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山市小榄中学2015届高三理综周日模拟考试化学试题(2015.03.22)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6669335 上传时间:2017-11-0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33.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中山市小榄中学2015届高三理综周日模拟考试化学试题(2015.03.22)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广东省中山市小榄中学2015届高三理综周日模拟考试化学试题(2015.03.22)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广东省中山市小榄中学2015届高三理综周日模拟考试化学试题(2015.03.22)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广东省中山市小榄中学2015届高三理综周日模拟考试化学试题(2015.03.22)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广东省中山市小榄中学2015届高三理综周日模拟考试化学试题(2015.03.22)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中山市小榄中学2015届高三理综周日模拟考试化学试题(2015.03.2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中山市小榄中学2015届高三理综周日模拟考试化学试题(2015.03.2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 年小榄中学高三理科综合能力测试201503.22本试卷共 12 页,满分 30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试卷类型( A)填涂在答题卡上,并在答题卡右上角的“试室号” 和 “座位号 ”栏填写试室号、座位号,将相应的试室号、座位号信息点涂黑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答在试题卷上无效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卷上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

2、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答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一部分 选择题 (共 118 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6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 4 分,选错或不答的得 0 分。7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麦芽糖及其水解产物均能与新制的 Cu(OH)2 悬浊液反应B棉、丝、毛、油脂都是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C白菜上洒少许福尔马林,既保鲜又消毒D石英玻璃、陶瓷都属于硅酸盐产品8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A. Ca2 、H 、Cl 、HCO B. 3 H 、K 、S 2

3、、 ClOC. Fe2 、Na 、SO 、NO D. Cu2 、Ag 、 SO 、OH 24 3 249设 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2.4 L CH4 中含有 4 NA 个 C-H 键B44g CO2 含有 2NA 个氧原子C 25 ,pH 1 的硫酸溶液中含有的 H 离子数为 0.1NAD5.6g Fe 与足量稀硝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0.2 NA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电解饱和食盐水能制得 NaOHB澄清石灰水能鉴别 Na2CO3 和 NaHCO3C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会使溶液浓度偏低D铁粉中混入少量铝粉,可加入过量的氨水后过滤除去11下表为元素周期表

4、前四周期的一部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Y 单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 YO3 BZ 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最强CX 的氢化物为 H2XDY、Z 和 W 的阴离子半径依次增大12下述实验不能到达预期目的的是编号 实验内容 实验目的A 向 FeCl2 溶液中加入几滴 KSCN 溶液,观察溶液颜色 检验 FeCl2 溶液是否已变质XY Z RWB 将 Cl2 通入 NaBr 溶液中 比较氯气与溴的氧化性强弱C 用冰水冷却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 研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D 直接将 CuCl2 溶液加热蒸干 制取无水 CuCl2 固体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9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54 分。

5、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 6 分,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 3 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 分。2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电镀时,待镀的金属制品作阳极B用惰性电极电解 CuSO4 溶液,溶液 pH 增大C氢氧燃料电池(酸性电解质 )中,正极反应为 O2+4H+4e = 2H2OD镀锌铁皮比镀锡铁皮耐腐蚀23下图为常温下用 0.1000 molL1 NaOH 溶液滴定 20.00 mL 0.1000 molL1 盐酸和 20.00 mL 0.1000 molL1 醋酸的曲线。若以 HA 表示酸,下列判断和说法正确的是A左图是滴定盐酸的曲线B E 点时溶液中离子浓度为 c(N

6、a+) = c(A)C B 点时,反应消耗溶液体积:V(NaOH) c(Na+) c(H+) c(OH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11 小题,共 182 分。按题目要求作答。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30 ( 16 分)Suzuki 偶联反应在有机合成上有广泛应用。反应如下(Ph- 代表苯基 ):反应: + = = Pd催 化 剂 碱 I II化合物 I 可以由以下途径合成: CH=CH2CH3OH, CO Pd催 化 剂 C10H10O2 水 解 CH=CHCOOH Br2CHBr-CHBrCOO

7、H稀 Na2CO3 CH=CHBr III IV V VI I (1 )化合物 V 的分子式为 ;1mol 化合物 I 最多可跟 mol 氢气反应。(2 )化合物 IV 的结构简式为 ;化合物 V 转化为化合物 VI 的反应类型为 。(3 )写出化合物 VI 在 NaOH 溶液中共热的反应方程式。(4 )已知化合物是化合物 V 的同分异构体,其苯环上一溴代物有 2 种,且 1mol 与足量银氨溶液反应生成 4mol Ag,写出化合物的一种结构简式 。(5 )化合物( Br)与化合物【(HO) 2B COOH】也能发生类似反应 的偶联反应,写出产物的结构简式 。31.( 16 分)制备氢气可利用

