的分类,属于识记型题目。具体考查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他认为,人类学习主要是为了获得以下五种才能: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态度和运动技能。 12:答案B 解析 品德包含道德认识、道德

13、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等心理成分,这些成分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一个完整的品德结构,简称为品德的知、情、意、行结构。(本解析由影骄子2012提供) 13:答案B 解析 14:答案A,C,D,E 解析 15:答案C 解析 16:答案错误 解析 系统暂无解析 17:答案D 解析 课本属于教学媒体 18:答案A,B,D 解析 课堂纪律、课堂气氛属于教学的社会环境。 19:答案D 解析 系统暂无解析 20:答案正确 解析 (P250251) 21:答案B 解析 青少年期包括少年期(11、12岁l4、15岁)和青年初期(14、15岁l7、18岁)。 22:答案D 解析 略。 23:答案C 解析 24:答案B,D 解析 25:答案B,C,D 解析 【解析】量表的效度、信度和标准化都属于心理测验的技术指标。 26:答案B,C,D 解析 【解析】恐怖症可分为单纯恐怖症(对一件具体的东西、动作或情境的恐怖),广场恐怖症(害怕大片的水域、空荡荡的街道)和社交恐怖症。 27:答案错误 解析 调节策略能帮助学生矫正他们的学习行为,使他们补救理解上的不足,所以元认知调节策略与监控策略有关。 2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