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共24张)PPT课件

上传人:W**** 文档编号:166827408 上传时间:2021-02-11 格式:PPTX 页数:24 大小:13.6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共24张)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共24张)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共24张)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共24张)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共24张)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共24张)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共24张)PPT课件(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古代1.0,现代2.0,故宫清明上河图3.0互动展:全息、4D带你“梦回大宋,新课导入:穿越千年历史长河,临安梦华 三分之一领土,150年偏安,立足农耕,劝进商业,使南宋一朝渐成富强。都城临安,皇城九里、人口百万、生活奢华。尤其在农业、手工业、教育、科技、对外贸易、城市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因为宋室南渡,南方正式成为中国古代经济、文化、军事的重心,其中许多延祚至今。南宋之后,南方对于北方的历史性超越,成为定局,新课导入:穿越千年历史长河,一、农业的发展,1.原因,2.结果,1)自东汉后期开始,江南社会经济逐步得到发展 (2)唐朝中晚期至两宋时期,南方战乱较

2、少 (3)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生产技术,1)南方农业发展速度加快,逐渐超过北方 (2)自宋代开始,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向湘西以西拓展, 同时,江西、福建和两广地区也得到很大开发,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3.具体表现,1)粮食作物,特点:稻麦复种制普遍 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 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 为丰饶的粮仓,谚语称:苏 湖(常)熟,天下足,水稻: 南方的水稻种植面积迅速增长 北宋时将越南传入的占城稻推广到东南地区;南 方农民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 南方水稻在宋朝政府的大力提倡下被推广到北方,占城稻,2)经济作物,特点:在南方有很大发展,茶树:南方各地普遍种植,产茶的州县比以往有所增加,

3、棉花:北宋至南宋初,植棉地区尚限于广东和福建;南宋后期推进到江淮、川蜀一带,辽代统治者采取赐贫农耕牛、垦荒免赋等措施,大力发展农业。 西夏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有完善的的灌溉系统,是主要的粮食生产基地。 金统治者进入中原以后,将具有先进农业文明的汉人迁至东北各地,充实人口,开垦荒地。 元世祖对农业十分重视。中央设立负责农业和水泥机构大司农司,向全国颁布农桑辑要一书指导农业生产,西夏)其地饶五谷,尤宜稻麦。 岁无旱涝之虞。 宋史,二、手工业的兴盛,1.特点:两宋时期,南方的手工业非常繁荣,纺织 业、制瓷业、造船业的成就尤为突出,泉州湾宋代 海船模型,号为冠天下”的 蜀地丝织品,缠枝牡丹纹梅瓶,1)纺

4、织业,2.表现,丝织业,棉纺织业,北宋时,南方胜过北方,发达地区有四川、江浙,南宋后期兴起,海南岛已有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棉纺织品种类较多,相关链接,黄道婆,又名黄婆或黄母,宋末元初知名棉纺织家。由于传授先进的纺织技术以及推广先进的纺织工具,而受到百姓的敬仰。在清代的时候,被尊为布业的始祖,南宋棉毯,2)制瓷业,宋朝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河北定窑、河南汝窑等地瓷器,别致的美感,北宋兴起的江西景德镇,后来发展为瓷都,南宋时,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宋瓷在中国陶瓷工艺史上 ,以单色釉的高度发展著称,其色调之优雅,无与伦比,宋代是中国的瓷器艺术臻于成熟的时代,不管是在种类、样式还是烧造

5、工艺等方面,均位于巅峰地位,3)造船业,福建泉州出土的宋代海船,广州、泉州、明州水平很高,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北宋东京郊外,建有世界上最早的船坞,南宋海船规模宏大,设计科学,配备先进指南针,到北宋时代,陕西、山西、河南、山东、河北等省,已大量开采煤炭,作为冶铁原料和家用燃料。 元朝初年,意大利人马可波罗于1275年来到中国,看见中国人烧煤炼铁,这是他生平第一次看到煤做燃料。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里记载了这件新鲜事。书中写道,中国有一种黑石头,能够燃烧,着起火来象木柴一样,而且终夜不灭。当时,欧洲人读了马可波罗的游记,都觉得十分新奇,他们哪里知道,中国人用煤做燃料,都已经有一千二三百年了,我们的祖先在

