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15届高考模拟七校考前交流历史卷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6690326 上传时间:2017-11-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82.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2015届高考模拟七校考前交流历史卷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广东省2015届高考模拟七校考前交流历史卷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广东省2015届高考模拟七校考前交流历史卷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广东省2015届高考模拟七校考前交流历史卷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东省2015届高考模拟七校考前交流历史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2015届高考模拟七校考前交流历史卷(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 费孝通说:“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的圆心波的性质,以自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 ”造成这种状况的制度因素是A中央集权制 B宗法制 C九品中正制 D等级制13唐代经济学家陆贽认为“财之所生,必因人力” 。他主张:“建官立国,所以养人也;赋人取财,所以资国也,故立国而不先养人,国固不立矣。 ”下列措施体现上述观点的是A商鞅“重农抑商” B北魏推行均田制C北宋“不立田制” D张居正“田赋征银”14朱熹曾解释过“存灭理,灭人欲”论:“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 ”明代李贽批判“存天理,灭人欲”

2、的虚假说教,强调人正当的私欲。由此可见,李贽的批判主要忽视了A时代背景的复杂性 B思想内容的辩证性 C历史发展的曲折性 D人物评价的特殊性15.有关清政府“闭关政策”的评价,20 世纪 50 至 60 年代的学者大都认为它具有抵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主权的作用(“自卫说” )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学者对这样的认识产生了怀疑,他们认为,它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前进和发展,起了严重的阻碍作用(“自杀说” ) 。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A史学家视角不同会导致结论不同 B史学家自我否定说明评价标准缺失C两种观点互相矛盾,都缺乏正确性 D “自杀说”比“自卫说”更正确16一位学者评价说:“当时知识分

3、子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现光芒。例如,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 ”这一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A反对旧道德崇尚现代文化 B混淆了先进与落后的界限C充分肯定了文言文的价值 D存在对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17.下表选项中逻辑关系正确的是选项 史实 结论A 第一次国共合作领导国民革命运动 中华民族民主革命的开端B 毛泽东等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开辟C 国民政府组织淞沪、太原、徐州、武汉四大会战国民政府的军队武装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开始D 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在北平举行和平谈判 实现

4、了和平民主建国的目标18下表为 1962 年我国国民经济状况表,对此表理解最为准确的是A 工农业比重严重失调 B 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完成 C 困难局面得到遏制,国民经济开始回升 D .工农业生产平衡发展 19雅典民主制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对这种“新形式”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提供了公民参政的均等机会 B创造了法治基础上的民主运作方式C体现了“主权在民”的原则 D贵族制下的“集体领导”20.塞万提斯在其堂吉诃德一书的序言中申明:“这部书只不过是对于骑士文学的一种讽刺” ,目的在于“把骑士文学地盘完全摧毁” 。此书创作目的根源于()A骑士文学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B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5、推动文化的变革C思想解放运动深入发展推动文学革命 D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对落后阶层的打击21. 俄国史载,20世纪20年代,“社会主义商店”虽然享有政府的优惠待遇和较低价格,但常被人认为“不如私人商店”。因为私人商店一般能提供更快捷、更舒适的服务和较好的质量、较多的品种。这表明A. 新经济政策削弱了无产阶级专政 B.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促进了市场竞争C.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弊端日益显现 D. 经济状况的恶化催生了新经济政策22 新华网发表国际关系的三重镜像一文,将二战后国际关系的演变概括为“见山是山,界线分明;见山不是山,世界变平;见山还是山,利益优先”三重镜像。由“界线分明”到“世界变平”的标志

6、是A. 美日西欧三足鼎立 B.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C. 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 D. 苏联解体23.艺术家没有必要一定要如实反映所看到的东西,但一定要反映所感觉到的东西,所以可以让物体变形,取消透视法,在同一画面上可以从许多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风格和材料来表现物体。这种艺术风格是A. 浪漫主义 B. 现实主义 C. 印象派 D. 现代主义38.(24 分)不同的史书呈现不同的世界,也体现了对世界认识角度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四世纪基督教史学的世界,等于基督教传播所及的世界。这个世界以欧洲为主体,外于此者,按基督教教理,除了圣地巴勒斯坦,都是应受天谴的异教土壤,理应排斥在沐

