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历城区2012-2013年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16695903 上传时间:2017-11-0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济南历城区2012-2013年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济南历城区2012-2013年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济南历城区2012-2013年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济南历城区2012-2013年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济南历城区2012-2013年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济南历城区2012-2013年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济南历城区2012-2013年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济南市历城区 20122013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九年级化学试题(时间:60 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12 N:14 O:16 Na:23 Mg:24S:32 Cl:35.5 Ca:40 Fe:56第一卷(单项选择题 共 48 分)、 选择题(本大题包括 24 个小题,每个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每小题 2 分,共 48 分)1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食醋除水垢 B浓盐酸挥发 C黑糯米酿酒 D纯牛奶变酸锦绣历城,山清水美。下列做法中,不利于我区环境保护的是A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再排入小清河 B欢度春节时大量燃放烟花爆竹C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D秸秆还田,严禁焚烧下

2、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下列做法对人体健康不利的是A多食水果和蔬菜,补充维生素 B食用碘盐可防治碘缺乏病C向食品包装袋充入氮气防腐 D青少年多吃油炸类食品,补充热量下列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的一些认识。其中科学合理的是A用洗洁精除油污属于乳化作用 B火炉旁放盆石灰水能防止煤气中毒C “缺铁性贫血”中“铁”指铁单质 D厨房液化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通风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AMg 2+ :一个镁离子带 2 个单位正电荷 BCO 2: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氧分子C2H:2 个氢元素 D :氧化钙的化合价为+2 价下列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中,错误的是A点燃氢气时发生爆炸,可能因为没有检验氢气的

3、纯度B稀释浓硫酸时,出现液滴大量飞溅,可能是把水向酸中倾倒的原因C你做过的“纸船烧水”实验主要是为了探究燃烧条件中的“物质必须具有可燃性” D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时,充分放应后要冷却至室温在读数,否则测量结果偏低根据粒子结构示意图给出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和表示的微粒属于同种元素B表示的微粒属于阴离子 C和形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 NaO D表示的微粒相对原子质量为 17g下列物质的名称、俗名、化学式一致的是A氢氧化钙、消石灰、CaOB氧化铁、铁锈、Fe 3O4C碳酸钠、纯碱、NaHCO 3D氢氧化钠、烧碱、NaOH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一种最小粒子B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4、一定是中和反应C电解水实验说明水中含有 H2和 O2分子 D天然气在空气中燃烧属于氧化反应下列对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A体温计受热时水银柱上升,是因为汞原子受热时体积变大B稀盐酸和稀硫酸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是因为它们溶液中都有 H+C100ml 酒精和 100ml 水混合后体积小于 200ml,是因为分子之间存在间隔 D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利用已学化学知识来判断,处理下列突发事件的措施不当的是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用锅盖盖灭B不慎将浓碱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C高层住房着火,在等待救援时打开所有门窗 D误服食品袋中的干燥剂(主要成分是生

5、石灰) ,立即喝食醋交警常用“酒精检测仪”检查司机是否饮酒,原理是让司机呼出气体中的酒精与检测仪中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C 2H5OH+4CrO3+6H2SO4=XCr2(SO4)3+2CO2+9H 2O。其中 x的数值和三氧化铬(CrO 3)中铬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是A2,+3 价 B2,+6 价 C4,+3 价 D4,+6 价20时,NaCl 溶解于水的实验数据如下表。A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20% B中所得溶液时饱和溶液 C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 D20时,向中再加入 1gNaCl,溶液仍为不饱和溶液以下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 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 ,下列对图示反应的理解中,正

6、确的是 A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共含有三种元素 B参加反应的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为 1:1C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只有一种单质 D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 M、N、Q、P 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的认识错误的是物质 M N Q P实验序号水的质量(g)加入 1gNaCl 的质量(g)溶液的质量(g) 10 2 12 10 3 13 10 4 13.6 10 5 13.6+ 反应前的质量(g) 18 1 2 32反应后的质量(g) X 26 2 12A.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B.反应后物质 M 的质量为 13gC.反应中 N、P 的质

7、量比为 5:4D.物质 Q 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一些食物的近似 pH 如下:四川泡菜 3.23.6、葡萄汁 3.54.5、牛奶 6.36.6、鸡蛋清 7.68.0,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胃酸过多的人应少吃四川泡菜 B葡萄汁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色C鸡蛋清为碱性食品 D牛奶比葡萄汁的酸性强要使右图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则使用的固体和液体可以是石灰石和稀盐酸 镁和稀硫酸 固体氢氧化钠和水 生石灰和水 NH 4NO3 和水A B C D关于物质的用途,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A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B二氧化锰可以作为催化剂加快过氧化氢分解速度C干冰可作制冷剂 D服用 NaOH 固体治疗胃酸过多症有三瓶无