6、世界上最早发现了煤这种燃料,4)冶炼业,汴京数百万家,尽仰石炭,1.宋代商业,二、商业和城市的繁荣,想一想,南方商业繁荣发展的条件有哪些,1)自唐朝晚期开始,南方的农业、手工业生产 取得重大发展,为商业的繁荣奠定了基础,2)自北宋开始,南方战乱少, 相对安定,为商业的发展 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3)南宋时期,南宋政权重视 商业特别是对外贸易的发 展以增加财政收入,促进 了商业的繁荣,货郎图,2.海外贸易,海外贸易,政府态度鼓励,管理机构市舶司,范围: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非洲东岸,作用:外贸所得成为南宋重要财政收入,特点:海外贸易超过前代,成为世界海外贸易大国,大商港:广州、泉州,3

7、.纸币,1)出现原因,商贸的繁荣促进了货币交易量的增长 金属货币携带不便,北宋前期,四川地区 出现“交子” 南宋时,纸币发展成 与铜钱并行的货币,2)出现及发展,交子,会子,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1)开始:唐朝中期南方的经济实力渐渐超过北方,2)结束:南宋经济上对南方依赖明显,南多北寡的格局也已定型,4)表现:中央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清明上河图,三、经济重心的南移,3)扩大:元朝的南北经济差距继续扩大,全国大部分人口和税收集中在江南,为将南方财赋顺利北运,元朝重新开通了大运河,改变隋唐时迂回曲折的航线,大大缩短了航程。元朝还创造性地开辟了长途海运航线,主要任务也是运输

8、江南的粮食,元朝运河、海运路线图,北宋时,南方人在全国统一的科举考试中优势明显,朝廷被迫采取南北分卷制度,各自分配名额,分别录取。自南宋起,江浙一带尤其成为人才集中的地区,南方经济发展带动了文化的进步,北宋后期,科举考试采取南北分卷的制度,特许北方五路分别考试,单独录取,以维持南北地区间取士人数之大体均衡。明宣德年间,科举考试正式实行南北分卷录取制度:应天及苏、松诸府,浙江、江西、福建、湖广、广东归入南卷;顺天、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归入北卷;一些文化较落后、士子登第困难的地区归入中卷。每录取百人,南卷取55人,北卷取35人,中卷取10人,四、社会的变化,隋唐时期,士族阶层重视家族背景的门第观

9、念仍然十分流行。 到宋朝,这种情况发生了根本改变: 大批出身于平民家庭的士人进入政坛,官居高位,给政治增添了活力。 人们的婚姻择偶,也以当下政治、经济地位为重,而不再关心祖先名望。时人将这些变化概括为“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尚阀阅,宋以前,社会上长期存在人身不完全自由,并且受到歧视的贱民阶层。 到宋朝: 他们的数量显著减少。宋朝家内服役更多地来自雇佣。 宋朝无地农民通常与地主签订契约,租种土地,也较少受到契约关系以外的人身束缚。 国家对社会的控制在宋朝有比较明显的松解。 朝廷对土地买卖、典当基本不加干预,仅办理法律手续,缴纳交易税即可。“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成为普遍现象。 对于百姓迁移住所、

10、更换职业,以及日常生活标准,官府的限制也比前代更为松弛,史料阅读 明朝后期人陈邦瞻撰有史书宋史纪事本末。在自序中,他这样评价宋朝社会变化对后世的影响: 宇宙风气,其变之大者有三。鸿荒一变而为唐、虞,以至于周,七国为极。再变而为汉,以至于唐,五季为极。宋其三变,而吾未睹其极也。变未极,则治不得不相为因。今国家之制、民间之俗、官司之所行、儒者之所守,有一不与宋近者乎?非慕宋而乐趋之,而势固然已,阅读史料,结合宋朝经济发展谈谈宋朝社会变化对后世的深远影响,辽宋夏金元时期,我国经济继续发展 主要特点有: 一、农业有重大发展。北宋时,土地得到充分利用,南北农作物品种更多地得到交流,农产品的商品化加强;全国的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二、手工业生产技术和癸末有进一步发展。 三、商品经济活跃。宋代城市和商业兴盛,出现了纸币。 四、对外贸易繁荣。宋代设置专门机构管理对外贸易;元代的外贸港口扬名海外,课程小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