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言语理解》通关试题每日练560卷4

上传人:1733****785 文档编号:167039466 上传时间:2021-02-1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务员《言语理解》通关试题每日练560卷4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公务员《言语理解》通关试题每日练560卷4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公务员《言语理解》通关试题每日练560卷4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公务员《言语理解》通关试题每日练560卷4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公务员《言语理解》通关试题每日练560卷4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公务员《言语理解》通关试题每日练560卷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务员《言语理解》通关试题每日练560卷4(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务员言语理解通关试题每日练5601: 阅读下列短文,完成问题。 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究竟是从何而来的呢?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革命的文艺,则是人民生活在革命作家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这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是粗糙的东西,但也是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在这点上说,它们使一切文学艺术相形见绌,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有人说,书本上的文艺作品,古代的和外国的文艺作品,不也是源泉吗?实际上,过去的文艺作品不是源而是流,是古人和外国人根据他们彼时彼地所得到的人民生活中的文学艺术原料创造出来的东西。我们

2、必须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批判地吸收其中一切有益的东西,作为我们从此时此地的人民生活中的文学艺术原料创造作品时候的借鉴。有这个借鉴和没有这个借鉴是不同的,这里有文野之分,粗细之分,高低之分,快慢之分。所以我们决不可拒绝继承和借鉴古人和外国人,哪怕是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东西。但是继承和借鉴决不可以变成替代自己的创造,这是决不能替代的。文学艺术中对于古人和外国人的毫无批判的硬搬和模仿,乃是最没有出息的最害人的文学教条主义和艺术教条主义。中国的革命的文学家、艺术家,有出息的文学家、艺术家,必须到群众中去,必须长期地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地到工农兵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到唯一的最广大最丰富的源泉

3、中去,观察、体验、研究、分析一切人,一切阶级,一切群众,一切生动的生活形式和斗争形式,一切文学和艺术的原始材料,然后才有可能进入创作过程。否则你的劳动就没有对象,你就只能做鲁迅在他的遗嘱里所谆谆嘱咐他的儿子万不可做的那种空头文学家,或空头艺术家。 人类的社会生活虽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虽是较之后者有不可比拟的生动丰富的内容,但是_。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虽然两者都是美,但是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却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革命的文艺,应当根据实际生活创造出各种各样的人物来,帮助群众推动历史的前进。例如一方面是人们受饿、受冻、受压迫,一

4、方面是人剥削人、人压迫人,这个事实到处存在着,人们也看得很平淡;文艺就把这种日常的现象集中起来,把其中的矛盾和斗争典型化,造成文学作品或艺术作品,就能使人民群众惊醒起来,感奋起来,推动人民群众走向团结和斗争,实行改造自己的环境。如果没有这样的文艺,那么这个任务就不能完成,或者不能有力地迅速地完成。 对第一段开头画线部分,理解正确的是()。 文艺作品描绘的生活画面就是客观存在的生活原貌 文艺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是经过作家头脑加工的 文艺作品融进了作家对一定的社会生活的认识和态度 文艺作品是生活在一定社会中的作家思想的反映单项选择题A、B、C、D、 2: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

5、,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单项选择题A、请选择B、请选择C、请选择D、请选择 3: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化急速推进以及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对能源的需求必然是急剧、大量增长的。但高增长、高耗能、高污染、高浪费、低效益的发展模式是绝对不可取的。上述这段话涉及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指的是()。单项选择题A、经济的高增长与生产的高浪费B、经济的高增长与企业的高污染C、经济的高增长与能源的高消耗D、经济的高增长与效能的低效益 4:在中国的文学园地上,散文犹如一朵奇葩,显示出其独特的魅力,丰富着民族文化。在几千年的文学发展中,留下了许多_的经典名作,给人们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_着一代

6、代炎黄子孙,每一篇佳作都是历史的折射,记录着历史的沧桑,我们从中不仅能_文学的精髓,还能了解时代的变迁。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单项选择题A、名闻遐迩滋润吸取B、脍炙人口滋养汲取C、家喻户晓润泽攫取D、交口称赞培养吸收 5: 最后的通用语言的作者奥斯特勒向读者讲述了世界主要语言的命运。事实说明每种语言的“唯我独尊”到最后均是_。波斯语差不多花了1000年才确立通用语的地位,但在短短的16年里就沦为了寻常语言。如果现在我们_英语至高无上的地位会永远持续下去,就是犯了“失忆症”与“典型的想象力缺乏症”。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单项选择题A、历经坎坷烟消云散揣测B、跌宕起

7、伏不堪一击臆想C、沧海桑田明日黄花幻想D、此消彼长败走麦城预测 6:20世纪70年代,英国的思想文化领域也处在_与变化之中,经历着各种文化思潮的冲击。此时,以探寻人的命运、价值、自由为主旨的存在主义已经是_,取而代之的是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的盛行。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单项选择题A、更替风烛残年B、震荡强弩之末C、交接奄奄一息D、振荡日薄西山 7:事物终究是_的,有所长必有所短。由于目前大部分军用雷达工作在微波波段,隐形飞机能大量吸收雷达波也就会大量吸收微波,这就铸就其自身的致命弱点,自招“杀身之祸”。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单项选择题A、大相径庭B、各有利弊C、一分