7、受神恩的这个世界之外。 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材料二 司马迁所著史记 ,主体是中国,但涉及范围几乎是亚欧大陆的一半,这是中国人已知的世界史。 根据吴于廑世界史总序材料三 海国图志六十卷,何所据?一据前两广总督林尚书所译西夷之四洲志 ,再据历代史志及明以来岛志及近日夷图、夷语。钩稽贯串,创榛辟莽,前驱先路。大都东南洋、西南洋增于原书者十之八,大小西洋、北洋、外大西洋增于原书者十之六。又图以经之,表以纬之,博参群议以发挥之。何以异于昔人海图之书?曰:彼皆以中土人谭(注:通“谈”)西洋,此则以西洋人谭西洋也。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魏源海国图志序材料四 我国 1

8、962 年出版的世界近代史教材世界通史近代部分的第一章是“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而 1992 年出版的世界史近代史编的第一章是“16 世纪资本主义曙光下的西方同一时期东方中国和日本”(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古代史书在认知世界方面存在的局限。 (6 分)(2)与材料二相比,材料三在对世界的认知视野上有何重大变化?结合中外历史发展进程,分析其变化原因。 (10 分)(3)推断材料二两种教材关于世界近代史开端各自所用的角度。请分别用此两种角度阐述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8 分)39.(28 分)二战后, “现代化研究”在西方产生。学者认为,现代化是一个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涉及经

9、济领域的工业化、社会领域的城市化、政治领域的民主化,以及价值观念领域的理性化的互动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以现代化为主题的体系下,世界近现代史分为以下五个阶段:1415 世纪,现代化的准备或酝酿阶段;1618 世纪,现代化的启动阶段,即现代化过程在西方国家发起;18 世纪晚期以后,现代化在西方国家的成熟与发展阶段;19 世纪,现代化的全球扩张阶段;20世纪中叶以后,现代社会出现新的转型迹象。钱乘旦以现代化为主题构建世界近现代史新的学科体系问题:(1)指出 1618 世纪,英国现代化启动的具体表现。 (6 分)(2)20 世纪 2030 年代,苏联走出了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现代化道路。概括其在

10、经济领域的主要特点,分析其对 20 世纪 50 年代中国经济建设的影响。 (10 分)(3)20 世纪中叶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新的变化,分析新变化出现的原因。 (6 分)(4)20 世纪 80 年代,我国史学界掀起“现代化研究”的高潮,指出其历史背景。 (6 分)1215BBBA 1620 DBCDB 2123 BDD38.(1)仅限于局部世界的认知;受宗教神学思想的影响;以本民族(地区)为中心。 (6 分)(2)变化:从局部地区扩大到整个世界。 (4 分)原因: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各地形成有机整体;汉朝以来,中国对外交往范围的不断扩大;明末清初,传教士东来,西方地理知识在中国传播;鸦片

11、战争后中国被迫对外开放,结束闭关锁国的状态;军事实力的差距和抵御外侮的需要(或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 ,促使先进的中国人将眼光投向世界。 (任意三点得 6 分,其他言之成理也可得分)(3)革命史观(阶级斗争史观) ,全球史观(整体史观) (4 分)全球史观: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2 分)革命史观:抗日战争是百年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帝国主义侵略战争。 (2 分)39.参考答案:(1)具体表现:政治方面,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经济方面,工业革命的开展;思想方面,早期启蒙思想的产生;社会方面,新兴城市的兴起。 (6 分)(2)主要特点

12、: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和轻工业为重工业的发展提供资金。 (4 分)对 20 世纪 50 年代中国经济建设的影响:新中国初期,我国基本照搬苏联的经济建设模式,实行“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通过三大改造,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开展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国民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调和严重的经济困难。 (6 分)(3)原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的盛行;工人阶级长期的不懈斗争;罗斯福新政的示范效应;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成果的借鉴和吸收等。 (6 分)(4)历史背景: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思想解放, “双百方针”的重新实施;20 世纪 80 年代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方针,教育改革步伐加快;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及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 (6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