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七年级历史中考练习题(3)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6669273 上传时间:2017-11-08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575.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七年级历史中考练习题(3)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11年七年级历史中考练习题(3)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11年七年级历史中考练习题(3)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2011年七年级历史中考练习题(3)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2011年七年级历史中考练习题(3)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年七年级历史中考练习题(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七年级历史中考练习题(3)(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 年七年级历史中考练习题(3)一、选择题(2010连云港) “对内整顿朝政,对外尊王攘夷 。终于成就了春秋之首的伟业。 ”材料中的这位历史人物就是A齐桓公 B晋文公 C宋襄公 D楚庄王(2010东莞)诸侯争霸是春秋时期的时代特征。最早“霸诸侯,一匡天下”的是A齐恒公 B晋文公 C秦穆公 D楚庄王(2010衡阳) “他对内整顿朝政,对外尊王攘夷 ,终于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就了春秋五霸之首的伟业。 ”这里的“他”是A.周武王 B.齐桓公 C.晋文公 D.楚庄王(2010宜昌)“千祸其耘”记载于诗经 ,描述了西周时期大规模二人并耕(人力)的集体耕作场景,春秋时期可以看到一种新的耕作场景是(

2、 )A使用耒耜 B牛耕 C使用耧车 D使用曲辕犁(2010呼和浩特)战国末期,使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挡秦国强大攻势的战役是( )A城濮之战 B桂陵之战 C马陵之战 D长平之战(2010贵州毕节)春秋战国时期,新旧制度更替,社会大变革,其根本原因是( )A战争频繁 B诸侯争霸C百家争鸣 D社会生产力发展,铁制农具的广泛使用和牛耕的推广(2010聊城)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的最主要表现是A争霸战争频繁 B铁器、牛耕使用 C封建制度确立 D诸子百家争鸣(2010东莞)战国时期,各诸候国竞相改革成为时代风潮。推动这一风潮出现的根本原因是A铁器 B个体小农的出现 C百家争鸣的影响 D新兴地主阶级的推动(201

3、0岳阳)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在秦国确立了:A.禅让制 B.土地私有制 C.王位世袭制 D.科举制(2010陕西).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大变革的时代,各诸侯国纷纷变法。其变法的直接目的是A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B实现富国强兵 C缓和社会矛盾 D增强东周王室实力(2010广东)在历史课上,同学们畅所欲言,内容涉及:立木为信、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和奖励耕战等。据此判断同学们所谈论的是A商鞅变法 B北魏孝文帝改革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2010贵州毕节)改革是社会进步的动力。公元前 356 年,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请指出商鞅变法的哪项内容对后世行政制度影响最为深远?( )A国家承认土地私

4、有B建立县制C奖励耕战,废除旧贵族的特权 D变“任人唯亲”的世卿制为“任人唯亲”的官僚制(2010黄石)商鞅变法是我国战国时期效果最显著的变法。下列选项属于该变法内容的是A把土地分给天子亲属 B国家承认土地私有C扩充国学规模 D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2010南京)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为统一大业的实现奠定了基础。读右图。该变法发生在何处A. B. C. D.(2010十堰)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大变革时期,秦国进行了以“以法治国”为主要特征的商鞅变法,下面商鞅的言论和采取的主要措施中最能体现“以法治国”思想的是A.建立县制 B.鼓励农民开垦荒地C.“法之不行,自上犯之”D.“治国不一道,便国不法古”(2

5、010东莞)公元前 230 年前 221 年,秦王采用远交近攻策略“扫六合” 。秦王最后“扫”的是A楚国 B燕国 C齐国 D魏国(2010揭阳)结束春秋战国以来诸侯长期混战的局面。建立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诸侯国是A. 赵国 B. 楚国 C. 秦国 D. 燕国(2010深圳)开创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皇帝是A. 夏禹 B. 汉武帝 C. 秦始皇 D. 唐太宗(2010龙岩)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我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A夏朝 B商朝 C秦朝 D唐朝(2010东莞)毛泽东有诗云:“劝君少骂秦始皇百代犹行秦法政。 ”“秦法政”不包括A分封制 B中央集权制 C郡县制 D皇帝制(20

6、10泰州)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这首诗中赞颂的历史人物是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宋太祖(2010梅州)秦始皇是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的皇帝。他所采取的下列措施中,就其对历史发展的作用而言,不具进步意义的是A实行郡县制 B统一文字、货币和度量衡C修筑万里长城 D焚书坑儒(2010菏泽)山东泰山、峄山、琅琊台等地都有秦始皇巡行天下时的碑刻遗存,这些石碑上的文字应该是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楷书(2010娄底)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下列史实与其不符的是A推行郡县制 B罢黜百家 C修筑长城 D统一文字(2010黄石)秦朝御史大