8、为二D、形态各异 8: 儒家学说认为一个人如果没有美德,就不可能获得幸福,人生的幸福体现在个人的善行之中,人们不断提升个人美德的过程就是追求幸福的过程0而为了修炼美德,就不能执着于物质生活的享乐,即便是“一箪食、一瓢饮”,只要能够修得高尚的品德,这样的苦行也是幸福的。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单项选择题A、人们如何提升个人美德B、拥有美德是幸福的前提C、幸福如何在善行中体现D、美德与幸福的相互关系 9:作为启蒙思想家,他们的思想和言论激烈、出格,乃至“悖于常理”,这都在情理之中,因为思想的创造需要那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对抗俗世的气概与意志,所以“ ”并非思想家的缺陷,也绝非衡量思想之深度、广

9、度乃至力度的标准。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单项选择题A、危言耸听B、虚张声势C、夸夸其谈D、豪言壮语 10: 想法或假说的产生,来源于研究者_的思想,用来解释事物的成因,寻找或构造相关的_,以便揭示所观察到的事实的真相。因而,假说完全有可能是_的。知道这一点,养成产生想法时保留判断的习惯就非常重要。单项选择题A、自由证据错误B、主观定律歪曲C、特别学说荒谬D、独立理论虚假 11:然而,我觉得“界面”代替了“纸面”的阅读,损失的可能是时间的纵深和历史的厚重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言,阅读其实是一种有重量的精神运动 如今网络阅读成为人们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 人类的阅读行为也随之

10、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眼睛在网上快速、便捷的“暴走”,逐渐替 代以往细嚼慢咽似的传统阅读 新媒介使昔日“纸面”凝聚的诸多艺术的神性,不断被“界面”的感觉颠覆和碾轧 人在获得大面积爆炸性信息的同时,也会有某种难言的失重感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单项选择题A、B、C、D、 12: 相比于儒家的以政治伦理为核心的“道”,老庄之“道”因其玄虚的特征,更宜于作出超越性的解释,从而满足人们对于生命的具有宗教意味的渴望:它永远具有无限的可能,化生万物却始终保持自身的虚静,不因世间的变化而发生任何改变。在万物源于道的根本原理之下,个体生命与道本是统一的;当生命摆脱了俗世的成败毁誉的羁绊而与道

11、化合为一时,从精神意义上说,它自然也就获得了道所具有的品性。正是上述区别,造成了魏晋时代儒学的衰落与老庄学说的兴起。 这段文字旨在说明()。单项选择题A、儒学与道学在对生命意义的解读上存在本质不同B、道学蕴含的宗教意味迎合了人们的精神需求C、魏晋时代儒学衰落而老庄学说兴起的原因D、只有摆脱俗世的羁绊,人才能体悟“道”的内涵 13: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_,讲究假山池沼的_,讲究花草树木的_,讲究近景远景的_,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单项选择题A、映衬、布局、配合、层次B、配合、布局、层次、映衬C、层次、布局、映衬、配合D、布

12、局、配合、映衬、层次 14: 母语的基本性质决定了母语高等教育的“培根固本”特征,母语教育对于维系_、传承优秀传统、构筑心灵世界具有不可_的作用。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单项选择题A、民族风俗低估B、民族情感轻视C、文化认同替代D、文化精神缺少 15:王祁咏竹诗“叶垂千口剑,干耸万条枪”,可谓深得古诗对仗和中国传统语言意境之美,但聪明的苏东坡却以一句戏评曲终奏雅:诗是好诗,但竹子太差,十根才一叶耳!金岳霖少年时就发现传统谚语“金钱如粪土,朋友值千金”实在有违逻辑,照此推理便是朋友如粪土。或许我们的传统文化一般都不会这么较真,但偶尔来这么一下,要么带来东坡似的黑色幽默,要么启发了天

13、才逻辑学家的少年天赋。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个观点,即()。单项选择题A、中国传统文化如果细品,大多经不起较细致的逻辑推敲B、中国传统文化独一无二的魅力恰好就在于它的模糊美C、习惯了传统文化的模糊美后“较真”一下会收到奇效D、传统文化应当在逻辑严密性方面加强,使人较真不得 16: 这些生产厂家说,这种产品的包装是可以生物降解的,它们一旦与其他物质混合,便会自然消失或者可以支持生物的成长。研究人员认为,真正的生物降解物质在需氧条件下可以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在厌氧条件下它们则可以分解成甲烷和二氧化碳。然而,经他们试验的每个产品都不能降解,也不能达到上述标准。 这段话主要支持这样一种观点()。单项

14、选择题A、厂家的说法夸夸其谈B、厂家“生物降解”表达不清C、“生物降解”在现实中可以有不一样的理解D、研究人员试验非常成功 17: 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以人均GDP为主要衡量指标的中国经济发展水平要赶上西方发达国家依然存在一定难度。那么,现在的问题是,中国是否只有达到与西方发达国家同样的发展水平时才具备建立覆盖社会全体成员的基本社会保障制度的条件?答案如果是肯定的则意味着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还不能建立起覆盖社会全体成员的社会保障制度而这显然不符合发展的要求。 作者通过这段话想表达的观点是:单项选择题A、中国经济发展水平要赶上西方发达国家存在一定难度B、中国尚不具备建立覆盖社会全体成员的基本社会保障制度的条件C、覆盖社会全体成员的社保制度不能等到中国赶上西方发达国家发展水平才建立D、中国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还不能建立起覆盖社会全体成员的社会保障制度 18:宋朝的朱熹,曾经给论语做过注释,可是假如当孔子正在跟颜回、子路他们谈话的时候,朱熹闯了进去,管保他们在讲什么,他是一句也听不懂的。不光是古代的话后世人听不懂,同一种语言在不同的地方也经历着不同的变化,久而久之也会使这个地方的人听不懂那个地方的话,形成许许多多方言。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单项选择题A、由于语言不通,朱熹对论语的注释不可能是完全正确的B、不同的语言、方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