8、碘硫热化学循环法,其原理示意图如下。(1 ) 已知:2SO 3(g) 2SO2 (g) + O2 (g) H 1H2SO4(l) SO3(g) + H2O(l) H 22H2SO4(l) 2SO2 (g) + O2(g) +2H2O(l ) H 3H2OSO2 H2O H2SO4 分解 本生反应 I2 H2 化学反应 O2 850 450 H2SO4 HI120 加热 加热 放热 则H 3= (用H 1 和H 2 表示)(2)上述热化学循环制氢要消耗大量的能量,从绿色化学角度,能量供应的方案是 。(3)碘化氢热分解反应为:2HI(g) H2(g)+I2(g) H0 。则该反应平衡常数表达式:K

9、= ;升温时平衡常数 K (选填“增大”或“减小”)(4)本生(Bunsen)反应中 SO2 和 I2 及 H2O 发生反应为:SO2+I2+2H2O=3H+HSO4 +2I ; I +I2 I3 。当起始时,SO 2 为 1mol,水为 16mol,溶液中各离子变化关系如下图,图中 a、b 分别表示的离子是 、 。在水相中进行本生反应必须使水和碘显著过量,但易引起副反应将反应器堵塞。写出浓硫酸与 HI 发生反应生成硫和碘的化学方程式:。32.( 16 分)工业上用难溶于水的碳酸锶(SrCO 3)粉末为原料(含少量钡和铁的化合物) 制备高纯六水氯化锶晶体(SrCl 26H2O),其过程为:已知

10、:.有关氢氧化物沉淀的 pH:氢氧化物 Fe(OH)3 Fe(OH)2开始沉淀的 pH 1.5 6.5沉淀完全的 pH 3.7 9.7.SrCl 26H2O 晶体在 61时开始失去结晶水,100 时失去全部结晶水。(1 )操作需要加快反应速率,措施有充分搅拌和 (写一种) 。碳酸锶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 2 3 4 n(I2)/n(SO2) 321 物质的量/molba cd工业碳酸锶浆液水盐酸适量1mol/LH2SO4溶液少量30%H2O2调节 pH过滤滤液滤渣步骤过滤氯化锶晶体干燥洗涤 高纯六水氯化锶晶体(2 )在步骤-的过程中,将溶液的 pH 值由 1 调节至 ;宜用的试剂为 。A

11、. 1.5 B. 3.7 C. 9.7 D氨水 E氢氧化锶粉末 F碳酸钠晶体(3 )操作中所得滤渣的主要成分是 (填化学式) 。(4 )工业上用热风吹干六水氯化锶,适宜的温度是 A5060 B80100 C100以上 (5 )步骤宜选用的无机洗涤剂是 。33.(16 分 )化学实验有助于理解化学知识,提升科学素养。I.某探究小组用以下右图装置做如下实验。实验编号 a 中试剂 b 中试剂1 0.1 克 Na、3 mL 水 0.1 克 Na、3 mL 乙醇2 3 mL 水 3 mL 饱和 FeSO4 溶液(1 )实验 1:同时加入试剂,反应开始阶段可观察到 U 形管中液面 (填编号,下同) ,反应

12、结束静置一段时间,最终 U 形管中液面 。a. 左高右低 b. 左低右高 c. 左右基本持平(2 )实验 2:一段时间后观察到 U 形管中液面左低右高, b 管溶液中出现红褐色浑浊物,请解释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 。II.某研究小组为探究弱酸性条件下铁的电化学腐蚀类型,将混合均匀的新制铁粉和炭粉置于锥形瓶底部,塞上瓶塞(如图( 1)所示)。从胶头滴管中滴入几滴醋酸溶液,同时测量容器中的压强变化。(3 )请填满表中空格,以完成实验设计:编号 实验目的 炭粉/g 铁粉/g 醋酸浓度/mol/L 作参照实验 0.5 2.0 1.0 探究醋酸浓度对实验的影响 0.5 0.1 0.2 2.0 1.0(4 )实验测得容器中的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如图 (2)所示。该小组得出 0t 1 时压强增大的主要原因是: 。t 2 时,容器中压强明显变小的原因是 。请在图(3)中用箭头标出发生该腐蚀时 A 和 B 之间的电子移动方向。 (1) (2) (3)30、 ( 16 分) 03.22(1 ) (2 分) (2 分)(2 ) (2 分) 、 (2 分)(3 ) (3 分)(4 ) (3 分)(5 ) (2 分)31、 ( 16 分)(1 ) (2 分)(2 ) (2 分)(3) (3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