7、夫分管的是A行政 B军事 C监察 D县令任命(2010海南)秦统一后,为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实行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2010衢州) “地方推行郡县制,小篆成为规范字,焚书坑儒搞专制。 ”这一顺口溜反映的是 实行的统治措施。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宋太祖(2010成都)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他统治期间颁布的“推恩令” ,主要是针对西汉前期出现的A王国问题 B货币不统一的问题C社会贫困的问题 D思想混乱的问题(2010黄石)汉武帝为解决诸侯国势力过大问题,曾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汉武帝是接受了哪位大臣的建议采取这项措施

8、的?A董仲舒 B主父偃 C卫青 D司马相如(2010泰安)一年一度的高考圆了许多莘莘学子进入国家高等学府深造的梦。汉武帝时,学生要进入全国的最高学府接受儒学教育,必须到A长安 B洛阳 C咸阳 D开封(2010南京)秦始皇和汉武帝为安定北边,都曾派兵大举反击啊一游牧民族的进扰 A.突厥 B.女真 C.契丹 D.匈奴(2010湛江)有人说:“2000 年前,丝绸是中国的名片;1000 年前,瓷器是中国的名片;500 年前, 茶叶是中国的名片” ,其中与“丝绸是中国的名片”有关的历史事件是A张骞通西域 B商鞅变法 C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 D百家争鸣(2010揭阳)中国的丝绸是欧洲古罗马贵族身份的象征,

9、古罗马人穿中国丝绸的最早时间是A秦朝时 B汉朝时 C康朝时 D宋朝时D西汉的河西走廊(2010福建宁德)公元前 1 世纪,罗马执政官凯撒穿着丝袍进入剧场,轰动一时。凯撒穿的丝袍材料来自中国A.咸阳 B.长安 C.大都 D.京师(2010益阳)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其主要史实有( )中国的凿井、冶铁等技术传到西方中亚的葡萄、黄瓜、胡萝卜、大蒜等农作物传入中国罗马的毛织品、玻璃等手工业品和杂技传入中国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越南的占城稻传入中国A B C D(2010宜宾)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央政权历来重视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右图反映的是( )A.秦朝对今西北地区的

10、管辖B.西汉对今新疆地区的管辖C.唐朝对今西北地区的管辖D.清朝对今天山南北地区的管辖(2010十堰)今年,中央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快新疆的建设和发展步伐。早在西汉时期,中央政府就设置官员管辖新疆,其最高军政长官名称为A.西域都护 B.安西都护 C.北庭都护 D.伊利将军(2010无锡)2010 年 5 月 17 日至 19 日,新疆工作会议座谈会在北京举行,胡锦涛书记提出了新形势下新疆工作的目标任务,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你知道新疆地区最早隶属于中央政府管辖,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开始于哪个朝代?( )A 秦朝 B西汉 C唐朝 D元朝(2010黔东南)今新疆地区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中央政府

11、直接管辖新疆最早是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唐朝(2010东营)以下图片反映出的历史现象是A民族融合 B中外交往 C国统一 D经济发展(2010湛江)改革是兴利除弊、振兴国家的重要手段。以下属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是A颁布“推恩令” ,加强监察制度 B鲜卑族改穿汉族服装C统一度量衡 D禁止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通婚(2010贵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重要意义是A加速了黄河流域民族大融合的过程 B学习汉族文化风俗C借鉴汉族政治和经济制度 D加 强对经济和官吏的管理)(2010株洲) “魏主引见朝臣,诏断北语,一从正音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

12、为,当降爵黜官这段材料反映了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哪项措施A迁都洛阳 B.实行官吏俸禄制 C颁布均田令 D讲汉语(2010潍坊)周礼载“金有六齐(配方) ,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 ”这反映了A甲骨文的雕刻技巧 B青铜器的铸造工艺C金文的形成与发展 D铁农具的制造技术(2010安徽)文物是鲜活的历史。下列文物中最能反映商朝社会生活的是【 】A. 兵马俑 B. 司母戊鼎 C. 竹木简 D. 青花瓷(2010宁波)2010 年 4 月 1 日起,为期三个月的“国家宝藏中国国家博物馆典藏珍 宝展”在宁波博物馆举行。其中右图的展品出自中国的A商周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2010成

13、都)作家余秋雨曾经写到:“就在秦始皇下令修建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成都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它至今还为无数民众输送涓涓清流。 ”下列历史人物中,主导修筑这个“了不起的工程”的是A禹 B李冰 C商鞅 D李春(2010永州)下列古代工程的修建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是( )A.都江堰 B.大明宫含元殿 C.紫禁城 D.明长城(2010湘潭)2010 年春,西南地区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大旱,凸显水利工程的重要性。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修建于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 C.秦朝 D.汉朝(2010莱芜)战国时期修建的著名水利工程都江堰位于哪一诸侯国境内A齐国 B楚国 C秦国 D赵国(2010泰安)假如你给李冰画像,可以选择的历史场景是A上书秦孝公请求变法 B奉乾隆旨意领兵平定大小和卓叛乱C主持修建都江堰 D陪唐玄宗考核县令的政绩(2010莱芜) “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即按书写需要裁好的丝织品)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乃造意(发明、创造)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 文中的记载是下列哪一人物的发明A毕升 B蔡伦 C李时珍 D宋应星(2010淄博)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