8、标签的无色溶液,只知道它们分别是稀盐酸、BaCl 2 溶液和稀 NaOH 溶液中的各一种。下列四种试液中,不能将三种无色溶液一次鉴别开来的是ANa 2CO3 溶液 B CuSO4 溶液 C食盐水 D紫色石蕊试液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序号 物质 杂质 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A H2 CO2 通过足量的 NaOH 溶液,干燥B Na2CO3 Na2SO4 加入过量的 Ba(NO3)2 溶液,过滤C NaCl 固体 细沙 加入足量的水溶解D 铁粉 Fe2O3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过滤下列实验现象和对应的结论描述都错误的是A向草木灰滴加盐酸,产生大量气泡 该固体可能含有

9、CO32- B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该溶液一定显中性C某物质在纯氧中燃烧只生成 CO2 和 H2O该物质中一定含有 C、H 两种元素D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某无色气体中,木条复燃 该气体一定是氧气3锰(Mn) 、镍(Ni)都是金属,将镍丝插入硫酸锰溶液中,无变化;将镍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镍丝上有铜析出。则的金属活动性由弱到强排列正确的是A Mn Cu Ni B Ni Mn Cu C Cu Ni Mn D Mn Ni Cu4在已调平的托盘天平两边各放一只等质量的烧杯,在两只烧杯里分别注入 200g 溶质质量分数为 7.3%的稀盐酸,调至天平平衡后,向左边烧杯中加入 2.2gFe2O3

10、,要使充分反应后天平仍然保持平衡,需向右边烧杯中加入金属镁的质量为 A气CB D点燃氧气催化剂氧气 水S SO3 H2SO4SO2图 14A 4.8g B 2.4g C 2.2g D0.2g第卷(非选择题 共 52 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 7 个小题,共 52 分) (6 分)从氢氧化镁、铜、氧化铁、碳酸钠、氧气、一氧化碳、碳酸、盐酸中选择合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入空格中。(1)一种非金属单质 (2)一种金属氧化物 (3)导致煤气中毒的气体是 (4)一种难溶的碱 (5)一种可溶的盐 (6)胃液中大量含有的酸 (5 分)酒鬼酒塑化剂事件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常用塑化剂“DEHP”的化学式为C2

11、4H38O4。它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不溶于水,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有毒。用作各种塑料制品的工业添加剂,能增加延展性、弹性及柔软度。黑心业者为了牟取暴利将其添加到多种饮料、果冻、果酱和方便面等食品中。若长期食用此类食品可能对生殖系统、免疫系统造成伤害,大量摄入还可能致癌。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塑化剂“DEHP”的一条以上物理性质 。(2)塑化剂“DEHP”属于 (选填“单质、氧化物、化合物”中合适的一项) 。(3)一个“DEHP”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的最简个数比为 。(4)塑化剂“DEHP”中 H 元素与 O 元素的质量比为 。 (最简整数比)(5)针对频频发生的食品安全问题,

12、有人认为化学物质是这些问题的罪恶之源。你认为正确的观点是 。硫元素和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联系密切,在战国时期,我国的炼丹家们就开始了对硫元素单质及含硫化合物的研究应用。图 14 是流及其化合物的转化流程(1)以上 A、B、C、D 四个物质中,硫元素表现的化合价为零的物质是 (2)请写出 B-C 的化学方程式 (3)浓硫酸有强烈的腐蚀性,如果不慎沾在皮肤上,应立即用 ,然后涂上 3%-5%的碳酸氢钠溶液,必要时再到医院治疗。(4)煤和石油中都有硫元素,它们燃烧的废气中含有硫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与水及氧气反应会导致硫酸型酸雨的形成。下列各项中不利于减少酸雨危害的是 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

13、增加燃煤用量工业废气达标排放 (8 分)在用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研究中和反应实验时,某化学兴趣小组认真观察、详实记录,进行了一些探究活动。请完成下列问题: (1)小明同学利用“pH 计”测定并绘制了溶液的酸碱度变化如图所示。化学方程式为 。根据图示可知:小明的实验是用胶头滴管逐滴将 (选填“稀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 )滴加另一种溶液中。在加入溶液的质量至 5g 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 。(2)细心的小华同学观察非常仔细,在实验进行几秒钟之后,发现溶液中有少量气泡产生。经过小组讨论,他们一致认为 NaOH 溶液在空气中变质了,依据是 。为此,他们还进一步设计了两个检验 NaOH 溶液是否变质的实验方案来重复验证:方案一:取少量溶液样品,滴入 B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 NaOH 溶液变质了。方案二:取一定量溶液样品,滴加适量酚酞溶液,若溶液不变红,则证明 NaOH 溶液变质了。你不同意上述两个实验方案中的哪一个?简述你的理由。 。 (10 分)下图所示是实验室中制取气体时常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加入药品之前一定要先检验 。(2)以石灰石和稀盐酸为原料制取并收集干燥的 CO2气体。各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填装置序号) 。产生 CO2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